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发才 《食用菌》1993,15(5):14-14
我县位于大巴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对于发展食用菌得天独厚。我县自1987年以来,木屑代料栽培香菇发展很快,成功者居多,但失败者亦有之。笔者于1989~1991年连续三年,对袋栽香菇的栽培袋接种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简报如下:(一)菌种制作①玉米粒母种:配方为玉米粒加0.1%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此配方对香菇菌丝有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1997,(2)
我所是专业从事以木耳、香菇菌种研究为主的科技企业,菌种供应遍及全国,深受用户好评。以下所供菌种均是大面积栽培、选育、鉴定后的推广品种:①木耳:黑菊8号、秦巴60、91—1号,耳片菊花状,朵大肉厚色黑,耐雨淋,点种当年出耳2~3潮,适宜浅、中,高山区栽培,周期架产5~15kg。另有黄背木耳、特大毛木耳、台湾毛木耳、781等。②香菇:段木种有西优1号、2号,日本大叶,白花1号,912,8404,9202,花菌908号等;代料种有241~4,生料1号、2号,日50,9015,62,高棚花菇种等。③其它:平  相似文献   

3.
小集锦     
《食用菌》1991,(3)
麻秆钉菌种接种菇耳栽培袋试验为了摸索一种简单实用的接种方法,笔者利用红、黄麻秆制成种钉接种香菇,木耳菌袋,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菌种为香菇Cr-02、毛木耳紫色变种,引自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原种制备。取红、黄麻秆断成3cm,于含2%蔗糖、2%石膏粉、0.3%尿素、0.1%KH_2PO_4的溶液中浸4~6小时。取麸皮(米糠)用以上浸液调湿至含水量60%。将浸水麻秆钉置罐头瓶中,边放料边用调湿麸皮填充间隙,装满瓶后表面覆盖一薄层麸皮,用薄膜封口。按常规灭菌、接种,于25℃下培养。(二)接种栽培香菇栽培料为棉子壳40%、木屑40%、麦麸18%、石膏粉和蔗糖各1%,含水量60%。毛木耳栽培料为棉子壳80%、麦麸18%、石膏粉和蔗糖各1%,含水量60%。栽培袋为15×55cm 聚乙烯塑料袋,每处理各装20袋,按常规灭菌。接种时一人用75%酒精棉球擦净袋表面,每袋正面接3个、反面接2个种钉。对照为常规木屑菌种,每袋按正面3穴、反面2穴,然后用胶布封穴。  相似文献   

4.
不同级别菌种对毛木耳出菇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市毛木耳栽培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菌种不足。是否能用二级菌种直接栽培以提前上市 ;或用四级菌种继续转接以扩大生产规模呢 ?这是一直困扰农民朋友的一个难题。为回答以上问题 ,我系于 2 0 0 3年进行了实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菌种的选择和制作 :母种引自江者天达食用菌研究所毛木耳 781,台湾毛木耳 ,本地武功木耳。①母种培养基配方 :玉米砂 4 0 0g ,葡萄糖 15g ,磷酸二氢钾 3g ,复合肥 10g ,pH值 7~ 8,水 10 0 0mL ;将玉米砂浸泡后蒸熟装入试管。灭菌 4 5分钟后冷却接种。②原种 (二…  相似文献   

5.
葵花子壳栽培香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葵花子壳是我区榨油厂下脚料,以往是用作燃料或弃掉.我们从1987年起开始了用葵花子壳作主料栽培香菇、木耳、平菇等试验,其中葵花子壳栽培香菇生物效率达101%,1990年进行了技术验收和鉴定.现将用葵花子壳栽培香菇技术简介如下:(一)菌种制作供试菌种为7402,引自上海农科院.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在原有配方中,每1000ml培养液加2g酵母膏和O.5g硫酸镁,pH6.5,高压灭菌30分钟.原种用小麦粒培养基,麦粒先用清水浸泡24小时,煮20~30分钟,至没有白心即捞出控去多余的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香菇代料栽培延长2个月脱袋,能意外地获高产。为此,开展了香菇菌丝体营养生长期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一)供试材料菌株为中温型香菇7402。母种为PDA培养基。原种及栽培种配方为:麦粒92%、杂木屑7%、碳酸钙1%,含水量55%。料装至菌种瓶的1/2。灭菌、接种后于25℃下培养15天,其间每隔4天振动菌种瓶1次,以防结块。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发醇剂在香菇栽培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按常规栽培香菇 ,培养料需经高温灭菌后才能接种培养 ,但它耗能多 ,劳动强度大 ,成本高 ,为减少生产成本 ,增加经济收入 ,我们于 1999年 8月试验用食用菌发酵剂 (哈密地区天山菌业研究所提供 )栽培香菇 ,不用灭菌 ,而是将食用菌发酵剂拌于培养料中经发酵后 ,直接栽培香菇 ,效果极佳 ,菌丝生长速度及出菇情况与常规无明显差别 ,值得推广 ,为香菇栽培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菌种 香菇Cr - 0 2。1 2 培养基配方 ①用食用菌发酵剂的试验组 :棉籽皮 4 0 % ,杂木屑 4 0 % ,麸皮 15 % ,石膏 1%…  相似文献   

