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新疆番茄细菌性疮痂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春  金潜 《中国蔬菜》1997,1(4):2-0
1993~1995年对新疆石河子、玛纳斯等地的番茄细菌性疮痂病进行了调查,分离出致病菌株9个,经形态学特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血清学及SDS-PAGE电泳图谱测定,确定该病原菌为油菜黄单胞菌疮斑致病变种即Xanthomonascampestrispv.vesicatoria(Doidge)Dye。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和盆栽抑菌试验,研究了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番茄常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番茄常见的4种供试病原菌均有抑制生长的作用.但防治效果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其中对番茄叶霉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早疫病菌,而对灰霉病菌的防治效果较低.  相似文献   

3.
以番茄"CM966"病株为试验材料,采用PCR的方法和形态学鉴定法对包头市采集的疑似番茄病株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以期确定其分类地位;以17个番茄品系和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与番茄溃疡病相关的QTL位点中贡献率最高的Rcm5.1对17个番茄品系及品种进行特异性PCR扩增,同时进行田间接种试验,探究番茄溃疡病抗性种质资源。结果表明:采自4个不同番茄种植田的疑似溃疡病病株,均携带番茄溃疡病菌。经过BLAST比对,其中4个病原菌的分离物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Cmm)的一致性达90%以上,其中1个病原菌分离物序列与其它菌株亲缘关系较远;对17个番茄品系及品种进行检测,均不携带QTL位点中Rcm5.1点的抗性基因,但是田间接种试验表明有3个品系'山东荷兰'圣490'及'紫晶'表现为高抗,病情指数分别为2%、4%、4%。"160""CM966"'T54'及"普罗旺斯"表现为高感,病情指数均大于50%。  相似文献   

4.
番茄晚疫病症状诊断、流行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晚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随着保护地的发展,北京、山西、云南、贵州、青岛、陕西、河南、河北等许多省、市番茄晚疫病已成为周年发生的病害。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变异频繁,病原菌新种群不断出现,病原菌群体的有性重组机会增加,导致番茄品种抗性丧失,严重威胁着番茄生产的发展。番茄晚疫病病菌喜低温高湿环境,冬春季保护地栽培中发生相对严重。目前缺乏有效的抗病品种,主要依靠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品种‘Moneymaker’幼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菌的方法,研究了接种该病原菌后番茄幼苗形态、生理及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病原菌对番茄幼苗生长、根系保护性酶活性及防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12 d后,番茄幼苗主要生长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病情指数高达62.3%。随着接种天数增加,接种和对照处理幼苗根系活力均呈上升趋势,但接种处理增幅较为缓慢,且接种后6 d和12 d均显著低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另外,随着接种天数增加,接种处理幼苗根系中乙烯信号标记基因ETR4与Pti4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水杨酸合成关键基因ICS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而PAL的相对表达变化幅度较小;防御信号基因PR1a的响应较为强烈,相对表达量最高升至200倍左右;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1的相对表达量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6.
番茄叶霉病病原菌为(Cladosporium fdvum cook)半知菌亚门、枝孢属的黄枝孢菌.  相似文献   

7.
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菌鉴定与抗病种质材料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在山东寿光农户种植番茄的日光温室内采集典型颈腐根腐病症状的发病植株进行病原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观察及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radicis-lycopersici)。利用源自秘鲁番茄颈腐根腐病抗性基因Frl的共显性标记C2-25,对田间未表现典型颈腐根腐病症状的25份种质材料进行鉴定,鉴定出19份纯合抗病材料,2份杂合抗病材料,4份纯合感病材料,此结果与人工接种病原菌鉴定方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以番茄灰叶斑病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鉴定、致病性检测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研究了赤峰地区番茄灰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病原菌(ZTWYF16081515)分生孢子淡褐色,长方形至圆柱形,大小为(21.4~71.9)μm×(10.5~27.3)μm。分离菌株喷雾接种,7d后番茄叶片上形成典型的番茄灰叶斑病病斑。核糖体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和gpd区的PCR产物经测序后进行BLAST分析,均表明该菌与茄匍柄霉S.solani的ITS和gpd序列100%相同,确定该病原为茄匍柄霉S.solani。  相似文献   

