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给采后猕猴桃果实的保鲜、病害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以红肉系列的当家品种‘红阳’猕猴桃为试材,以浓度为104个/mL的灰葡萄孢菌悬浮液对其果实分别进行了0、24、48、72、96、120h的侵染处理,就不同处理对诱发猕猴桃果实采后病变腐烂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猕猴桃果实内4种防御酶(POD、SOD、CAT和PAL)活性、总酚和木质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内源激素IAA和GA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SA含量则呈逐渐增长趋势,ABA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果实在受到灰葡萄孢菌侵染胁迫下能有效激活其与抗病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通过形成较强的防御酶活性或提高其木质素、多酚及内源激素的含量来缓解病菌逆境对其造成的伤害;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在猕猴桃果实与灰葡萄孢菌的互作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某一项生理生化指标(防御酶或激素)单独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球毛壳菌、嗜松青霉菌、裂褶菌、枝状枝孢霉和福廷瓶头霉5种贵州蓝莓土著菌根菌对蓝莓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蓝莓品种‘粉蓝’为材料,通过菌液灌浇方式开展接种试验,对果实成熟时期蓝莓根系的菌根侵染情况、果实形态和产量以及果实主要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变异系数大于10%的果实形态和品质指标进行降维分析,并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对各菌株的接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接种后,5种菌根菌均与蓝莓根系表现出良好的共生效应,福廷瓶头霉与蓝莓根系的共生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接种裂褶菌、枝状枝孢霉、福廷瓶头霉3个菌种显著提高了蓝莓的单株果实产量,提升幅度分别为11.17%、27.27%、29.25%;接种裂褶菌、嗜松青霉、福廷瓶头霉处理下蓝莓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增加,有利于提升蓝莓的鲜食口感;接种5种菌根菌后蓝莓果实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得以不同程度提升。其中,接种福廷瓶头霉对果实花青素含量的提升效果最好,提升幅度为45.16%,接种嗜松青霉对蓝莓果实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提升效果最好,提升的幅度分别为55.93%和43.33%。对8个果实指标进行降维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接种后蓝莓果实可分为2大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按照接种后对蓝莓果实品质的提升效果由优到劣排序,5种菌根菌分别为福廷瓶头霉、裂褶菌、嗜松青霉菌、球毛壳菌、枝状枝孢霉。【结论】裂褶菌、嗜松青霉菌、福廷瓶头霉对蓝莓植株产量和果实品质具有良好提升效果,可作为蓝莓的菌根化培育的参考菌种。  相似文献   

3.
振动胁迫对蓝莓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物流运输过程中不同振动时间对蓝莓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其采后物流运输提供参考。【方法】以‘园蓝’蓝莓为试材,将预冷处理后的果实挑拣、分装,按冰果比1.6∶1的比例装入泡沫包装箱中,密封。采用模拟运输的方法,将泡沫包装箱固定于运输振动试验台上,在2.5 Hz振动频率条件下进行不同时长(12、24、36 h)的振动处理,以0 h处理为对照组。模拟运输振动试验结束后,立即测定不同振动时间条件下蓝莓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同时将其余样品继续贮藏于(0±0.5)℃保鲜冰箱中,进行贮藏期试验,每2天取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振动胁迫明显加速了蓝莓果实商品性的丧失,加速果实贮藏期内好果率、硬度及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促使花色苷、总酚含量达到峰值时间缩短,加快了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的上升速度,加剧细胞膜结构的破坏,促进SOD活性增大及CAT、APX等抗氧化酶活性峰值提前出现。