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菜用甘薯是以嫩梢或叶柄作为食用部位的一种蔬菜专用型甘薯品种,具有营养丰富、保健作用强等特性,是公认的"长寿蔬菜",被誉为"蔬菜皇后",深受消费者青睐.此外,叶菜用甘薯还具有茎叶生长快,再生能力强,茎端生物产量大,茎尖茸毛少、口感嫩滑,耐高温、高湿,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日本、韩国对叶菜用甘薯的选育工作开展较早,日本选...  相似文献   

2.
甘薯茎尖的营养价值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甘薯的营养价值 甘薯茎尖蔬菜有"蔬菜皇后"之称,营养丰富,翠绿鲜嫩,香滑爽口,甘薯茎蔓的嫩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一个成年人只要每大食用100 g甘薯茎尖,即可满足人体的矿物质需求.众多研究表明,甘薯茎尖具有补虚益气、健身强肾、益肺生津、抗癌及延缓衰老的作用,作为一种功能食品,在21世纪人类食品中的影响将愈加广泛.  相似文献   

3.
甘薯茎蔓的嫩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甘薯嫩尖的营养价值及食用价值明显高于芹菜、菠菜等蔬菜,尤其是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胡萝卜大约高出3.8倍.  相似文献   

4.
王荣敏 《蔬菜》2005,(7):28-28
我们一般把采摘的薯蔓顶端10~15cm的幼嫩部分(包括茎、顶叶和叶柄),称为甘薯茎尖蔬菜。它的营养极为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灰分等含量均高于白菜、芹菜等蔬菜;同时,甘薯茎尖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味极佳,便于加工。  相似文献   

5.
叶用甘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近年来,在台湾、广东和浙江等地开发出以食用嫩茎叶为主的叶用甘薯品种。与块根甘薯品种相比,叶用甘薯的茎尖嫩叶更清香可口,炒食口感好,甘薯味淡,而且始终呈现青绿色,颜色鲜亮;叶用甘薯的叶片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预防中老年人心脑血管、消化道等疾病。叶用甘薯在6—10月高温多雨季节生长速度快,10—15d(天)即可采摘1次,可连续采收7—10次,每667m^2产量800—1000kg,按目前本地市场价8—10元·kg^-1计,平均每667m^2纯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因此,叶用甘薯茎尖嫩叶的上市既增加了夏淡时蔬菜上市种类,而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值得开发的营养保健蔬菜——甘薯茎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士辉 《蔬菜》1999,(3):16-16
长期以来,甘薯主要用作粮食、饲料和加工原料。虽然有的地方有采食甘薯嫩茎叶的习惯,但主要用来补粮、菜之不足,并不是作为真正的蔬菜来食用。自80年代初以来,日本、台湾等地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了甘薯茎尖的营养保健作用,甘薯茎叶才逐渐走向市场。在日本、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由于货源不足,价格暴涨,香港市场每trg售价高达140港元。在香港的高级宴会上,甘薯茎尖是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被誉为“蔬菜皇后”。在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及其它大中城市,甘薯茎尖也倍受青睐,市场上售价也达3-5元,远远高于其它绿叶蔬菜。据测定,每…  相似文献   

7.
对4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清洁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茎尖采摘批次、茎尖产量、市场认可度、食用口感、清洁栽培效益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两个菜用甘薯品种BC04,BC03可作为郧县城区乃至十堰地区新兴蔬菜进行适度规模种植,以丰富市民“菜篮子”,满足市民对蔬菜食品安全和保健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甘薯块根的用途,而忽视了茎尖、叶柄的菜用价值。据分析,甘薯茎尖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茎尖、薯块兼用型新品种翠绿在我市经过2年的引进试种,表现为菜用茎尖适口性好、上市量大且薯块产量高,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甘薯茎叶尤其是嫩梢和叶片(含叶柄)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等,因其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香滑爽口,深受人们的喜爱。泉薯830系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7年秋季用龙薯34为母本、泉薯95为父本杂交而成。泉薯830分枝性较强,茎叶翠绿且生长旺盛,1999年开始加强其蔬菜利用的综合性状鉴定,至2001年经连续三年比较试验,泉薯830的茎叶产量和食用品质等性状均优于食20、福薯7-6和富国菜等品种,适宜作为蔬菜采食。1特征特性泉薯830短蔓较直立,叶片尖心形带齿,顶叶、嫩叶、叶…  相似文献   

