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秦岭  李树仁 《果树科学》1996,13(1):23-26
干旱条件下山楂细胞膜磷脂和脂肪酸的含量发生变化,轻度干旱时磷脂酰胆碱即发生降解,叶片中磷脂酰甘油增多,严重干旱时叶片中磷脂酰甘油减少,磷脂酰乙醇胺明显减少,嫩茎中磷脂酰乙醇受在干旱呈明显减少趋势,严重干旱时磷脂酰胆碱含量显著下降,轻度干旱山楂脂肪酸中亚麻酸含量增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无明显变化,叶片总饱和脂肪酸减少,茎中饱和脂肪酸变化不明显,严重干旱时亚油酸含量明显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多,茎中不饱和脂  相似文献   

2.
干旱条件下山楂细胞膜磷脂和脂肪酸的含量发生变化。轻度干旱时磷脂酰胆碱即发生降解,叶片中磷脂酰甘油增多,严重干旱时叶片中磷脂酰甘油减少,磷脂酰乙醇胺明显减少。嫩茎中磷脂酰乙醇胺在干旱时呈明显减少趋势,严重干旱时磷脂酰胆碱含量显著下降。轻度干旱山楂脂肪酸中亚麻酸含量增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无明显变化,叶片总饱和脂肪酸减少,茎中饱和脂肪酸变化不明显;严重干旱时亚油酸含量明显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多,茎中不饱和脂肪酸明显减少。轻度干旱时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值明显增大,严重干旱时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值降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抗寒性不同的几个柑桔品种的叶片、枝韧皮部以及种子作样品,研究其生物膜组分与抗寒性的关系。发现叶片膜脂脂肪酸中,亚麻酸、亚油酸及棕榈酸的含量均与抗寒性成极显著相关,亚麻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及脂肪酸不饱和指数亦与抗寒性成极显著相关。枝韧皮部及种子的膜脂脂肪酸亦与抗寒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检测出叶片8种磷脂组分,其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甘油的含量与抗寒性成显著正相关,而磷脂酰乙醇胺、溶血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酸的含量与抗寒性成显著负相关,磷脂酰肌醇和双磷脂酰甘油与抗寒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抗寒性强的宜昌橙(Citrus ichangensis)、抗寒性中等的本地早(Citrusreticulata)和抗寒性弱的 Verna 柠檬(Citrus limon)的叶片为试材.分析其叶片总磷脂、可溶性蛋白质以及各种磷脂含量与柑桔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柑桔叶片总磷脂含量、磷脂与蛋白质的比值与抗寒性呈正相关.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甘油(PG)的含量与抗寒性呈显著正相关,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酸(PA)的含量与抗寒性呈显著负相关.而磷脂酰肌醇(PI)和双磷脂酰甘油(DPG)与抗寒性相关不显著.由此说明用叶片磷脂含量可以鉴定柑桔抗寒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5.
苹果幼树越冬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两个越冬性强弱不同的苹果品种幼树枝条,在低温锻炼过程中,水分状况、膜磷脂含量及木栓化程度变化的测定,说明在自然低温锻炼过程中,不管越冬性的强弱,苹果幼树枝条的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膜磷脂含量及木栓化程度逐渐增高;总水量与自由水含量逐渐降低。并以较多的越冬性强弱不同的苹果品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越冬性强的品种膜磷脂含量及木栓化程度高,而越冬性弱的品种则膜磷脂含量及木栓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确定成熟的旭和红玉苹果中内生无机磷和磷脂含量的变化与乙烯产生之关系,观察果实成熟期间磷酸盐和磷脂含量的减少过程。无机磷酸盐的最低值在采后果实乙烯的产生量骤然升高时出现。在采后果实成熟的最后阶段,磷酸盐和磷脂含量开始增加,这说明磷化合物的新陈代谢在调节苹果成熟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温度条件下常春藤叶片磷脂变化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沈漫 《园艺学报》2003,30(4):431-435
 以栽培在露地和温室的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car.sinensis)为材料,运用荧光偏振、薄层层析扫描、气相色谱等技术测定叶片磷脂流动性、磷脂及其脂肪酸组成配比。结果表明,与温室栽培相比,地栽培的常春藤具有较高的不饱和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低温胁迫下,磷脂酰胆碱(PC)的不饱和脂肪酸水平是影响膜脂流动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生长的常春藤的磷脂流动性、磷脂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性分析,从膜脂组成与结构的角度探讨了常绿阔叶植物的抗寒机理。  相似文献   