贮藏过程中,对照组的好果率、硬度及电导率与振动处理24 h、36 h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振动处理12 h蓝莓果实的维生素C、TSS含量与振动处理36 h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与振动处理12 h在果实硬度、TSS含量、Vc含量及SOD酶活性方面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花色苷、总酚含量,CAT、APX酶活性差异较小。【结论】运输振动对蓝莓品质的影响是逐渐累积的,物流运输过程振动时间越久对品质损伤越大,果实衰老进程越快。模拟物流运输时间在12 h以内,振动胁迫对蓝莓果实品质损伤较小,有利于保持果实贮藏期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韧皮部卸载和韧皮部后运输在调节蔗糖在库器官间的分配、维持果实的库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果实的产量和质量。本文研究目的是明确蓝莓同化物韧皮部卸载的机制与糖代谢机制。【方法】以5年生高丛蓝莓品种‘喜来’(‘Sierra’)为研究对象,对各个发育时期的蓝莓果实韧皮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综合运用荧光染料活细胞示踪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实时观察果实内韧皮部同化物卸载路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测定分析蓝莓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及相关代谢酶的活性变化等。【结果】对韧皮部细胞进行的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在蓝莓果实整个发育期,果实韧皮部SE/CC(筛管伴胞复合体)与周围薄壁细胞之间均未发现胞间连丝,从而形成了共质体隔离,但在薄壁细胞之间、薄壁细胞与果肉细胞之间存在大量胞间连丝。荧光染料CF[5(6)-羧基荧光素]的活细胞示踪试验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CF均被严格限制在韧皮部中,没有扩散到周围的薄壁细胞。这些结果证实蓝莓果实同化物以质外体卸载途径为主,韧皮部后运输存在着活跃的共质体途径,大量胞间连丝的存在有利于薄壁细胞之间以及薄壁细胞与果肉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进一步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在蓝莓果实的整个发育期,转化酶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为证实蓝莓果实同化物以质外体卸载为主提供了证据。对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显示,在果实发育的各个阶段,蓝莓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以积累果糖和葡萄糖为主,蔗糖酶的分解活性始终大于合成活性;在果实发育中后期,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进一步升高,显示果实发育后期果肉细胞内进行着活跃的蔗糖分解、转化及贮藏过程,且糖积累与转化酶、蔗糖合酶和蔗糖磷酸合酶等酶活性成正相关。在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相关酶的综合作用是影响蓝莓果实中可溶性糖积累的重要因子。【结论】蓝莓果实同化物以质外体卸载途径为主,韧皮部后运输存在着活跃的共质体途径。蓝莓果实主要以积累果糖和葡萄糖为主,且糖积累与转化酶、蔗糖合酶和蔗糖磷酸合酶等酶活性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桉树响应从枝菌根真菌和青枯菌的生长和生理特征,为应用菌根化育苗技术防控桉树青枯病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巨桉幼苗为对象,研究摩西管柄囊霉菌根化和青枯菌侵染进程对寄主生长和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摩西管柄囊霉能与巨桉根系良好共生,菌根化桉树株高、地径、干质量、根冠比分别为非菌根化处理的2.30、4.38、2.75和1.71倍。与非菌根化处理相比,菌根化巨桉幼苗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冠比、根系和叶片中氮、磷和钾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2)随青枯菌侵染时间的增加,菌根化桉树叶片中的防御相关酶活性显著高于对应的非菌根化处理,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β-1,3-葡聚糖酶活性在菌根化桉树组织中先升高后降低,分别在青枯菌侵染48、24、144 hpi时达到峰值;菌根化桉树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几丁质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青枯菌侵染96 hpi后达到峰值。3)接种摩西管柄囊霉对桉树青枯病的防控效果为81.67%。【结论】接种摩西管柄囊霉显著促进桉树幼苗健壮生长,受青枯菌侵染后,菌根化桉树幼苗快速和...  相似文献   

6.
