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对石榴汁花色苷稳定属于动力学方法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石榴汁花色苷分解的活化能E为45.5焦耳.摩^-^1,以其半衰期作为保存的有效期,常温(23℃)下约为51.4天。  相似文献   

2.
蓝莓浆果产量低、成本高,因此果汁掺假、造假等情况时有发生,亟需一种快捷、可靠的蓝莓果汁掺伪识别技术。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蓝莓汁中的花色苷,优化后的色谱方法为Acclaim~(TM) 120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分别为10%甲酸水、水:甲酸:乙腈(4:1:5),采用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530 nm。进而建立了蓝莓汁中花色苷指纹图谱快速检测技术,并比较了石榴汁、树莓汁与蓝莓汁花色苷指纹图谱的差异,讨论了花色苷指纹图谱法鉴伪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建立的蓝莓汁花色苷指纹图谱技术能够用于蓝莓汁的鉴伪。  相似文献   

3.
【目的】中国具有丰富的野生葡萄资源,分析各野生种果皮花色苷的组分,对中国野生葡萄的鉴别、分类及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玫瑰香’‘普列文玫瑰’‘赤霞珠’和‘黑比诺’等4个欧亚种品种为对照,以刺葡萄、桑叶葡萄、蘡薁、山葡萄、腺枝葡萄、华东葡萄和1个分类地位未知的野生葡萄等中国野生葡萄为材料,利用14个花色苷标准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法分析其果皮中花色苷的组分和含量。【结果】欧亚种葡萄果皮中花色苷以单糖花色苷为主,而除腺枝葡萄外,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的花色苷多以双糖花色苷为主;欧亚种葡萄果皮花色苷以二甲基花翠素(Mv)类花色苷为主,花葵素(Pg)类花色苷含量较少,而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含有较多Pg类花色苷;除刺葡萄个别株系外,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的总量明显高于欧亚种;中国野生葡萄不同种间花色苷的组分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的组分和含量与欧亚种存在显著差异,且各野生种类之间也存在差异,可为野生葡萄的鉴别、分类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山葡萄花色素苷提取液为试材,研究了光、热、pH、过氧化氢、抗坏血酸、金属离子、山梨酸钾、黄原胶等不同因素对山葡萄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对花色苷稳定性影响较大;温度60℃以上花色苷降解明显;酸性环境中花色苷稳定性显著高于碱性环境;过氧化氢对花色苷具有破坏作用;抗坏血酸可以起到保护花色苷作用,但久置后反向促使花色苷的分解;Fe3+、山梨酸钾增加了花色苷的稳定性;黄原胶对花色苷稳定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花色苷由于其安全性良好,生理功能众多,是人工合成色素的良好替代物。由于自身结构的不稳定性,花色苷容易受到环境、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采取花色苷提取、分离纯化,花色苷稳定性和降解影响因素以及增强花色苷稳定性的方法,为花色苷的提取、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葡萄品种的花色苷组分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对8个特色葡萄品种成熟期果皮花色苷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的果皮花色苷质量分数以‘摩尔多瓦’最高,为8 131.08 mg·kg~(-1),其次是‘蜜萄斯’‘阿考龙’‘福客’,为7 016.25~7 546.66 mg·kg~(-1),而‘天赐’‘赤霞珠’的花色苷较低,分别为2 608.59和2 442.87 mg·kg~(-1),且均由二甲花翠素类、甲基花翠素类、花翠素类,以及花青素类、甲基花青素类花色苷组成,但不同葡萄品种单体花色苷所占比例不同。