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茶文化是指与茶叶的采摘、制作、应用等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起源于我国的特有的一种文化之一,拥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在高等教育的人文素质培养体系中引入茶文化,对于丰富我国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大学生的精神涵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茶文化教育的内涵以及茶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影响,希望对我国高等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仰东 《福建茶叶》2016,(10):259-260
人际关系的维护与构建也是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所以这也自然成为了关注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原因之一。再者,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上有责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为此,茶文化的作用可以从:促进交流、助力沉思、修身养性等三个方面表现出来。高校的实施措施则包括:挖掘茶文化中的精神内涵、有序开设茶文化鉴赏课程、培育学生品茶赏茶的喜好、创建茶文化社团相互交流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育中不仅要注重传授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但是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先阐述茶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茶文化教育的开展对大学生心理干预的作用,接着提出茶文化教育优化大学生心理干预的协同措施,以便更好的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以清雅静为核心和灵魂的中国茶文化与当下时代精神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茶文化应该也能够在高职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本文首先阐述了高职学生群体的特征,并进而分析了茶文化对高职学生素质素养培育的作用。从茶文化与高职学生文化修养、茶文化与高职学生性情培养、茶文化与高职学生品德养成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在高职学生素质素养培育中的价值,在深入挖掘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茶文化与高职学生素质素养培育之间具体的作用机制和关系。  相似文献   

5.
茶文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底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在学生教育传播茶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有重大作用。本文以当前学生教育工作现状入手,对茶文化在学生教育工作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茶文化背景下的学生教育主要思路,以期提高学生教育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张娟玲  李秋红 《福建茶叶》2016,(10):229-230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优秀的一部分,它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还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现代的教育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提升,而茶文化与教育的碰撞,为素质教育找到了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从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讲起,阐述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并论述茶文化在课堂教育中对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茶文化在我国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对华夏儿女性格的形成和道德情操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茶文化的精神内涵,阐述了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国民性培养中的必要性,最后罗列出了茶文化对学前教育国民性培养的重要影响,力求能对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及幼儿国民性的培养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切实反映了我国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和发展,茶文化逐步成为影响大众的重要文化标志。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茶文化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茶艺成为大众培养茶文化的重要方式,茶艺馆也随之诞生,广受大众欢迎。为此,研究茶艺馆文化的兴起以及茶艺馆的设计对弘扬茶文化、发展茶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对陶冶大众精神情操,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确的心理教育可以是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这对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形成健康的心理体系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引导作用。文章通过对茶文化的介绍和阐述,以及高校大学生心理的分析研究,总结高效课堂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素质是人类精神世界所需要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从茶文化素质的基本内涵入手,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了茶文化素质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辅助作用,然后从课堂教学、教材编写、专题讲座、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茶文化素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有效方法,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利用茶文化元素,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时,其需要充分发挥茶文化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启迪价值,通过营造极具文化特色的学生成长氛围,创新和优化茶文化机制,从而使得大学生能够在整个茶文化中,具体体会到茶文化的传承精神与文化自信,从而形成属于学生的时代"信仰"与人文"精神"。本拟从创新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多种要求分析入手,在对茶文化价值内涵进行全面分析之后,从而真正理解茶文化时代下,创新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实施体系。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对于丰富高校教育文化内涵、推动高校大学生群体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需要重视利用茶文化来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并引导学生承担起继承茶文化与弘扬茶文化的重任。本文在对茶文化的内涵以及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价值的发挥路径做出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茶文化不仅蕴含着内涵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又与我国的儒家、道家以及本土化的佛教等宗教思想交融碰撞,上升到了一种哲学的高度,孕育出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这些精神和思想具有很好的德育功能,对引导当今大学生培养和建立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阐述了茶文化的精神和思想内涵以及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论述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传统的茶文化大国,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理念,还是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影响,都极其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从茶文化的价值内涵中,我们可以看到完善的茶文化理念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本文拟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分析,通过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探究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内涵,整个茶文化体系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关键,同时其中所具有的一系列精神理念和内涵,能够为当前开展各项活动提供重要借鉴。本文拟从当前高校学生思政培养的具体要求分析入手,结合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通过融入茶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政培养活动的具体价值认知,从而探究高校学生思政培养的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16.
高校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体现新时代人文精神,需要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英语教学与传统茶文化结合体现了人文素质培养的国际性、创新性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本文以人文素质的内涵为出发点,着重探讨了英语教学与传统茶文化结合在高校人文素质培养中的意义,最后就英语教学与传统茶文化结合应用于高校人文素质培养提出几点建议。事实证明,英语教学与传统茶文化的结合是一种建立跨文化发展模式的重要策略,为高校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蕴藏着深厚的德育与审美功能,不仅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内涵,而且有助于培养其人文素质、道德素养、思想政治素质以及创新思维。当前高校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以高校素质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茶文化思想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影响,重点分析其对提升大学生德育与审美思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洋 《福建茶叶》2016,(3):260-261
茶文化在我国已经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存在对我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生活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更应将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薪火相传下去。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阐述和对高校课堂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引导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高校现行的茶文化教育对大学生心理成长所发挥的作用,总结出高校课堂茶文化与大学生心理成长间的关系。这对茶文化教育在高校课堂上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谢晨 《福建茶叶》2023,(10):194-196
推进文化元素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英语,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更为符合当前的人才培养理念。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英语语言学的内涵目的、创新发展要求,其次介绍了茶文化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接着分析了当前英语语言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茶文化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包括拓宽茶文化应用涉及面、深度剖析茶文化精神内涵、加强茶文化翻译技巧培养等。  相似文献   

20.
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更好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时代责任,是新时代里我国高校的光荣使命。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的新特点、新需求,就给我国高校学子的成长成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求高校学生从数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要涌现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学子,来满足当前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那么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就不妨从我国茶文化中寻找智慧、寻求手段。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既有着很强的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另外更是蕴含着一种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茶人精神,无论是从内涵还是从外延上说,其都跟工匠精神不谋而合。本文就从茶文化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内涵、当前高校学生的特点以及二者的融合路径谈起,对茶文化视阈下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