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侧深施肥技术的引进和发展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低成本、优质高产的最佳栽培技术。在日本于1981年开始推广,1986年开发出侧条施专用肥,到1992年日本侧条施肥面积达20%左右。随着侧条施肥技术的普及,形成促进初期生育、降低成本、减少水质污染等的省力化技术,至使侧条施肥面积不断扩大。1994年,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研制并试验成功水稻侧深施肥机,开姑在全省大面积示范推广。垦区已将此项技术列为水稻生产重点推广项目,于1996年在部分农场试验示范,1997年已有插秧机侧深施肥装置Z000多台,推广而积SO万亩,1998年侧深施肥面…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在水稻机插秧的同时,将肥料呈条带状定量施用于水稻根系侧3厘米纵5厘米的土壤中,实现了水稻施肥精确定量、靶向施用,能够较大程度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稳定地为水稻秧苗提供养分。"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刘亮站在插秧机上一边讲解,一边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和种植大户演示施肥插秧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5月8日,农业农村部在黑龙江建三江举办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集成示范活动,展示示范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应用成果,加快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16种带有侧深施肥功能的32台插秧机分别进行陆地施肥效果展示和水田插秧作业演示,这是国内首次较大规模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4.
北方寒地水稻锦禾宽窄行侧深施肥机插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等距机插存在光能利用率低和肥料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利用锦禾宽窄行侧深施肥插秧机进行试验示范。经过近2 a的试验示范与推广,确定锦禾宽窄行侧深施肥插秧机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适宜在北方寒地水稻产区推广使用。总结了2016年和2017年锦禾宽窄行侧深施肥机插技术的试验示范效果,并阐明了适宜在北方推广的技术模式。根据品种特性,合理育秧,配套机插模式,加强田间肥水管理,能够获得较好的水稻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 前言侧条施肥技术的研究,正式开始于1973年,是秋田县农业试验场用膏状的肥料进行试验的。试验结果表明,侧条施肥促进水稻初期生育,在这之后,县农业改良普及所和农试场一同从1974年开始又用了三年时间在县内各地进行了区域示范验证。  相似文献   

6.
通过毯苗栽插侧深施肥一体机进行大面积水稻侧深施肥示范,共设置8个处理,旨在探明水稻侧深施肥方式的增产效果和存在问题,提出今后机插稻合理的施肥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毯苗机插侧深施肥平均可减少施用总氮量、总磷量分别约21.3%、26.4%,减少施肥次数1~2次;侧深施肥时水稻分蘖发生起步较早,具有明显的早发优势,较对照早发棵3~5 d;侧深施肥处理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而千粒质量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7.
胡续丽 《北方水稻》2011,41(2):53-54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普及推广,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解决了一些施肥技术上的问题,对达成作物平衡施肥,实现增产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目前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观念上的错误认识,需要对其加以扭转,以使广大农户正确认识并掌握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8.
侧深施肥(亦称侧条施肥或机插深施加)技术是在水稻插秧同时,将肥料施于秧苗一侧土壤中的施肥方法,并与培肥地力、培青壮秧、肥料类型。水层管理、栽培密度、病虫防治、农业机械、气象等综合因素相结合,成为一项可促进水稻生育、增强抗性、省*_、省费用、减轻水质污染、低成本的稳产高产技术。l例深施肥技术发展概况侧深施肥技术是在全层施基肥、表施追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国60年代在研究基肥全层施肥技术后,开展球肥深施试验,由于不能与机械配套而未能大面积推广。1994年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引入水稻侧深施肥机并试验成…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掌握水稻合理密植条件下的肥水高效利用技术,2018年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组织人员对衡阳市水稻肥料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衡阳市水稻生产在施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重氮、磷肥,轻钾肥;重浅施,轻深施;重一般肥料,轻配方施肥;重化肥,轻有机肥。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施肥水平、合理引导农民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应当努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分析了辽宁省可利用的水资源情况,针对水稻生产活动提出了加强节水农业工程建设、选用抗旱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推广湿润灌溉、提倡一增一减施肥法、在前期严重缺水田块示范推广旱播水管栽培法、无水田块改种旱稻或水稻旱作等节水技术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硼肥不同施用方法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洞庭湖地区油菜常规施硼(叶面喷施)效果不稳定的问题,于2004~2005年在沅江市北部垸田区进行了油菜不同施硼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硼肥基施加叶面喷施比单纯叶面喷施效果更佳,以基施7 500 g/hm2+喷施1 500 g/hm2增产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镜检对二倍体水稻APIV(2)和同源四倍体水稻APIV(4)的双受精过程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与二倍体水稻相比,同源四倍体水稻的双受精过程比较特殊,花粉粒在其柱头上萌发比较慢,花粉管在花柱内的伸长比较迟缓,双受精延迟,退化型胚囊的频率比较高(36.0%),极核和反足细胞的形态异常,存在着一定频率的胚自发现象。由此认为,同源四倍体水稻的有性生殖能力已经明显变弱。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机插秧田间杂草发生规律及防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政  李平  陆永良 《作物研究》2014,(1):54-56,70
