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记述采自中国内蒙古和宁夏贺兰山危害青海云杉的扁蜂科一新种:烟翅腮扁蜂Cephalcia infumata ZhangWei,sp.nov.。本种与贺兰腮扁蜂Cephalcia alashanica(Gussakovskij,1935)和马氏腮扁蜂C.masuttii BattistiBoato,1998近似,3种扁蜂的幼虫均在云杉嫩枝上用虫粪做成显著的虫巢。烟翅腮扁蜂与贺兰腮扁蜂的区别:翅深烟褐色;雌虫各足股节背侧部分淡色,腹侧大部黑色;雌虫后眶中下部无后颊脊;两性触角第3节长于第4+5节之和,长于复眼长径;雄虫阳茎瓣内顶角近方形等。烟翅腮扁蜂与马氏腮扁蜂的区别:翅深烟褐色;中胸背板侧叶全部和后小盾片、雄虫小盾片、两性腹部1—6背板大部、雌虫各足股节腹侧大部黑色;两性触角窝侧区的上侧3/5具刺毛和粗大刻点,下侧2/5无刺毛、无刻点;触角通常26节;雄虫阳茎瓣无臀角等。烟翅腮扁蜂与贺兰腮扁蜂COⅠ序列的K2P距离为5.2%。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多年来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虫害大面积发生。采用踏查和详查相结合调查青海云杉枝梢和叶部害虫种类和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危害青海云杉枝梢和叶部的害虫共有10种,隶属6科3目,其中危害严重的为烟翅腮扁蜂Cephalcia infumata、云杉异色卷蛾Choristoneura diversana、云杉梢斑螟Dioryctria schutzeella、云杉大灰象Sympiezomias velatus。编制检索表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扁蜂科和广蜂科标本总计86号,经鉴定分为5属21种,其中,扁蜂科4属20种,包括11新种:斑唇阿扁蜂、白脉阿扁蜂、黑毛阿扁蜂、武氏齿扁蜂、刻唇齿扁蜂、褐斑扁蜂、秦岭扁蜂、黑痣扁蜂、李氏扁蜂、唐氏扁蜂和甘肃扁蜂;广蜂科1属1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温度、降水量、温湿度系数与昆嵛山腮扁叶蜂种群动态变化的关系,探索气象因子对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的影响。[方法]在昆嵛山区选取7块标准样地,调查昆嵛山腮扁叶蜂发育期内的温度、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以及越冬蛹数量,然后统计分析温度、降水量、温湿度系数与昆嵛山腮扁叶蜂种群动态变化的关系。[结果]昆嵛山腮扁叶蜂在生活史的不同阶段所需的温度不同。6、7月份较高的降水量有助于昆嵛山腮扁叶蜂产卵和孵化,较低的降水量有利于其下树入土。同一样地的昆嵛山腮扁叶蜂越冬蛹的数量在不同年份中差异极显著(P<0.001);且所有样地的越冬蛹总量和虫口密度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昆嵛山腮扁叶蜂的虫口密度与发育期降水量和温湿度系数的年份变化趋势一致,但与温度的年份变化趋势不一致。2011年较低的温度、较高的降水量和温湿度系数造成了昆嵛山腮扁叶蜂的越冬蛹数量增多。[结论]低温高湿环境适合昆嵛山腮扁叶峰越冬蛹的生活。气象因子在调控昆翕山腮扁叶蜂的发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为森林有害生物生态调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腮扁叶蜂综合防治*⒇杨春(河北围场阴河林场068456)关键词落叶松腮扁叶蜂综合防治虫口减退率平均虫口密度落叶松腮扁叶蜂属膜翅目扁叶蜂科,腮扁叶蜂亚科。其幼虫暴食落叶松针叶,连续为害3年可使树木停止生长或死亡。该虫种适应海拔高度为1700~18...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中国扁叶蜂订正名录共计47种.其中阿扁叶蜂属Acantholyda 11种,腮扁叶蜂属Cephalcia 19种,华扁叶蜂属Chinolyda 1种,纽扁叶蜂属Neurotoma 2种,拟腮扁叶蜂属Pseudocephaleia 1种,爪扁叶蜂属Onycholyda 7种及扁叶蜂属Pamphilius 6种;并记载分布及多数种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7.
中国扁叶蜂订正名录(膜翅目:扁叶蜂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中国扁叶蜂订正名录共计47种。其中阿扁叶蜂属Acantholyda 11种,腮扁叶蜂属Cephalcia 19种,华扁叶蜂属Chinolyda 1种,纽扁叶蜂属Neurotoma 2种,拟腮扁叶蜂属Pseudocephaleia 1种,抓扁叶蜂属Onycholyda 7种及扁叶蜂属Pamphilius 6种;并记载分布及多数种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8.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树蜂科、项蜂科及茎蜂科标本总计138号,经鉴定分为11属17种。其中,树蜂科4属7种;项蜂科2属3种,包括1新属:宽爪项蜂属,1中国新记录属:皱顶项蜂属和3新种:烟翅皱顶项蜂、白胫皱顶项蜂和斑跗宽爪项蜂;茎蜂科5属7种,包括2新种:黑颚哈茎蜂、红腹大茎蜂和2中国新记录种:双斑简脉茎蜂和无刺茎蜂。  相似文献   

9.