8.
香菇的栽培多数以阔叶树木屑为主料。中国农村生长柳树较多 ,都属风景树 ,不能成材。因此可将柳树枝条制成木屑 ,进行袋栽香菇生产。现将柳树木屑栽培香菇的新技术简介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菌种 香菇“CI— 0 2” ,由福建三明市真菌所提供。1 2 培养基配方 柳树木  相似文献   

9.
玉米粒因其营养较丰富、易得,制作的菌种具有菌丝萌发早,吃料快,抗衰老力增强,产量高等优点。一般是采用单一的浸泡法或煮熟法,因其用的石灰水等浸泡、水煮时间掌握不当及所用的药品残留对菌丝生长有不良影响。笔者经多次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1 玉米粒浸泡和水煮 选无霉变、颗粒饱满的玉米粒.先用清水浸泡10~12小时,捞去漂浮的玉米粒,然后再水煮3~4小时,勤搅拌,并补水,至玉米粒无白心为宜。 2 装袋(瓶)灭菌 将沥水的玉米粒加玉米干重10%  相似文献   

10.
香菇熟料袋栽比段木栽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因培养料灭菌消耗能源多,制作菌棒工序繁杂。目前已有报道用生料块式栽培,但是这种栽培方法菌种用量多,发菌温度条件要求较严。因此,探索一种菌种用量少,能在与熟料制袋接种同等气温条件下的生料栽培方法是必要的。我们经过多年试验,已形成了配套的生料袋式栽培工艺,现把1989年中间试验的结果简报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为L_(11)和L_(12)引自本院地热研究所。培养料配方为蔗渣85%、麸皮12%、石膏2%、白糖1%。(二)菌棒制作蔗渣粉碎后配料,料水比为1:1.2。培养料中另加HBS 药物(即香菇培养料防腐剂,系由水杨酸、苯甲酸、柠檬酸等配制而成)适量。袋规格为15×54cm,装干料约0.6kg。开放定位接种10点。L_(11)于9月17~18日接种,L_(12)于20~21日接种,用种量3~4%。菌棒井字形叠放,自然室温发菌。菌丝55~65天长满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选用玉米碎粒制作菌种,原料易取,价格低,操作简便,时间短.用玉米碎粒制作凤尾菇和平菇菌种,具有菌丝生长快,菌丝体洁白,粗壮及转接成活率高等优点.经过两年的试验探索和大批量生产实践,摸索出一套较为理想的制种方法.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 玉米粒的选择 选用无霉变、无虫蛀,已晒干的玉米粒,最好是上年收获的玉米粒.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泰岭山脉以南和淮河流域的交叉地带,尤其豫西、豫南地区,大面积推广香菇小棚大袋立体培育花菇工艺,全力培育花菇,极大地提高了袋栽香菇的经济效益。仅河南泌阳,浙川等县已有4000万袋规模,产值近7亿元。由于此工艺不脱袋,故其菌袋转色管理与原脱袋转色出菇的管理有所差异,笔者对此工艺的转色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索,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供试材料 选用同一批栽培(原料、菌种一致)。基本同时长满的菌袋参与试验。生产用香菇菌种为L856。原料配方:桦栎木锯木屑78%,麸皮20%,糖1%,石膏1%。  相似文献   

13.
张维瑞  周修赵 《食用菌》2002,24(6):31-31
滑菇是一种低温性的菌类 ,产区主要在东北 ,而南方由于气候的原因栽培较少。近年来 ,笔者在南方的高海拔地区 (海拔 80 0 m以上 )采用袋栽模式栽培滑菇取得成功。现将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 滑菇制袋期宜在 2月至 5月上旬 ,太早制袋温度低 ,发菌慢 ;制袋太晚 ,因夏季温度高易污染杂菌。菌种使用中晚熟品种。出菇季节为当年的 11月至翌年的 5月。2 制作菌筒2 .1 培养料配方 实践表明 ,许多培养料均可用于栽培滑菇 ,比较理想的配方 :1木屑 89% (适当添加或完全用污染的香菇废菌料 ) ,麦麸 (米糠 ) 10 % ,石膏 1% ;2木屑 40 % …  相似文献   

14.
香菇为木腐菌类,栽培基质的主要成分为阔叶林木。为降低香菇生产对林木资源的依赖度,作者设置5个不同基质配方开展玉米芯、玉米粉、玉米秸秆粉部分替代阔叶杂木屑栽培香菇的研究试验,在促进菇农增收的同时保护当地的林业资源。试验结果表明,配方1和配方2处理的玉米芯、玉米粉、玉米秸秆粉的质量分别占培养料总质量的14.8%和28.8%,木屑分别占培养料总质量的70%和56%,两处理庆科212和香菇808的出菇菌棒数、平均单袋产量、总产量及生物转化率均大于或高于配方5(ck)处理,且香菇的经济性状较优;配方3和配方4处理香菇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均低于配方5(ck)处理。可见,使用适量的玉米芯、玉米秸秆、玉米粉等替代木屑栽培香菇可在减少林木资源消耗量的同时提高香菇的产量。生产上建议玉米芯、玉米秸秆、玉米粉替代木屑量不高于34.2%。  相似文献   

