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作权法》规定,署名权就是表明作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署名权是作权的一部分,署名权属于作。因此,盆景作品的署名权属于盆景作。所以,不是盆景的创作,其身份是不能在盆景作品上表明的,否则就是侵犯了创作的署名权。  相似文献   

2.
冯如林 《花木盆景》2007,(12):16-17
近年来,随着盆景事业的迅猛发展,精典作品的不断涌现,以及国外盆栽的影响,盆景的传世功能渐为人重,也正成为很多大家的追求。但研究与创作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隐忧,比如部分作品相貌趋同,南北差异越来越小,个性张扬的作品越来越少,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实在令人惋惜。  相似文献   

3.
有时传统的小型插花作品已不能满足现代空间的装饰要求了,较前卫的大型架构设计变得越来越时尚。一件架构作品就如一座建筑物,各个部分均要有机协调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艺术品,这就要求花艺设计师不仅要懂得艺术造型及植物学知识,还要具备构造学、力学等知识,因为作品的稳定性是一切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由于太重带来的搬运不便,不能不说是某件作品缺陷吧——本篇记录了用崭新的技法来解决常规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去掉生长中的树干中间部分,从而也改善了主干的形状,这样不仅更能挖掘出古木栖身具有的沧桑感,而且又使作品显出勃勃生机,可以说既是盆景艺人的得意之作,也展示了一种新的盆景造型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件完美的盆景艺术作品,不仅要有独到的景物、得体的盆具、配套的几架,更要有统领全局的景名。没有景名的盆景,至少不能算一件完美的盆景作品。  相似文献   

6.
词二首     
鹧鸪天·赞《花木盆景》 万紫千红总是春,传知授艺韵无穷。花园燕舞时时现,盆景梅开处处深。三十载,业犹存。呕心沥血倍堪珍。清新活跃成真色,百尺竿头步步升。  相似文献   

7.
洪钧寿 《花卉》2009,(10):42-42
“惯向溪头漾浅沙,溥烟微雨是生涯。时时失伴沉山影,往往争飞杂浪花”。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白鸥》七绝。大意是说那美丽的白鸥,不是在细雨濛濛的沙滩水边觅食,就是在浪花飞舞的江湖河海的山影下觅食。  相似文献   

8.
<正>一件作品的好坏,不是由哪个人说了算的,无论批评还是赞美,都不能使其魅力有丝毫的增加或减损,评价是评价,作品是作品,完全两回事。况且,一件作品问世以后,非常自然的,会遭遇各种评论,而一位自信坚定的艺术家,当然不会只愿闻听恭维的话语而畏惧批评,一件杰出的作品,更不会因为遭受了批评而折损光芒。  相似文献   

9.
盆景浅说     
动势如何隐现于盆景中?我们知道,作为造型艺术的盆景一般只能表现出物体的形态,而其构成的意境才能表现出作品的动态,由这两者共同作用才可能塑造出形神兼备的盆景作品,但却不能超过那一刹那间的物态和景象,枝干的动势不能表达时间上的后继。去过黄山的人都知道黄山松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形成了气宇轩昂、苍古赫然之势,霜皮剥落而翘首去天之状,众木森森而扬溢着凛然正气。那铁干四张,跌宕多姿,盘曲苍劲,都是与大自然作不懈抗争的杰作,它的内蕴动势之强烈,决非人为将枝干扭造成风吹动势所能相提并论。基部开裂的干躯,扭筋弯骨曲折万状,犹如百年风雨弃于身后的壮烈史诗——这是日本盆景中合利干造型常见的树相,揭示了生与死、枯与荣、刚与柔、美与丑等矛盾的对立统一客观规律和超越时空的哲学意味,在静止中蕴藏着令观者怦然心动的激情和感受。静其外而动其中,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
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作品一旦完成,就成为一成不变的作品被永恒定格,而盆景作品不同,它被称为“有生命的雕塑”,最明显的特征是“活”,也就是说,盆景作品成型后还存在一个永不停息的保型、修补、完善、提升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没有真正的成型作品可言。但在实际操作中,  相似文献   

