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调查,新增5种江西省植物分布新记录种,即骨牌蕨[Lemmaphyllum rostratum (Bedd.) Tagawa]、剑叶书带蕨[Haplopteris amboinensis (Fée) X. C. Zhang]、北京铁角蕨(Asplenium pekinense Hance)、异裂双盖蕨(Diplazium laxifrons Rosenstock)、华南鳞毛蕨(Dryopteris tenuicula C. G. Matthew et Christ);1个江西植物新记录属,即叉柱兰属(Cheirostylis Blume);并讨论6种新记录的地理区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监控永兴岛危险性害虫发生与危害,本研究对永兴岛可调查的所有陆地区域野生盐生植物、园林绿化植物、耐盐果蔬和绿色固沙植物害虫进行系统性普查及风险评估。普查结果表明:8种野生盐生植物上害虫(螨)19种,其中5种外来入侵害虫和11种世界危险性害虫普遍严重发生与危害;57种园林绿化植物上害虫(螨)33种,其中9种外来入侵害虫和17种世界危险性害虫普遍严重发生与危害;31种耐盐果蔬害虫(螨)36种,其中7种外来入侵害虫和20种世界危险性害虫普遍严重发生与危害;22种绿色固沙植物害虫(螨)15种,其中5种外来入侵害虫和5种世界危险性害虫普遍严重发生与危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的综合风险值(R)均为2.09,在永兴岛均属于高度危险有害生物,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波氏白背盾蚧(Diaspis boisduvalii)、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 neobrevipes)、烟粉虱(Bemisia tabaci)、棕榈蓟马(Thrips palmi)、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ibitae)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的R值分别为1.99、1.97、1.93、1.87、1.87、1.87、1.82和1.79,在永兴岛均属于中度危险有害生物。上述结果为永兴岛岛礁植物害虫发生与危害情况首次报道,为有效监控永兴岛生物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浙江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4种,分别是: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的粉红方秆蕨[Glaphyropteridopsis rufostraminea (Christ) Ching]和小叶钩毛蕨[Cyclogramma flexilis (Christ) Tagawa];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的稀子蕨(Monachosorum henryi Christ);茜草科(Rubiaceae)的东南蛇根草[Ophiorrhiza mitchelloides (Masam.) H. S. Lo]。其中,方秆蕨属为浙江新记录属。所有凭证标本保存于温州大学植物标本室(WZU)。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层析分析法筛选出株型、株高、花色等14个酢浆草属(Oxalis)植物观赏性状评价指标,对随机选择的40个球根酢浆草属植物进行观赏性评价。结果表明:应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有效地从观赏性方面对酢浆草属植物进行评价。14个指标中,株型、花色、冠幅、花量所占权重值均较大(>0.09),是影响酢浆草属植物观赏价值最重要的指标。在评分标准中,心形叶、白花、肉质叶、大花径分值较高,均为5分。为酢浆草属植物观赏盆栽品种(种)的选择、DUS测试指南性状指标的筛选、育种亲本选择提供参考依据。40个参评植物中观赏价值较高的有钝叶酢‘锂辉石’(O. obtuse ‘Kunzite’)、芙蓉酢‘晨光’(O. purpurea ‘Alba’)和迷糊酢(O. ambigua)等6种,其得分均>3.499,这几种植物观赏性高、适应性强,是极具开发和应用价值的优良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科技园内胡椒园杂草种类调查,结果表明,该胡椒园内杂草有14科42种,外来入侵杂草有8科17种。从胡椒园杂草的田间均度、田间密度、田间频率和相对多度分析结果得出:该胡椒园主要杂草为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jnajor(Nees)C.E.Hubb]、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其相对多度分别为35.51%、32.42%、31.62%、30.47%和27.18%。本研究对明确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科技园内胡椒园杂草种类、危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整个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胡椒园杂草危害情况调查以及外来入侵杂草的后续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永乐群岛岛礁植物虫害发生与危害状况迄今未见报道。