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伊藤牡丹",即牡丹与芍药的组(种)间杂种,亦即此类(此系列)品种或品种群的总称。人们通常所说的牡丹(或芍药),是指亲缘关系较近的不同牡丹(或芍药)原始种或者栽培品种(又称"牡丹组"或"芍药组")间的杂交种,或经过自然变异获得的品种后代。而"伊藤牡丹"则是牡丹与芍药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不同组(种)间杂交得到的杂种。由于她最早是大约在1948年,一位名叫伊藤东  相似文献   

2.
以38个牡丹和14个芍药为试材,采用色差仪对芍药属品种进行花色表型测定,研究芍药属品种数量分类的情况,以期为芍药属品种鉴定、分类及花色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不能科学表征牡丹和芍药花色的分类特点;ISCC-NBS色彩名称表示法对花色的定义更为精确,可将牡丹花色分为黄色、白色、绿色、浅粉色、粉紫色、粉红色、红色、红紫色和红黑色系9类色系;芍药花色分为白色、浅粉色、粉红色、红色和红黑色系5类色系。同时发现芍药属品种花色丰富,且不同色系的芍药属品种花色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盆艺小品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以前曾划归毛莨科)落叶灌木,其品种很多,株型的大小和花色、花形有很大差别。用于制作小品的牡丹品种,要求枝干苍老,古朴端庄,表皮斑驳,苗龄较大的天然老桩,像‘盛丹炉'、‘似荷花'等品种,也可选择容易开花,生长速度适中,能够保持原有花色、花型,枝干较粗,节间较短,分枝多而且枝干宜造型的品种,像‘朱砂垒'、‘赵粉'、‘胡红'、‘脂红'等。花谚有"春天栽牡丹,到老不开花",因此牡丹小品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元新  谢永军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4):100-100,80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ca)又名鹿韭、木芍药、富贵花,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木本花卉,是我国特产名花,色香俱佳,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自清朝以来,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相继从曹州(菏泽)、洛阳引进中原牡丹品种群进行训化栽培。虽然中原牡丹群品种繁多,但对黑龙江而言,中原牡丹品种群在冬季仍需防寒。近几年,哈尔滨等地又从兰州引种西北牡丹品种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洛阳及中国牡丹还存在有花色品种不丰富、特色不明显、花期短且过于集中等缺点,尤其是缺乏纯黄色、艳红色和花期特晚、花期长、花茎直立、花大、易开花、观赏性特好的品种,制约牡丹产业化的发展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在国家"948"项目支持下,课题组自2009月10月至今年开展牡丹种间杂交特色新品种及繁育技术引进、物候期、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生态适应性及抗逆性、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繁育技术研究和示范园营建等项工作,以期丰富我国芍药属植物种类,延长其观赏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洛阳一年一度牡丹花会影响力的不断增强,牡丹的姊妹花芍药花观赏价值的开发也越来越受重视。文章介绍芍药各品种在洛阳区域的开花情况,提出在街道、观赏园区的建设改造中,应根据各自需求选择不同物候期的观赏芍药品种进行布局,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红色系中原牡丹品种花色苷和黄酮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HPLC-DAD-MS技术分析了红色系中原牡丹(24个品种)花中的主要花色苷类化合物,对各类花色苷的相对含量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测定了花色苷和黄酮的总含量.共检测到5种花色苷,分别为矢车菊-3,5-O-二葡萄糖苷、天竺葵-3,5-O-二葡萄糖苷、芍药-3,5-O-二葡萄糖苷、矢车菊-3-O-葡萄糖苷、芍药-3-O-葡萄糖苷.依据所含花色苷的类别及相对含量,将红色系中原牡丹分为四大类,分别为Pn、Cy类;Pn、Cy>Pg类;Pn、Pg类;Pn、Pg>Cy类;多数品种花色苷含量为(1~10)×10-2%,黄酮含量在0.6%~2.0%;不同品种中,花色苷含量越高,助色系数越低.  相似文献   

8.
中国首例芍药牡丹远缘杂交种的发现及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首次发现并鉴定芍药牡丹远缘杂交种的过程及方法,并将该杂种命名为‘和谐’。通过对牡丹、芍药栽培品种及杂交种‘和谐’的观察、研究发现:‘和谐’的形态兼具有芍药与牡丹且多趋于芍药的特征,从DNA水平上检测到了与牡丹、芍药共有的特征条带。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证明了‘和谐’为芍药和牡丹远缘杂交形成的宿根类植物。  相似文献   

