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为了解柑桔果实和土壤中阿维菌素的残留消解规律和明确阿维菌素的安全间隔期,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结合QuEChERS样品前处理方法,对重庆北碚和湖南张家界两地田间施药[33%联苯肼酯·阿维菌素悬浮剂(3%阿维菌素)]后柑桔果实和土壤中阿维菌素的残留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试验准则的要求,对阿维菌素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05mg/kg。阿维菌素残留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指数模型,在柑桔果实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0~10.7d和8.8~10.0d,属于易降解农药。建议33%联苯肼酯·阿维菌素悬浮剂的使用浓度为3 000倍液,最多连续施药2次(间隔7d),食用安全间隔期为30d。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16%多抗霉素B可溶粒剂在西瓜上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对2 a(年)两地的西瓜和土壤中的多抗霉素B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进行测定和研究。【结果】多抗霉素B在西瓜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曲线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1.9~3.4 d和1.6~2.2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当施药量为每666.7 m~285 g和127.5 g时,施药次数为3次和4次时,多抗霉素B在西瓜全瓜、瓜肉和土壤的残留量均0.100 mg·kg~(-1)。【结论】16%多抗霉素B可溶粒剂属于易降解农药,在西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5 d。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噻苯隆在葡萄上的使用安全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快速准确的噻苯隆在葡萄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进行2 a两地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试验。【结果】建立的噻苯隆在葡萄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表明:噻苯隆在0.01~1.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准确度均符合检测要求。采用该方法研究噻苯隆在葡萄中的消解动态,对葡萄及果园土壤的最终残留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噻苯隆在葡萄样品中的消解曲线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0.8~5.7 d,最终残留试验表明,在到达安全间隔期14 d时噻苯隆在葡萄中最高残留量为0.020 0mg·kg-1,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结论】噻苯隆在葡萄中属于易降解农药,降解较快。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苯氧威在甘蓝和土壤中的安全性,指导其在甘蓝上规范使用,2014年在山东烟台、江苏南京、天津等地进行了苯氧威在甘蓝、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试验和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苯氧威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1.6~1.9d和1.9~2.3d;苯氧威有效成分剂量为90g·hm~(-2),分别分2次和3次喷施,最后一次施药后3、7、14、21d的甘蓝和土壤中均未检出苯氧威(0.02mg·kg~(-1)),因此建议苯氧威在甘蓝上施用的安全间隔期为3d。  相似文献   

5.
阿维菌素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阿维菌素在苹果上的残留特性和使用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研究了阿维菌素在苹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苹果中的半衰期为3.6~4.9 d,药后14 d消解88%以上。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3~1.7 d,药后3 d消解69%以上。阿维菌素1.2%微囊悬浮剂以6、9 mg....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丙溴磷和辛硫磷在香蕉果实及果皮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状况。【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法进行施药,并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残留量分析。【结果】丙溴磷和辛硫磷在香蕉果皮中的原始沉积量比在果实中的原始沉积量大,且加倍剂量的原始沉积量高于推荐剂量的原始沉积量。