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Harosoy结瘤品系各器官中尿囊素和尿囊酸含量明显高于非结瘤品系,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大。黄嘌呤脱氢酶和尿酸酶只存在于结瘤品系根瘤中,而尿囊素酶存在于结瘤和非结瘤品系的所有器官,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窦新田  张承万 《大豆科学》1991,10(3):248-248
黑龙江省与苏联远东地区间穆尔州邻近,生态条件相似。1989~1990年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提供大豆根瘤菌菌株8852和8752,苏联全俄大豆所提供大豆根瘤菌菌株ЗД—4和ТО—13,分别在各自地区进行了大豆接种根瘤菌的联合试验。 一、试验方法 田间试验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和黑河所进行。4个菌株每个为一个处理,加不接种为对照。每处理6垅、5米长、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省农科院土肥所试验地为南部黑土,大豆品种为黑农33,  相似文献   

4.
大豆结瘤固氮的分子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有关豆科作物共生固氮的研究已有170 a的历史。而豆科结瘤固氮的分子生理研究,仅仅是最近30 a的事情。从影响大豆结瘤固氮的生理因子角度,评述了豆科作物的结瘤自动调控机制,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阐述了生长素、硝态氮、黄酮类等生理调控物质对大豆结瘤固氮的影响。生长素调节根瘤菌侵染位点和根瘤形成后的生长;可通过控制结瘤的角度来减少土壤硝态氮对大豆结瘤固氮能力的抑制;黄酮类物质在根瘤发育和结瘤基因诱导中起重要作用;乙烯抑制结瘤信号的前期过程,调整根瘤形成的空间分布。详细、系统地从作物-微生物之间关系出发,研究引起豆科作物根瘤形成和固氮系统的整体信号传导、蛋白和代谢过程,是未来大豆共生固氮分子生理研究应该注重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对根瘤菌竞争结瘤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影响根瘤菌竞争结瘤能力的生态因素有土壤条件,肥力水平,土著根瘤菌的数量和类型,其它微生物,根瘤菌的接种方式和时间等.在土壤条件方面研究较多的是土壤类型、pH值.肥力水平主要指氮水平和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大豆品种田间结瘤固氮有效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民  窦新田 《大豆科学》1993,12(4):308-312
利用相关和通径分析对田间种植的40份大豆品种(系)的结瘤固氮性状(结瘤分级,有效瘤数,有效瘤干重,有效结瘤指数,植株干重和植株全氮含量)的研究表明:有效瘤数,有效瘤重和有效结瘤指数可以有效地作为对大豆固氮种质的评价指标,其相对重要性为有效瘤重>有效瘤数>有效结瘤指数。在此基础上并结合籽粒产量因子筛选出2份结瘤固氮及产量较高的种质。研究同时也获得了七份在有效瘤重与有效瘤数或有效瘤重与效结瘤指数上表现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获得竞争结瘤能力强且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有积极影响的大豆根瘤菌菌株,以前期分离、鉴定、纯化的10株根瘤菌菌株为材料,对高匹配性大豆品种进行了田间接种试验。于大豆盛花期测定根瘤菌的结瘤数量及固氮酶性能。同时,对接种供试菌株及分离获得的根瘤菌菌株进行BOX-PCR并比较不同菌株之间的BOX分子指纹图谱,以此获得供试菌株的田间占瘤率。于成熟期测定大豆的主要生育特征、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大豆接种根瘤菌后在整个生长期,叶片表现为颜色深绿,质地鲜嫩;根瘤菌可以显著促进大豆根系结瘤,增加单株根瘤数目。接种处理I4(即接种菌株112-1)的单株根瘤数最多,比不接种对照处理I0多32.95%,差异显著。接种根瘤菌处理的根瘤干重均显著低于不接种对照处理。其中,接种处理I4的根瘤干重最高。接种处理I6的固氮酶活性最高,与接种处理I4之间差异不显著;接种菌株的占瘤率为10%~90%,占瘤率变化幅度较大,平均占瘤率为50%。I4处理占瘤率最高为90%,I6处理(即接种菌株113-1)的占瘤率次之,为75%;菌株占瘤率与单株根瘤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2**),单株瘤干重与菌株占瘤率、单株根瘤数、固氮酶活性均呈现负相关(r=-0.387,r=-0.50,r=-0.13);I6处理株高最高,I4处理次之,两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显著;I2、I4、I6处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相对较高,3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显著;I4处理的大豆百粒重均显著高于其它菌液处理。根据接种根瘤菌对大豆结瘤固氮性能、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合各根瘤菌株的竞争结瘤能力,筛选获得适于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大豆生产有广阔利用价值的高效大豆根瘤菌株112-1和113-1。  相似文献   

