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京市是全国知名的芦蒿产地,栽培面积为0.25万公顷以上,也带动了全省全国各地芦蒿生产的快速发展,总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往往造成芦蒿价格不稳,给种植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此,南京近郊八卦洲、东沟等沿江芦蒿种植地区,农民寻求差异发展,春秋种植两季超甜玉米,冬季种植省工的小白菜、菠菜等,越冬叶菜好销、价格稳。该栽培模式投入小、效益高,现归纳总结如下。1经济效益早春超甜玉米667米~2产1100千克,产值2200元,秋超甜玉米667米~2产900千克,国庆前后上市,产值1800元,越冬  相似文献   

2.
江苏灌云县生态条件优越,非常适宜发展优质高效设施蔬菜。利用当地的优质水源发展芦蒿—番茄种植模式,不仅可在冬季生产出当地人喜爱的芦蒿,还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但芦蒿生产中易发生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蚜虫、蒿瘿蚊、斜纹夜蛾、蜗牛等,生产中应采用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1996年我们从江苏引进蔬菜新品种芦蒿,随着栽培技术的提高和改进,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7hm2。通过对空气、土壤、水源等环境的控制和农药、化肥的管理,芦蒿产品已成为人们心目中营养价值较高的绿色安全农产品。  相似文献   

4.
南京农业嘉年华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土壤、气候条件特别适合种植各类野生蔬菜.八卦洲是江苏省最大的"野八鲜"(芦蒿、马齿苋、香椿头、荠菜、枸杞菜、马兰头、菊花脑和苜蓿)生产基地,其中以芦蒿最为著名.八卦洲街道因地制宜发展芦蒿产业,芦蒿产业成为街道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八卦洲也被誉为"中国芦蒿第一乡".  相似文献   

5.
八卦洲芦蒿的连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蒿是一种野生蔬菜 ,自古以来就受人喜爱 ,明朝朱元璋在金陵称帝时 ,就指定每年在清明节前后进贡芦蒿。自从 1990年以来 ,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镇通过发展人工栽培 ,使芦蒿种植面积有了大幅度提高 ,并带来了一连串连锁效应。1 八卦洲富了“八卦洲、八卦洲 ,十年九不收 ,一条裤子九条沟”。就在 1990年之前 ,栖霞区八卦洲镇还是全区有名的贫困乡 ,自从 1992年加快发展种植芦蒿之后 ,农民的钱包就快速地鼓了起来。如外沙十队宇振民1994~ 1996年 3年大棚栽培芦蒿 0 4 5 3hm2 ,收入 7 6 8万元 ,在他的带动下 ,1998年外沙十队共种植大棚芦蒿 …  相似文献   

6.
正芦蒿又名蒌蒿、水蒿、香艾等,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八卦洲芦蒿是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的特产,有"中国芦蒿之乡"的美誉。八卦洲镇位于南京市主城区北部长江中,南与燕子矶,北与六合区隔江相望,因形似草鞋,曾名草鞋洲。清代后期因与另一七里洲合并,渐成为八卦状,更今名。八卦洲芦蒿为地理标志产品,获国家工商总局证明商标。八卦洲四面环江,洲上没有污染企业,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芦蒿等野菜的生长。现有芦蒿种植面积2 333 hm~2(3.5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京市八卦洲乡积极抓住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芦蒿产业,2000年全乡芦蒿种植面积发展到2 208hm2,总产达到3 974万kg,产值达到1.01亿元,成为全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全乡基本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市场经营的格局,芦蒿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加工、销售相应发展,芦蒿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8.
八卦洲镇发展芦蒿产业的七点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焕胜 《长江蔬菜》2004,(11):56-5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京市八卦洲镇抢抓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芦蒿产业,成为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2003年全镇芦蒿种植面积达到2 333 hm2,总产量达到5 290万kg,总产值1.366亿元.据统计,八卦洲镇10年累计为市场提供芦蒿2.7亿kg,上市产值达7.43亿元.目前,全镇基本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市场化经营的格局,芦蒿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加工、销售相应发展,芦蒿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回顾芦蒿产业的发展过程,有以下七点经验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9.
芦蒿是菊科蒿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经人为驯化改良成为消费者喜爱的绿叶菜类蔬菜,其清香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丰富,具有清凉、平抑肝火等功效,是一种典型的富硒保健蔬菜."灌云芦蒿"是江苏灌云县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之一,以日光温室栽培为主,目前种植面积达1.2万亩(800万hm2),667 m2产值连续多年超过2.5万元,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已成为当前发展的优势产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特色和优质蔬菜,因此当前是蔬菜产业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灌云芦蒿"产业需要抓住机遇,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促进芦蒿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芦蒿生产目前仅在整地和施药环节有部分机械投入使用,扦插、采收和包装环节主要依靠人工完成,生产成本高且劳动强度大。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蔬菜机械化团队对芦蒿耕整地、扦插、收获和包装等主要环节进行机具选型和配套,初步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芦蒿机械化生产方案,有助于降低芦蒿生产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八卦洲是全国知名的芦蒿知名产地,“洲野”牌芦蒿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栽培面积达1500hm2以上。为合理安排茬口,合理轮茬,进一步提高八卦洲岛上有限土地的利用率,提高芦蒿主产地的种植效益,我们进行了“春超甜玉米、伏豇豆、冬春芦蒿”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收益。一、经济效益超甜玉米每667m2产1100kg,产值2200元;伏豇豆每667m2产1000kg,产值2800元;冬春芦蒿每667m2产量1600kg,产值3500元。每667m2合计总产值8500元,纯收入7000元左右。二、茬口安排春种早熟超甜玉米采取大棚内穴盘育苗,大棚加小棚双层覆盖,3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2.
茄子受连作影响较大,土传病害难防控。在多年研究基础上总结出茄子-芦蒿轮作种植模式,茄子土传病害发生明显降低,且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了设施茄子连作障碍。设施茄子连作障碍现象普遍,连续种植2~3年即会发生,且日趋严重、防治困难,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难题。研究表明,土壤有害微生物积累、土传病害加重是引起茄子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水(湿)旱轮作是防治茄子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芦蒿,又名水蒿,喜湿、耐冷凉,多湿生栽培,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3.
芦蒿设施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蒿,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主要以鲜嫩茎秆作蔬菜食用,清香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丰富,并具有独特风味,它是南京春季市场主要野菜品种之一,深受广大市民所喜爱。为加快开发利用野菜资源,1995年南京市成立了“野菜家种协作组”,共同组织攻关,迅速扩大栽种面积,变露地为保地栽培,满足了市场需求,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发展状况 90年代初,八卦洲农民利用旧薄膜等进行芦蒿浮面覆盖,逐步发展利用小棚覆盖,上市期有所提前,种植面积不断增加。1995年芦蒿面积达6200亩,其中保护地栽培 1300余亩,单产由过去 350kg提高到500kg左右;1996年芦蒿面积发展到7200亩,保护地面积达3200亩,单产水平由1995年500多公斤提高到700kg左右,一季亩产值均达万元,最高达1.3万元。上市期比过去提早二个月,最早于1月8日上市,不但春季供应,去年伏缺期间同样有芦蒿上市。目前八卦洲乡已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出现了芦蒿专业村、专业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二、棚型结构 近几年,南京新老菜区推广芦蒿竹大棚保护地栽培,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竹大棚结构简单,成本低,价格是钢管大棚的1/8-1/9,容易被菜农接受。竹子以淡竹为主,粗度为直径2.5-3cm,架设跨度 4.5-5m,高度不低于1. 7m,操作简单,拆装方便。八卦洲乡芦  相似文献   

