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7):199-199
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保护地栽培番茄渗灌不同灌水控制上限(单次灌水量)对番茄耗水特点、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渗灌管埋深为30cm、计划湿润层30cm且其湿润比取0.5、灌水控制下限为土壤水吸力30kPa。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渗灌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日光温室渗灌管不同深度对土壤番茄产量以及节水效果的影响,将土壤水吸力6kPa和40kPa作为控制灌水的上、下限,从番茄产量、灌水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等方面对渗灌管埋深及防渗槽有无等技术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地采用渗灌技术增产、节水效果明显,其中渗灌管埋深30cm,下设防渗槽处理效果最佳;渗灌管埋深30 cm,无防渗槽处理次之;有防渗槽、渗灌管埋深20 cm和40 cm处理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3.
不同灌溉方法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用田间小区栽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日光温室栽培番茄,普通渗灌、节点渗灌、滴灌和沟灌等4种灌溉方法对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法对番茄的株高、茎粗均无明显影响,而对果实膨大速度影响显著。其中,第一穗果果径的大小顺序是滴灌〉普通渗灌〉节点渗灌〉沟灌;第二、第三穗果果径的大小顺序相同,均为普通渗灌〉节点渗灌〉滴灌〉沟灌。不同灌溉方法番茄果实的Vc、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总酸度和糖酸比均有显著差异,总的来看滴灌、普通渗灌和节点渗灌的Vc、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而总酸度较低。番茄产量的顺序为普通渗灌〉节点渗灌〉滴灌〉沟灌。节点渗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由此可以得出,从灌溉方法的效果而论保护地栽培番茄应优选节点渗灌。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19,(11):31-36
为研究聚丙烯酰胺在加工番茄实际生产中的节水作用,试验于2018年6—9月在新疆昌吉州五家渠市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了50、100、200 g·m~(-2)等3种剂量水平的PAM,以当地加工番茄传统灌水量为标准(E),设置2个灌水量水平E和0.7E。测定了番茄花果期土壤水敏感区(纵向5~20 cm深度土层,径向向距植株0~15 cm区域内)的土壤体积含水率,番茄产量以及番茄灌溉水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PAM可有效提高番茄土壤水敏感区持水能力,在传统灌水量下,随着PAM剂量的升高,敏感区内土壤含水率呈增加的趋势,在亏缺30%灌溉处理下,MP-0.7E(PAM剂量为100 g·m~(-2),亏水30%)效果最为显著且保水效果最好;(2)施加不同剂量PAM可以提高番茄产量,其中MP-0.7E效果最为显著,相比不施加PAM的正常种植组增产296%。(3)施加不同剂量PAM可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其中MP-0.7E效果最为显著,相比不施加PAM的正常种植组增加了3.9倍。揭示了PAM在新疆加工番茄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5.
水分调控对滨海盐碱地设施番茄及土壤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棚1号"番茄为试材,通过控制土壤基质势下限(-5 kPa,T1;-10 kPa,T2;-15 kPa,T3;-20 kPa,T4;-25 kPa,T5),研究了在滨海盐碱区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秋延后番茄花果期土壤基质势对生长、品质及土壤盐分的影响,以期为滨海盐碱地设施番茄灌溉制度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基质势越大,株高的生长速率越高,茎粗T1最高,其它处理间变幅不大;随着基质势降低,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均以T1为最低;随着基质势降低,番茄红素含量逐渐增加,呈负相关,而维生素C含量变化却与基质势呈正相关;随着基质势降低,小区产量、单果质量逐渐减小,灌水频次减少,但水利用率明显提高;随着土壤基质势降低,5个处理的0~20、20~40、40~60 cm 3个土层电导率均逐渐增大,且均以40~60 cm土层电导率为最高,5个处理平均达1.84 dS·cm-1,较0~40 cm高60%以上.综合分析,滨海盐碱地番茄节水提质栽培,秋延后花果期番茄以土壤基质势不低于-10 kPa指导灌水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南瓜叶大、透气性差,设施栽培湿度大,容易发生病虫害,因此适宜采用节点式渗灌方式来浇水,但渗灌管的合理埋设深度和渗灌管管间距离尚无相关参考数据。本文以引进的3个南瓜新品种贝栗二号(绿皮黄瓤)、新红桔(红皮黄瓤)、黑帝(黑绿皮黄瓤)为试材,以甜栗南瓜为对照,管道埋没的深度设置为10、20、30 cm和传统的滴管方式(CK),分析了不同渗灌深度对南瓜栽培的影响;采用单垄单株栽培,地膜覆盖,留单蔓,进行立架栽培,吊蔓;其余管理按常规生产进行。结果发现,南瓜的根系一般在10~30 cm,因此深度设置为30 cm对于南瓜新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是比较适宜的。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性状分析,筛选出适合本地区设施种植的南瓜品种为黑帝,其节间距大,口感甜,品质好,产量较高,病虫害少,适合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采用负水头灌溉装置,设置了10、30、50和70 hPa不同供水吸力,研究其对温室盆栽番茄蒸腾量、鲜物质积累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负水头盆栽装置实现了对基质含水量的精确控制,10、30、50和70 hPa吸力处理下盆栽基质含水量分别稳定在88%、76%、63%和57%。在试验不同时期,盆栽番茄的日蒸腾量受基质含水量影响的表现不同;盆栽番茄的累积日蒸腾量最终表现为:10 hPa处理>30 hPa处理>70 hPa处理>50 hPa处理。基质水分处理引起盆栽番茄物质积累的差异非常显著,30 hPa吸力下的鲜物质积累量最大,10和50 hPa的次之,70 hPa的最小。基质水分处理对盆栽番茄的产量、总蒸腾耗水量和作物水分生产率均有极显著影响。在30 hPa供水吸力下的产量、鲜物质积累量最高,该供水吸力最有利于盆栽番茄生长。  相似文献   