8.
氮肥对大豆不同类型品种结瘤固氮影响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洪  郭庆元 《大豆科学》1994,13(3):274-278
本研究选用生育期和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六个夏大豆品种,在磷钾肥基础上施用三个氮肥水平(0、6、12kg氮/亩)。结果表明:施氨抑制结瘤,氮肥越多抑制越严重;抑制作用主要在盛花期前,至鼓粒期有的品种受抑制作用较小;对固氮的抑制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品种豫豆8号表现出较耐氮。酰脲相对丰度与根瘤干重极显著正相关,六叶期、盛花期和鼓粒期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_a=0.9545、r_b=0.8025、r_c=0.6531,P<0.01。酰脲的相对丰度反映了品种的固氮差异和不同氮肥水平下固氮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以慢生型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2-39为供试菌株,分别以不同浓度(5,10,15,20,25μg·mL~(-1))的大豆黄素、4-甲基伞形酮、金雀异黄酮、芒柄黄花素为诱导物,利用毛细管培养法对趋化的根瘤菌进行定量测定,研究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外源类黄酮对大豆根瘤菌趋化性的影响。选取对根瘤菌趋化性影响显著的外源类黄酮与大豆嫩丰16进行盆栽试验,进一步探究外源类黄酮对大豆结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外源性类黄酮中,大豆黄素和金雀异黄酮对根瘤菌的趋化作用显著强于其它试验组,其最适作用浓度为15μg·mL~(-1)。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外源类黄酮大豆黄素和金雀异黄酮同时加入能够有效促进大豆结瘤。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发光大豆根瘤菌HN01LC02接种大豆黑农39,通过对发光根瘤在大豆根系上的数量和位置分布进行分析,对根瘤菌的结瘤作用建立了一种新型统计方法,并用这种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接种技术对豆科植物结瘤作用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3):368-376
Two separate experiments (pot and field)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response of soybean to 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and phosphorus (P) fertilization.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i) Rhizobium strains (0, S377, S379, and the mixture of S377 + S379 i.e. S0, S1, S2, S3); ii) phosphorus (field only, 0, 50, 100 kg ha-1i.e. T0, T1, T2) and iii) two soils (pot only) i.e. autoclaved (A1) and non-autoclaved (A0). A soybean cultivar NARC-1 was tested for estimating growth traits, nodule number and mass, root development and yield traits. In the pot experiment, total number of nodules both in the A0 and A1 were negligible bu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ollowing the application of 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In the field experiment, number of nodules increased from 6 in the control treatment without strains to a maximum of 86 in S3T1. Shoot dry weigh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11.8 g plant-1 in the control soil to 15.6 g plant-1 in S3T1. Root length was increased but root mass was unaffected. Soybean seed yields ranged between 615 and 1003 kg ha-1 against 543 kg ha-1 in the control soil indicating a maximum of 85% increase over control. Shoot dry weight and seed yield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nodulation (R2 = 0.91).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reveale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f rhizobium inoculation and P fertilization on growth, nodulation and yield of soybean and, generally, mixture of strains (S3)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strains S1 and S2.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high application of P (100 kg P2O5 ha-1) reduced the efficiency of inoculants for nodule mass and seed yield.  相似文献   

12.
以结瘤和非结瘤近等位基因大豆品系为材料,利用砂培方式,分析了不同供氮水平对大豆生长、碳氮代谢、结瘤和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氮水平直接影响大豆生物量,结瘤大豆在N2水平(54 mg尿素·kg-1砂)时生物量达到最大(9.16 g·株-1);非结瘤大豆在N4水平(216 mg尿素·kg-1砂)时生物量达到最大(6.36 g·株-1).植株体内碳氮含量与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相同.此外,结瘤品系N2水平大豆根瘤数最多(205个·株-1),极显著高于除N4以外的其它处理(P<0.01),该水平的共生固氮量最大,为275.92 mg·株-1,且与N3、N4、N5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结瘤和非结瘤大豆对外源氮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该试验条件下的氮阻遏阈值为N2水平,即54 mg尿素·kg-1砂.  相似文献   