为了有效监控永乐群岛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定殖扩散与爆发成灾,本研究对永乐群岛5个岛屿的害虫进行了系统性普查及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永乐群岛5个岛屿97种野生盐生植物、绿色固沙植物、耐盐蔬菜上共查获害虫(螨)83种,其中,晋卿岛38种植物上共发现26种害虫(螨)发生危害;甘泉岛30种植物上共发现20种害虫(螨)发生危害;银屿16种植物上共发现14种害虫(螨)发生危害;鸭公岛5种植物上共发现12种害虫(螨)发生危害;羚羊礁10种植物上共发现12种害虫发生危害。调查首次发现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拟三色星灯蛾(Utetheisa lotrix蔷薇三节叶蜂(Arge geei榕蓟马(Gynaikothrips ficorum)、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等危险性害虫在5个岛屿32种植物生严重发生和危害。针对国家检疫性毁灭性害虫扶桑绵粉蚧、新菠萝灰粉蚧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这2种害虫的风险评估指数R值分别为2.21和2.23,在永乐群岛均属于高度危险有害生物,应严格管控。本研究对于可持续防控永乐群岛岛礁植物虫害的发生危害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当地宜居环境和岛礁作物安全生产,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兰科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兰科植物4个新记录种,分别是藓叶卷瓣兰(Bulbophyllum retusiusculum Rchb. f.)、秉滔羊耳蒜(Cestichis pingtaoi G. D. Tang, X. Y. Zhuang & Z. J. Liu)、政和石斛(Dendrobium zhenghuoense S.P. Chen, L. Ma & M. H. Li)和无叶美冠兰[Eulophia zollingeri (Rchb. f.) J. J. Sm.],凭证标本保存于温州大学植物标本室(WZU)。新记录种的发现丰富了浙江植物区系的种质资源,为其地理分布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叶康 《热带作物学报》2019,40(11):2261-2263
本文报道了海南兰科植物3新记录种,分别是全唇叉柱兰[Cheirostylis takeoi (Hayata) Schltr]、兰屿芋兰(Nervilia lanyuensis S. S. Ying)和台湾隐柱兰(Cryptostylis taiwaniana Masam)。凭证标本存于上海辰山植物园标本馆(CSH)。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云南保山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田杂草种群组成及多样性特征,为当地的农田杂草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在保山石漠化地区选择主要作物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核桃(Juglans regia L.)、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玉米(Zea mays L.)进行农田杂草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30科49种杂草,其中菊科(Compositae)和禾本科(Gramineae)杂草种类最多,发生频度最高的前10种杂草分别是: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 L. var. radiata Sch.-Bip.)、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Cav.)、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 (L.) Scop.]、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 (D. Don) Hara]、尼泊尔蓼(Polygonum nepalense Meisn.)、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 Gaertn.]、荷莲豆草(Drymaria diandra)、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生态位宽度值前10的杂草与发生频度最高的杂草种类一致。核桃地的杂草物种数最多,烟草地最少,样地Shannon(H)指数、均匀度平均数分别为2.83、0.64,农田两两间的Jaccard相异系数、Baray-Curtis距离系数最大的为核桃与烟草,烟草与玉米的Jaccard相异系数最小,距离系数最小的为核桃与玉米,其平均数分别是0.67、0.74,说明保山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田杂草多样性高,应结合土壤气候、农事操作等科学防治杂草。  相似文献   

10.