2种农药在香蕉果实和果皮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t=C0ekt),丙溴磷在果实中的∣k∣=(0.444 3±0.053 8),半衰期(T1/2)为1.4~1.8 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0.99)为9.2~11.7 d;在果皮的∣k∣=(0.191 7±0.011 5),T1/2为3.4~3.8 d,T0.99为22.7~25.6 d;辛硫磷在果实中的∣k∣=(0.307 5±0.009 8),T1/2为1.2 d,T0.99为7.9~8.3 d;在果皮的∣k∣=(0.217 8±0.013 8),T1/2为3.0~3.4 d,T0.99为19.9~22.6 d。距第2次打药20 d后,在果实中均检测不出丙溴磷和辛硫磷的残留量,而在果皮中距第2次打药30 d才检测不出辛硫磷残留,40 d后检测不出丙溴磷残留。【结论】丙溴磷和辛硫磷在香蕉中属于易降解农药,2种农药在果实中的消解速率比在果皮中的消解速率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氟啶虫酰胺和联苯菊酯在桃上的残留行为,评估两种农药的长期膳食摄入慢性风险,推荐两种农药在桃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计算推荐值和国际标准值对中国普通消费者的保护水平。【方法】建立乙酸乙酯QuEChERS-GC-ECD同时测定桃中氟啶虫酰胺和联苯菊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分析两种农药在桃中的残留消解及最终残留量,进行膳食摄入风险评估,计算慢性风险商(RQc)及MRL对中国普通消费者的保护水平(CPLc)。【结果】氟啶虫酰胺和联苯菊酯在桃中的消解速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2.5~5.6 d、1.6~6.7 d,属易消解农药。推荐采收间隔期(PHI)为14 d,普通人群对氟啶虫酰胺和联苯菊酯的RQc分别为18.0%、45.1%,桃的贡献率分别为0.09%、0.2%。桃上氟啶虫酰胺和联苯菊酯的美国MRL对中国普通消费者的保护水平分别为5.37、2.06,试验推荐MRL的保护水平分别为5.53、2.19。【结论】采用改进的乙酸乙酯QuEChES-GC-ECD方法,可简便、快捷地实现氟啶虫酰胺和联苯菊酯的同时检测。按照推荐PHI,两种农药的长期膳食摄入慢性风险均处于可接受水平。推荐MRL严于美国MRL,但二者对中国普通消费者慢性膳食风险起到的保护水平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用于检测南瓜中溴氰虫酰胺、吡蚜酮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河北、浙江两地的溴氰虫酰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在南瓜中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进行了研究。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结果表明,南瓜样品中溴氰虫酰胺和吡蚜酮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1 mg · kg~(-1)和0.005 mg · kg~(-1),溴氰虫酰胺在0.01~1.0 mg · kg~(-1)浓度范围内的添加回收率为100%~104%,吡蚜酮在0.005~0.5 mg · kg~(-1)浓度范围内的添加回收率为96%~107%;溴氰虫酰胺和吡蚜酮在南瓜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南瓜中溴氰虫酰胺最终残留量≤0.031 mg · kg~(-1),吡蚜酮最终残留量≤0.023 mg · kg~(-1)。按企业推荐剂量450 g · hm~(-2)和675 g · hm~(-2)施药,安全间隔期为14 d,收获期的南瓜果实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苯醚甲环唑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苯醚甲环唑的黄瓜上的残留特性和使用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研究了苯醚甲环唑在黄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在黄瓜中的半衰期为2.9~4.0 d,药后14 d消解92%以上;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5~16.1 d,药后42 d消解85%以上.以苯醚甲环唑250 g/L乳油125.0~187.5g/hm2,连续施药4~5次,最后1次施药后2d收获的黄瓜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均低于1 mg/kg,推荐该药在黄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2d.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评价联苯肼酯在柑橘中的农药残留安全性,研究联苯肼酯与抗坏血酸还原反应后,标准溶液放置时间及保存温度、光照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将该分析方法应用于联苯肼酯在柑橘中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规律的研究。【结果】还原后的联苯肼酯标准溶液在冷藏条件下贮存,5 d内保持稳定。联苯肼酯在柑橘中均消解较快,在湖南、广州、贵州三地柑橘全果样品中半衰期分别为2.31、2.66、1.92 d。按推荐剂量和推荐使用最大剂量兑水喷雾施药2~3次,联苯肼酯在柑橘全果和橘皮中最高残留量分别为0.093、0.663 mg·kg-1。【结论】采用抗坏血酸还原联苯肼酯检测样品时,处理后的样品应避光冷藏贮存,5 d内分析。联苯肼酯在柑橘中最终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柑橘0.7 mg·kg-1),收获的柑橘食用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1.
