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颖 《食用菌》2023,(2):45-46
为探索平菇菌种的快速制种技术,试验以纯棉籽壳为培养基,高压聚丙烯折角袋装料,家用高压锅灭菌后,接入平菇组织培养出首代母种,然后扩繁出生产种(菌种1)、菌种2、菌种3;之后再将三类扩繁种接种出菇包进行出菇试验。试验结果,母种培养基灭菌30 min后接入平菇组织,萌发后菌丝生长浓白,达到灭菌要求;接种菌种1的出菇包发菌最快,产量及生物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平菇菌种由于转代次数多、保存时间长等原因,导致老化而影响产量。多年来,我们在菌种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几种防止菌种老化的分离、复壮方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更换母种培养基 ①用加富PDA培养基转接: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蛋白胨5g、玉米粉10g、酵母膏5g、小麦煮水1000ml(麦粒制作原种),分装试管,灭菌后制成斜面,用常规法接入保存的母种和培养,挑选生长健壮者用于生产。②用麦粒培养基转接:小麦淘净,清水浸泡过夜,煮沸30分钟,捞出控水,拌入1%石膏粉,装入试管,装量为试管的2/3,灭菌后接入母种,室温培养,菌丝满管后按常规法挑取麦粒菌种接入PDA斜面上,每支试管接一颗麦粒母种,培养7天左右菌丝满管,可作为母种使用。  相似文献   

3.
香菇袋式栽培对薄薄的塑料袋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质量要求,即使只有针头大小的孔,在高温季节也难免招来杂菌污染,影响香菇菌丝的生长。为此,笔者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双袋法栽培香菇新工艺。 具体操作方法:用常规的筒袋装料扎口后,在料袋的适当位置上扎一个孔,然后套上外袋。外袋袋口用活结扎好入锅灭菌,冷却后,脱下外袋按常规法打孔接种。注意灭菌前扎的孔也应接入菌种。接种后仍套上外袋,扎好袋口培菌,待菌丝圈长到直径10cm左右时,解开袋口通气以代替刺孔,菌丝进一步生长后再脱去外袋进行刺孔等常规管理。脱下的外袋保管好可重复使用2~3次。 双袋法因在灭菌前预先扎孔,大大减少了因涨气袋破裂以及沙子、锯末刺破等造成的污染;又省去了封胶布,不仅节省成本,还可避免因操作不当划破筒袋而  相似文献   

4.
木条菌种比木屑菌种有以下优点: 一、缩短发菌时间,菌令上下一致木条菌种空隙多,通气性好,菌丝吃料快,生长旺盛;母种接种到木条原种上,20天菌丝就渗透木条而长满全瓶,比木屑培养基培菌时间缩短4天左右。用木条原种接入栽培种上,培菌时间更可缩短:750毫升玻璃瓶只要15天就可长满全瓶,比木屑栽培种缩短15天;塑料袋20天就发满全袋,时间可缩短25天以上。木条菌种长12厘米,接入培养料中间,发菌时上下左右一起长,菌丝纵横延伸。因此发菌时可大大缩短。二、菌种利用率高,杂菌污染少木条菌种作原种,一根木条接种一袋,没有接多接少和浪费现象。接种到培养基后,由于吃  相似文献   

5.
灵芝一般都采用室内瓶栽。由于瓶装料太少,转化率不高。笔者用塑料袋培育菌丝,然后脱袋加土垒菌墙栽培,获得了较高经济效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配料灭菌 棉子壳44%,木屑44%,麸皮10%,蔗糖1%,石膏1%,含水量65%左右。采用15×35cm聚丙烯袋装料,常压灭菌10~12小时,冷却后接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通过对竹荪野生生态环境的考察、制种和速生高产栽培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一)菌种选择及制备优良的竹荪菌种,要求菌丝粗壮,呈束状,气生菌丝浓密.原种和栽培种以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半个月左右使用效果为好.具体制作方法是:1.母种制作培养基为麸皮50g(煮汁),葡萄糖2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琼脂18~20g,水1000ml,pH5.5~6,按常规方法配成.要求培养基配制后立即移接,并保持斜面湿润,接种后菌丝萌发快,生长健壮、迅速.  相似文献   

7.
在金针菇袋栽实践中,发现各袋之间产量悬殊较大,究其原因受三种效应影响,现分述如下:(一)所接菌种种级的效应种级指母种一级、原种二级、生产种三级.我校曾用二级种繁殖栽培袋共1140袋(A);另用三级种繁殖栽培袋共1500袋(B).接种7天后检查发现A菌丝吃料深为2.5cm,而B为2.1cm,相差O.49cm.接种30天后检查,A的接种块菌丝健壮,而B的接种块菌丝已消失,显得有些干瘪.接  相似文献   

