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抗性不同的2个生菜品种"玻璃生菜"和"罗莎红"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栽培,用15%聚乙二醇模拟干旱,研究外源施加1.0 mmol·L-1的Na2SiO3作为硅供体对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以期探讨硅对干旱胁迫下生菜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导致生菜幼苗株高、根长、植株鲜质量、干质量等生长指标降低;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及总叶绿素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显著下降,胞间CO2浓度(Ci)显著上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降低,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增加。外源添加适量浓度的Si,可不同程度提高生菜幼苗生长势及干鲜质量;也提高生菜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能力;同时对改善PSⅡ反应中心活性、提高叶绿素荧光参数也有促进作用。可见,外源添加一定浓度的Na2SiO3可缓解干旱胁迫对生菜幼苗的伤害,提高生菜叶片对光能的捕获与转化能力,增强光合效率,促进生菜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方形椒“曼迪”为试材,研究日光温室环境中低温下增施CO2对辣椒形态、叶绿素含量、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及辣椒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农业中辣椒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单独增施CO2,辣椒长势最好,形态指标、光合参数、果实大小、辣椒单果质量及总产量均达到最大。2)单独低温处理,辣椒长势最差,形态指标、光合参数、果实大小、产量及品质显著降低。3)与单独低温处理相比,低温下增施CO2处理明显改善辣椒长势,辣椒果实大小、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提升。低温下增施CO2处理可缓解低温对辣椒的生长胁迫,有利于辣椒生长,增加辣椒产量,提高辣椒品质。  相似文献   

3.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普通土壤栽培增施CO2及有机土栽培对黄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对比了两种栽培方式下CO2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土栽培与增施CO2的普通土壤栽培均在上午提高了温室内CO2浓度,使温室中CO2浓度在上午光合作用最强的时期显著高于普通土壤栽培,最终表现为黄瓜生长优于普通土壤栽培。生理分析表明:普通土壤栽培增施CO2和有机土栽培均可增加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并显著提高了植株的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增施CO2对盛果期黄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有显著提高作用,分别提高10.21%和7.23%;而有机土栽培下黄瓜总糖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黄瓜盛果期增施CO2增产效果明显,单株产量较对照显著提高,与有机土栽培产量相当。增施CO2对黄瓜产量的影响主要在采收中后期;而有机土栽培对黄瓜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在采收的前中期。有机土栽培不仅改善了根区环境,还对温室CO2浓度有很好改善作用,可以不用增施CO2而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4.
艾佳音  何明莉  才丰  陈瑶  张琪静 《中国果树》2023,(11):96-98+107
甜樱桃展叶后通过调查叶片形态指标和测定不同叶龄叶片光合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揭示甜樱桃叶片光合特性的生理机制,探索叶片生长衰老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甜樱桃展叶18~65 d为功能期,净光合速率(Pn)达到最大值,为12.51μmol·m-2·s-1,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也均处于较高水平;展叶73~84 d进入衰老阶段,此时叶片Pn、Gs和Tr等光合生理指标均低于功能叶和幼叶,胞间CO2浓度(Ci)则相反。美早甜樱桃叶片初展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低,之后逐渐增加,至衰老阶段开始下降。确定了温室甜樱桃幼叶、功能叶和衰老叶的时间点与生长期,为不同叶龄叶片功能时间的确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对提高甜樱桃果实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西州密25号”幼苗为试材,采用0、5、10、20 mmol·L-1外源海藻糖预处理3 d,在昼/夜温度分别为15℃/10℃、10℃/5℃、5℃/1℃低温胁迫1 d和3 d时测定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研究了在低温条件下外源海藻糖对哈密瓜(Cucumis melon var.saccharins)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明确其耐寒调控机理,以期为缓解倒春寒气候对哈密瓜幼苗造成的伤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未喷施外源海藻糖情况下,低温胁迫显著抑制了叶片的光合能力,且叶绿素b(Chl b)含量显著增加,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它光合色素含量与Pn、Gs、Ci和Tr均显著下降;与未喷施外源海藻糖相比,外源海藻糖可对低温胁迫下哈密瓜幼苗的一系列光合指标产生影响,适宜浓度的海藻糖可明显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增强哈密瓜叶片Pn、Gs和Tr。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可知,低温胁迫下5、10 mmol·L-1外源海藻糖明显促进了叶绿素a(Chl a)、Chl b、类胡萝卜...  相似文献   

6.
以‘里格尔87-5’加工番茄幼苗为试材,采用水培番茄方式,模拟60mmol·L-1NaHCO3 环境条件,研究喷施不同浓度褪黑素(MT)(50~500μmol·L-1)对 NaHCO3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利用 MT 解决番茄生产中碱胁迫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 CK 相比,MT0显著降低了幼苗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鲜干质量,MT200对植物生长发育形态指标缓解效果显著,提高了幼苗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和地下部鲜干质量的31.57%、73.86%、1.71倍、1.94倍。与 CK 相比,MT0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 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均显著下降,MT400处理下的光合特性缓解效果最为显著;在渗透胁迫方面,与 CK 相比,MT0导致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  相似文献   

