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阔叶红松林是我国长白山林区顶级植物群落,林内动物、植物种类丰富,分析阔叶红松林及阔叶混交林中腐木甲虫物种组成、多样性,以及林分因子对腐木甲虫的影响,有助于揭示腐木甲虫与森林生境变化的相互关系作用机制,为评价天然林在保持腐木甲虫多样性的作用,以及不同生境对腐木甲虫多样性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3年,每年5月中旬—8月下旬的腐木甲虫活跃期,在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杨桦林、水胡林中利用飞翔拦截诱捕器持续采集林内腐木甲虫,通过甲虫的生物学、相关文献资料和数据库确定腐木甲虫种类。【结果】共采集到甲虫39个科239种,其中,腐木甲虫203种,7 465个个体;叩甲科、露尾甲科、隐翅虫科和天牛科的数量和种类较多;四星蜡斑甲和条脊甲在本地首次被采集到。阔叶红松林2个林分中腐木甲虫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杨桦林和水胡林中多样性相对较低。不同林分对甲虫的物种数、个体数、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有显著影响。阔叶红松林2个林分中甲虫的物种数、个体数、丰富度指数都显著高于杨桦林和水胡林。郁闭度、平均胸径、每公顷蓄积、每公顷株数、灌木盖度对各类群影响不同,林分的郁闭度、平均胸径、公顷蓄积对大多数腐木甲虫有正向影响。【结论】阔叶红松林内腐木甲虫种类和数量比较丰富,林龄、胸径、蓄积高的阔叶红松林林分腐木甲虫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其在维持腐木甲虫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天牛科的物种数、个体数在阔叶红松林林分中数量都高于杨桦林和水胡林。叩甲科是阔叶红松林中最大的类群,与其他类群不同,其在灌木盖度高和乔木株数多的杨桦林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2.
林平  李国锋 《林业调查规划》2013,38(1):45-49,65
2012年7~8月,分别对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曼旦村、补蚌村、勐仑镇、勐捧农场4个地点的木棉腐木进行昆虫种群结构及多样性的抽样调查研究,共采集昆虫标本875只,经鉴定隶属7目23科39种。物种数以隐翅虫科最多,蚁科次之,弯翅蠊科、蜚蠊科、球螋科、丝尾螋科、驼螽科、猎蝽科、葬甲科、阎甲科、叩甲科、大蕈甲科、拟步甲科、锹甲科、长角象科、锥象科、小蠹科、鼻白蚁科最少。个体数量以鼻白蚁科最多,其次为隐翅虫科,猎蝽科最少。各采集点的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排序为:勐仑镇>勐捧农场>曼旦村>补蚌村。  相似文献   

3.
采用巴氏罐诱法,对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不同功能区——核心区(绿色长廊)、缓冲区(八道沟)、远离农田的实验区(神尾沟)及靠近农田的实验区(八水沟)林地地表隐翅虫亚科级甲虫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明该保护区有代表性林地隐翅虫的物种组成及受不同程度人为干扰下的隐翅虫多样性格局。结果表明:1)共捕获隐翅虫标本1862号,分属于9亚科。其中,前角隐翅虫亚科为优势类群,与四眼隐翅虫亚科、异形隐翅虫亚科、隐翅虫亚科和尖腹隐翅虫亚科一起构成研究样地的常见类群。2)不同功能区生境中隐翅虫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各不相同,个体数量核心区最多,其他α多样性各项指标均为缓冲区最高,βw为靠近农田实验区最高。3)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核心区与其他3个生境差异性较大,缓冲区与其他3个生境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适度干扰可提高物种多样性,降低人为过度干扰有利于增加隐翅虫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阔叶红松林不同林分地表甲虫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揭示林分类型及林分因子对地表甲虫多样性的影响,为评价天然林在保护地表甲虫中的作用及为制定基于地表甲虫保护和利用的森林经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2013年,在地表甲虫的整个活跃期,采用陷阱法在吉林蛟河杨桦林、水胡林、阔叶红松林A和阔叶红松林B中诱集地表甲虫,对林分及郁闭度、林龄、枯落物厚度、草本盖度、每公顷株数、灌木盖度对地表甲虫多样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地表甲虫9 849头,隶属于22科79种,其中步甲科、埋葬甲科和隐翅虫科为本研究的优势类群,尖齿通缘步甲为优势种,同时也是各林分的优势种,不同林分中地表甲虫物种组成具有一定差异。阔叶红松林(A和B)中地表甲虫的多样性高于杨桦林和水胡林,地表甲虫的个体数与均匀度呈显著负相关,阔叶红松林(A和B)间地表甲虫的相似性最高,处于中等相似水平。