11.
盆景作品枯死部分的防腐、防蚁、防虫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防腐技术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与品格的高低。有了卓有成效的防腐技术,方才有了盆景作品中的“神枝”、“舍利干”,才有了盆景作品的生死相依,枯荣相济,也才有了盆景作品的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2.
花卉摄影作品的观赏性如何,背景是一个重要因素,背景往往起着烘托主题的作用,背景处理是否恰当,往往决定一个作品成败。背景的处理,与环境关系密切,当然与相机本身的功能及镜头也有很大关系,一般的数码相机处理能力大大逊色于单反相机。对于业余爱好来说,对自己的作品不必太苛刻,只要能拍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即可。  相似文献   

13.
读者茶座     
一景二盆三几架,盆是盆景构成的三要素之一,是盆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为盆景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在,关系到植物的生长与存亡,同时,景盆也对作品的构图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把盆景作品的配盆简单地视为一个普通环节,而应该将其看作是盆景艺术创作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14.
山水盆景《长江之水天上来》是在《过尽千帆尽西陵》(原载《花木盆景》2000年第3期,见图1)基础上修改得来的作品。《过尽干帆尽西陵》是本人的前期山水盆景作品,石材采用丹阳石。由于受当时文化底蕴、制作思路、制作技艺的制约,此作品还是很不成熟的。近年来,本人认真阅读了一些绘画专著,观摩中国古代山水画名家所创作的作品,很有收获。2007年下半年,对此作品重新审视,觉得此作品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按题名,此盆景应表现的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长江山峡风光,盆景画面左上方虽有群山绵延,逶迤起伏之势,  相似文献   

15.
安徽滁州市铁路职工田宜山先生,现已70岁,其少年时即喜爱花草树木,1973年起开始踏入盆景艺术之路,已历数十寒暑。他常常游历于因北宋欧阳修著《醉翁亭记》而知名的琅琊山以及花山、皇甫大山,于大自然中寻找创意和灵感。三十多年来,他创作了上百盆盆景作品,其作品个性独特,尤其是杂木作品,树相清新自然,不同一般,其作品曾经参加“第四届中国花卉博览会”、  相似文献   

16.
《花木盆景》2008,(11):9-9
“一景二盆三几架”,盆是盆景构成的三要素之一,是盆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为盆景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在,关系到植物的生长与存亡,同时,景盆也对作品的构图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把盆景作品的配盆简单地视为一个普通环节,而应该将其看作是盆景艺术创作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17.
肖遣 《花木盆景》2007,(2):28-29
2006年5月,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盆栽盆景博物馆举办了“杜鹃专题盆景展”,展出的作品虽然不多,但这些作品的造型自然,姿态各异,没有受日本盆景形式的束缚。从作品树干、根盘、花片的分布和外形轮廓上,可以领略到作者精湛的养护和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胡乐国先生的盆景艺术以其沉稳老练、浑然天成、时时还透着浓郁书卷气的风格特点而名重海内。  相似文献   

19.
我们到名胜地旅游,要了解清楚那里的历史典故,人文风情。否则看山就是山,看水也就是水,只不过风景漂亮一些罢了,获得美的感受就打了折扣,辛辛苦苦却收效甚微。同样,观赏题名的盆景作品,除了欣赏作者的技法以外,要想解读出作品的真正含义,最好能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0.
本组作品与上组作品(2007年12期《多思巧弄 变凡为奇》)的坯材有较大区别,上组作品的坯材有点奇异,隐潜着改造的条件和空间,因而做出作品后有点“面目全非”的感观。本组作品的坯材都极平庸,坯桩细小,枝托稀缺,基本无取舍的改作空间,更不存在精雕细扎后立竿见影的改作条件,需靠时间培育造型,难以引起种育兴趣。可以讲这种坯材几乎随处可取,只是觉得值不值得花去岁月种育,而且这样的坯材从规格、质量上也成就不了大作,从经济角度考虑也非所用之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