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是四川的优势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优越的自然条件、严格的制种操作规程、先进的制种技术使得我省杂交水稻生产在全国保持优势地位。但是.随着近几年杂交稻种子数量供大于求.制种比较效益的逐年减少.制种基地面积迅速下降.传统水稻制种优势受到新的挑战.我省制种基地发展面临比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宁都县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已有30多年历史.1996年被列为全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种子产业是宁都县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一项高效产业,曾为县乡经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近年来.宁都县制种基地农户对杂交水稻制种积极性不高.制种面积难落实.种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制种技术研究沈森和(龙岩农业学校)一、序言杂交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制种技术研究是杂交水稻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科研新课题。三系法杂交水稻在制种技术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已发展为超高产(高产、优质、带效)制种技术研究的新阶段。近年来,我...  相似文献   

4.
江苏沿海垦区杂交水稻制种的风险因素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强农场位于国家"863"生物工程专家认证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最适区域江苏省盐城市沿海垦区。有着适宜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独特气候条件。自"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农业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以促进职工增收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和深化农业经济改革为重点,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5.
盐城市是“863”生物工程专家认证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最适区域.有着适宜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独特气候条件.常年两系制种面积6700hm^2左右.占全国两系制种面积的50%以上.成为我国重要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既为我国南方稻区提供了优质的两系杂交水稻种子.推进了两系杂交水稻在南方稻区的迅速推广.促进了粮食增产,又为制种农户增收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个别年份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导致部分田块不育系出现育性转育自交结实.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为保障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较高的用种成本限制了其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水稻轻简化栽培的需求,实现杂交水稻种子由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机械化生产方式转型是降低制种成本的一条理想途径。本文对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面临的难题,结合多年的研究实践,提出了解决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难题的技术途径,并对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东阳  陈立云 《作物研究》2006,20(5):367-370
在全面回顾我国杂交水稻制种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超高产杂交水稻制种的技术路线,为我国杂交水稻制种的发展和超高产制种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安全性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明  陈立云 《作物研究》2006,20(5):371-375,382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在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由于两用核不育系只有在一定的温光生态条件下,其雄性不育基因才能表达,因而在实际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中存在着风险。综述了两系杂交水稻在制种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策略及今后两系杂交水稻安全制种技术应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通过近50 a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与实践,先后形成了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体系及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建立了一批具有生态优势的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杂交水稻制种规模与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目前尚存在制种组织管理模式欠规范、基地建设速度较慢、新技术推广迟缓,制种技术实施不及时、制种产量与种子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确保中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对策:政企协调配合共同建设具有高标准农田与先进设施设备的专业化制种基地;严格实施种业企业基地准入制,完善制种经纪人资质管理;加强新组合制种技术研究,加快推广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进一步规范制种风险保险。  相似文献   

10.
黄江青 《作物研究》2004,18(2):100-102
耒阳地处湘南,温光资源丰富,杂交水稻制种小气候条件优越,制种产量高,保障措施完善,加之又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市场前景好,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大有可为.对耒阳的自然条件、制种的市场前景、人文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5年内建设6 667 hm2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规划及实现该规划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明  陈立云 《作物研究》2006,20(Z1):371-375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在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由于两用核不育系只有在一定的温光生态条件下,其雄性不育基因才能表达,因而在实际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中存在着风险.综述了两系杂交水稻在制种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策略及今后两系杂交水稻安全制种技术应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雷东阳  陈立云 《作物研究》2006,20(Z1):367-370
在全面回顾我国杂交水稻制种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超高产杂交水稻制种的技术路线,为我国杂交水稻制种的发展和超高产制种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开展南繁秋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对降低制种农户生产风险、拓展南繁杂交水稻制种季节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海南岛国家和区域气象站1971—2020年气象资料及2011—2017年南繁秋季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气象灾害和产量等信息,采用杂交水稻制种的气象灾害指标,构建灾害风险强度指数模型并对种植区进行了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南繁秋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灾害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三亚、陵水、乐东西部、东方西部等地区,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东部等地区。南繁秋季杂交水稻制种低风险区宜安排在10月下旬始穗,南部可适当延后到10月底11月初始穗。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绥宁县地处湘西南边陲.被袁隆平院士题为“中华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县”。全县辖25个乡镇.348个村,总人口35万,水田总面积2.1万hm^2.其中从事杂交水稻制种的11个乡镇.122个村.总面积0.7万hm^2。杂交水稻制种是绥宁县的优势产业.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于杂交水稻生长.并且年制种产量高.是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路子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州市是浙江省杂交水稻主栽地之一,杂交晚稻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1万多公顷,占晚稻面积的86%左右,占全省晚杂面积的20%,杂交早稻种植面积居浙江省各地市首位。建立稳定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对发展本市的粮食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市杂交水稻制种最高面积曾发展到2700多公顷,生产杂交水稻种子223万公斤,种子自给有余,还向外地供种。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由于制种的比较效益较低,农民的制种积极性下降,原有的一些制种基地纷纷解体,导致制种面积大滑坡。低谷时全市制种面积仅170hm2,总产种子32.98万公…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在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在制种过程中,气象因素影响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影响杂交水稻制种开花时间、花粉和柱头活力以及异交结实率。综述了气象因素对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今后制种应重点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两系杂交水稻在我国南方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由于两系不育系只有在一定的温光生态条件下,其雄性不育基因才能表达,所以在实际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中存在着一定风险。本研究是在寒地稻区进行两系杂交粳稻的制种工作摸索,制种风险更大,大棚制种主要利用水稻育秧大棚的增温和保温功能调节大棚内温度,使棚内温度在两系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以上,不育系保持自花不育接受外来父本花粉结实,研究在寒地稻区用温室大棚进行杂交粳稻制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孟加拉国杂交水稻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孝高 《杂交水稻》2003,18(1):49-51
孟加拉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的主要国家之一,年种植面积1000多hm^2,但单产较低。1993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96年杂交水稻被正式列入国家研究和开发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取得较大进展。介绍了孟加拉国水稻生产的情况,杂交稻育种,制种和推广现状以及发展杂交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2017,(2):21-24
杂交水稻集约化制种作为一种新型的制种组织方式正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应用。在制种生产过程中,为规避风险、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制种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都有较大改变。文章就集约化制种生产技术在总结多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就各环节做出了初步总结,形成了以"大开厢—母本直播—化学除草—机器授粉—机械收割—种子烘干"为主线的杂交水稻集约化制种配套技术,以期对大户承包经营或公司流转土地从事集约化制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在美国实行机械化制种的要求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作者于1985~1988年在美国圆环种子公司、德克萨斯州农场指导杂交稻制种。本文概述了美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发展简况,分析了美国对杂交水稻制种的技术要求,即:父母本播差期的一致性。不喷或少喷赤霉素、对美国栽培制度的适应性等;介绍了美国杂交稻制种中新技术的运用和设想。最后就杂交水稻在美国机械化制种的前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