不同林分对步甲科、埋葬甲科和隐翅虫科的个体数有显著影响,阔叶红松林(A和B)中的数量显著高于杨桦林和水胡林。步甲科对杨桦林的适应能力略高于埋葬甲科和隐翅虫科,不同林分中步甲科和隐翅虫科的个体数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符合线性模型Y=89.68+3.241x。【结论】林分组成和结构直接影响林分内部的生态环境和相关因子,不同林分因子对各地表甲虫类群的影响不同,郁闭度、林龄和枯落物厚度相对埋葬甲科有较强的正向影响;草本盖度、每公顷株数和灌木盖度对步甲科具有正向影响;各林分因子对隐翅虫科的影响相对较弱。本研究各林分的结构和林龄不同,人为干扰较少,在长期生长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相对稳定的内部生态环境,这些环境影响地表甲虫的生存和繁殖。阔叶红松林(A和B)林分组成复杂,内部环境对地表甲虫的生存更为有利,同时,稀有种类较多,其在保护地表甲虫多样性方面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5年7月至8月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开展菌食性隐翅虫及其寄主大型真菌调查。采获菌食性隐翅虫标本共359头,经鉴定隶属于6亚科17属25种,两大优势类群分别为:前角隐翅虫亚科,6属9个形态种,占总标本数的56.2%;尖腹隐翅虫亚科,4属6个形态种,占总数的29.8%。共采集到隐翅虫寄生菌105号,隶属于10科14属26种,其中可食用菌16种,有毒菌7种,可药用抗癌菌8种;优势科为口蘑科和红菇科,分别占总种类数的23.1%和19.2%。对4科主要寄主大型真菌中隐翅虫种类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口蘑科寄生的隐翅虫种类和数量都最多,具有最高的物种多样性(H’)和均匀度(J),其次为红菇科和小菇科;牛肝菌科中寄生的隐翅虫优势度指数(λ)最高,而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最低。本研究调查了卧龙自然保护区菌食性隐翅虫种类及其寄主大型真菌种类,为进一步研究二者的互作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选择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5、25和40年生)和天然林(5~8、20~30、35~45和60~80年生)7块样地,利用巴氏罐诱法,对其地表甲虫的多样性在科级水平上进行研究.本研究采集甲虫标本3104号,分属于19科,其中步甲科、隐翅甲科和露尾甲科分别占总数的30.48%、26.97%和19.23%,共同构成了研究地区地表甲虫的优势类群,象甲科、叩甲科、叶甲科和金龟科为常见类群,其余12科为比较不常见的类群.科级丰富度和多样性在7块样地变化趋势是类似的,5~8年生天然林和5年生人工林高,25年生人工林和20~30、35~45年生天然林低,40年生人工林和60~80年生天然林又高;科级均匀度在7块样地相似;个体数量5年生人工林最高,5~8年生天然林最低,20~30和35~45年生的天然林又高于25年生的人工林,60~80年生天然林与40年生人工林近似.生境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除5~8年生天然林和5年生人工林都与其他生境存在显著差异外,天然林和同龄的人工林相似性都较高.科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个体数量在不同样地内季节变化都是7月份最高,均匀度指数随季节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3种植物源引诱剂对鞘翅目甲虫在2种林型中的引诱效果,以期筛选出高效引诱剂防治甲虫的危害。【方法】选择天然次生林(老山实验站样地)和人工纯林(林场样地)使用Lindgren漏斗诱捕器进行3种植物源引诱剂的林间诱捕试验,统计2种样地诱捕甲虫的数量、种类,比较不同林型不同样地间诱捕效果,分析环境条件对鞘翅目甲虫引诱和诱捕器释放量的影响。【结果】1)3种植物源引诱剂UHR,COB和LAP对鞘翅目甲虫均具有引诱作用,捕获的3 215号鞘翅目昆虫隶属于55科120属,其中小蠹科占48.93%,为优势鞘翅目类群。3种引诱剂诱捕效果依次为UHRCOBLAP,其中UHR引诱剂引诱个体数占74.21%,小蠹科个体数占48.65%,优势种为北方材小蠹和锉小蠹。2)UHR引诱剂对于小蠹科、叩甲科、郭公虫科和埋葬甲科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COB和LAP引诱剂。COB引诱剂在两样地中捕获隐翅虫科数量最高。然而3种引诱剂对象甲科和天牛科的诱捕差异性不显著。防治时,应针对不同种类甲虫选择不同种类引诱剂,能达到更佳引诱效果。3)2种林型诱捕效果综合比较,老山实验站样地林场样地,表明植被类型及自然条件对昆虫种群多样性具有直接影响。埋葬甲科仅在老山实验站样地捕获,这与该科昆虫的生活习性和样地环境相关。【结论】UHR引诱剂对鞘翅目小蠹科昆虫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可进一步开发应用于林间小蠹虫的监测和防治,为小蠹虫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了1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南京隐翅虫是在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病死木皮下发现的隐翅虫新种,与小蠹、天牛等多种次期性害虫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跟随关系密切,具有作为媒介昆虫防治蛀干害虫的潜力。