9.
以引进的28个山东牡丹品种、16个日本牡丹品种为材料,进行牡丹品种引种栽培适应性观测试验。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物候期的观察分析,为制定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引进的7个伊藤杂种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激素处理伊藤杂种扦插插穗,研究了在不同浓度激素、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扦插部位对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伊藤杂种新品种嫩枝扦插平均生根率为92.9%,移栽平均成活率为85%,为伊藤杂种的快速推广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报春苣苔属新品种‘幸运’和‘雨延’分别由褐纹报春苣苔(Primulina glandaceistriata)× 硬叶报春苣苔(P. sclerophylla),柳江报春苣苔(P. liujiangensis)× 褐纹报春苣苔(P. glandaceistriata)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来,均为多年生草本莲座状植株,喜荫蔽环境,耐旱性强,花期为4—5月,栽培简单,繁殖容易。与亲本相比,‘幸运’的花冠下唇片很长;‘雨延’叶片具白色网状叶脉,花朵硕大,兼具观花观叶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牡丹、芍药种子上胚轴休眠解除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低温沙藏和GA3处理对牡丹、芍药种子上胚轴休眠解除的效应,结果表明200 mg/L GA3浸泡'凤丹白'牡丹和芍药已生根种子2 h可缩短其发芽时间达107~111 d,且其发芽率、芽长、根长及苗重均优于对照或与对照处理相当;而GA3或低温沙藏处理对紫斑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解除效应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3.
2016—2018年以洛阳地区不同牡丹种植地的根腐病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检测分离物的致病性,同时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对具有致病性的分离物进行鉴定,以明确引起洛阳地区牡丹根腐病发病的主要病原菌种类。结果表明:从30份根腐病株中共分离获得15株病原分离物,离体致病性检测表明9株分离物具有显著致病性;根据形态学特征,初步鉴定9株致病分离物为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rDNA-ITS序列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中7株致病分离物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2株致病分离物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因此,该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茄病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是引发洛阳地区牡丹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种类,2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引起根腐病的发生,其中茄病镰刀菌为优势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高树林  张超  杜丹妮  刘爱青  董丽 《园艺学报》2015,42(7):1356-1366
以‘洛阳红’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Luoyanghong’)切花为试材,研究10 μL ? L-1乙烯处理、1 μL ? L-1乙烯抑制剂1-MCP处理、90 g ? L-1葡萄糖处理、90 g ? L-1葡萄糖 + 10 μL ? L-1乙烯复合处理对切花花色和花青素苷含量的影响,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乙烯处理的切花花色明度增加,红度和彩度下降,花瓣花青素苷含量下降;1-MCP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葡萄糖处理花色明度下降,红度和彩度增加,花瓣花青素苷含量增加;葡萄糖乙烯复合处理对切花花色及花青素苷积累也有明显改善与促进作用。对花青素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乙烯处理对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而葡萄糖处理有显著的正调控作用,葡萄糖乙烯复合处理则显著缓解了单独乙烯处理对基因表达的负调控作用。葡萄糖信号和乙烯信号之间一定程度上存在互作,葡萄糖缓解了乙烯对牡丹切花花青素苷合成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芍药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组织培养进行繁育是芍药商品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从外植体选择与处理、再生体系途径(愈伤组织途径、丛生芽途径、体细胞胚途径)、目前组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褐化和玻璃化)等方面,综述了芍药组织培养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芍药的生产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红花草莓新品种‘粉佳人’和‘俏佳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佳人’和‘俏佳人’是由草莓栽培品种‘鬼怒甘’与红花草莓品种‘粉红熊猫’杂交育成的观赏兼食用的草莓新品种。沈阳地区露地栽植时,5月初始花,单株花数30 ~ 40朵,单花花期5 ~ 7 d,群体花期可达1个月以上,6月初果实成熟。抗寒性强,抗叶斑病,适于露地栽培或盆栽观赏。‘粉佳人’花粉红色,直径2.7 ~ 3.5 cm,花瓣5 ~ 7枚。果实红色,圆锥形,酸甜,一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14.9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4%。‘俏佳人’花深粉红色,直径3.5 ~ 3.7 cm,花瓣5 ~ 7枚。果实红色,圆锥形,甜,一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10.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6%。  相似文献   

17.
牡丹NCED 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庆  张超  王彦杰  董丽 《园艺学报》2012,39(10):2033-2044
 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中编码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加双氧酶蛋白(NCED)的一条cDNA基因全长(暂命名为Ps-NCED1)。进化树分析显示Ps-NCED1的氨基酸序列与葡萄、马铃薯、胡萝卜等植物中的NCED一致性均达到了70%以上。通过与拟南芥中CCD(类胡萝卜素分解加双氧酶)家族氨基酸序列比对后发现,Ps-NCED1与调控ABA合成的At-NCED3一致性最高。对花朵中内源ABA的研究发现,ABA在花朵蕾期及衰老期含量较高,盛开期时含量较低,表明ABA对于植物的开放衰老具有促进作用。相对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在花朵完全开放的牡丹植株中,Ps-NCED1在根、茎、叶、花托、萼片、花瓣、心皮、雄蕊中的表达量以在根和雄蕊中较高,在叶和萼片中最低。在外源ABA处理的牡丹花瓣中,Ps-NCED1表达量变化与内源ABA含量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推测该基因是调控内源ABA含量的主要基因。  相似文献   

18.
对分布在江南地区的江南牡丹品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江南地区常见品种约50种,主要为‘凤丹’系列、宁国等传统品种和菏泽、洛阳、日本等引进品种,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和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提出了江南牡丹品种资源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