7.
以绵毛水苏为试材,研究其在4种土壤相对含水量(100%、75%、50%、25%)条件下,即在逐渐干旱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下降,胞间CO2浓度(Ci)呈现在轻度和重度胁迫的条件下升高,在中度胁迫的条件下下降的现象。表明适度的轻度水分胁迫不会显著降低绵毛水苏的净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75%~50%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最适合绵毛水苏的生长;同时发现与干旱胁迫相比,水分过多也不利于绵毛水苏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以虎耳草为试材,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的方法,设置400、800μmol·mol-1 2个CO2浓度,每个CO2浓度处理下设置2个水分梯度(正常水分(90%田间含水量)和干旱处理(40%田间含水量)),研究了CO2浓度升高和干旱对虎耳草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以期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虎耳草的种植与培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虎耳草株高、叶片数以及根、茎、叶和总生物量显著降低,次生代谢产物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生物产量显著下降,而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岩白菜素、没食子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加;升高CO2浓度显著增加虎耳草的株高、叶片数、生物量、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含量及生物产量,显著降低MDA含量;在干旱处理下升高CO2浓度显著增加虎耳草的株高、叶片数、生物量、SOD含量、可溶性糖及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综上,干旱对虎耳草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升高CO2浓度能促进虎耳草生长并缓解干旱导致的负面影...  相似文献   

9.
以具有不同抗性的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波尼’‘新选1号’‘坎扎’‘马汉’和‘威奇塔’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和仪器测量的方法,研究了黑斑病对5个品种染病叶片和对照健康无病症叶片的光合生理参数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黑斑病胁迫严重影响薄壳山核桃的光合作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胞间CO2浓度除‘坎扎’品种外,其它品种均显著上升(P<0.05),说明非气孔因素可能是引起感病薄壳山核桃光合作用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还发现抗性强的品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比敏感品种低,说明抗病性强的品种一定程度上能抵御黑斑病对光合作用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高温胁迫对甜椒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60,自引:3,他引:57  
 研究了35、40、45 和50 ℃高温处理0~60min 对甜椒净光合速率(Pn) 、细胞间隙CO2 浓度(Ci) 、气孔导度(Gs) 、蒸腾速率(Tr) 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35 和40 ℃处理下, Pn 随Ci 的下降而下降, 而45 和50 ℃处理下, Pn 明显下降, 但Ci 在45 ℃下变化不大, 50 ℃下增加, Gs 的变化与Tr 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严重的高温胁迫下光合抑制主要是由于非气孔限制引起, 而在胁迫较轻时, 可能主要是通过气孔限制。蒸腾作用对气孔导度的敏感性高于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Fv/ Fm、Fm、Fo 在35 和40 ℃处理下变化不大,而45 和50 ℃处理下Fv/ Fm、Fm明显下降, 但Fo 上升, 处理结束后置于25 ℃下24 h 后都能得到恢复, 表明短期高温下光系统II 的可逆性失活是光抑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灌溉量对限根栽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灌溉量对番茄品质的调控效果,利用限根槽培无土栽培系统,对不同灌溉量(2.0、1.6、1.2、0.8、0.4 L · d-1)下番茄的生长、叶片光合参数、产量、品质及代谢相关酶等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少灌溉量显著抑制了番茄的生长,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蒸腾速率,单株产量和单果质量也均显著降低;但果实中葡萄糖、果糖、VC 含量及糖酸比明显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增加。灌溉量的减少降低了番茄果实中蔗糖合成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提高了中性转化酶和酸性转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了蔗糖的含量。利用熵权法和TOPSIS 法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得出番茄在限根栽培下的最佳日灌溉量为0.8 L。  相似文献   