14.
芦蒿和芹菜分别是菊科和伞形科重要的绿叶蔬菜作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宿迁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芦蒿和芹菜的生长,形成了以秋冬芦蒿、春夏芹菜轮作的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宿迁地区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总结了宿迁地区绿色优质高产的芦蒿—芹菜栽培技术,对增加种植户经济效益和提高生态效益,守住百姓的菜篮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藜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又名水蒿、蒌蒿、芦蒿、泥蒿、柳蒿、香艾蒿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我国南方特色蔬菜作物[1,2].野生藜蒿在我国东北至长江流域各地均有分布,主要生长在低海拔地区的河汊岸边与沼泽地带等比较潮湿的地方,我国于20世纪80 年代开始规模化种植藜蒿[3,4].  相似文献   

16.
正蒌蒿是江苏省灌云县的特色产业,当地已形成"基地+农户+经纪人+网点+品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利用日光温室种植蒌蒿一年可采收2~3茬,效益是种植常规蔬菜的2倍。蒌蒿又名芦蒿、狭叶艾、水蒿等,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地下根茎越冬,根系发达,吸收肥水能力极强;主要以鲜嫩茎秆作蔬菜食用,口感外脆里嫩,纤维感少,同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  相似文献   

17.
芦蒿保鲜技术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又名蒌蒿、水蒿、藜蒿、狭叶蒿等,是菊科蒿属植物,为一种风味独特的野菜,在全国均有野生分布,在南京市民中有传统的食用习惯,近年来南京八卦洲芦蒿的人工栽培技术取得突破,形成了一个面积达4万亩的芦蒿栽培区,在江苏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其栽培技术和资源发展属国内领先水平。由于栽培面积较大产量较高,需要向外地运输销售,而芦蒿鲜嫩,不易保藏运输,制约了芦蒿的向外销售,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迫切需要保鲜技术。为此我们开展了对芦蒿贮藏保鲜的研究工作,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保鲜技术资料,现将部分数据…  相似文献   

18.
茎叶类蔬菜生产技术装备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茎叶类蔬菜机械化生产水平低,存在机具功能单一、适应性差、生产效率低、作业质量差以及各环节机具不配套、与叶菜类蔬菜种植农艺不匹配等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国情,选取鸡毛菜、芦蒿、西芹等茎叶类蔬菜,研究其生长特性和种植农艺,总结分析国内茎叶类蔬菜生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并以自主研制的整地播种、收获作业装备举例分析,提出茎叶类蔬菜生产机械化当前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今后研究开发茎叶类蔬菜生产技术装备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孙军 《上海蔬菜》2007,(3):50-50
芦蒿又名蒌蒿、香艾、柳蒿、黎蒿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蒿在日平均温度4.5℃以上时开始萌发,在土壤中越冬的地下茎上侧芽(潜伏芽)破土形成新苗。茎生长最适温度为12~18℃,20℃以上茎秆迅速老化。芦蒿喜湿耐肥,在旱地和浅水中均可生长良好,喜冷凉和光照充足的气候,温度适应范围较  相似文献   

20.
芦蒿大棚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蒿属菊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又名蒌蒿、水蒿。芦蒿以嫩茎供食,味清香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丰富,含蛋白质、钙、磷、VB1、Vc、胡萝卜素、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开胃行水、清热解毒之功效,是一种营养保健型蔬菜。我县于2000年从江苏南京引入芦蒿试种,通过3年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