不同时间采收的贵州主栽蓝莓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国芳  刘娜  卢丹  郑雄  杨秀群 《经济林研究》2020,38(2):209-214,240
【目的】为了解采收时间对贵州主栽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从而为主栽蓝莓品种的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时间采收的贵州主产区3个产地(碧波、龙奔、小河边)的2个主栽蓝莓品种'灿烂'和'粉蓝'的果实为研究对象,对其外观形态(单果质量、果型指数、色泽等指标)、理化性质(出汁率、果汁pH值、含水量等指标)、食用品质(可滴定酸、总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固酸比、糖酸比等指标)及营养成分(花色苷、蛋白质、总酚、总黄酮)进行了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变异系数大于10%的指标进行了降维分析,根据其主成分得分计算其综合评分并进行排序。【结果】测定结果表明:采收时间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蓝莓果实的外观形态、理化性质、食用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程度均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产地的'灿烂'和小河边的'粉蓝'的尾果果实品质的综合评分均较高,龙奔的'粉蓝'头茬果果实品质的综合评分最高;而3个产地的'灿烂'和龙奔的'粉蓝'的中间果果实品质的综合评分均最低,小河边的'粉蓝'头茬果果实品质的综合评分最低。【结论】采收时间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建议,应按品种、采收时间及产地分类分批进行采收、贮藏、鲜销及加工,以确保鲜销果实及加工用原料果实品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2013年7月,在浙江省嘉兴市采收‘湖景蜜露’桃Amygdalus persica‘Hujingmilu’果实,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自发气调(MAP)处理对冷藏及常温货架期间果实的品质、能量相关物质及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L·L~(-1)1-MCP 12 h熏蒸结合0.02 mm MAP包装处理能有效降低果实的腐烂指数,较好地维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和维生素C(Vc)含量,保持果实的贮藏及营养品质。同时,1-MCP结合MAP处理有效地保持了呼吸代谢相关酶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维持较高水平的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能荷(EC)值。试验显示,1-MCP结合MAP处理能有效保持‘湖景蜜露’桃采后品质,延缓果实采后后熟及衰老进程,减少果实采后损失,为适宜的贮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8.
1 品种选择晚熟葡萄生长发育期长 ,成熟期气温逐渐降低 ,果实长得致密、坚实 ,并且有一定硬度及弹性的外皮组织 ,有利于果实抵抗轻度的碰压和防止微生物的侵染 ;晚熟葡萄在酶活动上合成多于水解 ,营养物质累积较多 ,有较强的氧化系统 ,对低温适应性较好 ,在贮藏时能保证正常的代谢作用 ,抵抗微生物的侵染能力较强。因此 ,一般选用耐贮的晚熟品种贮藏 ,如巨峰、牛奶、玫瑰香、龙眼等。2 采收葡萄属于呼吸非跃变型果实 ,采后无后熟作用 ,没有呼吸高峰 ,决定了必须在葡萄充分成熟、晴天的早晚进行采收。采时用剪刀剪取 ,除去病虫果 ,剪去果穗…  相似文献   

9.
【目的】水蜜桃采收后易后熟和衰老,贮藏期和货架期短。本研究为寻求安全有效的水蜜桃贮藏保鲜方式,并探究其保鲜机理。【方法】以“湖景蜜露”水蜜桃为试材,研究氮气预处理结合自发气调( MAP)复合保鲜处理对果实低温贮藏及货架期间营养品质、活性氧代谢及能量水平的影响。果实经100% N2处理6 h 后,用厚度0.02 mm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所有果实均置于(1±1)℃相对湿度85%~90%保鲜库中,贮藏30天后,从薄膜袋取出,置于(25±1)℃下模拟货架期。测定低温贮藏及货架期间水蜜桃果实腐烂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 TSS)、维生素 C( Vc)和过氧化氢( H2 O2)含量、超氧阴离子( O2.-)产生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和脂氧合酶( LOX)活性、膜透性、丙二醛( MDA)含量、腺苷三磷酸( ATP)、腺苷二磷酸( ADP)和腺苷磷酸( AMP)含量及能荷( EC)值。【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冷藏及常温货架存放时间的延长,对照组水蜜桃果实组织中的ATP,ADP含量和能荷低温贮藏10天后即开始出现明显降低,SOD和CAT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H2 O2和O2.-的含量明显增加,而MDA含量与膜透性则呈大幅度的上升,导致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增加和膜完整性的破坏。N2预处理结合 MAP复合保鲜处理可有效降低水蜜桃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的腐烂指数,当果实转到25℃放置4天,处理组水蜜桃的果实腐烂指数仅为对照组果实的55.56%。同时,N2预处理结合 MAP复合保鲜处理能有效地维持果实 TSS及 Vc含量,较好保持了营养品质。进一步研究发现,N2预处理结合MAP复合保鲜处理能维持果实中较高的 ATP,ADP含量及能荷值,提高 SOD 及 CAT 活性,进而抑制 H2 O2积累及O2.-的产生,降低 MDA 含量及膜透性的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贮藏过程中,能荷值与 O2.-产生速度( R2=0.9712)、H2O2含量(R2=0.9746)及膜透性(R2=0.9678)具有显著负相关性。