12.
Stands of summer cauliflower were grown within polyethylene-covered tunnels along which a temperature gradient was imposed. Two tunnels were maintained at either normal or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s. At the last harvest (88 days from transplanting) no interaction between CO2 and temperature on total biomass was detected. The total dry weight of plants grown at 531 μmol mol−1 CO2 was 34% greater than those grown at 328 μmol mol−1 CO2, whereas a 1 °C rise reduced dry weight by 6%. From serial harvests the radiation conversion coefficient was 2.01 g MJ−1 and 1.42 g MJ−1 at 531 μmol mol−1 CO2and 328 μmol mol−1 CO2, respectively, but was not greatly affected by differences in temperature. No effect of either CO2 or temperature on the canopy light extinction coefficient was detected. The rate of progress towards curd initiation increased to a maximum at 15.5 °C, and declined thereafter. Provided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was accounted for, CO2 enrichment did not affect the time of curd initiation. From serial harvests after curd initiation, the logarithm of curd weight or diameter were negative linear functions of mean temperature from initiation. Increases in curd weight and diameter at 531 compared with 328 μmol mol−1 CO2 were greater at warmer temperatures (27% at 13 °C compared with 47% at 15 °C, 57 days after initiation). Effects of CO2 on curd diameter were less than those on curd dry weight because the curd dry matter content was greater at 531 compared with 328 μmol mol−1 CO2. Thus, the effects of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s on fresh weight based yield parameters of cauliflower were less than the increase in total dry matter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3.
以金叶女贞、胶东卫矛为试材,采用人工遮荫的方法,研究了全光照的8%、20%、50%、100%光照强度对2种灌木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期探讨其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2种灌木株高、叶面积增加,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上升,而叶片厚度变薄,比叶重、叶绿素a/b下降;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先升后降,胞间CO2浓度(Ci)降低;遮荫处理下2种灌木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增加,金叶女贞PSⅡ的实际光能转换效率(Fv′/Fm′)下降,胶东卫矛的Fv′/Fm′上升,金叶女贞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增加,胶东卫矛的NPQ显著下降;遮荫提高了2种灌木表观量子效率(AQY),降低了光补偿点(LCP),金叶女贞在20%、胶东卫矛在50%光照条件下,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点(LSP)均达到最大值。2种灌木对不同光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适应弱光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转光膜是一种可以转换光质,并且把吸收的太阳光转换成植物光合作用所需光的功能性农膜。以意大利生菜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条件下进行了转光膜和普通膜对照试验,研究转光膜对温室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转光膜在农业发展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转光膜有效提升了温室环境参数,在整个生育期内,转光膜温室的平均空气温度、平均光照强度、平均CO2浓度以及土壤温度较普通膜温室分别提高了2.10%、3.79%、31.73%和3.32%。对于作物生长来说,转光膜温室下生菜的株高、叶长和SPAD较普通膜温室分别提高了3.55%、2.55%和2.42%,生菜平均公顷增产8.54%。整体来看,在转光膜的使用下,温室的空气、光照及土壤环境参数有所提升,进一步促进了生菜生长形态和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5.
李海东  张永征  徐坤  肖静 《园艺学报》2013,40(8):1494-1500
 采用光呼吸抑制剂NaHSO3抑制光呼吸后,测定了姜叶片光合作用相关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米勒反应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NaHSO3处理姜叶片1 d后,净光合速率较对照上升了19%,但随后呈现出下降趋势,至处理后6 d时比对照降低了17%,同时伴随着Gs及Ci的降低,NaHSO3处理显著降低了Fv/Fm、ΦPSII、qP,提高了NPQ,增强了米勒反应,增加了过氧化氢含量,降低了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酶活性,表明NaHSO3抑制姜叶片光呼吸的同时,也显著抑制了碳氮代谢。  相似文献   

16.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氮素形态配比对莴笋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降低莴笋产量4.5%~13.2%,降低莴笋根重29.8%~48.2%,处理6除外;处理2和处理3莴笋VC含量提高15.6%~16.2%,,处理2增加莴笋可溶性糖含量14.0%,处理4降低莴笋氨基酸含量24.0%;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处理均降低莴笋硝酸盐含量达7.5%~42.0%,降低营养中硝态氮比例,增加铵态氮或者酰胺态氮比例提高莴笋全氮含量,对全磷和全钾含量影响不一致。综合分析表明,处理2(NH4+:NO3-=2(Cl):8)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7.
以黄瓜品种"津优101"为试材,昼温/夜温设计35℃/25℃,40℃/30℃2个水平,相对湿度设计80%,持续时间设为3、6、9、12 d 4个水平,以昼温/夜温28℃/18℃,相对湿度50%处理作为对照,系统研究了恒定湿度下,高温35~40℃处理不同天数时黄瓜的光合作用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期探究高温高湿环境对黄瓜花期叶片光合特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最高温度35~4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处理天数增加,黄瓜的最大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AQE)、光饱和点(LSP)、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均有所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高温处理后有短暂上升,然后随处理天数增加而下降,而光补偿点(LCP)、气孔限制值(Ls)、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增加。恢复处理14 d后,各指标均向对照组数值靠近。研究证实高温处理会通过气孔限制因素抑制光合反应,也会降低酶促防御系统的活性,导致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加深。黄瓜叶片可以通过适宜气温缓解高温热害造成的伤害,但40℃处理的黄瓜叶片光合反应系统以及抗氧化保护酶活性更难恢复到CK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交替根区灌溉和施氮量对葡萄幼树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采用盆栽进行。以2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设置不同灌溉方式(传统双侧滴灌、固定根区滴灌、交替根区滴灌)和施氮水平(0.4、0.8、1.2 g/kg土,依次记为低氮、中氮、高氮),研究根区交替灌溉与不同施氮量对葡萄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在新梢修剪前,新梢长度表现传统双侧滴灌最长(77.22 cm)、交替根区滴灌居中(68.53 cm)、固定根区滴灌最短(64.50 cm)。交替根区滴灌和固定根区滴灌的新梢长度依次比传统双侧滴灌降低11.3%、16.5%;葡萄新梢修剪量依次降低10.8%、21.3%。同一灌溉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新梢修剪量增加。与传统双侧滴灌相比,交替根区滴灌叶面积略有降低,固定根区滴灌叶面积显著降低,在局部根区滴灌2种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均呈上升趋势,中氮和高氮处理差异不显著;在传统双侧滴灌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先增加后降低。综合考虑不同水氮耦合处理,交替滴灌与中氮互作能够在减少灌溉量和施氮量的条件下优化树体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