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棉花苗期沙培盆栽条件下,以棉株生物量、吸钾量、钾利用指数及地上部干物质质量4项指标对38份棉花材料进行了耐低钾材料的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各材料耐低钾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D5、D13、D37材料在低钾胁迫下表现干物质积累多、吸钾量高及钾利用指数高等特点,这3个材料在低钾环境下仍能很好地生长发育,属于耐低钾型材料;而D7、D16、D28、D35、D38等材料则表现恰恰相反,4指标综合表现较差,表明这些材料对土壤缺钾比较敏感,属于低钾敏感型材料。筛选出的耐低钾型材料将作为棉花耐低钾遗传改良的种质资源,也为开展棉花钾营养高效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和数据。  相似文献   

2.
低钾胁迫下两种不同耐低钾大豆叶片显微结构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耐低钾大豆品种九农15和不耐低钾品系GD8521为试材,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低钾胁迫下两种类型大豆叶片显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低钾胁迫下,耐件品种的上表皮结构变化不明显;而不耐品种的上表皮厚度增加,上表皮细胞长度、上表皮细胞密度及上表皮长/宽都减小;低钾胁迫下,耐性品种的栅栏组织仅第一层细胞长度减小,而小耐品种第一、二层栅栏组织细胞长度、宽度均增加,细胞密度减少,栅栏组织增厚;随着供钾水平的降低,耐性品种仍保持较发达的平脉叶肉细胞,而不耐品种平脉叶肉细胞不发达;低钾胁迫下耐性品种海绵组织细胞密度减少,不耐品种栅海比变化显著增大;低钾胁迫下,耐性品种下表皮略有增厚,不耐品种几乎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因型玉米吸钾特性和耐低钾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低钾土壤钾素耗竭实验、盆栽土培实验系统地对12个不同基因型玉米进行了吸钾特性研究。幼苗耗竭实验结果表明:农大86吸钾能力最强,钾积累量最大;甜玉米吸钾能力弱,钾积累量少;吸钾能力强的基因型吸收矿物钾的比例也大。土培试验结果表明:在低钾土壤条件下,农大86吸钾能力强,甜玉米和聊玉18钾素利用效率高;在高钾条件下,登海9号增产率大,钾肥利用率高。钠对钾替代作用的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钾效率虽然不同,但对钠的吸收差异不显著。不同基因型玉米无论高钾还是低钾条件,对钠的吸收没有明显的差异,钾高效、耐低钾基因型玉米不存在钠、钾替代现象。  相似文献   

4.
大豆品种(系)耐低钾性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从国内外收集到不同来源大豆56份在低钾土壤上种植,发现不同品种(系)大豆对低钾的耐性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通过研究耐性与产量的关系。将这些品种(系)分为高产敏感型,高产不敏感型,低产敏感型和低产不敏感型4种类型。其中高产不敏感型与低产不敏感型具有钾高效基因。可作为基因材料应用于栽培和遗传育种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5.
小麦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发掘新的耐低磷小麦种质,利用磷源液相控制释放系统,通过相对生物量、根冠比和根部结构特征等形态指标,对41份小麦材料进行耐低磷种质筛选.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231104、231106和231122的相对生物量均在80%以上,根系发达,根毛长且密.其中,231122的相对生物量接近100%,在低磷胁迫下根部干重和根冠比明显高于正常供磷对照.用231个SSR标记进行多态性分析发现,它们与洛夫林10号和小偃54的多态率分别超过60%和58%.由此说明,231104、231106和231122是不同于洛夫林10号和小偃54的耐低磷种质,且能在低磷胁迫下优先保证根部生长,并调整根的形态结构,以利于吸收磷素,满足植株正常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玉米苗期耐低钾基因型筛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培实验及低钾土壤的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对玉米苗期吸钾量和钾利用指数的影响及筛选耐低钾玉米基因型的最佳指标、适宜生育时期及钾浓度。结果表明,水培实验的筛选指标为钾利用指数优于吸钾量,筛选的适宜生育时期为6叶期,钾浓度为0.1mmol/L。经筛选初步确认吉单27为较耐低钾胁迫的基因型,先玉335在低钾胁迫条件下为相对敏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小麦苗期耐低氮胁迫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确定适宜的小麦耐低氮基因型筛选指标,采用温室水培方法系统评价了不同年代的32个小麦品种苗期耐低氮胁迫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低氮条件下小麦形态和生理指标有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植株干重、植株氮积累量、地上干重、植株氮舍量、根冠比、根长的耐性指数在四个主成分中占较大比重;相关性分析表明,植株氮积累量与植株干重、植株氮含量耐性指数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地上干重与根冠比和根长的耐性指数相关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小麦基因型的植株氮积累量与地上干重耐性指数存在较大变异(CV>15%).因此,植株氮积累量以及地上干重的耐性指数适合作为筛选指标.这32个小麦品种可分为低氮敏感型、中间型和耐低氮型.  相似文献   

8.