研究南京隐翅虫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形态特征、成虫的食性及昼夜活动节律,能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室内观察南京隐翅虫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形态特征,通过人工饲养并结合口器解剖研究南京隐翅虫成虫的食性;应用"陷阱法"观察试虫的昼夜活动节律。【结果】南京隐翅虫幼虫为寡足型,口器咀嚼式,胸足发达,蛹为裸蛹,成虫体长1.5~2.0 mm,身体狭长平行,头、中后胸、腹部6~8节颜色较深,身体其他部分浅黄色。成虫喜食人为杀死的跳虫成虫、蝇科幼龄幼虫及天牛幼虫,对于小蠹科、象甲科、叩甲科、蚁科、蠼螋科的幼虫尸体表现出取食行为,试验过程中并未观察到捕食其他生物活体。室内南京隐翅虫成虫昼夜活动节律高峰期分别是8:00—11:00以及20:00—22:00。【结论】南京隐翅虫成虫为尸食性,其昼夜活动节律受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高频次的调查采集,比较不同时间天牛科成虫物种组成的差异,在科学描述各种类天牛成虫活跃期时间动态规律的同时,对天牛成虫活跃期进行精确比较,为害虫的种群监测和生物指示种的利用提供参考。【方法】2012—2013年在张广才岭南段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阔叶红松林内,利用拦截诱捕器系统调查天牛科昆虫物种多样性的时间动态,并对11个天牛成虫标本回收时间点进行数量化系统分析。【结果】共采集到天牛科昆虫成虫标本1 252号,隶属7亚科41属64种,其中,稀有种44种,占物种总数的68.75%。该区多次普查未记录到的棍腿纹虎天牛被采集到的频度很高。不同时间天牛科昆虫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有显著差异,其成虫高峰期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然后逐渐下降,9月上旬物种数和个体数量最低;6月与7月天牛科昆虫的相似性最高,达到中等相似水平。锯天牛亚科(220±10)和瘦天牛亚科(220±10)成虫出现的平均顺序日期显著高于其他亚科;天牛亚科(187±25)、沟胫天牛亚科(187±24)、花天牛亚科(183±25)、锥天牛亚科(177±15)和膜花天牛亚科(175±13)成虫出现的平均顺序日期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顺序日期170、180和190时,天牛群落羽化或活跃达到高峰,同时,这个时间也是植物开花的盛期,部分具有访花行为的天牛成虫大量出来活动,天牛群落表现出较高物种多样性。本研究天牛科昆虫成虫活跃时间分布格局与Hanks等研究加拿大天牛科昆虫成虫的分布时间相似,但由于两地环境条件以及天牛区系等不同,本研究的高峰时间有所提前。在全部天牛种类中,不同天牛种类成虫活跃期开始时间、活跃期持续时间等均不相同,反映出天牛成虫羽化时间或活跃期的多样性。有13种天牛成虫只在一次调查中被采集到,说明这些种类成虫活跃期相对较短,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对优势天牛种类成虫活跃的高峰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尤其对一些具有潜在成灾风险的种类进行种群监测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16年5~8月对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甲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获得1828头标本,经鉴定隶属于40科194属271种。在物种数量方面,叶甲科种数最多,共35种(12.92%),其次为步甲科共31种(11.44%)和天牛科共23种(8.49%);在物种个体数量上,瓢虫科个数最多,共376个(20.57%),其次为叶甲科共365个(19.97%)和步甲科共150个(8.21%)。全年优势种为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采用ɑ-多样性测度方法对不同月份和海拔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月份的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7月8月6月5月,且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保持一致,表明该地区甲虫生态群落较稳定;1000~1500m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由于种类较少,不同海拔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走势表现为不相关。  相似文献   

11.