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是所测品种的主要花色苷,其所占比例最高,达80.76%。‘赤霞珠’与‘天赐’、‘蜜萄斯’与‘阿考龙’、‘早巨峰’与‘摩尔多瓦’的花色苷组成比例相似度较高,而‘贝克’及‘福客’花色苷组成与上述品种差异较大。不同品种的花色苷修饰程度以‘贝克’最高,为99.41%,其次是‘摩尔多瓦’及‘天赐’,分别为96.51%、94.60%,‘福客’修饰程度最低,为81.20%。‘赤霞珠’‘天赐’‘蜜萄斯’与‘阿考龙’不含双葡萄糖苷,属欧亚种葡萄,而‘早巨峰’‘摩尔多瓦’‘福客’及‘贝克’主要为双葡萄糖苷花色苷,不属于欧亚种葡萄。通过主成分及聚类分析,‘蜜萄斯’与‘阿考龙’、‘赤霞珠’与‘天赐’最为接近,‘早巨峰’‘贝克’‘摩尔多瓦’‘福客’花色苷组分关系则较远。【结论】不同葡萄品种单体花色苷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是所测品种的主要花色苷,大部分欧亚种葡萄中含量次高的花色苷是甲基花青素类,而欧美杂交种葡萄中则是甲基花翠素类;‘摩尔多瓦’‘蜜萄斯’及‘阿考龙’花色苷含量及修饰程度均较高,具有染色品种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红树莓花色苷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秋福"红树莓果实为试材,对其花色苷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其花色苷组成成分。结果表明:"秋福"红树莓花色苷最佳提取条件为1.5%的盐酸-甲醇溶液,料液比1∶30 g·mL~(-1),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35℃,此时花色苷含量可达4.49 mg·g~(-1)。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出"秋福"红树莓中花色苷共有6种组成成分,其中含量最多为花青素-3-葡萄糖苷,其次为花青素-3-槐糖苷和花青素-3-芸香糖苷,三者含量总和占花色苷总含量的93.03%。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4个欧亚种红色酿酒葡萄品种(品系)的花色苷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以探究利用花色苷作为化学指纹来区分品种。【方法】以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的14个欧亚种红色酿酒葡萄品种(品系)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方法检测其果皮中的花色苷组成和含量,对不同葡萄品种中各种花色苷类型进行比较,并基于各单体花色苷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1种花色苷,‘西拉’花色苷含量最高;‘黑比诺115’的二甲花翠素-3-葡萄糖苷相对含量最高,且不含酰化类花色苷;‘丹魄’是花翠素-3-葡萄糖苷、甲基花翠素-3-葡萄糖苷相对含量较高的品种。从酰化花色苷的相对含量可以看出,乙酰化和香豆酰化花色苷相对含量高于咖啡酰化类,‘马贝克’‘西拉’酰化花色苷相对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品丽珠’和‘内比奥罗’的乙酰化花色苷相对含量最高;‘马贝克’的香豆酰化花色苷含量最高;‘蒙特布查诺’的咖啡酰化类花色苷含量最高。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14个品种(品系)可以被分为2大类,第1大类是‘黑比诺115’,第2大类包括‘马贝克’和其他品种。主成分分析将‘黑比诺115’和‘多塞托’分在第1象限,‘蒙特布查诺’和‘丹魄’分在第2象限,第3象限是‘比诺塔吉’‘内比奥罗’‘西拉’和‘马贝克’,‘品丽珠’和‘美乐’的各个品系都在第4象限。【结论】不同品种单体花色苷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供试的14个葡萄品种(品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花色苷可以作为化学指纹区分14个欧亚种红色酿酒葡萄品种(品系)。  相似文献   