8.
蔬菜保护地栽培渗灌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溉是保护地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科学合理地灌溉是保护地生产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灌水方法普遍存在灌水量大,灌水均匀性差,土壤理化性质变坏,易诱发病虫害等缺点,已不适合保护地生产的要求,因此生产中纷纷推广应用新型的节水灌溉方法,渗灌便是其中比较先进的一种灌水方法,在保护地蔬菜生产中应用,效果更突出。1 渗灌效果1.l 水分利用率高,节水量大 渗灌是通过埋在地表下的渗灌管给作物根系直接供水,能稳定均匀地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水分的损耗少;灌水后土壤表面仍保持干燥,土壤蒸发量少,水分利用率高。灌水量可以根据…  相似文献   

9.
灌水量对避雨栽培番茄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石王子"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四川春种栽培期间,采用避雨栽培方法,探讨了灌水量对番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水量对番茄光合参数、叶面积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在55%~85%的土壤含水量的避雨栽培中,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番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面积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叶片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光合速率、单叶面积与产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3 渗灌 渗灌又叫地下灌溉,它是利用埋设在根层60~80厘米深的渗水管道(暗管),将水引入田间,直毛细管作用,自下而上湿润土壤的一种先进灌溉方法。 渗管的最大优点是:不破坏土壤结构,能防止根部病害互相传染。据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所资料,渗灌比渠灌水分的有效利用系数提高30%,节电20%左右、节省土地1.3%~1.5%(不需修水渠)、提高工效52%。 渗灌的不足之处是:①灌量不易控制;②在透水性强的土壤,如水量过多易引起表土返盐造成盐碱化,因此须有排水工程配套;③造价较高,检修难度大,对灌水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灌溉方式与蔬菜种植种类和种植方式匹配不科学的问题,使灌溉技术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从灌溉原理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灌溉方式的影响因素如田间灌溉入水口、供水量和田间坡度及现代灌溉方式(喷灌、滴灌)中灌溉水的覆盖面积及流量大小进行探究,分析在各类蔬菜种植中不同的灌溉方式对灌溉质量的影响。建议结合生产条件,合理选择灌溉方式来满足蔬菜生长,从而充分发挥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圆杂471茄子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潮汐灌溉3个供液高度(1、2和3 cm)对基质吸水速率、穴盘苗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穴盘基质吸水速率随着供液高度增加而提高;在子叶平展期,茄子穴盘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根体积等生长指标以及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在3个供液高度间无显著差异;进入真叶生长期,各供液高度间穴盘苗的生长发育差异逐渐加大,至4叶1心期,2、3 cm供液高度下穴盘苗茎叶和根系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壮苗指数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优于1 cm供液高度;而供液高度对穴盘苗根系活力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穴盘苗的水分利用率,2、3 cm供液高度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1 cm供液高度。综合考虑幼苗生长指标和水分利用率,茄子穴盘育苗适宜的潮汐灌溉供液高度为2 cm。  相似文献   