10.
红薯茎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钙、铁质,可作为蔬菜食用.下面介绍两种红薯茎尖产品的加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蔬菜型甘薯是指食用甘薯茎叶生长点以下10~30cm的茎叶幼嫩部分为主的甘薯品种;其营养丰富、食味鲜美、易栽培,一次种植周年可多茬收获,经济效益显著。从栽培和种植管理角度给蔬菜型甘薯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佳琳  宋聚红  王海山 《蔬菜》2023,(11):76-78
为进一步提升北方甘薯栽培种植效益,结合菜用甘薯的特点,因地制宜,从品种选择、种苗繁育、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总结了适宜北方地区的菜用甘薯高效栽培技术,可实现露地种植连续采收3个月茎尖,667 m2效益在10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甘薯蔓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花色素苷、咖啡氯原酸、黄酮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能防止衰老、预防癌症、保持心血管健康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正因为此,甘薯蔓尖已逐渐成为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绿色蔬菜。甘薯蔓尖的营养组成及其品质会受甘薯品种、季节、温度、光照、栽培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实施甘薯蔓尖产业化,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收益,增加农民收入。今后在甘薯蔓尖的科学研究中,应开展或强化口味、质地、市场、贮藏,以及器官(味觉、嗅觉、视觉)感觉评价等项目。为进一步推进甘薯蔓尖的产业化发展,提出“加强宣传,加强蔓尖专用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和相应栽培体系研究,开展甘薯蔓尖休闲食品技术的研制及开发工作,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进行无公害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叶用薯是将甘薯鲜嫩茎叶作蔬菜用的专用甘薯,其鲜嫩茎叶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膳食纤维、蛋白质、多种矿物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具有食疗保健作用,被医学家称为抗癌蔬菜,被营养学家誉为长寿蔬菜。  相似文献   

15.
甘薯茎尖分化及试管苗快繁培养基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4个甘薯品种的茎尖为接种材料,进行甘薯脱毒快繁培养基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茎尖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2 mg/L;最佳试管苗切段快繁培养基为1/2 MS(2/3琼脂+1/3食用胶+白砂糖)。茎尖分化成苗率高20%,快繁培养基成本降低45%,苗壮。  相似文献   

16.
汪李平  杨静 《长江蔬菜》2017,(24):20-22
正甘薯又名红薯、红苕、红芋等,原产美洲,为旋花科甘薯属蔓生草本植物。其主要作粮食、饲料和加工原料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食用甘薯叶或叶柄的传统习惯。菜用薯尖,又称菜用甘薯、叶用甘薯、薯尖、苕尖等,以幼嫩的茎叶供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等,且口感鲜嫩滑  相似文献   

17.
甘薯(Ipomoea,batatas,Iam)属于旋花科甘薯属,蔓生草本植物,块根富含维生素A等多种营养成分,其茎叶含有维生素A、B、C及铁、钙等有益成分,现随茎叶加工技术的应用而使其走向国际市场。本文对甘薯茎叶深加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质谱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种植于大棚内的7种菜用甘薯茎尖的12种矿质元素和17种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薯茎尖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和氨基酸,不同甘薯茎尖的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略有区别。常量元素方面,镁的含量波动较小,为2 904.53~3 903.17 mg/kg,钾、钙、钠的含量波动较大,特别是钠,为544.24~11 086.49 mg/kg;微量元素方面,7种甘薯茎尖含量较大的分别为铁、锌、锰、硼,在18.64~115.88 mg/kg,含量较小的分别为铜、铬、钼、钴,在0.02~21.65 mg/kg。7种甘薯茎尖的氨基酸含量丰富,氨基酸总量在26.61%~30.03%,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例E/T值在33.20%~37.66%,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之比E/N值在0.50~0.60,基本符合FAO/WHO关于理想蛋白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桂菜薯1号为菜用保健功能型甘薯新品种,茎尖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烫熟后颜色翠绿,食用有甜味、香味和滑腻感,食味品质优良,平均每667 m2茎尖产量为3 203.9 kg,适宜长江中下游及南方薯区种植。菜用型甘薯是以茎叶作为蔬菜食用的一类甘薯,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效益好、营养丰富、保健功能突出等优点(杨汉等,2017;黄雨等,2021;袁蕊等,2021),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20.
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百薯1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薯1号’是由‘安薯07’自交选育而成的叶菜型甘薯新品种, 株型半直立, 基部分枝25~30个, 茎蔓细, 蔓最长80~100 cm, 叶片小, 全身无茸毛。茎尖产量22.5 t/hm2以上, 适合大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