李敏 《北方水稻》2013,(4):18-21
试验以适合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栽培的水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低钾处理对水稻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耐低钾材料,通过实验分析认为:其中龙品04-582、龙花00-446、龙花99-062、龙花01-687、垦稻14、龙粳14、龙花01-107、龙交05-4076等8份材料对低钾胁迫适应性较强,生长后期龙花01-107、龙交05-4076产量结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玉米耐低钾胁迫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缺钾土壤上种植耐性不同的玉米杂交组合,进行耐低钾鉴定指标的筛选试验.以穗粒重胁迫指数为标准,对玉米植株和穗部性状胁迫指数等参考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苗期叶片症状指数与穗粒重胁迫指数具有极其显著的相关性,因此,采用苗期叶片症状指数作为鉴定指标,具有快速鉴定、早期筛选、省工省时、节约试验用地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杨丽  刘清  黄志刚  彭春霞  杨毅  彭克勤 《作物研究》2011,25(3):202-204,208
以2个耐低钾基因型水稻N18,N19和1个低钾敏感型水稻N27为材料,在缺钾条件下,分析耐低钾基因型水稻籽粒在成熟期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施钾肥即缺钾条件下,耐低钾基因型水稻籽粒中总淀粉含量较低钾敏感型的略有增加,且直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含量的比例低于钾敏感型;耐低钾基因型水稻籽粒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较低钾敏感型的高,但是钾元素的含量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三种分析方法对小麦新品种的综合评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对小麦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以10个小麦新品系的主要性状为指标,采用相同的原始数据和权重系数,运用模糊综合评判、DTOPSIS法、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其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采用DTOPSIS法评判结果为E、A、D三品系综合性状最好,J、F品系最差;灰色关联度分析评判结果为E、D、C、A品系综合性状最好,I、F品系最差;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E、C、D品系为优良品系,H、F品系最差。三种综合评判小麦新品种优劣的顺序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变化总趋势基本一致,其中综合评判E、D为优良品系,F品系最劣,这与品系的实际表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河南主推小麦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小麦品种对春季低温胁迫的响应,以郑麦366、郑麦7698、矮抗58等12个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拔节期低温(-6℃)和孕穗期低温(0℃)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分析了寒害级别与各生理指标增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幼穗发育进程慢的强耐寒性小麦品种的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低温条件下的增幅大于幼穗发育进程快的弱耐寒性品种,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幅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拔节期和孕穗期低温处理,使供试小麦品种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均下降,拔节期低温对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影响更为严重,孕穗期低温对穗粒数和产量的影响更为严重。拔节期低温引起的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增幅与小麦所受寒害级别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孕穗期低温引起的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增幅与小麦所受寒害级别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这些结果说明,不同小麦品种的耐寒性强弱在拔节期和孕穗期的表现并不一致,与寒害水平显著相关的生理指标也有差异,应结合两个时期的综合表现评价小麦品种春季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小麦品种钾素营养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27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各品种的施钾响应度,以明确不同小麦品种间钾素营养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钾效率及其对施钾响应度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27个品种可分为低效低响应型、低效高响应型、高效低响应型、高效高响应型4种类型。其中,豫麦25号、郑州9023、豫麦9号和豫麦34为第一种类型,豫麦41号、丰优7号、济麦2号、郑麦9405、新麦11、郑农16和豫麦68为第二种类型,豫麦18、温麦8号、豫麦69、豫麦60、新矮早958、郑州9689、周麦16、高优503、豫展1号、新麦9号、兰考3号、兰考6号、豫麦49、兰考4号、偃师4110为第三种类型,太空6为第四种类型。在钾胁迫奈件下小麦成熟期生物学产量及其施钾响应度与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施钾响应度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作为评价不同小麦品种钾效率高低和对施钾效应大小的参考指标。在供试土壤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钾效率与其钾利用效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小麦品种茎秆抗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影响小麦抗倒伏性的主要因素,选用生产中应用较广泛的6个高产小麦品种,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品种的抗倒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百农矮抗58的倒伏指数较小,为0.432,与其他品种相比差异显著;百农矮抗58的茎秆机械强度大、茎秆基部第二节短粗、秆壁较厚、次生根数量较多、株高和重心高度较低。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第二节关系密切,第二节机械强度越大、壁越厚、干重越大、地下部根量越多,倒伏指数就越小,茎秆抗倒性就越强;适当降低株高可以降低植株的重心高度,增强植株抗倒能力。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茎秆抗倒性的直接因子为茎秆基部第二节机械强度、第二节干重、地下部根量及地上部鲜重,其中第二节机械强度对茎秆倒伏指数的直接作用最大,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775,可用第二节机械强度的大小评价品种茎秆抗倒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15.