9.
杨梅花色苷提取工艺条件的响应面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杨梅资源的利用和活性成分的开发,运用四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法及分光光度法探讨了杨梅鲜果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杨梅花色苷粗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结果表明,曲面回归方程与实验结果拟合性好,优化工艺为提取温度35.34℃,液料比(v/w)11.02∶1,乙醇体积分数为68.09%,pH值2.72。在该条件下,杨梅花色苷的提取率为94.33%。将杨梅花色苷提取液通过大孔树脂进行分离,所制备的杨梅花色苷粗提物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优于EGCG,其IC50为0.1026mg·L-1。研究结果表明杨梅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花色苷等酚类物质可能为杨梅中重要的抗氧化成分。  相似文献   

10.
越橘果实花色苷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法测定5个越橘品种果实、果皮和果肉花色苷含量,采用DPPH法、FRAP法和ABTs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越橘果实中富含花色苷且品种间存在差异,不同品种果皮中花色苷含量为554.58~1 248.70 mg/kg,果肉中花色苷含量为115.35~179.78 mg/kg,果实中花色苷含量为669.93~1 428.48 mg/kg,果皮中花色苷含量明显高于果肉;果皮、果肉和果实中花色苷含量均较高的品种为‘莱格西’,其次为‘布里吉塔’,‘密斯梯’最低。果实花色苷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果皮、果肉和果实中花色苷抗氧化能力较强的品种均为‘莱格西’和‘布里吉塔’。果皮中花色苷含量均与FRAP和ABTs呈显著正相关,果肉和果实中花色苷含量均与FRAP和ABTs呈极显著正相关;对3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表明,FRAP和ABTs方法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越橘果实花色苷抗氧化能力测定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山桃稠李果实为试材,在山桃稠李的果实转色期采集果实,测定了不同采样时期果实的总花色苷、花青素-3-葡萄糖苷、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含量,确定了果实从转色期至成熟期花色苷含量与PAL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山桃稠李果实从转色期至成熟期总花色苷与花青素-3-葡萄糖苷均表现为增长趋势,成熟期含量最高;PAL对花色苷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花青素-3-葡萄糖苷与花色苷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红色系中原牡丹品种花色苷和黄酮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HPLC-DAD-MS技术分析了红色系中原牡丹(24个品种)花中的主要花色苷类化合物,对各类花色苷的相对含量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测定了花色苷和黄酮的总含量.共检测到5种花色苷,分别为矢车菊-3,5-O-二葡萄糖苷、天竺葵-3,5-O-二葡萄糖苷、芍药-3,5-O-二葡萄糖苷、矢车菊-3-O-葡萄糖苷、芍药-3-O-葡萄糖苷.依据所含花色苷的类别及相对含量,将红色系中原牡丹分为四大类,分别为Pn、Cy类;Pn、Cy>Pg类;Pn、Pg类;Pn、Pg>Cy类;多数品种花色苷含量为(1~10)×10-2%,黄酮含量在0.6%~2.0%;不同品种中,花色苷含量越高,助色系数越低.  相似文献   

13.
以红树莓(Rubus idaeus L.)为试材,采用双水相法对红树莓中花色苷进行提取,通过硫酸铵浓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5个单因素试验分析对花色苷含量的影响,在该基础上结合响应面优化,获得最佳提取工艺,并研究食品配料及添加剂对所提取的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红树莓在食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红树莓花色苷最佳提取工艺为硫酸铵浓度0.55 g·mL-1,乙醇体积分数20%,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1∶40 g·mL-1,花色苷含量0.079 1 mg·g-1。不同食品配料和添加剂对花色苷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4.
以秋冬季丝棉木的红色叶片为材料,研究叶片中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和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成分做出鉴定。结果表明:丝棉木叶片中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方法为以90%甲醇-0.1 mol·L~(-1)盐酸作为提取液,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 h,料液比为1∶40 g·mL~(-1)。花色苷对日光敏感,在酸性条件下稳定,60℃以下比较稳定,Pb~(2+)、Fe~(2+)、Fe~(3+)和Cu~(2+)对花色苷有破坏作用,不耐氧化剂和还原剂,麦芽糖对其稳定性也有较大影响。花色苷的主要成分为飞燕草素-3,5-二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  相似文献   

15.
花青苷成分对瓜叶菊花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卫  李崇晖  王亮生  戴思兰  徐彦军 《园艺学报》2009,36(12):1775-1782
 通过测定不同花色瓜叶菊舌状花花色表型和定性定量分析其花青苷成分组成, 探讨不同瓜叶 菊花色表型与其所含花青素类色素类型之间的关系。采用分光色差计(NF333) 测量了不同花色的色相值。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 - PAD) 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HPLC - ESI - MS) 分析花瓣中花青苷和黄酮醇的组成及含量。分析表明: 花色表型中亮度和花青苷总量之间存在线性负相关。蓝色和红色瓜叶菊花色分别由飞燕草素苷元(Dp) 和矢车菊素苷元(Cy) 为核心的花青苷决定。粉色瓜叶菊含有Cy和天竺葵素苷元( Pg) 为核心的花青苷。紫色瓜叶菊主要含有Dp和Cy为核心的花青苷。瓜叶菊花色亮度与花青苷含量负相关, 瓜叶菊花红色程度和Cy为核心的花青苷含量正相关。瓜叶菊主要由花青素决定其呈色。  相似文献   

