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植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不能人工培养、存在于植物筛管内的专性寄生菌,世界各地已报道植原体可引起1 000余种各类植物系统性病害,涵盖农作物、园艺、花卉、果树和林木等,该病害传播性强、症状明显、危害较大,可不同程度引起植物生长发育异常或变异,甚至造成植株死亡。樱桃植原体病害就是其中一种,近年来该病害已经成为威胁樱桃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主要引起樱桃花变叶(绿)及花器官、叶片、果实的生长发育异常和变异,并最终导致植株2~5 a(年)内迅速死亡,对我国乃至世界樱桃产业造成了非常重大的损失。随着我国近几年不同地区樱桃植原体病害发生面积、规模及危害程度地不断增加,尤其是笔者研究发现的重庆地区大规模爆发引起了极大威胁,使得有关其致病机制、植株生长发育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系统研究显得迫在眉捷、尤为重要。针对樱桃植原体病害研究的需求,笔者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主要从植原体的分类、检测与传播以及樱桃植原体病害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为进一步开展樱桃植原体病害研究与防治等提供重要基础,并对未来的研究前景与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柑桔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柑桔病毒病,是指由病毒(Virus)引起的柑桔病害。柑桔的类似病毒病害是指由类病毒(Viroid),螺原体(Spiroplasma),植原体(Phytoplasma)和某些细菌引起的柑桔病害。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系统侵染、嫁接传播。  相似文献   

3.
致病疫霉的分离培养和单孢纯化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致病疫霉引起的晚疫病是番茄、马铃薯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近年来为害日益严重,引起了广大植病工作者的重视。开展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定、致病性测定、室内药剂筛选、抗药性监测、病原菌的遗传变异和抗病育种等许多研究工作都要用到病原菌种,而且在研究真菌的遗传和变异、  相似文献   

4.
植原体是柔膜菌纲的致病微生物,寄生于植物韧皮部组织内,靠刺吸式昆虫传播。目前已有6种植原体的基因组被完整测序,还有19种植原体的基因组草图测序成功。这些植原体基因组G+C含量低(19.3%~28.6%),缺少氨基酸合成、脂肪酸合成、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磷酸戊糖途径等生化途径的基因,具有大量的潜在移动单元。植原体能够通过信号肽(Sec)依赖性分泌系统向寄主细胞分泌致病效应因子蛋白,目前功能研究较多的植原体致病效应因子蛋白有翠菊黄化植原体分泌蛋白11、天狗蛋白和花变叶诱导蛋白。翠菊黄花植原体蛋白11和天狗蛋白能够引起植物丛枝、矮化等症状,花变叶诱导蛋白引起寄主植物花器发育不正常,这些症状的发生有利于叶蝉等昆虫的取食和产卵,有助于植原体的传播。翠菊黄化植原体分泌蛋白11能够和寄主植物的TCP转录因子家族互作,影响茉莉酸和生长素合成途径的基因表达,导致丛枝症状的发生。花变叶诱导蛋白能够和寄主植物的A和E类MADS转录因子互作,使调控花器发育的MADS转录因子降解。今后要利用宏基因组技术,测序更多植原体种或株系的基因组,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手段研究植原体寄主选择机制,筛选鉴定效应因子,综合应用表型组、代谢组、蛋白组和转录组技术,研究其致病机理,为植原体病害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发现辣椒有植原体病害后,对永安市的辣椒种植田进行抽样,涉及8个乡镇的6种辣椒品种,共取样50株,用16SrRNA通用引物对各样本进行Nested-PCR扩增,结果显示有4个辣椒品种,30株辣椒含有植原体。说明当地辣椒植原体病害发生普遍。  相似文献   

6.
柑桔病毒病系由病毒(Virus)引起的柑桔病害,而由类病毒(Viroid)、螺原体(Spiroplasma)、植原体(Phtoplasma)、难培养细菌(Fastidious Bacteria,FB)引起的柑桔病害,它们虽然不是病毒引起,但具有与病毒病相似的共同特征——系统侵染和嫁接传播,因此将其统称为类似病毒病害。有时为了方便起见,也有将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统称为病毒(类)病害的。  相似文献   