【结论】N2预处理结合MAP复合保鲜处理延缓水蜜桃后熟衰老可能与提高果实组织能量水平及抗氧化水平,维持活性氧代谢的平衡,保持膜的完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葡萄补钙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外源钙施入后对葡萄叶片生理特性、果实品质、采后贮藏、抗病性及抗逆性5个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揭示了葡萄补钙的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地表覆盖有机物厚度对蓝莓果园土壤、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蓝莓果园有机物覆盖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兔眼蓝莓品种‘灿烂’‘粉蓝’‘芭尔德温’的5年生植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大田条件下地表覆盖不同厚度玉米秸秆对蓝莓果园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养分含量、蓝莓产量和果实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玉米秸秆覆盖能显著增加果园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库容,降低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和土壤密度,覆盖厚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水解氮含量、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覆盖显著提高了3个蓝莓品种的单株产量、果实纵横径、花青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且这些指标与覆盖厚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覆盖厚度为10 cm时,‘灿烂’和‘芭尔德温’的单果质量、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分别较对照增加15.63%、63.41%;‘灿烂’和‘粉蓝’果实糖酸比显著增大,分别较对照提升40.68%、32.49%。隶属函数法评估结果表明,0~20 cm有机物覆盖厚度内,随着覆盖厚度的增加,3个蓝莓品种的产量和果实品质综合排名均有提升,且各处理隶属度平均值逐渐接近。【结论】随着玉米秸秆覆盖厚度的增加,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有效改善,蓝莓果实产量和品质均逐步提升,但增加幅度渐减,玉米秸秆地表覆盖厚度以10~20 c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完善河西走廊地区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评价体系,确立河西走廊张掖产区酿酒葡萄品质的评价体系,研究其香气组分,为该地区酿酒葡萄产业发展和葡萄品质性状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甘肃省张掖市祁连葡萄酒庄园的'威代尔'蛇龙珠'赛美容'美乐'贵人香'5个酿酒葡萄品种,对其果实品质指标和香气组分进行测定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品质指标与香气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其果实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5个酿酒葡萄品种之间果实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果汁pH值、VC、总酚和单宁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而其果形指数为1.0~1.2,并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其果实品质指标中共提取了3个主成分,以此建立了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特征的综合评价模型,由此模型得出的各品种葡萄品质特征的综合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美乐'蛇龙珠'威代尔'贵人香'赛美容'。对其果实香气组分的检测结果表明:从5个酿酒葡萄品种的果实中共检测出34种香气物质,其中以醛类为主,且所有品种均含有较高含量的2-己烯醛。从其香气指标中也提取了3个主成分,以此建立了葡萄果实香气风味的综合评价模型,由此模型得出的各品种葡萄香气风味的优劣顺序为'贵人香'蛇龙珠'赛美容'威代尔'美乐'。【结论】外在品质、糖、酸、单宁、总酚都是综合评价酿酒葡萄品质的主要性状指标,醛类物质是构成酿酒葡萄香气物质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3.
为寻求减轻桃低温冷害的有效方法和提高桃贮藏保鲜效果的措施,以'八月脆'桃为试材,研究气调贮藏(0~1 ℃,10%O2 10%CO2)和冷藏(O~1℃)条件下果实品质特性及几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冷藏相比,气调贮藏能延迟'八月脆'桃果实出现褐变的时间并降低果实的褐变程度,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果实组织细胞膜的透性,同时在贮藏的后半期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提高,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气调贮藏的效果显著好于冷藏对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紫斑牡丹"玫瑰红"为试验材料,观察发现其褐斑病是由芍药杂色尾孢霉侵染所致。5月初芍药杂色尾孢霉开始侵染牡丹叶片,形成大小不同的褐色病斑,8月病害趋于严重,并造成紫斑牡丹叶片的焦枯、死亡。受到芍药杂色尾孢霉侵染后,紫斑牡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下降,而细胞间隙CO_2浓度升高,叶绿素降解加快或合成受阻,从而影响到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甜樱桃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但是其果实不耐贮藏,研究其果实的贮藏保鲜技术对甜樱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甜樱桃果实采后生理、病害、成熟度对贮藏的影响及贮藏保鲜技术方面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对甜樱桃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不同的保鲜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果实营养物质含量的下降,降低果实腐烂率,提高贮藏品质。但是目前甜樱桃果实贮藏保鲜措施仍以低温冷藏为主,保鲜效果较差。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甜樱桃果实寻找无毒、经济、高效的贮藏方式仍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另外,需要加强贮藏保鲜技术的推广、果实运输保鲜措施及贮藏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蓝莓鲜果保鲜技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由于蓝莓果实水分含量高和糖分高等因素导致采后不易贮运,存在易腐烂,失水和果肉软化等问题,严重制约蓝莓的鲜食销售。