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茎瘤芥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其主要性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芥菜型油菜不育系欧新A为不育源,茎瘤芥品种为转育父本,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的方法选育出不育性状稳定、经济性状良好的茎瘤芥胞质雄性不育系 22个,并以92-3A、118-3A、122-3A等不育系为代表,对不育系的主要特征和性状表现进行了系统的观察鉴定.  相似文献   

2.
甘蓝胸质雄性不育材料主要植物学性状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结球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546A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品比试验中发现的青花菜雄性不育单株为不育源,与近圆球形结球甘蓝自交系进行回交转育,育成了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并利用该不育系试配了几个杂种优势明显的甘蓝杂交新组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的来源、应用及其遗传特性和生化特性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辣椒H97643分离世代中的胞质雄性不育株为不育源,通过测交、回交进行辣椒黄绿苗96-140突变体(96-140YBM)雄性不育的转育.在测交中发现辣椒黄绿苗96-140突变体(96-140YBM)有较强的雄性不育保持性,通过单株选择、连续回交转育,选育出了4个园艺性状接近96-140YBM、稳定的辣椒雄性不育系96-140YBMA-n和相应的4个保持系96-140YBMB-n,并对不育系、保持系植物学性状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6.
以茎瘤芥不育系JL154-5A为不育源,宽柄芥优良自交系为转育父本,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的方法选育出4个具有代表性、不育性状稳定、经济性状良好的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DJA、K6A、HK-1A、K46A,对不育系的主要特征和农艺性状表现进行了调查,并用SSR分子标记进行了系统观察鉴定,确证是一批可以利用的宽柄芥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7.
玻里马胞质大白菜雄性不育系CMS3411-7温度敏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光照培养箱恒温、变温和田间自然变温, 研究大白菜玻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CMS 411-7 温度敏感的特性。结果表明: 在3~ 15℃内CMS 3411-7 均有育性转换, 其中昼/夜温度8/ 4~ 14/ 10℃ ( 即日平均温度6~ 12℃ ) 是有效转换的温度范围。在恒温6℃条件下经过3~ 5 d 处理时CMS 3411-7 的育性转换值( 不育级别) 可达到2 级, 该温度下随着处理时间延长( 3~ 9 d) 不育性转换程度逐渐加重。在9℃恒温下处理6 d 较处理3 d 和处理9 d 时的转换程度都大。在14/ 10℃下转换程度与处理时间无关。在17/ 13℃ 下处理时间延长反而抑制不育性转换。虽然不同处理下CMS 3411-7 不育性转换开始和转换结束的时间差异较大, 但显著转换发生的时间一般稳定在温度处理后10~ 27 d, 表现相对集中。就育性转换的启动来看,经过3 d 处理后8/ 4~ 17/ 13℃下均发生了育性转换, 说明3 d 处理就可以启动育性转换基因。  相似文献   

8.
新型萝卜胞质白菜雄性不育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新型萝卜胞质白菜雄性不育系研究初报孙日飞钮心恪司家钢张淑江吴飞燕(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植物的雄性不育可分为两类,即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由核基因控制的核雄性不育(genicmalesterility,GMS)和由细胞质遗传基因...  相似文献   

9.
黄苗小白菜胞质雄性不育杂交制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江市蔬菜研究所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黄苗小白菜胞质雄性不育选育,获得了黄苗标记的小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将其有利用价值的黄苗遗传标记与异源胞质雄性不育性转育相结合,选育成实用性较好的小白莱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黄茁寒青A,克服了目前国内小白菜利用Pol CMS微粉自交降低杂交种纯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引进的叶用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叶用4-4为母本,以泰国清迈大学选育出的8个优良叶用芥菜品种为转育父本,杂交后连续回交4代(BC4),再将BC4与优良叶用芥菜品种40R2-3-4配制8个杂交组合,其中2个组合(4-4 × 19-H-12)×40R2-3-4和(4-4 × 2R2)×40R2-3-4结球率为100%,产量比商用品种分别高34%和13%,比其亲本分别高25%和5%。  相似文献   