7.
脱毒马铃薯是利用生物技术措施,脱去马铃薯种薯的病毒和类病毒,解决了马铃薯退化和由病毒引起病害发生的问题。脱毒马铃薯茎杆粗壮,长势旺盛,叶色绿而均匀,叶面平展,块茎大而整齐,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能力和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8.
林木植原体病害危害日趋严重,对林业经济和生态造成了巨大损失,但国内林业工作者及相关研究者对其关注较少。为了对林木植原体病害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其快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在对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主要林木植原体病害传播特性和PCR及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林木植原体病害PCR检测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6个枣树品种枣疯病抗性差异以及枣树体内植原体迁移特性差异,为抗枣疯病枣树品种的选择利用以及枣疯病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采集携带植原体的鸡心脆枣接穗,嫁接到健康枣树砧木上,采用田间调查与普通PCR技术相结合方法,比较不同品种抗枣疯病情况与植原体在不同枣树品种中迁移情况。【结果】不同枣树品种发病时间不同,发病率差异显著,蜂蜜罐枣、尜尜枣和猴头枣为抗病类型,冬枣、红螺脆枣和鸡心脆枣为感病类型。植原体在不同枣树品种中迁移速度不同,植原体在鸡心脆枣和冬枣内迁移速度最快,其后依次为蜂蜜罐枣、红螺脆枣、尜尜枣,在猴头枣内迁移速度最慢。【结论】6个枣树品种中蜂蜜罐枣、尜尜枣和猴头枣表现一定的抗病能力,初步确认了植原体在不同枣树品种体内迁移特征的差异,可为抗枣疯病品种的选择利用和枣疯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丛枝病是植原体引起的一种甜樱桃新生病害,可引起树体丛枝、不实等病症,严重时导致树体死亡。近年来,该病危害范围日益扩大,成为我国甜樱桃生产的潜在威胁。介绍了甜樱桃丛枝病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症状,通过分析病原菌特性和传播途径提出了初步的防控措施,以期为控制病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浓度蔗糖对马铃薯块茎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蔗糖既能作为同化物维持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同时也能特异性地调控结薯相关基因的表达;此外,蔗糖也参与激素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调节。本文综述了蔗糖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马铃薯干腐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干腐病是马铃薯生长期和贮藏期的真菌性病害,极易侵染马铃薯块茎,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是限制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对马铃薯干腐病症状、传播、致病机制、鉴定方法,以及我国马铃薯干腐病发生情况、种类分布进行总结,并对马铃薯干腐病防治措施进行归纳,以期为马铃薯干腐病的研究和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田丹  朵虎  刘河  吕前前  左存武 《园艺学报》2019,46(3):421-432
以L型类凝集素(Lectin-LegB;Pfam:PF00139)和激酶(Pkinase;Pfam:PF00069)保守域全蛋白序列为种子序列,鉴定了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L型类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LectinReceptor-like kinase,L-LEC-RLK)家族成员,并对其理化性状、进化特征、亚细胞定位、染色体位置和表达模式进行分析。通过鉴定,共获得41个成员,其氨基酸序列大小介于423~1 291 aa,分子量介于47.12~143.27 kD,等电点介于5.50~8.91,其中28个成员位于质膜。根据进化分析将拟南芥、水稻、马铃薯、杨树和苹果等5个物种的L-LEC-RLKs分为8个亚组,苹果L-LEC-RLKs分布于亚组Ⅰ、Ⅱ、Ⅲ、Ⅴ、Ⅵ和Ⅷ。染色体位置分析表明苹果L-LEC-RLKs存在多个串联重复。该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存在多样化的表达模式。27个成员在苹果接种腐烂病菌(Valsa mali,Vm)或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apple pathotype,AAAP)后存在差异表达。其中,MD15G1226500和MD14G1055200的表达量在两种病害发生后都发生了显著的差异。以上差异基因可作为进一步开展抗病研究和功能分析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4.
山西是我国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的主要产地之一,然而由于干旱缺水使得马铃薯生产发展受到严重限制。为筛选出抗旱性强的马铃薯品种,对引进的1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盆栽抗旱性鉴定,分析了各品种的抗旱系数、抗旱指数、株高胁迫指数、离体叶片失水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株高胁迫指数和叶片失水率与抗旱系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可以作为鉴定马铃薯抗旱能力的指标。并依据此,从引进的15个品种中筛选出中薯19号、晋薯24号、晋薯16号和同薯29号等4份抗旱性较强的品种,适宜在晋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囊萌发抑制法测定β- 氨基丁酸(BABA)、苯并噻二唑(BTH)、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J)4 种抗病诱导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筛选出最佳药剂和适宜浓度,将抗病诱导剂与杀菌剂混合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4 种抗病诱导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无抑制作用;盆栽试验中,4 种抗病诱导剂处理能够导致马铃薯植株晚疫病病情指数下降和产量增加,且随浓度增加,晚疫病抗性增强,其中BABA 诱导抗病效果最好,适宜浓度为50 μg · mL-1,防效为64.83%。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化学杀菌剂相比,BABA与杀菌剂混合处理效果更好,晚疫病最终防效高达81.28%,产量为2 911.08 kg ·( 667 m2-1。以上结果说明:BABA 能够较好地诱发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病性,田间防治推荐将化学杀菌剂与抗病诱导剂BABA 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依据已知NBS-LRR类抗病基因的P-loop和GLPL两个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对抗菠菜霜霉病商业杂交种RZ51-147、自交系12S3和12S4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共获得23条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且含有NBS结构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esistancegeneanalogs,RGAs),编号为SP1~SP17、SP19~SP24,其在NCBI中的登录号为KX914865~KX914887。核苷酸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23条RGAs大多与甜菜中推测的一些抗病蛋白基因或其他相关蛋白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SP1、SP2、SP5、SP6、SP10、SP11、SP12、SP13等8条序列均与甜菜RF45类抗病蛋白有着86%以上的同源性;SP3、SP4、SP8、SP9、SP24等5条序列与甜菜RPP13类抗病蛋白的同源性在85%以上,与向日葵抗霜霉病基因PI8相应区域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32.20%~33.52%,且在进化树上聚为一类,推测其可能与抗霜霉病相关。同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除SP7外,其余序列均为non-TIR-NBS-LRR类抗病基因,并与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多重比较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国外种质资源创造的20 份高世代马铃薯无性系为试材,以尤金为感病对照,克新18 号为抗病对照,采用自然 病圃和人工接种的鉴定方式进行疮痂病抗性评价,利用SSR 分子标记分析试材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对比SSR 遗传相似性系 数聚类结果和试材抗病性分类结果,探究利用SSR 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疮痂病抗病资源的可行性。从试验地土壤和感病块茎 共分离纯化具有链霉菌特征的菌株278 份,其中240 份来自于块茎,38 份来自于土壤。具有致病力的菌株127 株,经鉴定 全部属于Streptomyces scabies 菌种。试材间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可分为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4 个类型。人工接种与 自然病圃抗性鉴定结果存在极显著相关(R2=0.946 7)。抗病类型与感病类型通过SSR 遗传相似性系数聚类大致可以区分。  相似文献   