海南兰科植物研究杂记(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兰科植物1个中国新记录:越南火炬兰[Grosourdya vietnamica (Aver.) Kumar & S.W.Gale],并修订了唇瓣背胼胝体形态的相关描述;同时报道了5个海南兰科植物新记录,分别为弄岗虾脊兰(Calanthe longgangensis Y.S.Huang & Y.Liu)、少叶硬叶兰(Cymbidium paucifolium Z.J.Liu & S.C.Chen)、麻栗坡绒兰[Dendrolirium malipoense (Z.J.Liu & S.C.Chen) H.Jiang]、垦丁虎舌兰(Epipogium kentingense T.P.Lin & ShuH.Wu)和勐海天麻(Gastrodia menghaiensis Z.H.Tsi & S.C.Chen),其中垦丁虎舌兰原记录为台湾省特有。上述类群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海南兰科植物的分类、分布的数据,也为今后的分类学修订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海南岛被子植物7个新记录与归化种,分别为匙苞姜(Zingiber cochleariforme D. Fang)、西非猪屎豆(Crotalaria goreensis Guill. & Perr.)、波氏巴豆(Croton bonplandianus Baill.)、纤梗叶下珠(Phyllanthus tenellus Roxb.)、黄花过长沙舅[Mecardonia procumbens (Mill.)Small]、苏里南莎草(Cyperus surinamensis Rottb?ll)、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植物标本室(ATCH)。  相似文献   

12.
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是平潭海岛相思林的主要建群种,是海岛优良的造林阔叶树种,了解平潭岛台湾相思群落主要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海岛群落物种共存与竞争机制。在对其内岛和附属岛屿进行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平潭岛台湾相思群落各层片主要种群生态位。共调查到维管束植物144种隶属63科123属,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与大陆植被存在显著差异;发现入侵风险植物14种,草本入侵现象较严重,其中1级恶性入侵的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鬼针草(Bidens pilosa)和2级严重入侵的香丝草(Erigeron bonariensis)在群落中占据较大的生态位,可能对共生种群造成一定的生态干扰,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乔木层中的台湾相思和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灌木层中台湾相思幼树和雀梅藤(Sageretia thea)、草本层中芒(Miscanthus sinensis)和假臭草生态位宽度较大,生态位宽度小于0.5的物种数占总数的96.67%,重要值较大的物种生态位宽度也较大,但并非完全一致;优势种群生态位重叠表现为草本层(0.253)>灌木层(0.231)>乔木层(0.149),均小于0.3,生态位重叠值普遍偏低,种群通过生态位分化来减弱种间竞争。海岛地区较强的环境过滤性导致种群产生不同程度的生境分化,同时,种群通过压缩生态位宽度,聚集在局部生境中,从而促进海岛群落物种共存,平潭岛台湾相思群落属于地带性顶级群落,种间关系稳定,种群更新缓慢。  相似文献   

13.
对海南北部8处火山村建筑墙体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了解其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价值。研究结果表明:上述火山村共记录有88种墙体植物,隶属于43科77属。其中,蕨类植物6科8属8种,占总物种数的9.09%;被子植物37科69属80种,占90.91%。88种墙体植物中本地种68种,占77.27%;栽培种5种,归化种1种,逸生种4种,外来入侵种10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68%、1.14%、4.55%和11.36%。就生态型而言,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比例分别为43.18%和56.82%。88种墙体植物中共计有79种为热带分布型,占总物种数的89.77%。研究发现,火山石建筑墙体能很好的保存本地物种,避免其因农业生产活动而损失殆尽。因而在开展古村落保护和乡村旅游时,应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墙体植物,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古建筑保护的兼顾。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海南省万宁市大洲岛的海杧果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海杧果的种质保护、海防林物种的合理搭配及红树林生态恢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调查样方内有维管束植物62种,隶属于37科58属。乔木层的优势种为海杧果,重要值为36.45%;灌木层的优势种为矮紫金牛,重要值为8.31%;草本层的优势种为观音草,重要值为25.53%。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占优势,泛热带分布的科属最多,分别为27科、17属。群落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Pielou指数排序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优势度Simpson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本调查明确了大洲岛海杧果群落的伴生物种及该群落特征,可为红树林生态恢复及海防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花蝽是一类捕食性半翅目昆虫。