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概述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来,我们哈尔滨道里区先后营造了大面积的农田防护林,全区99个自然村屯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农防林对改造小气候,减免风沙干旱,保证农业的高产稳产和蔬菜基地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农田防护林的抚育间伐是促进林木更好地生长、发育、持续发挥护田增产作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我区在“三北”一期工程时营造的防护林已二十多年了,据调查,从第十年开始其生长量就逐年下降,现在的树高生长量与十年前比较下降了40%~60%;胸径生长量下降了30%~40%;材积生长量下降了20%~30%,而…  相似文献   

2.
浙北海涂区树种耐盐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选用海涂区农田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美洲黑杨,水杉,女贞,杉木,香樟,珊瑚树等12个树种为试材,在上虞市海涂实验农场轻,中、重度盐渍化土壤中进行树种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各树种抗盐能力不同,美洲黑杨,水杉,女贞,珊瑚树,海桐等树种,耐盐临界值为0.22%-0.25%,具有较强抗盐能力。树种耐盐临界值,应以林木生长期测定为准。  相似文献   

3.
农田防护林对保障农业生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就张掖市农田防护林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实际提出了张掖市农田防护林发展的措施及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建设农田防护林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风沙、干旱.调节气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高产、稳产的根本措施之一.阐述了农田防护林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农田防护林建设规划设计要求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平原地区在全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平原地区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左右;土地面积682.3万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6.4%,其中,耕地面积449.8万公顷(含基本农田412.5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4%。近年来,河北省在平原地区建设环城林和环村林,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小型公益林、沿海防护林、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基地等,初步建成了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的网、带、片、点相结合的平原防护林体系。全省平原区现存村屯四旁树1.3亿株,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2.9%;农田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54%;速生丰产林基地26.6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已达61.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0.25%。尽管河北省平原绿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全省尚未建成一个完整高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部分地区农田防护林网还极不完整,农田防护林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和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的作用还远未发挥出来,干热风、干旱、霜冻、盐渍化的危害常常发生,严重影响了粮食的增产,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急需加大平原绿化步伐,增强平原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就河北省平原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建设农田防护林的目的是改善农田生态条件,确保农田高产稳产,并发挥农田生态系统综合效益.丰镇县天德永大队的农田防护林和苗圃防护林的林带建成后进行了统一的抚育管理.测定项目包括农田防护林现存量、农田小气候、农田产量和林带枝叶量,测定林带树种为辽杨、北京杨、群众杨,测定的时间为1981年-1984年.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农田防护林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典型农田防护林建设为依托,在总结内蒙古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并结合现在的林业生产实际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内蒙古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减少胁地的途径,采伐更新措施以及农田防护林效益评价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等,提出了内蒙古可同类型区农田防护林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展了农田防护林生态建设模式示范试验,提出在农田区内建设柑桔、Pong柑、桧柏等防护林带模式,为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及粮区产业结构调整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浅谈兵团农田防护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防护林体系是维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团场绿洲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改善绿洲职工群众生活、生产条件,保障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目前,兵团各植棉团场广泛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大田灌溉,加之现有防护林模式存在着一定缺点,这些均对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兵团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对如何提高今后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护,提出对策和措施,为兵团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波阳县自1987年以来,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大力加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现已基本形成了带、网、片、点相结合的区域性农田综合防护林体系,使全县生态环境大为改善,确保了农业的高产稳产,全县年增收粮食5000多吨,增幅达10%以上。 波阳县长期以来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严重,该县受风沙危害的耕地达30万亩,年损失粮食1万多吨。1986年,全县粮食亩产仅270公斤,严重制约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于此,1987年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建设防护林,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广东省沿海防护林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沿海防护林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一部分 ,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广东省海岸线长 ,营造沿海防护林时间早 ,规模大 ,成效好 ,50年代在粤西滨海沙地营造木麻黄成功 ,防护林带成为沿海地区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屏障。通过对建设沿海防护林必要性的论述以及广东省沿海防护林沿革情况的回顾 ,提出了沿海防护林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 ,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 ,区一亚区 ,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 10个一级生态区 :天然林保护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区、水土保持生态区、防护林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  相似文献   

13.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区一亚区,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10个一级生态区:天然林保护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区、水土保持生态区、防护林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  相似文献   

14.
何方 《经济林研究》2002,20(4):23-26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区一亚区,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10个一级生态区;天然林保护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区、水土保持生态区、防护林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  相似文献   

15.
何方 《经济林研究》2003,21(2):23-27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区一亚区,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10个一级生态区:天然林保护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区、水土保持生态区、防护林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区一亚区,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10个一级生态区;天然林保护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区,水土保持生态区,防护林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 ,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 ,区一亚区 ,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 10个一级生态区 :天然林保护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区、水土保持生态区、防护林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  相似文献   

18.
何方 《经济林研究》2003,21(4):27-29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区一亚区,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10个一级生态区;天然林保护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区、水土保持生态区、防护林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从农田防护林带的结构设计选择,林带走向、间距,防护林树种选择、整地、造林方法及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科尔沁沙地这一地区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20.
Reliance on 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 from homegardens and forests in a Sri Lankan village is presented. Land and tree tenure in this village adjacent to the Sinharaja Man and the Biosphere (MAB) Reserve have shifted dramatically because of changing priorities in forest management recently shifting from utilization toward complete forest protection. Local residents must adapt to a new set of social circumstances. Household demographics, access to land, and income from 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 (NTFPs) and external employment are examined as pertinent to household food acquisition. Linear correlations show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between income generated from the sale of agricultural produce and 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 and the amount of money allocated to food purchases. Fifty-five edible plant species were found in homegardens. Four forest tree species provide food regularly. Case studies are essential in increasing the natural resource manager's awareness about the role of agroforestry in protected areas management and his or her understnading of promoting protection without compromising subsistence ne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