作者于2005年7月~9月在冶勒自然保护区对生活在干枯、腐败树皮下的甲虫进行调查研究,共采集到218号标本,初步鉴定出20个科。以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个体数最多,135头,占总数的61.9%,步甲科Carabidae次之,计29头,占13.3%。  相似文献   

12.
锈色粒肩天牛生物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Hope)对我国的重要绿化树种国槐构成很大的威胁。作者通过室内饲养及野外调查,总结分析了锈色粒肩天牛的各虫态历期、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该虫雌雄成虫羽化时间不一,不同个体交尾的时间、次数及交尾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卵的孵化高峰在7月下旬-8月上旬;幼虫蛀食有一定的规律性;蛹期大约在5月上旬-6月下旬。  相似文献   

13.
2005年6至10月对关帝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林土壤动物进行了分层取样、分离。共获动物i0282头,隶属4门8纲18目44类。隐翅甲(Staphylinidae)占总捕获量的比例最大,为16.2%,为优势类群;常见类群的数目占总类群数目的54%多,常见类群的个体数量占了总捕获量的77.2%;在关帝山油松天然林和人工林中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数目相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非常接近;只是天然林的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略高于人工林的,优势度指数却小于人工林的。关帝山油松林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从6月到8月是逐渐升高的,8月达到最高,随后又下降。在天然林中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在各个月份中高于相应的人工林。  相似文献   

14.
自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对不老青山流域林木昆虫进行了详细的普查工作,用灯诱和搜寻诱集法,共发现1300多种昆虫,其中鞘翅目26科,200种,共采集并制作标本5246个。按物种,步甲科、拟步甲科、鳃金龟科为优势种群,占总种数的32%。按个体数,以瓢虫科、丽金龟科、叶甲科为最多,占总个体数的43.8%。对其物种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的分析表明:鞘翅目种群组成结构比较合理,个体数量较少,整体区域内生态平衡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昆虫多样性对不同林型的生态响应,为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森林经营、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9月,每15天1次,采用扫网法并结合震落法和观察法对云杉人工林(YR)、白桦天然次生林(B)、红松人工林(HR)、椴树红松林(DY)、云杉红松林(YY)和枫桦红松林(FY)6种不同林型的昆虫多样性进行调查,通过昆虫群落结构分析、多样性特征指数及时间动态分析、稳定性分析、主分量分析、群落相似性分析等系统研究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昆虫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动态。【结果】共采集昆虫标本4 599号,隶属9目67科188种;各林型昆虫群落均以膜翅目和双翅目为优势类群;各林型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其中云杉原始林和云杉人工林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相对较高,优势度均相对较低。各林型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随季节变化趋势均表现出显著一致性(0.708~0.955,P0.05),与优势度指数随季节变化趋势均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0.863~-0.983,P0.001),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除YR外,均表现为较大的正相关,多样性指数与群落个体数量时间变化趋势仅在YY、DY和B林型中表现出较大的正相关。各林型昆虫群落的相对稳定性存在一定差异,S_t/S_i的比值序列为YYYRBFYDYHR,S_n/S_p的比值序列为YR=HRFYBYYDY,YY、YR的稳定性相对较好,森林环境质量相对较高,而DY、HR的稳定性相对较差,森林环境质量相对较低。全年各林型昆虫群落中不同营养类群物种数均表现为植食性类群最多,个体数量表现为YR中性昆虫类群最多,YY中植食性类群最多,其他林型均以捕食性类群最多。昆虫群落主分量分析结果表明,YY和YR昆虫群落中中性昆虫物种数是主导昆虫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因子,在DY和HR昆虫群落中转变为植食性昆虫个体数和物种数。在稳定性居中的B和FY中,主导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因子由中性昆虫个体数转变为植食性昆虫个体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度量值为10时,可将6种林型的昆虫群落分为2类:B、YY和YR聚为一类,HR、DY和FY聚为一类。