花蝽科目前约包含70个属,其中小花蝽属(Orius Wolff, 1811)是最大的属,全世界包含约80种,中国目前有15种。小花蝽属的种类在蓟马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是生物防治领域研究和利用的热门天敌类群。目前在我国针对蓟马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及绿色防控项目中,能够应用的仅东亚小花蝽(O. sauteri)及南方小花蝽(O. strigicollis)。最近在海南发现的海岛小花蝽(Orius maxidentex Ghauri)为中国新记录种,国外分布于泰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苏丹、塞内加尔。本研究对海岛小花蝽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描述,拍摄了海岛小花蝽各虫态及生殖器特征图,并对其发育历期、捕食、交配、产卵、孵化、蜕皮、羽化及同类相食的现象进行了简单描述和研究。此外,本研究获得了海岛小花蝽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序列,并提交到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GenBank登录号:OL798096)进行序列比对,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与塞内加尔的海岛小花蝽序列高度一致。海岛小花蝽常见于青葙(Celosia argentea)、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等杂草,及芒果(Mangifera indica)、豇豆(Vigna unguiculata)和茄子(Solanum melongena)等作物的花及幼叶上。卵产于植物组织中,若虫阶段有5个龄期,成虫和若虫均以蓟马为食,可捕食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棕榈蓟马(T. palmi)、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及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等。海岛小花蝽在海南岛全年可见,且具有明显的种群优势,是海南蓟马害虫的重要天敌。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美洲棘蓟马(E. americanus)和大豆幼苗进行室内饲养和观察,发现海岛小花蝽在温度(25±2)℃及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可以取食美洲棘蓟马完成世代发育,卵期(3.66±0.67)d,1龄若虫(1.72±0.65)d,2龄若虫(2.21±0.82)d,3龄若虫(2.62±0.62)d,4龄若虫(2.45±0.74)d,5龄若虫(3.21± 0.82)d。本研究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6.
了解不同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是昆虫-植物互作研究的基础,对制定有效的害虫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可能危害的植物多达353种,但大多数寄主植物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尚不清楚。采集植物新鲜叶片饲喂植食性昆虫幼虫是研究的通用方法,而此方法受气候、地理位置、植物生长周期等条件的限制。以玉米(Zea mays)为参照,选取玉米农田及其周边的6种作物和杂草为试验材料,包括大豆(Glycine max)、豇豆(Vigna unguiculata)、番薯(Ipomoea batatas)、艾草(Artemisia argyi)、油麦菜(Lactuca sativa)和黄瓜(Cucumis sativus)。将上述植物的新鲜叶片统一采集、磨成粉末,按1%比例掺入人工饲料中,分别用这些饲料喂养草地贪夜蛾幼虫,观测其存活(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生长(幼虫增重、蛹重、相对生长率)、发育历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和食物利用情况(相对消耗率、近似消化率、食物转化率、消化转化率)等,探究草地贪夜蛾取食这7种植物后的生物学特性。为验证植物叶片粉末饲料喂养方法的可行性,同时采集上述植物的新鲜叶片分别喂养草地贪夜蛾幼虫。结果显示大豆、豇豆是草地贪夜蛾适宜的寄主植物;而番薯、艾草、油麦菜对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若将其运用于玉米间作系统中,可减轻草地贪夜蛾的为害。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进行量化评分,结果表明,植物粉末饲料和新鲜叶片喂养的效应一致,且前者限制条件少、操作简便,可较好地评估农田植物对草地贪夜蛾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石碌含笑(Michelia shiluensis)是海南特有树种和国家Ⅱ级濒危保护植物,野外仅见分布于吊罗山、鹦哥岭、五指山等海南中南部山区。吊罗山是石碌含笑最集中的自然分布区,开展吊罗山石碌含笑群落木本植物种间联结性研究,有助于了解该树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制定合理的就地保护措施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2×2列联表,综合运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对吊罗山石碌含笑与群落内其他伴生种的种间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石碌含笑种群与灌木层的正关联比乔木层多;石碌含笑与群落内绝大多数植物的种间联结不显著,种间关系表现出总体比较松散的趋势,种群间相互独立的趋势明显,乔木层和灌木层总体上与石碌含笑正关联物种多于负关联物种数,表明群落的发展朝着有益于石碌含笑种群发育的趋势。研究结果对制定合理的就地保护措施和恢复计划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