13.
滴灌与浇灌对温室甜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价华南型连栋温室滴灌系统的使用效果,笔者在同一个温室内,设计了滴灌和浇灌两种灌溉方式,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温室甜椒生长发育、长势、根系生长及品质、单果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影响,从而评价滴灌系统的应用效果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节水型园林植物优化灌溉制度的制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振存  管健  孙仕军 《北方园艺》2011,(15):139-143
灌水安排的理想情况是当实际的土壤水分消耗量达到预定的允许耗水量时进行适时灌溉,灌溉水量应当是将土壤湿度水平返补至预期的水平(通常为田间持水量)时需要的水量.该研究给出了基于土壤类型、管理允许耗水量以及田间观测方法确定允许耗水量的计算依据.介绍了基于历史月度参考腾发量ET数据、当前(日)参考腾发量ET数据,或者应用土壤水分平衡方法、土壤湿度或土壤张力传感器来确定绿地植物灌水周期的方法.给出了基于历史月度参考腾发量ET数据、当前(日)参考腾发量ET数据及湿度传感器来确定灌水周期植物净需水量和灌水周期基础灌溉需水量的计算过程.为避免地面径流,可通过观察的方法或者通过基本渗吸速率法确定小循环的数量,并确定小循环之间的浸透时间.管理者应该对园林绿化进行定期观测,并对灌水安排做出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以茄子为试材,采用温室膜下滴灌方法对茄子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水分胁迫指数和干物质转化因子等3个作物生长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研究了温室膜下滴灌茄子的经济灌溉制度及其灌水下限值。结果表明:采用经济灌溉制度比实际灌水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益,每公顷产量和效益分别增加4.22t和1.367万元,节约灌溉水量8.235%;茄子经济灌水下限值为0.239,占田间持水率的85.3%(以0~60cm土层平均含水率表示),变异系数为0.245%。按照该灌水下限值灌水,可使单位面积的灌溉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16.
以"津优35"黄瓜为试材,研究了日光温室地下滴灌条件下水氮耦合对黄瓜植株氮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和施N量对日光温室地下滴灌条件下黄瓜植株氮代谢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在同一施氮水平下,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在I2(0.8Ep)、I3(0.8Ep)2个灌溉水平下无显著差异;结果期黄瓜植物叶片中硝态N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但I2、I3处理差异不显著。在I2、I3灌溉水平下,N2(600kg/hm2)处理下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活性显著高于N3处理,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硝态氮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N3(750kg/hm2)处理无显著差异。根据黄瓜氮代谢相关酶及相关物质含量,日光温室地下滴灌条件下黄瓜作物最佳灌水量应为0.8Ep,施N量为600kg/hm2。  相似文献   

17.
不同灌溉方式下果园土壤水分分布规律及合理灌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矮化密植"工藤富士"苹果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滴灌和痕量灌溉对比试验,研究2种不同灌溉方式及痕量灌溉2种不同灌水定额下,果园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以及灌溉水的利用率,并结合果树实际水分需求,确定合理的灌溉方式、灌水定额、灌溉频率。结果表明:灌水量相等情况下,痕量灌溉的灌溉水利用率高于滴灌;苹果树痕量灌溉适宜的灌水定额为12L·株-1,流量0.2L·h-1,灌水频率约3~4d一次。  相似文献   

18.
在潮汐灌溉条件下,以黄瓜品种中农18号为材料,分别在夏季和冬季进行穴盘育苗,比较1、2、3 cm供液高度对基质的吸水速率、黄瓜穴盘苗表观生长指标、根系活力、水分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供液高度增加,基质吸水速率逐渐加快;夏季和冬季育苗供液高度为2 cm和3 cm时,穴盘苗的株高、叶面积、茎叶鲜质量和干质量均高于1 cm供液高度,3个供液高度间的根体积、根系鲜质量和干质量、根冠比、壮苗指数无显著差异,但3 cm供液高度的穴盘苗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供液和回液体积以及肥料施用量最大;而夏季育苗2 cm供液高度时,穴盘苗的水分利用率较高,且氮素利用率最大。基于穴盘苗表观生长指标与水肥利用率,夏季和冬季黄瓜潮汐穴盘育苗的适宜灌溉高度均为2 cm。  相似文献   

19.
以"千禧"樱桃番茄为试材,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耕作方式(直接起垄、深松耕后起垄)和灌水量(60%、100%)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讨番茄水分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深松耕后起垄处理番茄产量比直接起垄处理提高13.56%,差异显著;但深松耕时100%灌水量处理和60%灌水量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同时,耕作方式与灌水量对产量存在互作。降低灌水量可以提高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深松耕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膜下滴灌条件下深松耕60%灌水量时,不但能够保证番茄果实的产量,而且果实的品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