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孙振元 《花木盆景》2006,(4):F0005-F0005
航天诱变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太空诱变育种(以下简称航天育种),是利用卫星、飞船等返回式航天器将植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在太空诱变因子(微重力、宇宙射线、重粒子、高真空和交变磁场等)作用下,使植物材料发生有益遗传变异,进而经过地面繁殖、栽培、测定试验,筛选出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综合了航天技术、太空生物学和现代遗传育种学等学科的高新技术,是航天技术与生物技术、传统农业育种技术有机结合,是植物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的崭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太空诱变育种研究是利用太空搭载等综合技术进行的诱变育种研究工作,是集空间技术、现代化农业技术以及分子生物技术于一体的跨学科的交叉新技术,是近几十年来产生的一种崭新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式相比,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抗性,创造出大批优质种质资源,是缓解植物及农作物种质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生物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现对太空诱变育种的概念特点、生物学效应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现代育种技术在切花菊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卉是国际贸易的大宗产品,许多国家都将花卉业作为出口创汇的重点产业.菊花作为三大切花之一,应用广泛,在世界范围享有盛名,菊花也是最早能够进行周年生产的切花之一.国际上花卉生产大国如荷兰(36亿美元/年产值)、美国(33亿美元/年产值)、意大利(27亿美元/年产值)等,花卉产业发达的原因之一就是产业内部具有良好的育种系统和品种培育的技术体系.相比之下,我国几乎没有一种花卉具备完善的育种系统.  相似文献   

4.
外源DNA导入技术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前景韩玉珠(吉林农业大学园艺系)1978年周光宇等利用棉花授粉后形成的自然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体引起了棉花性状变异,首次创立了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植物的技术[1,14]。外源DNA导入技术,是植物分子育种...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概述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5种育种技术在平菇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从白菜病理学研究,抗病性鉴定,抗性遗传规律和抗病机理研究,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淫,抗病育种技术研究等5个方面了国家科技攻关白菜抗病育种的主要进展,并对白菜抗病育种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农博士育种家软件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博士育种家软件是结合实际育种工作需要设计一款育种数据采集、管理、分析系统,可有效的提高育种工作效率,减轻育种工作量,加强育种工作的保密性,完善育种技术体系。简要分析育种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对农博士育种家软件的特点及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金针菇又名冬菇,其含意是冬天生长的菇,生长需要低温.昆明夏季白天温度常在21~27℃,就国内外有关资料来看,栽培金针菇是不可能的.为解决昆明夏季栽培金针菇技术问题,我们于1988年从筛选耐高温品种、筛选耐高温栽培料配方和控制环境条件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现将1989年的部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十一五"期间,我国甘蓝遗传育种取得了显著成绩:引进和创新出一批优异的甘蓝种质资源;抗病、抗逆等常规育种技术和以分子标记、小孢子培养、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育种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雄性不育系在制种中的规模化应用大大提高了杂交种的种子质量;育成58个商品性好、抗病、抗逆性强的甘蓝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我国甘蓝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育种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白菜遗传育种研究取得显著进步,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结合创制出一批抗新流行病害、复合抗性突出的育种材料,双单倍体育种技术和高通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更广泛应用于育种中,培育出一批高口感品质、产品类型多样化的大白菜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应用基础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本文系统总结了"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我国大白菜在应用基础和育种技术研究、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讨论分析了产业变化、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芦笋多倍体育种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芦笋多倍体育种技术张元国于继庆陈桂英刘志国芦笋(Asparagusoficinalis)是我国重要的一种出口创汇蔬菜。近几年来,国内芦笋面积逐年增加,但芦笋种子大多是进口常规品种,种子纯度不高,抗病力弱,丰产潜力小,严重制约了我国芦笋生产的发展。芦笋...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是我国重要的大众蔬菜,"十二五"期间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研究成绩显著:育成70余个商品性好、抗逆、丰产的茄子新品种,在各蔬菜主产区推广应用;筛选和创新出一批优异的茄子种质资源;杂交优势利用等常规育种技术和单倍体诱导、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我国茄子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评价与创制、育种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对今后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白菜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选育出一批优、特、异育种材料,进一步完善了双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高通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初步应用于育种实践,实现了杂交种全程机械化制种,培育出一批满足生产和消费需求的大白菜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应用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系统总结了过去5年大白菜应用基础和育种技术研究、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讨论分析了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农业新技术革命,顾名思义,就是将现有的落后的农业科研。生产方式和技术来一场大的变革,把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及能够给农业科研和生产带来变革有益其发展的相应学科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引入到农业中,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江泽民总书记1996年9月在接见全国“星火计划”工作会议代表时明确指出:“中国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 农业科技革命。”在我国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解决2030年16亿人口粮食问题的根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我国甘蓝遗传育种取得了显著成绩:引进和创新出一批优异的甘蓝种质资源;抗病、抗逆等常规育种技术和以分子标记、小孢子培养、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育种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雄性不育系在制种中的规模化应用大大提高了杂交种的种子质量;育成58个商品性好、抗病、抗逆性强的甘蓝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我国甘蓝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育种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戴秉丽(农学农机系农业微生物室长春130062)开发食用菌新品种是大力发展食用菌栽培的重要基础。目前以自然选育、理化诱变和杂交育种等常规手段为主体的食用菌育种研究中,正在逐步引入现代生物技术,旨在促进现有食用菌品种...  相似文献   

17.
天津大白菜育种现状及商业化育种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我国大白菜种业的稳固发展,分别从大白菜品种研发和育种技术两方面概述了天津大白菜育种的现状,并针对大白菜产业发展的动态,确立了未来大白菜商业化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经多年的育种实践,初步建立了切花型麝香百合杂种系的常规育种技术体系.现简要阐述其育种目标确定、亲本选配、技术组合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等环节,形成的一套常规育种与组培快繁技术相结合的营养繁殖花卉品种改良的技术体系,缩短了育种周期,提高了育种效率.并对麝香百合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状况作了简明陈述,可供百合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落叶果树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的发展和辐射诱变的方法,介绍了通过辐射诱变创造的落叶果树新种质。作为杂交育种的补充,辐射诱变是有希望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阿宁 《西北园艺》2013,(3):48-49
1什么是太空育种太空育种,也叫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等)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它是集太空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农业育种新途径,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太空育种具有有益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育种高3~4倍,育种周期较杂交育种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