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螳螂属于螳螂目螳螂科,是重要捕食性昆虫之一,是多种农林害虫的天敌。它具有繁殖力高、食量大、食虫范围广等特点。据报导,螳螂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已发现一千八百多种,我国已知的有五十一种。近年来,在棉田、松林和苗尉地进行人工释放试验,对降低害虫数量获得了初步成效。为了探索应用螳螂防治马尾松毛虫,作者从一九七八年开始,对螳螂的生活习性进行观察研究,与此同时,在林间进行人工释放试验。初步调查,我区北至全州,南至北海市的海岛上,都有螂螂分布。目前,初步发现和人工饲养的螳螂有广腹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大刀螳螂(Paratenod-  相似文献   

2.
正小螳螂一降生,就同时扮演起捕食者和猎物的双重角色。幼年时期,它们身小体弱,很容易成为许多捕食者的美餐。许多肉食性的节肢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都会捕捉螳螂作为美食。随着慢慢长大,这场大戏中的一些角色开始发生互换,成长中的小螳螂会陆续将它们昔日的一些敌人逐个拉进菜单,比如蜘蛛、蝎子、黄蜂之类。但很多敌人个体太大了,远远超出了螳螂  相似文献   

3.
雌螳螂“食夫”之谜已揭开@胡一民雌螳螂“食夫”之谜已揭开○胡一民雌螳螂“食夫”是昆虫学界一桩争论不休的历史悬案。昆虫工作者为揭开其“杀夫”之谜,做了不少的观察研究,提出了多种解释。一是雌虫认为雄虫不愿与其婚配,“为情而杀”;二是雄虫为满足雌虫孕期营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参加这个活动使我想起童年的两件与动植物有关的事情。一是小时候种的一棵树。那是一棵椿树。树苗是我挖了来种在院里的,没想到就活了。那是60多年前的事了,如果现在还在的话,应该已经长成栋梁之材了。我到现在都很想念我那棵树。我还很喜欢动物,尤其是昆虫。我小时候有一次为了看螳螂蜕皮,一动不动,一眼都不敢眨地等了一晚上,就想看看螳螂它到底蜕皮是什么样。等了一晚上终于看到了,一辈子都忘不了当时的情景和激动的心情。原来螳螂蜕皮是从背上先开口,露出来肚子,然后才是脖子和头。而且,当时令我很惊讶的是,刚蜕完皮的螳螂竟然是纯白色的…  相似文献   

5.
兰花螳螂     
<正>兰花螳螂是螳螂目昆虫中漂亮、抢眼的成员,多产于热带雨林地区,是世界上进化得较完美的生物之一。它们的步肢演化出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可以在兰花中拟态而不会被天敌发现,并能轻松把传粉或盗蜜的昆虫骗来成为自己的美餐。谁说守株待兔不是狩猎的好方法,兰花螳螂就是典范,不过关键是人家美得像花儿一样。  相似文献   

6.
我所于1978年初,开始人工饲养螳螂的试验。至今,已完成两个世代,共饲养出29239只若虫。利用其捕食马尾松毛虫、蚜虫等林农业害虫的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螳螂,是人们比较熟悉的益虫,喜欢捕食各种各样的昆虫,是多种农林害虫的天  相似文献   

7.
中华大刀螂(Para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属螳螂目(Mantodea)、螳螂科(Mantidae),是重要的捕食性昆虫,食量大、食虫范围广、繁殖力强。在燕山山脉浅山区的油松天然林中,是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Butler))幼虫的重要天敌。作者于1986  相似文献   

8.
捕食马尾松毛虫的螳螂——马尾松毛虫天敌研究(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捕食马尾松毛虫的螳螂文献上记载有两种,我们在浙江省余杭县、余姚县等地采到三种,它们是:广腹螳螂(Hierodula Datallifera Servill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 Thunberg),棕污斑螂(Statilia nemoralis Saussure)。后两种是新近发现捕食马尾松毛  相似文献   

9.
益虫益鸟是农林的卫士董忠义,晓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就是说,老鹰吃黄雀,黄雀吃螳螂、螳螂吃蝉。这一谚语道出了动物之间一定的食性关系。利用益虫益鸟消灭害虫害鸟的事例,古今中外,皆而有之。据历史记载,唐朝李延寿在《南史》中写道:"范洪胄有田一顷,将...  相似文献   

10.
闲话动物的求偶奇情一些动物为了传宗接代,竟采用了人们意想不到的求偶交配方式,从而使它们繁衍下去,这里不妨介绍几种。危险的婚姻:螳螂,又名刀螂、禾猴子;又因它的一对刃足象把大刀,故也叫“大刀螳螂”。它是农业上捕虫的能手,它捕到的昆虫,大小全吃,甚为厉害...  相似文献   