对山西省马铃薯主要种植区的23 个县(村)进行化肥、农药抽样调查分析,以明确马铃薯种植基地化肥、农药 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山西省马铃薯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以化学农药为主,使用的农药产品有28 种(杀虫剂10 种、 杀菌剂14 种、除草剂4 种),其中化学农药占97.26%;主要用于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二十八星瓢虫和地下害虫; 商品薯和种薯种植基地的平均用药次数分别为2.28、4.67 次,平均农药使用量分别为1.61、1.55 kg·hm-2;禁用农药还在使 用,中高毒农药占比为17.9%。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施用的肥料以复合肥为主,占比为54.55%;商品薯和种薯种植基地的平 均氮肥施用量分别为235.17、308.82 kg·hm-2,磷肥施用量分别为129.28、105.81 kg·hm-2,钾肥施用量分别为144.83、214.31 kg·hm-2。各种植基地间农药和肥料的使用差异较大,种薯种植基地的农药使用次数多于商品薯种植基地;肥料的施用多依 赖氮肥,忽略了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与设施番茄施肥有关的57篇文献中的79个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了目前设施番茄的氮肥投入量、氮肥效率和地力贡献率。结果表明,传统施肥模式下,设施番茄有机肥氮素投入量平均为617.0kg·hm-2,化肥氮素投入量平均为705kg·hm-2,总氮投入达到1313kg·hm-2;优化施肥模式下的有机肥氮素投入量、化肥氮素投入量和总氮投入分别为581.7、353kg·hm-2和936kg·hm-2。优化施氮处理比传统施氮处理平均增产8%。传统施肥的氮肥偏生产力(PFP)、农学效率(AE)、当季利用率(RE)平均值分别为155.7kg·kg-1、28.0kg·kg-1、9.5%。优化施肥模式下,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当季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356.3kg·kg-1、63.6kg·kg-1、17.8%。传统施肥和优化施肥处理的菜田地力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72.9%和70.4%,与传统施肥相比,优化施肥的化肥氮减量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蔬菜废弃物资源量估算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整理和数据分析,对湖北省蔬菜废弃物资源量进行评估,并研究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7 年湖北 省蔬菜废弃物资源量为206 万t,其中有机质164 万t,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为5.12 万、2.79 万、5.74 万t,占全省化肥 用量的4.08%。武汉市蔬菜废弃物资源量最高,占全省的19.36%。湖北省各地市单位面积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平均为1 666 kg·hm-2,其中有机质和氮、磷、钾总养分平均量分别为1 334 kg·hm-2 和126 kg·hm-2。全省地市单位面积蔬菜废弃物资源量 以仙桃市和鄂西南较低,其次是鄂东南和鄂西北,湖北中部包括江汉平原分布最高。湖北省24 个蔬菜监测县市蔬菜废弃物 资源量平均为4.22 万t,其中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和嘉鱼县较高,有机质和氮、磷、钾总养分平均量分别达到了3.38 万 t 和3 180 t。全省各县市单位面积蔬菜废弃物资源量以枣阳市最高,宣恩县和咸丰县较低。不同种类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差异 较大,为2.71 万~47.32 万t,其中根茎类蔬菜最高,其次是甘蓝类和豆类。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42%威百亩水剂﹝30kg·(667m2)-1﹞、21%石灰氮颗粒剂﹝60kg·(667m2)-1﹞、96.5%碳酸氢铵颗粒﹝200kg·(667m2)-1﹞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m L·(667m2)-1﹞4种药剂对菜田蚯蚓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后30d,4种药剂对蚯蚓的田间防效均达到80%以上;施药后180d,96.5%碳酸氢铵颗粒和42%威百亩水剂对蚯蚓的防效较高,分别为70.31%和63.99%。96.5%碳酸氢铵颗粒和42%威百亩水剂交替使用可以有效控制菜田蚯蚓的数量。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基因型的普通白菜为试材,研究盆栽和池栽两种栽培方式下土壤中Cd 浓度对普通白菜Cd 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模式下普通白菜的Cd 累积量均随着土壤Cd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品种间差异明显;盆栽普通白菜的Cd累积量总体上高于池栽,在土壤Cd 浓度为1.08 mg·kg-1 时盆栽普通白菜Cd 累积量均值为115.08 μg·kg-1,而池栽仅为64.57μg·kg-1。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方设施蔬菜质量安全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设施蔬菜生产实地调研、设施专家专访和设施内环境因子实时监测等方法,研究并总结分析我国北方设施蔬菜安全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影响设施蔬菜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调研结果显示,被调查种植户以种植番茄、黄瓜、辣椒等果菜为主,1年2~3茬。