【结论】虽然各林型昆虫多样性均较为丰富,且昆虫群落均较为稳定,反映出较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但是HR和DY稳定性相对较低,建议增加植物多样性以提升第一营养层昆虫个体数量;DY植食性昆虫比例较大,建议采取一定措施增加天敌昆虫丰富度,以提升昆虫群落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2006年5月至6月间,在设立的固定样带内,采用手拣法和陷阱法对9种植被类型,即马尾松纯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农田、竹林、阔叶混交林、冷杉纯林、亚高山草甸、落叶阔叶林地表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与多样性进行研究.在收集的267个陷阱和45个土样中,共采集土壤无脊椎动物12 715只(其中未能进一步鉴定的标本234只),隶属3门11纲28目3亚目117科,优势类群为蚁科、长角跳科、疣跳科,分别占所采集的无脊椎动物数量的22.70%、11.87%和11.43%.地表无脊椎动物功能群中的菌食性、杂食性、植食性和捕食性在各种植被类型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多样性分析表明:植被类F类群数最多且多样性最丰富,植被类型E内地表无脊椎动物分布最均匀.Kruskal-Wallis检验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不同陷阱中采集地表无脊椎动物个体数、类群数、多样性及均匀性差异显著(X个体数2=107.66,X类群数2=63.79,X多样性指数2=84.51,X均匀性指数=94.45,P<0.05).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金沙滩杨树纯林和混交林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林分昆虫群落的科数、物种数及个体数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杨树纯林物种数为43种,科数为26科,个体总数为3 134种,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142 8;杨树、樟子松混交林物种数为58种,科数为31科,个体总数为3 680种,多样性指数次低,为1.349 7;杨树、樟子松、沙棘混交林物种数为73种,科数为41科,个体总数为3 917种,多样性指数次高,为1.356 8;杨树、樟子松、沙棘、柠条混交林物种数为88种,科数为46科,个体总数为4 671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556 5.  相似文献   

18.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8年9月—2019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石门国家森林公园3类生境的蝴蝶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蝴蝶9科36属45种,报喜斑粉蝶Delias pasithoe和绢斑蝶Parantica aglea是该地区的优势种;蛱蝶科Nymphalidae的属和物种数最多,蚬蝶科Riodinidae、环蝶科Amathusiidae和斑蝶科Danaidae最少。物种丰富度、各科的种多样性指数以蛱蝶科、凤蝶科Papilionidae和弄蝶科Hesperiidae最高;各科的属多样性指数以蚬蝶科、环蝶科和斑蝶科最高;眼蝶科Satyridae和灰蝶科Lycaenidae的均匀度最高。不同生境样线蝴蝶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不同,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个体数差异大,其中花海个体数量所占比例为73%,为园林造景招引蝴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北京园林绿地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园林绿地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园林绿地的昆虫至少有663种分属13目,119科.群地中双翅目和同翅目昆虫科数.物种数及丰盛度最多,其次为半翅目昆虫和膜翅目昆虫,鞘翅目和脉翅目昆虫也有一定的数量,直翅目、鳞翅目、蜻蜒目、螳螂目、缨翅目、啮虫目和弹尾目昆虫科数、物种数及丰盛度较少。地被植物层中昆虫个体数量和种类数量明显多于灌木和乔木层。灌木层又多与乔木层。合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施用次数时,地被植物层中天敌昆虫和中性昆虫的种类数量明显增多而害虫种类的数量不增多.同时天敌昆虫、中性昆虫和害虫的个体数量及益害比都有所增加。3号样地由于乔灌草配置较合理,其地被植物层、灌木层昆虫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波动小于1号和2号样地。因此合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施用次数及合理配置乔灌草比例有利于提高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2016年7—8月对陕西太白湑水河流域的蝶类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湑水河流域的蝶类多样性及引起该结果的原因。结果显示共采集蝴蝶190只,隶属于6科24属26种。其中,7月份以粉蝶科为优势科,优势度指数最高(0.811 3)。菜粉蝶个体数量最多(44只),其次为大翅绢粉蝶(28只)。8月份以蛱蝶科为优势科,优势度指数为0.333 3,其次为粉蝶科,优势度指数为0.297 6,个体数量以绿豹蛱蝶最多(19只)。7月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小于8月份,并且两个月份的H′、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普遍不高。湑水河流域及其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