机插秧水稻大面积推广的关键障碍因子之一是杂草防控,其防控技术与普通移栽稻有所不同。为了真实了解田间杂草发生规律,指导农户科学防控,笔者在洞庭湖双季稻区,运用田间试验的方式,安排了4种不同化学除草剂组合防控杂草的试验。通过观察记载田间杂草的数量和种类变化,初步分析了机插秧条件下杂草发生的规律;通过计算不同处理的防效,分析出各处理的防除效果,总体看来都能达到一定的防控目的,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比试验了北京新禾丰肥料和新疆垦区常规施肥在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式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新疆垦区,施用新禾丰肥料的膜下滴灌水稻在根系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收获产量以及主要产量构成因子均显著高于目前新疆常规施肥处理。此外,新禾丰肥料施肥量显著低于常规肥料用量,对土壤及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添加生化抑制剂是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结合不同施肥模式揭示其节肥增效的群体优势,寻找适合黄泥田地区水稻高产高效的施用方式。【方法】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一次性和分次施肥)互作对黄泥田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尿素分次施用处理水稻有效茎蘖数、有效叶面积指数(LAI)、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抽穗期SPAD值和籽粒产量较一次性施用处理分别显著提高0.8%、24.0%、9.3%、1.5%和14.2%。不同施肥模式下,配施生化抑制剂组合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2-氯-6-(三氯甲基)吡啶(NBPT/NPPT+CP)显著提高水稻有效茎蘖数及茎蘖成穗率,增加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增大有效LAI,增加抽穗期SPAD值,提高水稻粒叶比,改善源库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累积与水稻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新型脲酶抑制剂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单独施用及与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配施的水稻群体质量与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相似。【结论】通过施肥技术和抑制剂配施的集成与优化,可以改善黄泥田水稻群体质量,提高光合产物转化,获得更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添加生化抑制剂是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结合不同施肥模式揭示其节肥增效的群体优势,寻找适合黄泥田地区水稻高产高效的施用方式。【方法】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一次性和分次施肥)互作对黄泥田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尿素分次施用处理水稻有效茎蘖数、有效叶面积指数(LAI)、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抽穗期SPAD值和籽粒产量较一次性施用处理分别显著提高0.8%、24.0%、9.3%、1.5%和14.2%。不同施肥模式下,配施生化抑制剂组合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2-氯-6-(三氯甲基)吡啶(NBPT/NPPT+CP)显著提高水稻有效茎蘖数及茎蘖成穗率,增加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增大有效LAI,增加抽穗期SPAD值,提高水稻粒叶比,改善源库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累积与水稻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新型脲酶抑制剂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单独施用及与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配施的水稻群体质量与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相似。【结论】通过施肥技术和抑制剂配施的集成与优化,可以改善黄泥田水稻群体质量,提高光合产物转化,获得更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以优质食味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材料,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施氮量300 kg/hm2、基蘖氮肥与穗氮肥比7∶3),分别设计6个侧深施肥处理[基蘖氮肥为常规施肥处理的100%(T1)、90%(T2)、85%(T3)、80%(T4)、75%(T5)及70%(T6),穗氮肥量同CK],探讨侧深施肥对里下河地区单季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处理显著提高水稻产量,2个品种产量分别提高了9.49%和8.23%,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同时改善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但未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T3处理2个品种产量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是一种优质稳产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8.
沿江地区直播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沿江地区直播稻应用面积逐年扩大、主体品种较为明确、产量及效益较为显著的应用现状,并对直播稻不推自广成因进行了阐述;同时指出直播稻生产中存在的播后多种因素影响出苗、除草技术要求高、防倒措施不可忽视、"杂草稻"清除比较难等问题;提出精整抢播、科学用药、合理肥水运筹、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杂草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西南稻区的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实施了水稻农民习惯施肥技术与空白试验(不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民习惯施肥技术具有如下不足:一是水稻投入产出率低;二是肥料利用率低;三是大面积水稻产量不高,单产仅520.9 kg/667 m~2;四是水稻生产穗数不足。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从提高水稻产量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