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桃褐腐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褐腐病是营口地区近几年发生较重的病害,严重影响桃的产量和质量,平均减产10%,严重的减产20%,并由于烂桃使销售价格减少30%。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多方查找资料,并到发病地块调查,基本摸清了该病的发病规律,并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2007年进行了43%好力克(戊唑醇)SC、70%安泰生(丙森锌)WP防治桃褐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好力克、安泰生对桃树褐腐病均有良好防效,安泰生1000倍液 好力克10000倍液的防效达94.26%。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明确25%啶菌恶唑乳油对桃褐腐病菌的离体抑菌及田间防治效果。抑制菌丝生长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恶唑乳油对桃褐腐病菌EC 50值为0.0105 mg/L,低于对照药剂腈苯唑(EC 50值=0.077 6 mg/L)、丙森锌(EC 50值=0.338 5 mg/L)、多菌灵(EC 50值=0.865 3 mg/L)、甲基硫菌灵(EC 50值=0.459 1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恶唑乳油100 g a.i./hm~2的防效与腈苯唑悬浮剂100 ga.i./hm~2相当,高于对照药剂丙森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对桃褐腐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褐(干)腐病是近几年发生的一种严重病害,常造成园中果树大量死亡。据在蓝田县(?)湖、大寨调查,死株率达20%~60%之多,有的3~4年生上架大枝蔓也有死株现象,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褐腐病是一种低温真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其症状表现为:苗木接近或进入休眠期后,于1~2年生蔓近根处或距地面1米上下,先于伤口或枝蔓裂口处流出红褐色粘液,继而呈现伤样清液。同时皮色变深渐呈  相似文献   

5.
6.
7.
桃褐腐病是果树上的常见病害,给桃树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发掘抗褐腐病种质资源,培育抗病品种在桃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建立了桃褐腐病离体鉴定技术规程,包含菌种获得、菌种鉴定、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等主要技术关键点,并应用于105份桃种质资源的抗褐腐病鉴定,发现褐腐病抗性呈现正态分布,抗性较强的有11份种质。  相似文献   

8.
以43 %好力克(戊唑醇)SC、70 %安泰生(丙森锌)WP为试材,进行桃褐腐病防治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好力克、安泰生对桃树褐腐病均具有良好防效,安泰生1 000倍 好力克10 000倍混配液,平均防效可达到94.26 %.  相似文献   

9.
苹果褐腐病是果实生长后期和贮藏期的一种常发病害。近年来,发病逐年加重,很多果农不了解其发生规律和防治要点。1)症状。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果实近成熟时为发病盛期。病菌多从伤口、气孔入侵,好果与病果接触也可传染。被害果实表面初期出现浅褐色软腐状小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山东省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群结构及其致病力差异,为山东桃褐腐病病原菌的多样性研究及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烟台、威海、临沂等地桃褐腐病样本,利用形态学鉴定、rDNA-ITS序列分析、欧氏距离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等技术手段,对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类、致病力等进行分析。【结果】采集桃树叶片、果实、枝条褐腐病样品,通过组织分离获得41株桃褐腐病病原菌,这些菌株在菌落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Monilinia fructicola、Monilia yunnanensis及Monilia polystroma,三者占比分别为80.48%、9.76%、9.76%。桃褐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为0.47~1.09 cm·d-1,UPGMA聚类分析证实,其生长速率可被划分为慢、中、快三大类。采用桃叶片有伤接种菌饼方法,确定桃褐腐病病原菌引起的病斑大小范围为0~2.32 cm,UPGMA聚类分析证实,其致病力可被划分为强、中、弱三类。桃褐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与致病力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系数r分别为0.297 5、0....  相似文献   

11.
双孢蘑菇褐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起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褐腐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和分子鉴定.分离培养褐腐病病原菌,采用CTAB法抽提其基因组总DNA,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菌株rDNA ITS区序列,扩增产物纯化后克隆转化至大肠杆菌,挑选克隆成功的菌株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搜索,并下载部分具有代表性种的ITS序列,利用软件MEGA4 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通过序列分析,鉴定出引起双孢蘑菇褐腐病的病原菌为Mycogone perniciosa.  相似文献   

12.
设施栽培桃穿孔病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设施桃真菌性穿孔病和细菌性穿孔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筛选出了60%百泰水分散粒剂1 000~2 000倍、70%品润干悬浮剂700倍液与25%凯润乳油3 000倍等防止真菌性穿孔病的有效药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与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的有效药剂,并确定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13.
以10%大功臣WP为试验药剂,以40%水胺硫磷EC为对照,研究10%大功臣WP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大功臣WP 30、40、50mg/L防治梨木虱幼龄及老龄幼虫,均有一定效果,对幼龄幼虫防效优于老龄幼虫。50mg/L施用量,防效可达72%~91.8%,建议生产中10%大功臣WP用于防治梨木虱幼龄幼虫,并注意与其它内吸药剂的轮换施用,推荐施用剂量50mg/L。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有效药剂,对3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0%噻唑锌悬浮剂750倍液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效果是供试药剂中最好的,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5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差,33.5%喹啉铜悬浮剂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5.
康宁木霉SMF2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康宁木霉SMF2分生孢子制剂进行了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 000 g/667m^2康宁木霉SMF2分生孢子制剂防治大白菜软腐病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82.08%,明显高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农用链霉素的防治效果69.81%,差异极显著,康宁木霉SMF2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持效期比农用链霉素长。  相似文献   

16.
王建国  俞晓艳  邓景丽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2):144-144,192
从生态环境、产品安全、健身栽培、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总结提出魔芋软腐病的绿色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苹果轮纹病害流行研究及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索1994~2010年主题为"苹果轮纹病"的论文,逐篇统计论文的发表时间、发病地点及病害发生强度、规律、防治方法等不同变量。结果表明:我国苹果轮纹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各苹果主产区发生较不均衡,但有从东向西逐渐扩散的趋势;从文献内容上看,对轮纹病的防治和药剂试验等内容较多,而病害的基础研究和规律、预测、预报等方面较少;该文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苹果轮纹病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设施桃花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早红珠与瑞光5号为试材,研究花前不同升温处理对设施桃花朵直径、花柱长度、花药减数分裂、花粉粒数量及花粉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花药的解剖结构出现异常,部分花粉粒败育。  相似文献   

19.
对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防治香蕉叶斑病进行田间试验,比较其对香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150、100、75g对水60kg施用20天后,对香蕉叶斑病防效均达87.8%以上,30天后防效85.1%~90.1%;并且香蕉单株产量明显增加。其中,100g安泰生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探寻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最佳药剂及其配比,开展梨小食心虫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成虫高峰期过后2~3d,分别喷施25%灭幼脲+杀灭菊酯1500倍液,或除虫脲2500倍液,均能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