15.
玉米芯栽培香菇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升厚  王常仕 《食用菌》1998,20(1):23-23
目前,香菇栽培均以木屑为主料,辅以麸皮,但在非林区木屑资源有限,适合香菇栽培的优良树种如柞树、楸树就更匮乏。为了使香菇在广大平原地区也能得到发展,我们尝试用玉米芯来部分或全部替代木屑栽培香菇。本文主要报道高产配方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配方 ①木屑80%,麸皮20%,石膏2%;②玉米芯80%,麸皮20%,石膏2%;③木屑16%,玉米芯64%,麸皮20%,石膏2%;④木屑32%,玉米芯48%,麸皮20%,石膏2%;⑤木屑40%,玉米芯40%,麸皮20%,石膏2%;⑥木屑56%,玉米芯24%,麸皮20%,石膏2%。各配方水均为60%~65%。按配方备料,常规拌料、装袋。每个配方20袋,每袋装干料400g,共154袋,将所有料袋装入高压锅内,在1.05kg/cm~2压力下灭菌2小时。 1.2 接种培养 灭菌的料袋冷却到30℃以下在无菌操作台上接种。每个配方接两个品种。其中Cr02为75袋,Cr04为79袋。接种后将菌袋放在干净的室内,恒温(25℃)发菌。每个配方取2袋观察菌丝生长情况,每  相似文献   

16.
木耳菌糠袋栽滑菇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不同比例的木耳菌糠替代部分木屑袋栽滑菇,以培养料(木屑89%、麦麸10%、石膏1%)为对照,探讨木耳菌糠栽培滑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木耳菌糠添加量25%~45%时,可缩短发菌天数,其中菌糠添加量为45%时,满袋天数仅需52 d,并且长势较好;但菌糠添加量为55%~65%时,则延长了发菌天数,而且菌丝稀疏,长势也弱。对照(CK)与木耳菌糠添加量是25%~45%时,子实体生长良好,并且出菇整齐;菌糠添加量为55%~65%,则出菇不整齐。CK的生物学效率最高,但配方4(菌糠45%、木屑34%、麦麸10%、石膏1%)的生物学效率与CK差异不大,从成本和生态效益考虑,配方4栽培滑菇具有可行性,并已在广灵县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1997,(3)
我所是专业从事以木耳、香菇等菌种研究为主的科技企业,所供菌种均是大面积栽培、选育、鉴定后的推广品种:①木耳:黑菊8号、秦巴60、燕耳、94-1号,耳片菊花状,朵大肉厚色黑,耐雨淋,点种当年出耳2~3潮,适宜浅、中、高山区栽培,周期架产5~15kg。另有毛木耳781、白背毛木耳、特大毛、台湾毛等。②香菇:段木种中温早熟品种有912,864。1303,日本大叶;中低温品  相似文献   

18.
十三个树种幼龄树林屑栽培香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清华  叶庆其 《食用菌》2002,24(1):17-18
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根据县科委重点项目“速生丰产菇木材培育技术研究”的课题设计要求 ,于 1997~ 1998年对 13个 4~ 5年树龄的菇木树种进行了袋栽香菇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  13个树种树龄为 4~ 5年 ,1996年 11月 2 5日在庆元县举水造水林基地采伐 ,按不同树种粉碎成木屑 ,晒干备用 ,其他辅料从市场购买。菌种 2 41-4 ,由庆元县食用菌所提供。1.2 栽培试验方法 各处理投干料均为 60 kg,3次重复 ,培养料配方 :木屑 78% ,麦麸 2 0 % ,石膏 1% ,红糖 1%。以常规杂木屑培养料对照。菌棒制作和菌丝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紫木耳的最佳出耳方法,笔者进行了三种出耳方法比较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种 紫木耳母种引自湖南食用菌研究所.1.2 栽培料配方 棉子壳90%,麸皮8%,蔗糖1%,石膏粉0.5%,过磷酸钙0.5%.水适量.1.3 栽培袋制作 3月中旬接种制栽培袋.采用17×33×0.04cm聚丙烯袋,每袋装干料400g(不除去生理水),常压灭菌10小时.于接种室内的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室内常温墙式堆袋发菌,常规发菌管理.  相似文献   

20.
蘑菇覆土栽培已家喻户晓,而香菇覆土栽培还没有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我站从1992年至1994年进行了香菇覆土栽培试验,实践表明这种栽培方法是可行的。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供试菌种 8001、苏香1号,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经转管即用于制作原种,原料以木屑为主,菌龄45天时制菌袋。 (二)制作菌袋 培养料配方为杂木屑60%,棉子壳30%,麸皮8%,糖、石膏各1%。袋规格17×45cm,常压灭菌,采用塑料套环两头接种,报纸封口。在适温下发菌60天,菌丝发满袋后,再过10天左右即可脱袋覆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