9.
以2个番茄溃疡病菌株和其它6种植物病原菌为试验材料,以micA、cytC、TomA等3个特异性基因为检测靶标,采用检测引物设计与优化、特异性测试、灵敏度测试等方法,研究建立番茄溃疡病菌的定性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依据这3个基因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可特异、精准检测番茄溃疡病菌,其中,以TomA基因为检测靶标的方法灵敏度可达到5copy/μL或103 cfu/mL,优于另外2种方法,为番茄溃疡病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吕建 《中国果菜》2000,(1):13-13
樱桃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lumMillvar.cerasformeAlef)是番茄栽培亚种中的一个变种,其果型小,近圆形似樱桃品质好糖度及Vc含量大大高于普通番茄是一种高档蔬菜,经济价值高。96年我们引进试种。99年进行高山栽培。获得丰产,667m2产量5000kg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选择无限生长类型中的中晚熟品种,我们种植台湾红宝石(即新圣女),该品种生产期长、产量高,耐热耐湿性强。2、地块选择樱桃番茄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番茄晚疫病研究培训班”于2003年11月24-28日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7省市27个单位的35名学员参加了培训班,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著名蔬菜病理学家王添成博士做了“台湾番茄晚疫病菌种族的变换与寄主抗病性的利用”的学术报告,并讲授了4个专题:①番茄晚疫病在世界各地发生的历史与现状;②番茄晚疫病菌的主要操作技术;③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的生物学性状;④寄主抗病性的研究与利用。此外,还向学员们介绍了世界各国有关番茄晚疫病研究的最新参考资料。为配合课堂教学,学员参加了一系列的室内操作训练,并参观北京市农林科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一些属的分类地位发生变化,因此,某些蔬菜病害病原菌的名称也相应发生了改变。例如,引起十字花科霜霉病的寄生霜霉和引起番茄叶霉病的黄褐孢等蔬菜病原菌分类地位的更改。  相似文献   

13.
3种杀线虫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番茄保护地面积逐年增加,重茬生产导致保护地土壤病原菌积累,土传病害为害面积越来越大,根结线虫为害也日趋严重。对此,笔者引进了正肥丹颗粒剂等3种杀线虫剂,于2004—2005年进行了田间防治番茄根结线虫试验。  相似文献   

14.
番茄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1900年SaJmon首先在意大利发现番茄白粉病,将其病原菌鉴定为蓼白粉菌(Erysphe polygoniDC.)。1919年日本泽田兼吉首先报道我国台湾省番茄上的白粉病菌为蓼白粉菌(E.polygoniDC.)。在我国的云南、河南、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也曾有过对番茄白粉病的报道。近些年,随着我国温室番茄种植面积的增加,白粉病在我国的番茄生产中有逐年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5.
番茄茎基腐病致病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保护地番茄种植面积的扩大,番茄茎基腐病的发生有加重趋势,影响保护地番茄种植业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番茄茎基腐病痛害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为以后了解研究该致病茼的更详尽的特性及病害的防治奠定基础。通过柯赫氏法则可以证明番茄茎基腐病的致病菌为茄丝核菌。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盆栽定量接种法和温室分区处理试验测定了番茄定植前臭氧水浇灌处理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水浇灌处理次数的增加,根结线虫防治效果和番茄生长促进作用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0.5 mg/kg臭氧水浇灌处理5次对根结线虫的相对防效较好,为65.1%,番茄株高和地上部鲜质量增长率分别为60.2%和108.2%。温室分区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0mg/kg臭氧水浇灌处理4次,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相对防效为72.1%,达到熏蒸性杀线虫剂异硫氰酸甲酯相对防效的90%。  相似文献   

17.
番茄及其近缘野生种茎段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长远  吴定华 《园艺学报》2000,27(3):216-217
利用番茄茎段作为原生质体来源的外植仁,在适宜的培养基中,成功地获得了野生秘鲁番茄(Lycopersicon peruvianum Mill.)、栽培番茄‘粤农2号’(Lycopersicon esculentum ‘Yuenong No.2’)和番茄近缘里生种类番茄茄(Solanum lycoersicoides Dun.)的再生植株。3种材料的再生植侏移植到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长,植株性状与对照无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上海地区番茄叶霉病的发生症状、病原菌和发病规律,提出番茄叶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番茄抗黄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番茄抗黄萎病育种在病原菌生理特性、番茄对黄萎病抗病性以及抗病育种工作取得的研究进展 ,并对我国番茄抗黄萎病育种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平谷地区番茄枯萎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集于北京市平谷地区的番茄枯萎病病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并进行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鉴定.结果表明:北京平谷地区番茄枯萎病主要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侵染所致,另外也可能存在串珠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