13.
乙烯对豆科植物生长发育和根瘤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以及对外界环境信号的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乙烯调控了豆科植物的黄化苗的三重反应和光下幼苗的生长,能够促进叶片和花的衰老和脱落。豆科植物能与根瘤菌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在根部形成一种特异的固氮器官——根瘤。在结瘤过程中,由于豆科植物结瘤习性或遗传背景的不同,乙烯能够抑制或者促进根瘤的形成。乙烯与其它植物激素的互作也调控了豆科植物根瘤的形成。文章对乙烯信号途径调控豆科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根瘤形成的相关研究做了综述和分析,并就未来关于豆科植物乙烯信号转导的研究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施氮水平对7S亚基缺失大豆根系形态和结瘤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推广功能型大豆7S亚基缺失品种,以7S亚基缺失大豆品系东富2号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施氮水平(纯N),N0(0 mg·kg~(-1))、N1(25 mg·kg~(-1))、N2(50 mg·kg~(-1))、N3(75 mg·kg~(-1)),采用桶栽法研究大豆根系形态和结瘤固氮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N1(25 mg·kg~(-1))水平下根系干重加大,根冠比增大,根瘤固氮潜力高,单株产量较高。N2(50 mg·kg~(-1))水平下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在生育后期增长较快,根系干重较大,根冠比低,固氮酶活性最高,单株籽粒产量最高。N3(75 mg·kg~(-1))水平下植株干重较大,无效生长较多,根瘤数少,固氮潜力和根冠比低,单株产量不高。综合籽粒产量和根系特性指标,功能型大豆7S亚基缺失品系东富2号的适宜施肥量为25~50 mg·kg~(-1)。  相似文献   

15.
水稻联合固氮工程菌在盐碱稻区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阐述了水稻联合固氮工程菌的不同菌株与化肥及有机肥配合施用对土壤盐分、养分及水稻生长发育中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的影响,其施肥效果:菌株2>菌株3>菌株1。指出施用联合固氮工程菌是改良土壤,提高产量,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根系分隔盆栽试验,研究了强结瘤(NTS1007)和弱结瘤(南豆12)大豆品种在3种不同根系分隔方式(B1,B2,B3)下大豆的光合特性、农艺性状、生物量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弱结瘤处理,强结瘤品种可提高大豆的净光合速率,且在R1期达到最大值,比弱结瘤增加了13.17%。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强结瘤品种较弱结瘤品种增加大豆生物量,增幅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从V3期30.95%减小到R1期1.27%,在R4期增长到23.36%。相对于强结瘤品种,弱结瘤品种可降低大豆株高,在V3、R1、R4期下分别降低了18.68%、40.90%、21.65%;增加大豆单株粒数、百粒重与籽粒产量,分别增加87.03%、14.88%、55.94%。不同根系分隔方式下,尼龙网分隔有利于改善大豆的农艺性状。在V3、R1、R4期,尼龙网分隔较完全分隔株高分别降低了17.05%、9.74%、5.51%;在R1、R4期下,尼龙网较不分隔处理茎粗分别增加了4.85%、9.78%。大豆净光合速率在V3、R1、R4期均为尼龙网分隔最高,在V3、R1、R4期较完全分隔高14.67%、2.82%、24.00%。大豆根与茎的生物量在V3期尼龙网分隔最高,较不分隔分别高40.00%、6.06%,在R1、R4期下完全分隔最高,较尼龙网分隔分别高16.45%、8.59%。叶与荚的生物量在V3期以完全分隔最高,较尼龙网高17.14%;在R1、R4期下均以不分隔最高,与尼龙网分隔相比分别高10.55%、11.01%。不同根系分隔方式对大豆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大豆百粒重与籽粒产量均为不分隔尼龙网分隔完全分隔,不分隔下大豆百粒重与产量较完全分隔分别高11.22%、25.45%。  相似文献   

17.
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其显著的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交错时间长,导致以结瘤为代表的营养生长和以开花为代表的生殖生长在物质和能量需求上存在激烈竞争。本文综述了蔗糖、植物激素以及miRNAs等植物信号分子对大豆开花和结瘤调控作用,将有助于理解大豆开花、结瘤的协同调控机制,以期对明确大豆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大豆产量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