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国盆景艺术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内因是民族性。由本民族的历史和思想文化所决定并体现的区别于其它民族同类要素的特质正是中国盆景的魅力所在。盆景与诗画融合,渲泻内心的情感,表现着自我对生活的态度,使景致涵蓄着诗与画的精神,这种情与意的构成形式,成就了中国文化的一门特有的现象——盆景。  相似文献   

2.
中国盆景传播至今,已成为世界文化现象。全球各地域虽有“盆景”或“盆栽”不同的称谓,却同宗同源,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令不尽相同的艺术作品注释着不尽相同的文化理念和创作技艺,本文将从中国盆景的民族文化基因和艺术特质及哲学思想等方面,初探中国盆景文化现象。一、中国盆景的民族文化基因人类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其实质是该民族  相似文献   

3.
郭纹辛作品     
1967年生于云南曲靖,1992年开始从事盆景创作。现为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理事。从接触盆景到喜爱盆景再到痴迷盆景,他深刻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盆景艺术的无穷魅力。在二十余年的盆景之路上,由于身边没有老师教,幸好有《花木盆景》这位无声的老师教导着他,让他受益良多。之后,他经常到盆景发达的省份学习观摩,拜访名家,并积极参加全国盆景展,从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盆景修为。其作品曾在中国盆景展上获得过一银两铜。  相似文献   

4.
韩琦 《花木盆景》2014,(5):74-75
山水盆景可以说是中国盆景独有的形式,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尤建玉,男,1969年12月生,江苏常州人。他上世纪90年代初从做园林绿化开始创业,现已成为民营企业家。多年来他对盆景艺术情有独钟,收集养护了一批优秀盆景资源和盆景佳作。为了弘扬盆景艺术,传承民族传统化,又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开始兴建盆景园地。2004年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相似文献   

6.
树石盆景在中国盆景的历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表现,从唐朝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侍女手捧有树有石的盆景,经过历代艺术家创造和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民族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盆景艺术形式。树石盆景最能表现大自然的丰姿神采,突出中国盆景诗情画意的艺术特色,充分展示自然美,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体现作品的思想性,传自然之神和作者之神,代表着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刘启华 《花木盆景》2014,(9):F0002-F0002
2014年7月31日-8月1日,花木盆景杂志社社长郑冠宇、副社长熊俊龙及记者一行赴西安中国唐苑,拜访了花木盆景杂志社名誉社长、陕西万达集团董事长、世界盆景石文化协会创会会长张小斌先生。多年来,张小斌先生对中国盆景事业倾注众多心血,连续三年斥资逾千万举办“中国唐风盆景展”,邀约中国及世界各地盆景界名流参观交流,极大提高了盆景的社会地位,为推动中国盆景向更高、更精的层次发展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潘景 《花卉》2009,(8):32-32
盆景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之一,于唐代由中国传到日本,并由日本传到欧美各国。近十年来,中国盆景得到我国与欧美等地人仕的爱戴,每年部举行不少盆景展览。  相似文献   

9.
图1、近年中国从日本引进的盆景众多,极大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抛开文化传承与审美意识的差别,日本盆景带给我们众多有益的技艺与理念,日本盆景丰富的年功让我们叹服,日本盆景界对盆景创作技艺、养护技艺严谨、精益求精的追求让中国盆景人受益颇多。浙江宁波盆景协会会长陈富清近年收藏盆景甚丰,2014年又从日本引进杜鹃盆景百余盆。2014年4月下旬,应陈富清先生之邀,  相似文献   

10.
为增强交流合作,上海植物园将在9月26日与欧洲、美洲多个国家及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盆景组织签订盆景合作备忘录,和国际友好植物园、树木园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此次签署盆景合作备忘录,旨在大力推动植物园与各方盆景组织深入合作,积极宣传中国盆景,进一步增强海派盆景圈与世界盆景圈的联动,增加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文化的精华载体,盆景担负着联系各国友谊的重任,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各地。  相似文献   