8.
朱元弟 《食用菌》1994,16(4):21-21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作为栽培主料的棉子壳,由于棉花种植面积又减少,需求量日趋紧张。为此,我们从1992年6月开始,进行了棉子屑(棉花加工厂的副产品)栽培食用菌试验,现将棉于屑栽培金针菇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供试材料 供试菌种为金针菇F25,本所保存菌株。培养基设三个配方:A.棉子屑78%,麸皮20%,糖1%,石膏1%。B.棉于屑93%,麸皮5%,石膏2%。C. 棉子壳80%,麸皮15%,玉米粉4%,石膏1%。 (二)试验方法 1992年10月进行了棉子屑栽培金针菇的可行性试验,取得成功后,于1993年10月8日,采用上述A、B配方制栽培袋,C配方为对照组。采用17×35×0.045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250g,培养料含水量为65%,按常规方法拌料、装袋、灭菌.于10月11日进行接种箱接种,接种后每个配方随机取300袋进行发菌观察及出菇记录。到11月15日各配方的金针菇菌袋菌丝基本长满培养基,并在菌袋料面出现“黄水”,进行开袋。开袋后增加培养室的  相似文献   

9.
用塑料袋制种过程中,采用塑料绳或棉线封口的方法,效果很好,成品率在95%以上。首先按常规装袋灭菌,料装好后取塑料绳一根,长约15厘米左右,然后用活结扎紧上口,装锅灭菌,灭菌完毕后,取出料袋按无菌操作接种,接种时把上口的活结拉开,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深层培养技术用于制作原种,栽培种已显示出很多优越性。本项研究旨在探讨液体培养下稀土元素对猴头菇的生理效应及栽培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培养基 ①斜面培养基:以PDA为基础培养基,添加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0.3g,酵母膏5g,用柠檬酸调pH5.5。②液体培养基:上述配方去琼脂。③固体培养基:棉子壳86%,麸皮10%,石膏粉2%,过磷酸钙2%。 (二)试验方法 取猴头菇菌种斜面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上,振荡培养10天,无菌过滤得菌丝体,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稀释摇匀得标准接种液。液体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稀土。用250ml三角瓶,盛稀土培养液80ml,灭菌后均一接种,振荡培养并定期检测菌丝干重。以培养12天的猴头液体菌种制备小麦颗粒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灭菌棉子壳培养基料袋两头。常规培养与管理,跟踪观测各种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11.
我市是全国粮棉主产区,棉秆资源丰富。为寻求香菇栽培新的代料资源,笔者进行了棉杆栽培香菇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 ①菌种:中温型品种Cr-02,引自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②栽培料配方:母种为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木屑78%,麸皮20%,石膏和糖各1%;栽培料为棉秆76%,麸皮18%,玉米粉2%,蔗糖15%,石膏粉2%,过磷酸钙05%。12 试验方法 利用寿光模式高温蔬菜大棚袋栽,8月上旬制栽培袋。按配方制好培养基,及时装入57cm×15cm的高压聚乙烯袋。灭菌温度须迅速升…  相似文献   

12.
我省蔗叶资源丰富,全省每年约有48~60万吨,用蔗叶栽培黑木耳尚未见报道。为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我们于1990年进行枯蔗叶栽培黑木耳试验。(一)材料与方法黑木耳母种为Au3。培养基配方:①蔗叶粉(似锯木屑)77%,麸皮20%,白糖1%,碳酸钙2%,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②蔗渣77%,辅料同上(对照)。试验于10月8日制栽培种,用常规方法拌料,含水量调至65~70%,用17×35cm 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285g,高压灭菌,接种后置室内常温下培养,于11月19日开洞挂袋出耳管理。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栽培以往都是待菌丝长满袋,就移至栽培室提高湿度开袋出菇。这种开袋方式子实体整齐度较差,基部分蘖受抑制,且不能全部成活,从而会影响质量和产量。笔者改进了这种传统开袋方式,先松开袋口棉塞,待菇蕾形成后,再拿掉套环,把袋口拉开下折至离料面3cm 处,以增加通风量,待子实体长齐至袋口后,再拉直袋口,覆盖上报纸,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都会明显提高。(一)材料供试菌株为FL8203。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为蔗渣73%、麸皮25%、碳酸钙1%、蔗糖1%、磷酸二氢钾0.2%,水为干料的2倍。(二)方法①料拌匀后装袋,每个标准袋(14.5×28cm)装干料200g,常压灭菌100℃保持10小时,灭菌后无菌操作接种,1瓶原种接20袋。②设常规开袋(处理1)和改进式开袋(处理2)两个处理,每个处理20袋。③接种后置25℃下保湿培养,菌龄为55天。④栽培袋置17~18℃的空调室让其出菇,并保持空间湿度90%以上。每天通风一次。⑤子实体菌柄色泽为浅黄至金黄色,柄长10~15cm,菇盖2/3内卷,菇盖直径0.5~1.5cm,符合制罐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因棉子壳上市时间不定,菌种厂很难做到有适龄菌种供应市场这一问题,我所作了以下三项改进。 (一)改母种PDA培养基为加富固体培养基 配方为玉米粉50%,木屑50%,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维生素B_1、食母生各微量。料水比1∶1.1,拌匀后蒸15分钟,趁热打散分装试管,压成斜面,按常规包扎、灭菌、接种、培养。菌丝8~10天长满管,菌丝浓白、粗壮,菌丝量是PDA培养基的5~10倍。菌丝长满管后,用同样的培养基,以250g盐水瓶为容器,装量为瓶的1/2,按以上转管工艺转接一次,可获得更多的菌丝体。 (二)改原种棉子壳加麸皮培养基为棉子壳和玉米粒各半加食母生的培养基 玉米粒洗净,加2%的新鲜石灰水浸泡约48小时,沥水冲洗后用清水煮沸约30分钟(粒熟而不烂),用煮过玉米粒的水加食母生拌棉子壳,再与玉米粒拌匀,用广口瓶时料中轴接种,适温培养,8~10天菌丝长满瓶。  相似文献   