11.
<正>螳螂,又名马螂康、老虎哥等。一提起它,人们一定不会陌生:8~10厘米长的身子,一对壮实的前肢,时时摆出作揖的姿态;鼓起的三单眼常流露出警觉的神情,灵活的脑袋频频左顾右盼。正因为螳螂有一副别趣的神态,加之它的前肢犹如一把大刀,故得名"大刀将军"。  相似文献   

12.
广斧螳螂Hierodulapatelifera(Servile)在山东日照沿海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鞘在树干、枝或石块上越冬,5月中旬孵化若虫,若虫经8龄,于8月中旬羽化,成虫9月中旬产卵。若虫生活历期平均93.3天,成虫历期平均55.8天,雌雄性比为7∶3。成虫日取食量平均1.48g,每只成虫平均共可食虫82.584g,若虫期平均可食虫34.966g,每头螳螂一生平均可食虫117.55g。该螳螂发生与外界温度、食料、天敌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毕登程 《云南林业》2005,26(6):26-26
从安宁温泉出发,沿螳螂川河谷北行,约莫半个时辰,车窗外几个谷堆似的茅舍便赫然映入眼帘。友人说,青龙谷生态示范区到了。  相似文献   

14.
<正>新疆荒漠属于亚-非荒漠区的一部分,荒漠构成复杂,多以灌木乔木为主。草原面积大,主要为山地草原、湖区草原和平原草原。这种环境导致分布在新疆的螳螂种类屈指可数,但都特点鲜明,具有适应干旱荒漠环境的行为习性。薄翅螳,交配结束前雄性被雌性啃掉半个身子薄翅螳,属螳螂目下螳科、螳亚科的螳属,是分布非常广泛的种类,从欧洲、  相似文献   

15.
用毒绳防治松毛虫Dendrolimussp.死亡率90%以上,不受降雨影响,对天敌安全,如蚂蚁、螳螂,与人工喷雾相比成本可节省12元/hm2.  相似文献   

16.
《绿化与生活》2011,(2):42-43
小时候住在新文化街的大杂院里,到了夏天,房前屋后总有一些小东西吸引着我,为了观察它们,经常忘记吃饭,为此还受到母亲不少的责骂。磕头虫、知了、拉拉蛄、金龟子、臭大姐、花蹦蹦、螳螂、油葫芦、灶马……上学后才知道它们都  相似文献   

17.
秦皇岛市美国白蛾天敌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秀荣 《中国森林病虫》2007,26(3):30-31,34
通过对美国白蛾各个发育期的天敌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除了捕食性天敌七星瓢虫、大刀螳螂等外,幼虫期有2种寄生性天敌、蛹期有12种寄生性天敌,这为保护和利用天敌、有效控制美国白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就是说,老鹰吃黄雀,黄雀吃螳螂,螳螂吃蝉,这一谚语道出了动物之间一定的食性关系。利用益虫益鸟消灭害虫害鸟的事例,古今中外,皆而有之。   据历史记载,唐朝李延寿在《南史》中写道:“范洪胄有田一顷,将遇秋蝗,忽有飞鸟千群,蔽日而至,瞬息之间,食虫逐尽而去。”宋欧阳修在唐书《五行》中载有:“开元二十五年,见飞蝗,有白鸟数千万群飞食之,一夕而尽,禾稼不伤。”这是古人对鸟类捕食害虫,维护农业生产的记载。另据有关资料介绍,啄木鸟是以树木害虫为食的鸟类,人称“树木医生”,它吃天牛…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淮北天然次生林、侧柏—刺槐林、侧柏纯林和杨树人工林4种典型林地的昆虫群落结构,共采集昆虫标本15 570个,分属10目48科68属69种,其中蜻蜓目1科,螳螂目1科,直翅目8科,同翅目5科,半翅目4科,脉翅目1科,鞘翅目10科,双翅目5科,鳞翅目9科,膜翅目4科。4种林地类型不同目个体数量所占百分比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同翅目(30.12%)、直翅目(26.65%)、鳞翅目(13.10%)、鞘翅目(11.63%)、半翅目(6.62%)、双翅目(5.27%)、膜翅目(3.28%)、蜻蜓目、螳螂目和脉翅目,分别占1.22%,1.09%和1.03%。  相似文献   

20.
“树上三窝鸟,害虫活不了”。这句林谚科学地总结了鸟类在治虫、保护森林方面的重要作用。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庄周,经过仔细观察蝉——螳螂——黄雀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后,提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哲理,揭示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一条复杂的生物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