北方东部发达地区年平均化肥、农家肥施用量分别高于100kg·(667m~2)~(-1)和16m~3·(667m~2)~(-1)的比例高达65.5%和72.4%;灌溉和追肥方式以大水漫灌和随水施肥为主,分别占58.6%和93.1%;每次施药量在20~40kg·(667m~2)~(-1)(药水混合)范围的用户比例最多,占41.7%。与东部相比,北方西部欠发达地区年平均化肥、农家肥施用量最高范围在81~100kg·(667m~2)~(-1)和6~10m~3·(667m~2)~(-1)的比例均为41.4%;灌溉和追肥方式以滴灌和随水施肥为主,分别占75.9%和96.6%;每次施药量在20~40kg·(667m~2)~(-1)(药水混合)范围的用户比例最多,占46.7%。采收季,农户在农药安全间隔期之外采收蔬菜的比例占90%以上,设施蔬菜产品农药残留总体在安全可控范围内。温室环境是影响蔬菜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土壤盐渍化影响了蔬菜产量和品质;设施蔬菜生产中大量使用畜禽粪便,加重了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今后,应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温室环境调控、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技术,并提升温室生产的省力化和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蒋春明 《中国蔬菜》2018,1(8):79-82
银露是以自交系M10为母本,以自交系F8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早熟厚皮甜瓜一代杂种。全生育期85~90 d(天),果实发育期38 d(天),植株生长势中等健壮,易坐果。果实圆形,果皮白色有网纹,果肉浅绿色,肉厚5.0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左右,肉质细腻,品质优良,塑料大棚栽培平均单果质量2.2 kg、每667 m~2产量3 500 kg左右,露地栽培平均单果质量3.1 kg、每667 m~2产量3 700 kg左右,适宜甘肃省及同等条件的甜瓜产区露地和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叶菜类蔬菜基质栽培中N素的高效利用模式,以普通白菜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以全量硝态氮供应(N素供应量17.33 mmol·L~(-1))为对照,设置25%、40%、60%3个增铵水平,观测普通白菜生长过程中根系的生长、活力以及N素代谢关键酶活性,测定其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增铵25%~40%能够提高普通白菜根系总长、根表面积和体积,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其对N、P素的吸收;相对全硝态氮素供应,增铵能够显著降低普通白菜硝酸盐含量,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但对单株质量无显著影响;增铵40%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比增铵25%、60%处理分别提高了3.7%和3.8%,并显著提高了普通白菜地上部干物质量。综上,北方冬季设施栽培普通白菜,以硝态氮(17.33 mmol·L~(-1))为主配增施40%铵态氮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青菜豆3 号是从委内瑞拉引进的矮秧材料A2007-1 的田间变异单株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秧型菜豆新品种,直立性、 抗病性、丰产性较好,荚长圆棍状,嫩荚长15.57 cm,宽1.05 cm,平均单荚质量6.59 g,单株荚数23.7 个。适合一次性集中 采收。从播种到采收需要68~75 d(天),全生育期120 d(天)左右。每667 m2 平均产量达2 000 kg,高产田每667 m2 产量 可达2 500 kg。适宜在青海省各地日光温室周年栽培及海拔1 650~2 300 m 的地区露地栽培或复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菜薹播种后27 d 分别喷施高浓度(有效成分375 g·hm-2)和低浓度(有效成分250 g·hm-2) 丙环唑溶液,研究丙环唑对广州地区秋季菜薹株高和产量的影响及其在菜薹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喷施后7 d,高、低 浓度处理的菜薹株高分别比对照显著下降了16.7% 和18.8%;低浓度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对照,而高浓度处理的产量与对照 差异不显著。喷施后10 d,高、低浓度处理的株高分别比对照显著下降了18.0% 和17.5%;而产量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丙 环唑在菜薹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方程,半衰期为1.7 d。喷施丙环唑后3~7 d,最终残留量在0.210~2.207 mg·kg-1 之 间,残留膳食暴露风险熵在1.73%~18.16% 之间,处于可接受范围。广州地区流通市场408 份菜薹样品中丙环唑残留的膳食 暴露风险熵为0.09%~0.58%,也在可接受范围;丙环唑检出率为50.5%~90.5%,2016 年第2、3 季度丙环唑的检出率、阳 性样品平均检出值、最大检出值均明显高于2016 年第4 季度和2017 年第1 季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