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特点及其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昆嵛山重要旅游景区赤松、红松的正常生长,维护景区沿线景观,于2009年开展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特点的调查,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利用无公害植物源杀虫剂1.2%烟碱.苦参碱乳油开展了昆嵛山腮扁叶蜂防治试验并确立了可靠的操作技术。结果表明:昆嵛山腮扁叶蜂在不同林分类型中的有虫株率差异极显著(F2,6=12.570,P=0.007),虫口密度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F2,6=12.807,P=0.007);其中赤松纯林的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均最高。1.2%烟碱.苦参碱乳油(750~1 500)g/hm2,按照原药与柴油容量比1∶9,1∶12和1∶5 3个浓度实施喷烟,15 d后各林分内的腮扁叶蜂校正死亡率均达80%以上,浓度1∶9处理后昆嵛山腮扁叶蜂校正死亡率显著高于其它2个浓度处理,因此,该浓度配比可以作为今后大面积防治腮扁叶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树蜂科、项蜂科及茎蜂科标本总计138号,经鉴定分为11属17种。其中,树蜂科4属7种;项蜂科2属3种,包括1新属:宽爪项蜂属,1中国新记录属:皱顶项蜂属和3新种:烟翅皱顶项蜂、白胫皱顶项蜂和斑跗宽爪项蜂;茎蜂科5属7种,包括2新种:黑颚哈茎蜂、红腹大茎蜂和2中国新记录种:双斑简脉茎蜂和无刺茎蜂。  相似文献   

11.
1998—2001年在马尾松腮扁叶蜂不同发育时期进行林问调查、室内饲养、室内外试验结果:已发现的马尾松腮扁叶蜂各虫态天敌有20多种,应加以保护利用,提高松树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在马尾松腮扁叶蜂虫尸上获得的白僵菌菌株致病力明显优于其它白僵菌菌株;林虫净白僵菌、速效白僵菌对马尾松腮扁叶蜂的控制能力较强,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通过构建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Pest based index,PBI)评价体系,定量评价出与林分因子共同作用后,立地因子对赤松纯林中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方法]本研究基于森林虫害发生的基本原理,将影响昆嵛山腮扁叶蜂的结果归因于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的综合作用。在相同龄阶的赤松纯林生态系统中设立临时样地,筛选影响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的关键林分因子,建立关键林分因子与昆嵛山腮扁叶蜂虫情指数的函数关系,选取最优模型作为主曲线;将主曲线等比值拉伸得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曲线群,其自下而上依次表示不同的虫基指数,即立地对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结果]1)基于森林虫害发生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虫基指数的概念。2)确定了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的定量方法,它包含样地的设立、虫情指数的调查、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的调查、关键林分因子的筛选、基准点的确定、备选主曲线模型的建立、主曲线模型的确定和评价、主曲线的绘制及曲线群的建立共9个步骤。3)逐步回归和偏相关分析确定冠幅是影响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的关键林分因子,依据所提定量方法建立主曲线方程:Q=75.53/(1+e~(-0.84x+3.40)),决定系数R~2=0.523 0,说明拟合方程较可靠,用该模型预估昆嵛山腮扁叶蜂的虫情指数时,平均预估精度是89.28%。4)将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主曲线等比值拉伸得曲线群,即建立了定量评价体系。体系中的5条曲线自下而上分别表示腮扁叶蜂发生的不同程度。[结论]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主曲线模型和曲线群图可以定量评价赤松林的立地因子对昆嵛山腮扁叶蜂的潜在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为赤松纯林合理、有效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它将成为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xent模型的楚雄腮扁叶蜂潜在分布区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11 ~2012年随机调查和收集楚雄腮扁叶蜂在中国西南地区的22个自然分布点数据,并结合分布点的环境变量,采用Maxent最大熵值模型,对楚雄腮扁叶蜂在中国的适生范围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楚雄腮扁叶蜂主要分布于云南大部分地区和四川、贵州、广西的部分地区,潜在分布于广东雷州半岛及海南的西部、南部沿海地区.用Maxent模型预测楚雄腮扁叶蜂潜在分布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AUC值均为0.997,精度极高.用刀切法对各环境变量重要性的检测表明,温度因素对楚雄腮扁叶蜂的潜在分布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采自天津市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双翅目Diptera蜂虻科Bombyliidae斑翅蜂虻属Hemipenthes 4个新记录种:北京斑翅蜂虻Hemipenthes beijingensis Yao, Yang et Evenhuis, 2008、浅斑翅蜂虻Hemipenthes velutina(Wiedemann,1818)、内蒙斑翅蜂虻Hemipenthes neimengguensis Yao,Yang et Evenhuis,2008和宁夏斑翅蜂虻Hemipenthes ningxiaensis Yao, Yang et Evenhuis, 2008;给出了天津市斑翅蜂虻属的分种检索表。