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们高峰公社,位于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半山区。山坡薄地上栽植各种果树近15万株。其中苹果树10万株,梨树2万株,杂果树3万株,果园总面积9890亩。我们从1966年开始试种草木樨,1968年割草埋压利用,1970年全社大面积推广,现已坚持了15年,初步改变了果树生产条件,促进了水果高产优质。全社水果总产量由种绿肥前的不足20万斤,提高到205万斤,水果质量也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省果树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全省已有果树四十万亩,七百五十万株。但是,现有结果树三百五十万株,年产水果仅有三万多吨,平均单株产量不足十八斤。因此,如何提高现有苹果大树的产量就成为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屯乡位于盖县东南部山区,有各种果树五十六万株,其中苹果树三十二万株(结果树十万株)。八一年产苹果四百八十万斤,八二年产五百六十万斤,八三年产一千万斤今年予计仍可产一千万斤。杂果每年产三十万斤左右。杨屯乡果树生产迅速发展,群众走上致富  相似文献   

4.
砀山梨漫话     
砀山盛产桃、杏、苹果,葡萄,石榴,柿子、沙果等,是有名的水果之乡闻名遐迩砀山酥梨,就生产在这里。今日之砀山,大小果树已发展到240多万株,水果年产量在一亿四千万斤左右,而砀山梨产量则占9千万斤,在水果产量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晋中地区为我省水果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全区水果的栽培面积为16万亩,株数591万株,产量9900万斤,其中苹果287万株,年产6600万斤。初步规划,到1990年全区水果面积将发展到32—40万亩,总产达到1.4亿斤,其中苹果20万亩;到2000年,全区水果面积  相似文献   

6.
全国解放以来,我国的果树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果树总株数近15亿,面积达3000多万亩。1978年全国水果产量已达120亿斤,收购量达90亿斤。其中苹果、梨、柑桔三大水果占48.8亿斤,其它水果也有较大发展。但是,随着果品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生产与供销、鲜食与贮藏之间的尖锐矛盾,北方果树中的苹果和梨尤为突出。由于苹果和梨的成熟期集中在八、九、十三个月内,成为果品上市的旺季,但因贮藏设备和贮藏技术落后,此时大量果实腐烂损耗,而在春节之后,市场  相似文献   

7.
我们大队是个城市郊区粮、菜、果的混合队,有劳动力一千一百三十五人,耕地二千八百二十一亩。其中果园面积五百九十七亩,结果面积四百四十亩。全队共有果树一万八千九百三十二株,其中苹果树有一万二千九百五十五株,占果树总总株数的68.4%。  相似文献   

8.
旅大市旅顺口区长城公社周家人队,是一个城市郊区粮、菜、果的混合队。这个大队的粮食亩产已经过了“长江”,果树平均亩产达到了5000斤。果树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50%以上。全大队现有597亩果树,其中有440亩结果树。果树总株数为18932株,其中结果树株数为10431株。一九七五年全大队果树总产量为1524781斤,平均亩产为3465斤;一九七六年总产为2084116斤,平均亩产为4737斤;一九七七年总产为1884009斤,平均亩产为4282斤;一九七八年总产为2146970斤,平均亩产为4880斤;一九七九年予计总产为220万斤,平均亩产5000斤。  相似文献   

9.
长巨果树队有苹果树22,000棵,其中20~38年生的结果树2000多棵(1981年前)。过去果树产量低而不稳,1972—1974年平均年产果30万斤左右,亩产2521斤,株产尚不足百斤。  相似文献   

10.
我县果树生产曾一度发展较快,达到过九十四处果园、八千亩、十七万株果树、年产水果二百万斤的最高记录。但由于过去在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加之没有实行科学栽树和科学管理,致使树体衰弱,冻害和病虫害严重发生,果园经济年限缩短,造成拔树毁园很多,据七五年调查、全县毁园五十余处、拔树九万余株、毁园面积四千多亩,给集体经济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暖泉公社三道沟大队第六生产队,地处山区,是一个粮、棉、果多种经营的生产队,有七十户,三百一十口人,一百三十名劳动力,耕地面积三百三十四亩,现有果树四千零六十一株,其中结果树二千三百八十三株,栽在二道沟坡上,有十九个园段。七九年果树总产为六十六万五千斤,水果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六点一,平均每人收入三百元。六队是从七七年春开始实行粮、棉、果各业成立专业组。对果树专业组是实行“五定二奖惩”。五定是:定人员、定果树园段,定工日、定产量(产值)和定费  相似文献   