8.
对山楂属中7个种和9个品种的细胞膜脂质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种和品种的磷脂中各组分的含量配比不同,总脂脂肪酸中各组分的含量配比也有差异。磷脂酰胆碱(PC)是主要的磷脂,含量最多,在脂肪酸中亚麻酸(C_(18:3))为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其次为亚油酸(C_(18:2))和油酸(C_(18:1));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C_(16:0))为主。抗性强的野生山楂种比栽培种的脂肪酸不饱和系数(IUFA)高,起源于边缘地区、高寒地区的山楂种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大,在山楂品种中,三倍体品种的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大。  相似文献   

9.
关军锋  马智宏  陈星 《果树学报》1999,16(4):250-254
以‘富士’、‘国光’苹果的花粉为试材,研究肌醇磷脂信息传递系统在苹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肌醇磷酸脂酶抑制剂Li+ 、蛋白质激酶抑制剂H7 能显著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且随其浓度提高,抑制效应增强;Li+ 的效应可被外加肌醇逆转。磷脂酶(PLC)抑制剂新霉素仅在高浓度时显著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此外,上述抑制剂在高浓度时对花粉萌发的初始阶段具显著的抑制效果。加速磷脂酰肌醇分解的脱氧胆酸钠能显著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而促进肌醇磷脂降解的2 ,4 D的作用很小。由此表明,肌醇磷脂(PI) 信息传递系统可能参与了苹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过程,并可能在花粉萌发的启动过程中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效果好、成本低、无毒、无残留的新型柑桔防腐保鲜剂,1987年11月至翌年3月,我们应用粗制菜油磷脂在内江县双桥乡自然通风库和内江市供销社简易贮藏室,进行了锦橙防腐保鲜试验。 供试药剂有60%粗制菜油磷脂乳剂(四川绵竹县粮油加工厂产,以下简称磷脂);高脂膜(河北沙城农药厂产);SE保鲜剂(四川简阳国光保鲜剂厂  相似文献   

11.
<正> 匈牙利的Erdei-Nagy,A.发现葡萄品种抗寒性与品种细胞膜的磷脂含量、质膜表面积之间存有相关关系。例如Riparia portalis 5C是抗寒性好的一种砧木,其单芽插条置于-21℃条件下,磷脂含量增加80~100%,而不抗寒的品种Pozsonyi  相似文献   

12.
关军锋  马智宏 《果树科学》1999,16(4):250-254
以‘富士’、‘国光’苹果的花粉为试材,研究肌醇磷脂信息传递系统在苹果花 萌发和化粉管生长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肌醇磷酸脂酶抑制剂Li^+、蛋白质激酶抑制剂H7能显著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且随其浓度提高,抑制效应增强;Li^+的效应可被外加肌醇逆转。磷脂醇(PLC)抑制剂纱仅在高浓度时显著的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此外,上述抑制剂在高浓度时对花粉萌发的初始阶段具显著的抑制效果。加速磷脂肌醇分离的  相似文献   

13.
<正> 土壤施氮磷钾的同时,于3月后半月树体追喷2%矮壮素(ccc),可提高越冬组织(特别是花芽)蛋白质和磷脂含量,从而增加其抗霜冻的能力。不耐霜冻危害的Pepin Bashkirskii品种,经上述处理后增强抗寒性的效果大于较耐霜冻之品种。单独使用氮磷钾肥则树皮蛋白质和磷脂含量及抗霜冻的能力下降。(文摘号6500)  相似文献   

14.
不同低温处理对黄瓜子叶极性脂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杨玲 《园艺学报》2001,28(1):36-39
 研究了黄瓜子叶极性脂的组分及其脂肪酸组成于不同温度(25、20、15、10 ℃)处理下的变化。结果表明: 黄瓜子叶在15 ℃处理条件下虽无可见冷伤害症状, 但类脂成分已发生显著变化。双半乳糖甘油二酯(DGDG) 含量明显升高, 而磷脂酰胆碱(PC) 、磷脂酰乙醇胺(PE) 大幅度减少; 且主要类脂MGDG、DGDG及PC 中不饱和度高的分子种含量增多,最终导致总类脂的不饱和脂肪酸, 尤其是亚麻酸增多。说明黄瓜子叶在15 ℃下处理7 d , 已经对低温产生了冷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适宜的高品质苦杏仁油制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冷榨法、热榨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有机溶剂浸出法4种方法制备苦杏仁油,对其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4种制油方法对苦杏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和甾醇含量影响很小,但对生育酚、磷脂、氰化物含量和氧化稳定性以及初始过氧化值和酸值存在显著影响。超临界CO_2萃取苦杏仁油生育酚、磷脂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制油方法,冷榨和热榨苦杏仁油中氰化物含量显著高于溶剂浸提和超临界CO_2萃取苦杏仁油,氧化稳定性以溶剂浸提苦杏仁油为最好,其次是冷榨和热榨苦杏仁油,超临界CO_2萃取苦杏仁油的稳定性最差。【结论】冷榨法制取的苦杏仁油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能达到食用油的要求,不饱和脂肪酸、生育酚、甾醇及磷脂含量相对较高,氧化稳定性较好,过氧化值和酸值低,是一种较好的高品质杏仁油制取方法。  相似文献   

