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掌握永平博南山州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特点及制定保护区的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提供依据,对保护区2019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林地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00%,森林覆盖率高达95.85%;林地以有林地为主,面积占95.85%;森林起源以天然为主,面积占比为92.17%,人工起源占7.83%;优势树种以栎类为主,面积占比为62.18%,其次为云南松,面积占23.76%,再次为核桃,面积占5.78%;保护区的森林蓄积量主要来自栎类,达67.44%,其次为云南松,占25.09%,再次为华山松,占4.12%;森林的龄组以中龄林为主,面积占比为55.44%,其次为近熟林,面积占29.76%,中龄林和近熟林的蓄积量分别占50.65%和37.77%。  相似文献   

2.
以2006年和2015年洱源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材料,统计分析黑虎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特征,得出以下结论: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近10年来提高了3.0%,达89.3%;森林资源以天然林为主,占比高达89.5%,其中云南松占60.0%左右,栎类占18.8%;生态公益林比例较高,占林地面积的78.8%,其中国家级公益林占75.2%;保护区主要乔木和灌木种类有13种;云南松主要以中龄林和近熟林为主,栎类以幼龄林为主,活立木总蓄积量为367 170 m3。建议与"社区参与"的保护管理原则相结合,提高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加强监管部门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吉林省柳河县2019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三岔子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和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界线,利用ArcGIS软件,对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林地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7%,森林覆盖率为93%.保护区森林资源以天然林为主,乔木林以阔叶混交林为主.林地活立木公顷蓄积相对较高,乔木林中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所占比例较大,林木处于快速生长阶段,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正在提升.保护区内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灌木林地面积较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具有完整性和典型性,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开发较低,部分区域仍保持着原始林分,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和生态系统监测.保护区内居民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9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和地理信息技术,对该保护区的森林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保护区林地资源丰富,占比为98.77%;(2)有林地占绝对优势,森林覆盖率高达98.11%;(3)保护区以国有林为主,其次为集体林,分别占比为81.09%,18.91%;(4)保护区森林以天然林为主,人工林次之,分别占比为97.60%和2.40%;(5)保护区以乔木林为主,两个片区的占比均在96.00%以上;(6)保护区优势树种主要以阔叶树和栎类为主;(7)活立木蓄积量较大,公顷蓄积量可达240.2 m^(3);(8)保护区内存在部分的耕地和建设用地,种植有澳洲坚果、核桃、橡胶等经济林,应加强保护区的资源管理和在条件许可下适度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片区2019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对该区域的森林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该区有林地占优势,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2)森林以天然林为主,乔木优势树种主要为栎类、云南松和华山松;(3)林地活立木公顷蓄积量相对较低,乔木林各龄组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所占比例比较均衡,所占比重较大,林木正处于快速生长期,林地生产力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4)苍山片区林地资源丰富且分布较均匀,林地利用率较高;(5)牧草地在非林地和实验区中占比最大,有利于开展草原生态系统监测、科研和发展生态旅游等;(6)苍生片区集体土地所占比例较高,人为干扰较大,对防范森林火灾、森林资源管理带来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云南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特点,并为制定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提供依据,对该公园2019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森林公园林地面积占公园总面积的99.4%,森林覆盖率高达90.50%。林地以有林地为主,面积占比为90.9%。森林起源以天然为主,面积占比为77.8%;人工起源为辅。优势树种以栎类为主,面积占比为45.9%;其次为云南松林,面积占24.1%;再次为核桃林,面积占17.7%。栎类的蓄积量超过总蓄积量的一半,达51.4%;其次为云南松;再次为栲类。森林的龄组以中龄林为主,面积占比为55.2%;幼龄林的面积比例过小。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技术,对保护区2019年森林资源现状及人为干扰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保护区林地总量较大,但结构较为简单,林地占99.91%,其中仅包括有林地、未成林地和无立木林地3种,以有林地为主(99.96%),森林覆盖率高达99.87%;(2)保护区森林以天然林为主,面积占比高达99.86%,优势树种主要以思茅松为主,龄组以成熟林为主(51.49%),总体来看树龄趋向于老龄化;(3)保护区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干扰指数为1.156 7,缓冲区(1.316 9)干扰指数高于核心区(1.000 8)、实验区(1.200 3)及保护区整体。目前,保护区森林资源综合质量较好,保护管理相对较好,今后应加强资源变化监测,预防人为及自然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西藏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之一,生态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本文采用西藏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西藏森林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森林分布相对集中,森林储量巨大;林业用地以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为主,面积占97%以上;西藏森林目前形成以防护林为主、用材林和特用林为辅的林种格局,呈现薪炭林和经济林亟待发展的局面;无林地以宜林荒山荒地为主,面积占无林地89.84%,火烧迹地、宜林沙荒地面积分别占3.57%、6.59%;立木蓄积组成以森林为主;林分蓄积占立木总蓄积的98.76%。  相似文献   