16.
以黑果腺肋花楸为试材,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及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花色苷,以确定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花色苷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46℃、料液比1∶23.8g·mL~(-1)、浸提时间4.2h,其提取率为6.12mg·g~(-1);最佳分离纯化工艺为以XAD-7型树脂为填料,30%乙醇洗脱,最佳吸附流速1.0 mL·min~(-1),解析流速1.0mL·min~(-1)。在此基础上,可对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进行微胶囊化,以便应用到食品加工中。  相似文献   

17.
以红叶石楠为试材,采用微量元素喷施方法,研究了Mn、Zn、Fe、B对其叶片花色苷及合成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了解叶色的调控机理。结果表明:微量元素喷施初期,各处理之间叶片花色苷的含量差异不大。第三次喷施后,0.6%B、0.4%Mn以及0.6%Fe处理组花色苷的含量增加幅度高于其它处理,结果表明B、Mn、Fe有利于花色苷合成。喷施Zn对红叶石楠叶片中花色苷含量没有效果;喷施不同微量元素处理对花色苷合成过程中酶的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查耳酮异构酶(CHI)、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和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中,CHI、DFR活性变化趋势与花色苷含量基本一致,0.2%Fe溶液和0.2%Zn溶液对红叶石楠叶片中PAL活性促进效果最明显。0.4%P溶液、0.2%Mn溶液和0.2%Zn溶液对CHI活性促进效果最明显。0.2%B、0.4%Fe和0.6%Zn对DFR活性促进效果最明显。B、Fe处理后DFR、CHI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表明DFR和CHI对花色苷合成有启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两季葡萄花色苷的组分差异。【方法】以成熟期‘赤霞珠’冬果和夏果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检测其果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和含量,并监控不同发育期浆果的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赤霞珠’冬果果粒质量小于夏果,但果皮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夏果;成熟期‘赤霞珠’冬果果皮中共检测到17种花色苷,而夏果中检测到16种;成熟期‘赤霞珠’冬果果皮中的花色苷总量及大多数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夏果;‘赤霞珠’冬果葡萄果皮中3’,5’-羟基取代花色苷、酰化修饰及甲基化花色苷的含量显著高于夏果。【结论】通过对气候条件的分析,与夏季相比,一年两收栽培区南宁下半年较长的光照时间、较少的极端高温(≥35℃)及更为干燥的气候是酿酒葡萄冬果成熟度高、花色苷总量及稳定花色苷含量都显著高于夏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南宁地区下半年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酿酒葡萄生产。  相似文献   

19.
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苷和黄酮醇类物质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琼  王红清  冷平  贾乐新 《园艺学报》2008,35(12):1735-1742
以‘赛娃’草莓为试材,研究了果实中花色苷和类黄酮类物质的形成机制。在‘赛娃’果实中共检测到12种花色苷和7种黄酮醇类物质。幼果期(盛花后15~25 d)果实内没有花色苷的积累,但黄酮醇类物质大量积累;随着果实成熟,花色苷含量逐渐增加,黄酮醇类物质含量降低;遮光导致花色苷和黄酮醇类物质的积累降低了70%~90%,尤其是花青素糖苷和槲皮素糖苷的含量降低了90%以上,表明遮光抑制草莓花色苷和黄酮醇类物质的积累,且对花青素、槲皮素合成的抑制明显高于花葵素和山奈酚。草莓果实类黄酮类物质代谢在发育前期主要向双氢槲皮素方向合成,果实成熟期主要向花葵素方向合成。  相似文献   

20.
花色苷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水溶性色素,广泛存在于果蔬中,是蓝莓等浆果中的主要功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癌、抗炎和抗菌等,在食品和制药领域应用广泛。然而花色苷稳定性差,其结构易受外界环境及消化系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导致生物利用率及生物活性降低,应用范围受限。本文综述了花色苷在体内的营养吸收特性,分析了影响花色苷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花色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