16.
硅对菜薹炭疽病防御反应中信号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暹  杨跃生  冯红贤 《园艺学报》2008,35(6):819-826
通过不同硅(Si)处理和接种炭疽病菌研究Si对菜薹肌醇磷脂信号系统和钙调素信号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Si对磷脂酰肌醇(PI)和磷脂酰肌醇-4-磷酸(PIP)的形成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感染炭疽病后,不同基因型的PI消长明显不同,适宜Si水平下感病后可诱导形成较高水平的PI。感染炭疽病菌后感病品种的中Si处理和抗病品种的低Si、中Si处理的PI呈明显增长趋势,而其它处理有消有长。感病品种在感病前期有抑制PIP产生的趋势,而后期转为促进作用,但抗病品种的变化规律与感病品种相反。在适宜Si水平下感染炭疽病菌后可明显提高抗、感病品种PIP含量,特别是在感病后期其诱导作用更明显,这可能与PI后期大量降解,传递抗病信息有关。Si影响钙调素(CaM)含量,其影响程度与炭疽病菌的作用有关。低Si水平明显促进了炭疽病菌对感病品种CaM的诱导作用,以中Si水平对抗病品种的诱导促进作用相对较强,而且感病品种的诱导促进作用比抗病品种明显。感病品种的中Si处理与抗病品种的低Si处理在感病后的CaM变化相对缓和。表明CaM参与炭疽病致病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以日光温室黄瓜为试验材料,通过在作物定植前土壤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过腹还田、炭化还田的不同处理,研究其对作物根际土壤代谢物、细菌菌群结构变化的影响,探讨秸秆还田方式影响作物根际代谢变化规律及其内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3种秸秆还田方式均可显著提高黄瓜根际3-(4-羟基苯基)丙基-2-烯酸,20-三氢氧化白三烯-B4、甘草黄素等阴离子代谢物含量以及腺苷、氯氮平氮氧化物、焦脱镁叶绿酸A、酰基肉毒碱、溶血磷脂酰乙醇胺、溶菌酶、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等阳离子代谢物含量,均可明显提高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比例,降低酸杆菌门比例。根际土壤中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比例与许多代谢物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部分代谢物对微生物菌群生长有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综合来看,秸秆粉碎还田处理对根际代谢和菌群的影响和变化最大,效果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8.
分析结果表明:丰产型品种顺部无机磷含量除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外皆高于高糖型,磷脂磷和核酸磷含量在叶丛快速生长期最高;全生育期高糖型品种叶片与叶柄磷脂磷含量比值大于丰产型;块根分化成期,高糖型品种叶柄中酸溶性有机磷含量高于丰产型,可作为早期品种选择的一项生理生化指标,叶片中无机磷含量在叶从快速生长期前与块根糖分呈负相关,又呈正相关;叶片中的核酸磷含量与块根糖分呈负相关;从叶丛快速生长期到块要有及糖分增长期,叶柄中的酸溶性有机磷与块根糖分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基于膜脂代谢组学研究低温诱导的桃果实采后膜脂代谢变化与冷害的关系。与4℃相比,8℃延缓了桃果实磷脂降解、磷脂酸(PA)生物合成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进而降低PA积累和脂肪酸去饱和过程,保持高水平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组分和脂肪酸不饱和度,最终延迟桃果实冷害发生。8℃诱导桃果实差异脂质代谢物数量显著增加,并在贮藏后期保持较高水平的甘油二酯(DAG)和较低水平的甘油三酯(TAG)组分,可能是8℃诱导的采后桃果实正常后熟软化过程和冷害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8℃下桃果实的膜脂代谢动态变化利于冷害的延迟。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的类脂(lipids)包含有游离的脂肪酸,单、双和三脂肪酸甘油酯,植物甾醇以及磷脂等。自从19世纪80年代有人报告某些真菌(Claviceps purpurea)含有高达30%的油脂,于是从那以后的50年中,人们进行了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