15.
用液体菌种生产食用菌 ,同固体菌种相比 ,除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高产量外 ,而且大大降低污染率 ,但有些用户因不注意相关环节的细节问题 ,也会造成接种后菌袋污染率上升 ,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在对菌袋灭菌过程中因温度或时间等问题处理不当 ,造成灭菌不够彻底 ,液体菌种接入后 ,菌丝长至 1/ 3左右时 ,杂菌由料中间向外生长造成菌丝不再向内生长。2 接种环境不达标 接种环境不标准 ,不卫生而导致接种环境无菌率低 ,因而在接种过程中杂菌孢子落入菌袋中的数量太多 ,形成优势而导致染菌。3 接种不熟练 使…  相似文献   

16.
(一)试验方法①制栽培种:取500g罐头瓶200个,分为两组。A组:棉子壳90%,麸皮10%,水130%;B组:在常规配料中添加石膏粉1%,硫酸镁0.4%,磷酸二氢钾0.1%。常规灭菌、接种(菌种为1012,引自华中农大),每瓶原种(菌龄30天)接60瓶,置23~25℃下培养。②袋式栽培:培养基为棉子壳,24×50cm袋装干料1000g,用种量10%。A组装184袋,B组装196袋。置20~23℃同等条件下培养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不同配方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杏鲍菇菌丝营养生长特性,为人工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菌丝球干重法和出菇试验,对杏鲍菇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以马铃薯综合培养基最好,栽培料以棉籽壳、木屑、玉米粉和麸皮按一定比例配合为佳,杏鲍菇菌丝球在接种后第6天生长量达到最大,可作为接种时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竹荪培养基质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竹荪在不同培养材料及其适当配方上的菌丝生长情况,筛选菌丝生长快、长势好的基质配方,以期缩短制种周期,提高竹荪栽培效益,特做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 短裙竹荪D引自广东微生物所.1.2 培养基配方①杂木屑7.3kg,麸皮2.5kg,蔗糖100g,轻质碳酸钙100k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10g,料水比1:1:3;②蔗渣7.3kg,麸皮2.5kg,蔗糖  相似文献   

19.
小集锦     
《食用菌》1991,(3)
麻秆钉菌种接种菇耳栽培袋试验为了摸索一种简单实用的接种方法,笔者利用红、黄麻秆制成种钉接种香菇,木耳菌袋,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菌种为香菇Cr-02、毛木耳紫色变种,引自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原种制备。取红、黄麻秆断成3cm,于含2%蔗糖、2%石膏粉、0.3%尿素、0.1%KH_2PO_4的溶液中浸4~6小时。取麸皮(米糠)用以上浸液调湿至含水量60%。将浸水麻秆钉置罐头瓶中,边放料边用调湿麸皮填充间隙,装满瓶后表面覆盖一薄层麸皮,用薄膜封口。按常规灭菌、接种,于25℃下培养。(二)接种栽培香菇栽培料为棉子壳40%、木屑40%、麦麸18%、石膏粉和蔗糖各1%,含水量60%。毛木耳栽培料为棉子壳80%、麦麸18%、石膏粉和蔗糖各1%,含水量60%。栽培袋为15×55cm 聚乙烯塑料袋,每处理各装20袋,按常规灭菌。接种时一人用75%酒精棉球擦净袋表面,每袋正面接3个、反面接2个种钉。对照为常规木屑菌种,每袋按正面3穴、反面2穴,然后用胶布封穴。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紫木耳的最佳出耳方法,笔者进行了三种出耳方法比较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种 紫木耳母种引自湖南食用菌研究所.1.2 栽培料配方 棉子壳90%,麸皮8%,蔗糖1%,石膏粉0.5%,过磷酸钙0.5%.水适量.1.3 栽培袋制作 3月中旬接种制栽培袋.采用17×33×0.04cm聚丙烯袋,每袋装干料400g(不除去生理水),常压灭菌10小时.于接种室内的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室内常温墙式堆袋发菌,常规发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