11.
读者茶座     
中国盆景,自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口发展到今天,深受中国其它文化的影响和浸色。它首先受中国诗歌、绘画和山水园林文化的影响至深。而这些艺术的生成与发展,都在接受着中国儒、释、道的文化精髓的演译。中国盆景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其讲究“物我同化”、“天人合一”的特色,并不是单纯的去模仿自然,而是在创作的同时,作品己融进了创作者的思想和中国的文化在作品中。  相似文献   

12.
读者茶座     
《花木盆景》2008,(3):16
中国盆景,自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口发展到今天,深受中国其它文化的影响和浸色。它首先受中国诗歌、绘画和山水园林文化的影响至深。而这些艺术的生成与发展,都在接受着中国儒、释、道的文化精髓的演译。中国盆景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其讲究“物我同化”、“天人合一”的特色,并不是单纯的去模仿自然,而是在创作的同时,作品己融进了创作者的思想和中国的文化在作品中。  相似文献   

13.
胡大宇 《花木盆景》2003,(12B):14-15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所有国家和民族都面临着“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体系的保护和重建。如何以新的“文化自觉”,以世界胸怀加入现代国际性文明潮流,并在本民族“原生本根”上重建中华文明“盆景之母”的优化价值体系,是盆景界同仁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秋翁 《花木盆景》2008,(2):75-75
年末的北京寒气袭人,2007年12月22日上午在北京西山脚下的中国军科院干休所大会议室里却是一派春意。近百位盆景园艺界人士欢聚一堂,前来参加以“弘扬盆景艺术,要从文化讲起……”为主题的首届盆景文化论坛。他们有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张世藩先生、副会长刘洪先生、盆景赏石界前辈贾精一先生、侯康乙先生、中国林业出版社副总编邵权熙先生、盆景赏石艺术家卢乃骅先生以及上级机关、兄弟协会、协办单位的领导和北京盆景艺术研究会的同仁。  相似文献   

15.
在介绍完中国盆景文化的历史之后,自本期起,我们将连载由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先生编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名家教你做树木盆景》一书,以期使大家获得一些关于树木盆景的素材选取、造型技法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盆景爱好者,平时喜欢摆弄盆景,也喜欢阅读《花木盆景》杂志及一些盆景书籍。我读书刊,主要是想从中学些盆景的制作技艺和养护方法,希望能直接指导我的实践,而对于盆景的理论与历史则兴趣不大。去年五月号上,“盆景教室”栏目开始连载由中国农业大学李树华老师撰写的《中国盆景文化史》一书。这些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对我国盆景文化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为弘扬盆景文化,促进各地盆景界的交流,提高盆景制作者的技艺水平,由安徽省蚌埠市通成国贸广场、蚌埠恒亮盆景园主办的“通成杯”盆景艺术交流大赛于2009年3月7日至8日在蚌埠市通成国贸广场成功举办。此次活动得到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的大力支持,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副理事长胡运骅、韦金笙,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赵庆泉、胡荣庆及王元康等专家亲临蚌埠,或作学术报告,或现场进行盆景创作表演,与参会的众多盆景爱好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8.
10月2日至4日,2013“唐苑的世界盆景对话”国际年度论坛在西安“中国唐苑”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世界盆景石文化协会与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日本、美国、立陶宛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盆景、赏石专家与会,共同探讨盆景赏石艺术。小林国雄、须藤雨伯、基娅拉·帕迪里尼、梁悦美、曹志振、杨贵生、李城、刘源望等国际知名人士出席。  相似文献   

19.
5月8日至20日,2014全国盆景精品邀请展暨山东省第七届"鲁风"盆景精品展、寿光第三届盆景艺术展在寿光市隆重举行。本次展会由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组委会、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主办,山东省盆景艺术家协会、寿光市园林绿化管理处承办,展会主题为"岁月春秋留痕,寻梦中国盆景",以弘扬中国盆景文化、加强南北盆景交流为目的,  相似文献   

20.
日前展开的对传统的讨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传统问题不仅仅是自然型与规则型盆景之间的一些争议,还应涉及到继承与创新、民族化和现代化。盆景艺术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关系着当代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