12.
杨屯乡位于盖县东南部的一个偏僻山区。为了改变当地的贫困面貌,他们积极发展果树生产,贯彻了以果为主的多种经营方针。全乡现有果树46.3万株,其中苹果树22.3万株、山植树12万株、葡萄12万株。果树总收入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党委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去年把果树全部承包到户。形成了家家承包果树,人人关心果树生产的局面,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形势越来越好,1983年水果产量由  相似文献   

13.
得利寺公社小屯大队的小屯生产队,是以果树生产为主的生产队。全队共有苹果树9300棵,其中结果树6700棵,树令多为15~40年生。果树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65%以上,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这个队的果树,过去由于管理与防治技术跟不上,致使树体衰弱,腐烂病大发生,结果树几乎棵棵患病,幼令树发病率也在30%左右。从而,苹果树产量逐年下降,最低年产不足40万斤。面对这个严重局面,该队果树技术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开端勃利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合江地区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一个六山半水二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半山区,小区气候较好,适宜发展果树。果树生产是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发展起来的。开始新建三百亩果树逐渐发展扩大,经过三个高峰,多次挫折,到六八年全县由过去几处果园发展到一百处,由三百亩发展到六千五百亩,一万三千株果树,生产量一百万斤;到七一年发展为二百处果园,面积一万四千亩,二十六万株果树,产量三百万斤;到七五年发展到二百零七处果园,面积一万五千亩,果树二十八万株,产  相似文献   

15.
大庆铁人村果园六四年开始建园,现有果树面积四十五亩,大小树共计600株,其中结果树340株。七五年产量四万五千斤,七六年因花期遭受特大风灾,产一万五千斤。七七年产五万斤,七八年产五万五千斤,平均株产超过百斤。但是,由于土壤碱性大,苹果黄叶病也一年比一年严重,对提高产量影响甚大。为了控制这种病害的发生为害,根  相似文献   

16.
俺大队有六个生产队,一个科验队,158户,750人,1426亩耕地。经过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尤其是1974年以来,我们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根据本地特点,大力发展了枣粮间作。现在,枣树已发展到20800株,其中挂果树1890株(其中第一年挂果的幼树980株)。1976年小枣产量达到二万余斤,向国家交售一万七千余斤。近三年,共交售小枣五万斤,奖售化肥一万余斤,有力地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出口任务,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前几年,俺大队年年靠国家统销代款过日子,1976年粮食亩产达到六百多斤,比1973年亩产增一倍,总产达到六十五万…  相似文献   

17.
纪山公社共有苹果树4.7万多棵,全是解放以后发展的。其中1.7万多棵结果树,大多数是农业合作化高潮期间栽植的,现在正处在盛果期。幼树都是1965年以后发展的。 近几年,根据农业“八字宪法”,针对果树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加强了果树管理,使苹果产量逐年提高。1972年实产198万斤,比1971年增产80%,全社平均株产达到115斤。(1971年产110万斤, 1970年产100万斤,1969年产70万斤, 1968年产40万斤)原来考虑到1971年伏季多雨,1972年春花期又连续阴雨,以后又是严重的春旱,加上三次大风,估计1972年苹果产量不能高于1971…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长乐县湖南公社大鹤大队地处滨海。全队499户,2,628人,2,524亩耕地,是个沙地旱作区。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以大寨为榜样,战天斗地,向沙荒地进军,于一九六八年开始在滨海沙滩地栽种柑桔获得成功。一九七二年产量13,300斤,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二倍多。其中一九六八年春种的福桔嫁接幼树510株,于一九七○年始果,  相似文献   

19.
<正> 杭州大观山种猪场长命四队,于1973年春在新开荒的瘠薄丘陵7.43亩上,密植了桃单芽苗788株,其中6.2亩628株的特早熟水蜜桃在精心培育下,1974年个别单株开始结果,1975年共产8128.7斤,平均亩产1311.1斤,1976年进入盛果期,该年共产15489.5斤,平均亩产2498.3斤,平均株产23.54斤,最高株产达61斤,1977—1980年每年平均亩产保持在2400斤左右,而全队1977—1980年每年平均亩产仅1700斤。在浙江生长季多雨日交差小,夏秋高温干旱无灌溉条件下,属于中上等水平,8年每亩平均盈余636.46元。目前,全园树势与一般稀植园相同。估计1981年仍能保持原有产量。  相似文献   

20.
驰名于省内外的泸州名特水果合江荔枝,是人们喜爱的佳果。合江荔枝以大红袍为主栽品种,有荔枝100余万株,成年结果树有3万株左右,常年产量100万斤,平均株产20—30斤,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丰产的大红袍成年荔枝树单株产量可达500斤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