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从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人文历史遗迹、周边可借景资源等方面对楼子山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简介,对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并对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燕  吴晓东 《热带林业》2008,36(1):44-45
从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备件入手,阐述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并倡导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对如何开展红树林保护区生态旅游,促进自然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协调发展与实现眼前经济利益与长远生态效益的协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和总结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情况和开发现状 ,分析了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和面临的发展机遇 ,并提出了开发建议 :把保护区生态旅游纳入政府计划 ,科学设计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 ,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等。  相似文献   

4.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黑颈鹤等大型水禽及其越冬栖息环境的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并对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进行SWOT分析,最后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地方生态旅游开发对策,为保护区的后期建设及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发展条件分析,在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下,提出了发展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资源特点及如何开展生态旅游的问题。雾灵山以森林为其景观资源的主体和母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浑为一体,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开展生态旅游应以保护资源为前提,发挥其教育功能,同时使保护区经营由生态屏障型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型转变。还就雾灵山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规划、管理、人材培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南宁大旅游圈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与条件优势,文章介绍了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分析了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有利及不利因素,并就此对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森林生态旅游是当前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发展的趋势,保护区在规划建设中应注重生态旅游规划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通过分析、评价广东省惠州市金桔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系统中的景观资源及使用情况,规划制定出适合自身条件发展的生态旅游规划及建设措施,做到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优势,对其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设计。遵循一定原则,根据保护区内不同地段的资源环境特征和保护要求,划分为4个功能区,即核心保护区、生态工程示范区、实验区、游憩密集区,设计一条候鸟观赏游专线。并进行生态旅游项目设计。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具有知名度高、区位与交通优势明显、生物资源丰富、森林景观资源多样、山水资源奇秀、人文资源丰厚等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现阶段生态旅游活动发展现状及生态旅游开发者与环保人士沟通交流不够、规划设计和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透明性等终止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树立正确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互惠发展理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并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生态旅游规划,健全机构、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实行生态旅游规范化管理,改善生态旅游管理手段等消除先前负面影响,实现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能解决保护资金短缺问题,而且能向世人宣传绿色、环保、生态、低碳生活。本文通过对长青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旅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以及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分析,得出结论长青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竞争力优势明显,但需处理好保护与利用关系,保护区、当地政府、社区村民三方面利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划定自然保护区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保障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物质材料,而保护区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科学的管理规划,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以本溪市和尚帽自然保护区为例,查阅了相关资料,探究了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意在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增强区域范围内保护区的自给能力,完善区域内综合生态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加保护区的经济收入,但也会对保护区的生态平衡和动植物资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好自然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对国内外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科学规划,完善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以达到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宽阔水省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适于开展森林生态旅游。针对该保护区旅游资源特点,明确了在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指导思想,进而提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问题一直是阻碍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寻求能兼顾发展和保护双重目标的资源利用方式,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至关重要。以藏东南工布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利用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利用形式的分析,提出保护区资源的分类管理和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实施资源保护;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业;走社区共管的发展道路等藏东南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区内生态资源保护、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提出优化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策略。并对该区的旅游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保护区乃至肇庆市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徐新华 《中国林业》2012,(22):30-31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互依存,互相促进。贵州省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立足于全面保护自然资源,在严格保护、适度开发、寓教于乐、实现多重效益等规划原则的指导下,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确立独具特色的规划思路,制定未来规划期末将要达到的目标,利于引导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和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四川麻咪泽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天然林资源、珍稀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为保护对象,特别以大熊猫为特保对象,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重点使用SWOT分析法对麻咪泽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该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保护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能够为保护区筹集大量资金,维持保护区基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自然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改善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使其成为自然保护事业的拥护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文章分析了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与当地社区参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关系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东南边陲的炎陵县。保护区总面积23786公顷,森林覆盖率98.75%,活立木蓄积量161.47万立方米,有维管束植物215科、已知陆生脊椎动物212种,境内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近年来,保护区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大力开展林业科研、加强资源保护、开发生态旅游,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先后获得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4A旅游景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