全面阐述了国内外蓝莓的分布及蓝莓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褪黑素处理条件下,高节竹笋采后低温(4℃)贮藏过程中木质素形成、抗氧化酶活性、转录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模式,为阐明褪黑素处理对竹笋采后木质化过程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高节竹笋为试验材料,分析低温(4℃)贮藏过程中(0、3、6、9、12天)褪黑素(1. 0 mmol·L-1)处理组和对照组竹笋硬度、黄度、亮度,木质素、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合成相关的苯丙氨酸裂解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还原酶(APX)活性以及NAC、MYB转录因子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外源褪黑素处理减缓笋体变硬和黄化的速度以及木质素和纤维素的积累速度,显著抑制PAL和POD活性,提高了SOD、CAT和APX活性,有效延缓高节竹笋木质化的发生进程;转录因子MYB20、MYB63、MYB85、SND2和VND7的表达随竹笋采后贮藏时间的延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而MYB42、MYB43、NST1和KNAST7的表达量则有所下降。褪黑素处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MYB20、MYB42和KNAT7的表达,促进了MYB43、MYB63、MYB85和SND2的表达。【结论】外源褪黑素处理有效延缓了高节竹笋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木质化的发生进程,其机制可能是褪黑素处理降低了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酶的活性,提高了抗氧化能力。此外,褪黑素也可能参与竹笋木质化的转录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乙醇(1、2、3和4 mL/kg)对采后蒌蒿生理生化的影响,测定了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叶绿素含量、粗纤维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力与失重率以及感官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适当浓度(2 mL/kg)的外源乙醇处理可以显著延缓采后蒌蒿的衰老,从而可延长蒌蒿的贮藏寿命.乙醇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化学物质,而且乙醇处理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因此其是一种理想的蒌蒿保鲜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冠菌素Coronatine(COR)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COR的最佳处理浓度,探明COR对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为COR的推广应用和葡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优良早熟葡萄品种‘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果实转色初期设置3个COR蘸穗浓度处理,处理后至成熟期分6次采样,对果粒质量、果粒纵横径、果柄耐拉力、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果实色泽、果皮花色苷、叶绿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和酚类物质等指标进行连续测定,通过综合分析确定COR的最佳处理浓度。【结果】COR不同浓度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总酸含量,提高果实固酸比,提高果皮花色苷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改善果实品质,促进果实着色。其中以COR 2 000倍处理的综合品质最佳,与对照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8.43%,总酸含量降低了26.19%,固酸比提高了46.31%,花色苷含量提高了1.53倍,叶绿素含量降低了18.18%,a*值提高了1.01倍,CIRG值提高了38.04%,h°值下降了67.13%;COR 3 000倍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油桐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的根部真菌病害,严重危害油桐主栽品种三年桐,极大地限制了其规模化栽培。而同属的千年桐具有抗枯萎病能力,其根部防御作用机制的研究可以为抗枯萎病防治和抗性育种提供思路。【方法】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法获得三年桐和千年桐根部提取物;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检测病原菌侵染后三年桐和千年桐根部代谢物成分;利用Illumina HiSeqTM2000、检测病原菌侵染过程中三年桐和千年桐根部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和通路变化,并利用实时定量PCR试验验证基因表达规律;利用R软件包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与三年桐相比,千年桐根部提取物对油桐枯萎病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病原菌侵染后千年桐根部产生的芒柄花苷、橙皮苷等异黄酮和黄烷酮化合物是三年桐的1 000倍以上;3)病原菌侵染后千年桐根部负责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上游关键通路“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途径”显著富集;4)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途径中有4个中心基因,包括4-香豆酸CoA连接酶、β-D-木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和过氧化物酶N1,通过实时定量PCR试验验证在病原菌侵染早期上调表达,且与其他1 625基因具有极高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