11.
七个苦瓜自交系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7个苦瓜自交系按双列杂交法配制21个杂交组合,分析了9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亲本P3综合性状最优,可以在育种中直接利用;组合P3×P7综合性状最优.除瓜长和始收期外,其它性状主要以非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12.
金海霞  冯辉  徐书法 《园艺学报》2006,33(4):737-740
 用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22与叶用芥菜可育品系X09-1和X12-1杂交, 并以叶用芥菜为轮回亲本连续7代回交, 获得了2份不育性稳定的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的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 , 植株形态与轮回亲本相近, 有正常结籽能力。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Ⅰ染色体数目稳定为18条, 表明回交核替换已经完成。用转育成的新不育系试配杂交组合, 经配合力测定, 筛选出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3.
以42份中国南瓜自交系为材料,对其1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南瓜在果实性状、叶片性状上差异较大,其中单果质量变异系数最大,达到46.74%,叶长变异系数最小,为11.29%。通过聚类分析,42份材料被分为4个类群,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对南瓜材料的选择和品种培育有一定指导意义。主成分分析表明.叶片大小、果实形状、单果质量、果实颜色等是植物学多样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籽用南瓜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个籽用南瓜自交系按双列杂交设计配制36个组合,对单瓜质量、瓜横径、瓜纵径、籽粒宽、籽粒长、单瓜籽粒数、百粒重、单瓜产籽量等8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遗传参数的估计,单瓜质量、瓜纵径、单瓜籽粒数、单瓜产籽量等4个性状遗传型间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利用这些效应最可靠的方法就是通过优势育种途径;籽粒长、瓜横径、百粒重、籽粒宽等4个性状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能够较稳定地遗传,可以在早代亲本选配时选择这些性状。  相似文献   

15.
研究返青成活期、瘤茎膨大始期和盛期茎瘤芥叶片受损对其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叶面损伤对茎瘤芥瘤茎形状、茎瘤芥产量、植株大小等有影响且规律性明显;叶片受损程度越大,受损时间越迟,影响越大。完全展开的叶片受损后对茎瘤芥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要低于未完全展开的叶片,完全展开叶全部受损后,未完全展开叶再受损影响更大,而且随着叶片受损程度的加重和时间的推迟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两个不育系与它们各自的保持系间, 及其分别与恢复系的杂种一代间农艺性状和花蕾、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不育系杂种和保持系杂种在株高上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花蕾和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不育系高于保持系, 不育系杂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保持系杂种。花蕾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不育系小于保持系, 不育系杂种极显著小于保持系杂种。花蕾和叶片中IAA 含量不育系低于保持系, 不育系ABA 含量在叶片中高于保持系, 在花蕾中低于保持系。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对杂种一代内源激素IAA、ABA 和ZRs 含量影响的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3种类型7个蒌蒿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白蒌蒿中的云南蒌蒿适合大棚栽培,其茎粗、茎叶质量比、可食率和总产量均高于其它品种,粗纤维含量也比较低,仅香味较淡;小叶白适合露地栽培,其产量高、茎粗适中、商品性好、始收期亦较早,且粗纤维含量最低,香味相对也较淡。3种类型蒌蒿中,白蒌蒿的干物质和粗纤维含量较低,香味较淡;青蒌蒿和红蒌蒿的干物质、粗纤维含量较高,香味较浓。  相似文献   

18.
利用黄瓜4个亲本配制6个杂交组合,对黄瓜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结果数、单瓜质量、坐果率和叶面积与产量呈正相关,开花期、节间长与产量呈负相关,其中结果数与产量达极显著相关,坐果率与产量达显著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结果教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相当大,单瓜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坐果率、叶面积通过单瓜质量对产量的间接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9.
李志萌 《长江蔬菜》2014,(10):22-23
以成都二水早大蒜品种为试材,研究2种种植密度及单层、双层2种播种模式对大蒜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层播种或加大种植密度,对大蒜植株株高、假茎高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鳞茎大小、抽薹率、独蒜率有极显著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蒜头直径随之变小、抽薹率下降、独蒜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