18.
低温胁迫是影响我国南方冬闲田马铃薯种植的一大阻碍因素,发生在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前期。以马铃薯品种金 湘为试材,研究不同硒浓度(1、3、5 mg·L-1)和适宜浓度的喷硒次数(1、2、3 次)对马铃薯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 明:外源喷施1、3、5 mg·L-1 亚硒酸钠处理均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以及丙 二醛(MDA)、H2O2 含量,且3 mg·L-1 的喷施效果最佳。低温胁迫下喷施3 mg·L-1 亚硒酸钠溶液1~3 次的幼苗叶绿素含 量高于未喷硒对照,MDA 和H2O2 含量均降低,且喷施2 次时效果最好。综上,适宜的喷硒浓度(3 mg·L-1)和次数(2 次) 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低温胁迫所带来的伤害,从而提高马铃薯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植物转录因子数据库和NCBI数据库中分别得到175和164个候选的枣AP2/ERF转录因子序列,使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去除重复序列,采用SMART软件预测蛋白结构域发现,枣基因组中包含有145个AP2/ERF基因,其中ERF、AP2、RAV亚家族分别含有116个、23个、5个,另有1个独立基因。预测枣AP2/ERF转录因子氨基酸数量在111 ~ 692之间,分子量在12 446.87 ~ 76 154.10之间,pI在4.31 ~ 10.11之间。鉴定出的145个AP2/ERF转录因子,105个分别定位到12条染色体上,40个未能定位。在此基础上,利用嫁接病芽方法将枣疯病植原体转至健康枣植株,通过转录组测序和qRT-PCR手段,分析了AP2/ERF转录因子对枣植原体侵染的响应,在植原体侵染枣的6个不同时期,枣AP2/ERF表达数量和表达量均不相同,共有4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ZjAP2*9、ZjERF49和ZjERF91是响应枣疯病植原体最为重要的AP2/ERF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20.
杨文才 《园艺学报》2013,40(9):1731-1740
 由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引起的番茄疮痂病是严重影响番茄生产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害病原菌小种的快速变化,特别是X. gardneri 的扩散,加速了人们对抗性遗传、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研究工作。迄今已经定位了3 个抗T3 小种的基因、5 个抗T3 小种的QTL 和3 个抗T4 小种的QTL,并对部分基因或QTL 进行了精细定位,建立了标记辅助选择体系,育成了抗T4 小种的品种。本文将就这些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番茄疮痂病抗性遗传研究和育种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为抗番茄疮痂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