2006-2018年北京市审定冬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北京市冬小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为北京市冬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对2006-2018年北京市审定的49个小麦品种进行了产量、品质与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审定的小麦品种平均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平均每年增长63.11 kg·hm-2;穗粒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他农艺性状均呈下降趋势。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株高;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偏相关均为正值,偏相关程度表现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株高,3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大小顺序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审定品种的容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均高于中筋小麦品质分类标准,有7个小麦品种达到强筋标准,有 51.02%小麦品种的面团稳定时间低于中筋小麦品质分类标准,故下一步应把提高面团稳定性作为提高小麦品质育种的主攻方向。在审定的小麦品种中,只有中麦12兼抗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3种病害,京冬17等9个品种兼抗条锈病和叶锈病,农大413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中麦1197兼抗叶锈病和白粉病。由此可见,北京市小麦品种产量的提高应在保持适宜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同时进一步引进新的抗病、优质种质资源,以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三个小麦新品种不同生育阶段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三个小麦新品种西农538、西农556和西农558的抗旱性,以抗旱性不同的三个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晋麦47、小偃22和西农979为对照,在大田自然干旱和人工灌水条件下,分别测定和分析了不同生育时期与抗旱有关的小麦生理指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及农艺性状(株高、小穗数、穗粒数、穗下节长、穗长、单穗粒重、千粒重、小区产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六个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不同单项指标对小麦品种抗旱性的反映存在差异,不同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将9个生理指标和株高转换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在成熟期,将9个农艺性状指标转换为2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四个时期的累计贡献率依次达到了93.67%、87.16%、92.29%和89.56%。通过对这四个时期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值(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6个小麦品种分为三类,其中西农538与晋麦47属于强抗旱型品种,西农558与小偃22属于中等抗旱型品种,西农556与西农979属于弱抗旱型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耐老化小麦品种,采用高温高湿(41 ℃,95% RH)人工老化法对64份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品种资源进行老化处理,测定老化前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子蛋白质含量及湿面筋含量,根据各指标的耐老化系数,运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法对参试材料的耐老化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老化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湿面筋含量显著降低,而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将6个单项指标转换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贡献率分别为59.760%、18.160%和15.260%,代表了全部数据93.190%的信息量。运用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耐老化值(D值),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按照耐老化性强弱,将64份材料划分为3类。第一类高耐老化型材料10份;第二类普通耐老化型材料37份;第三类老化敏感型材料17份。宁春4号、宁春10号、宁春11号、宁春20号、宁春26号、宁春29号、宁春34号、宁春43号、宁春53号、宁春68号为耐老化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有机和常规栽培条件下不同春小麦品种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差异,进而筛选适宜有机栽培的优质高产春小麦品种,以北方春麦区主栽的10个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品质-产量综合评价方法,系统分析了有机与常规栽培模式下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品质和产量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品质指标、容重、出粉率和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与常规栽培相比,有机栽培下10个品种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依次降低了15.1%、42.9%、12.5%和21.4%;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容重和出粉率分别降低了32.9%、44.0%、52.9%、8.2%和1.0%;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面团形成时间、拉伸面积、面团延展性和最大抗延阻力分别降低了11.5%、36.2%、40.3%、1.0%、20.5%和10.2%。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1个品质指标中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了91.17%,其中贡献较大的指标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拉伸面积、出粉率、最大抗延阻力。根据品质主成分综合得分和产量聚类,在两种栽培...  相似文献   

19.
7个小麦品种的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四川省种植的部分小麦品种的抗旱性,比较了20%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后7个小麦品种(川麦42、绵阳15、绵阳11、川农19、矮抗58、周麦21、Sy95-71)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指标的变化,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值,通过比较萌发期、苗期各指标隶属值的平均值大小来确定小麦品种抗旱性的强弱。结果表明,萌发期相对发芽率、根长、芽长与干旱胁迫呈负相关;在7个品种中,川麦42的相对发芽率和相对芽长最大(分别为87.63%和16.67%),Sy95-71的最小(分别为38.52%和4.38%);绵阳11的相对根长最大(35.13%),Sy95-71的最小(18.85%);利用隶属函数对这三个指标综合分析,7个小麦品种萌发期的抗旱性表现为川麦42>川农19>矮抗58>绵阳11>周麦21>绵阳15>Sy95-71。在苗期,相对含水量与胁迫程度呈负相关,在20% PEG-6000胁迫3 d后,Sy95-71的叶片相对含水量降幅最大(37.1%),川麦42降幅最小(25.3%);丙二醛含量、超氧阴离子含量、过氧化氢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胁迫程度呈正相关,PEG-6000胁迫3 d后各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利用隶属函数对这7个指标综合分析,7个小麦品种苗期的抗旱性表现为川麦42>矮抗58>川农19>周麦21>绵阳11>绵阳15>Sy95-71。在两个时期,根据旱害隶属函数值和综合排序值,川麦42抗旱性最强,Sy95-71抗旱性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