标本保存于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我国红蜡蚧的寄生蜂共记载有30种,文章根据各种蜂的生物学习性,对这些寄生蜂进行了订正研究,确定其中19种为红蜡蚧的初寄生蜂,其中跳小蜂科Encyrtidae 10种:红蜡蚧扁角跳小蜂Anicetus beneficus Ishii et Yasumatsu、霍氏扁角跳小蜂A.howardi Hayat,Alam et Agarwal、红帽蜡蚧扁角跳小蜂A.ohgushii Tachikawa、食红扁角跳小蜂A.rubensi Xu et He、寡毛扁角跳小蜂A.rarisetus Xu et He、柯氏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clauseni Compere、聂特花翅跳小蜂M.nietneri (Motschulsky)、红黄花翅跳小蜂M.rufofulvus Ishii、美丽花翅跳小蜂M.speciosus Ishii、匀色花翅跳小蜂M.unicoloris Xu;蚜小蜂科Aphelinidae 7种:斑翅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ceroplastae (Howard)、夏威夷食蚧蚜小蜂C.hawaiiensis Timberlake、赛黄盾食蚧蚜小蜂C.ishiii Compere、日本食蚧蚜小蜂C.japonicus Compere、赖食蚧蚜小蜂C.lycimnia (Walker)、黑色食蚧蚜小蜂C.yashidae Nakayama、蜡蚧斑翅蚜小蜂Aneristus ceroplastae Howard;金小蜂科Pteromalidae 1种:盔蚧短腹金小蜂Anysis saissetiae (Ashmead);姬小蜂科Eulophidae 1种:蜡蚧啮小蜂Tetrastichus ceroplastae (Girault)。5种为红蜡蚧的重寄生蜂:粉蚧克氏跳小蜂Clausenia purpurea Ishii、敛眼优赛跳小蜂Eusemion comigerum (Walker)、褐软蚧尖角跳小蜂Pareusemion studiosum Ishii、微食皂马跳小蜂Zaomma lambinus(Walker)、日本方梗跳小蜂Cerapteroceroides japonicus Ashmead,其他6种为误订。另外,还记述了各种寄生蜂的寄主及分布,以便参考。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腮扁叶蜂化学防治方法研究初报赵亚民,周秀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围场068456)落叶松腮扁叶蜂(Cephalcialariciphila)属扁叶蜂料腮扁叶蜂属。1987年,阴河林场20~25a生的落叶松人工林首次发生落叶松腮扁叶蜂危害。由于...  相似文献   

17.
记述了采自贵州(梵净山)、黑龙江和辽宁的扁蜂科Pamphiliidae齿扁蜂属Onycholyda tukeuchi的两新种:梵净山齿扁蜂Onycholyda fanjingshanica sp.nov.和郝氏齿扁蜂Onycholyda haoi sp.nov.,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南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8.
依托昆嵛山森林生态定位观察站所设市的40块永久性样地,比较了群落自然演替13 a的林内灌草多样性指数、物种周转率以及食叶害虫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危害程度,评判食叶害虫对林分结构变化的短期潜在功能作用.结果表明:赤松纯林内灌草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50和0.79,分别低于1996年的2.69和0.85;黑松混交林内灌草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27和0.79,分别高于1996年的1.85和0.77.赤松和黑松混交林下的灌草种类13 a的整体物种周转率达到125.9%;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严重林分(虫口密度>25头·株-1)的树木死亡率(平均13.35%)极显著高于腮扁叶蜂发生较轻的林分(P=0.003 8),树木死亡率与腮扁叶蜂虫口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并与林分郁闭度显著相关,但与林分密度不相关;腮扁叶蜂发牛严重林分的树木胸径平均增长量略高于发生较轻的林分,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从本研究结果看,在昆嵛山,与未发牛腮扁叶蜂的林分相比,腮扁叶蜂危害导致树木死亡率升高有可能加速林分密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在孟滦林区 ,危害华北落叶松的森林害虫较多 ,松腮扁叶蜂是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由于该虫生活习性复杂 ,世代不齐现象十分突出 ,化学防治由于药效时间短 ,且对叶蜂的卵及蛹根本不起作用。鉴于该虫以幼虫危害 ,于 1 997年进行了用红树蚁除治腮扁叶蜂的生物防治试验 ,效果良好。1 松腮扁叶蜂的生活习性松腮扁叶蜂 ( Cephalia Lariciphila)在孟滦林区 1年发生 1代。以老熟幼虫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入土越冬 ,潜入土层下 8cm左右 ,从入土越冬至第 2年 4月下旬开始化蛹 ,6月上旬化蛹基本结束 ,遇适宜温度成虫开始交尾 ,产卵。卵期为 8d左右 ,初孵…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腮扁叶蜂是马尾松的主要食叶害虫,对该虫幼虫期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水剂、烟剂、粉剂防治均可达较满意的效果。单株注干防治效果也不错。2—3龄是防治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