9.
施萱洙  李娜 《绿色科技》2021,(7):105-107
基于GIS技术,以宾川县2019年林地“一张图”为基础,分析了宾川县林地资源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宾川县林地资源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匀;②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46%,其中有林地面积较大,占比达67.99%,其次为灌木林地,面积占比为27.04%,再次为无立木林地,面积占比为1.99%,森林面积占林地面积的79.59%,全县森林覆盖率为53.84%;③森林优势树种组成相对简单,以云南松林为主,面积占比达49.78%,其次为栎类林,面积占比为26.41%,再次为乔木经济林,面积占比为19.99%,其余优势树种面积占比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三线林"汇聚了福建省最重要的江河及交通干道两侧的林地,对保护水源和交通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表明,福建省"三线林"地区森林植被保存良好。该区域林分中商品林占52.92%,以用材林为主,林权多属集体或个私所有,其中近期可采伐利用的近成过熟林分面积约占70%。"三线林"林地保护等级总体偏低,与该类林地所肩负的使命不相匹配。"三线林"中有相当部分经济林、竹林、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及宜林地等,这些地类人为活动频繁,经营强度较高,并可能对森林景观造成较大影响。在分析"三线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若干"三线林"保护性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省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对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福建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8 014.01亿元,单位面积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9.73万元·hm(~-2),森林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固碳释氧的价值合计占服务价值总量的81.77%,是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功能;栎类、栲类和槠类提供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大,但因面积小,对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贡献有限,表明可通过改善林分种植结构,适当提高栎类、栲类和槠类种植比例,提高林分质量,来增加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12.
明确主要保护对象及保护区类型是开展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及制定保护区管理法规政策的主要依据。应用"3S"技术,调查了保护区内林地、草地、湿地、冰川等主要资源分布现状,认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应包括:(1)我国特有树种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和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组成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2)保护区内分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3)组成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草地、森林、湿地、冰川资源。根据保护区生态功能定位及《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93),认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应为"自然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类和"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类相结合的复合类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林业资源管理》2017,(Z1):33-40
论述了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方法以及资源类和生态特征类两类评价指标。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四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为基础数据,分别进行面积、蓄积等资源指标评价以及森林覆盖率、土壤因子等生态特征指标评价。结果表明:1)在四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大兴安岭山地的面积和蓄积量最大,分别占总面积和总蓄积的88.84%和96.94%。2)在生态特征指标评价中,山地森林覆盖率分布不平衡,呈现东高西低的现象,其中,大兴安岭山地的森林覆盖率最高为55.57%;贺兰山山地和大兴安岭山地的森林自然度较好,燕山北部山地的自然度最差;土层厚度整体上较好,以厚度和中等厚度为主;森林郁闭度整体上较高,郁闭度0.6~0.69的森林面积比例较大;大兴安岭山地和贺兰山地主要以复层林层结构为主,阴山山地则以单层为主;在树种结构中,阔叶纯林所占比重最高,为20.33%;受灾情况整体较轻,灾害面积只占山地森林总面积的17.80%;健康度整体较好,达到健康等级的占山地森林总面积的71.70%。  相似文献   

14.
以2017年林地变更调查和2016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洱源县生态公益林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洱源县生态公益林占林地面积的50.12%,其中省级占58.2%,国家级占31.5%,主要为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占91.9%。林地使用权以集体为主,占60.8%。起源主要以天然林为主,占55.7%。乔木林占65.4%,灌木林占34.6%。乔木林公顷蓄积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林地生产力偏低。灌木林树种主要为萌生栎和杜鹃。乔木树种的龄组以中龄林为主。洱源县生态公益林林种主要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自然保护林,占98.7%。  相似文献   

15.
基于"3S"技术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结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采用"3S"技术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结构现状特征进行了调查,并与2000年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保护区林地以灌木林为主,占林地总面积的74.6%;其次为有林地,面积占林地的21.3%;森林起源主要为天然林,森林树种结构单一.灌木林树种主要为金露梅、柳类、锦鸡儿、杜鹃、珍珠猪毛菜等.乔木林以青...  相似文献   

16.
栎类资源在河南省森林资源中所处的地位是重要的,具有多种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森林质量直接影响到这些价值的实现。基于河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从栎类资源数量、单位蓄积量、资源重要性指数3个指标来评价栎类资源的森林质量,结果显示:(1)栎类资源比重高的区县,其单位蓄积量、资源重要性指数未必就高,如鲁山县等;(2)单位蓄积量高的区县,资源重要性指数也较高,但并非完全一致,不一致的如郏县等;(3)综合了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性指数能较好地诠释森林质量的优劣,特别是在某一区域范围内。该研究可为栎类资源可持续经营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态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效用。基于GIS软件数据编辑、分析和制图功能,通过反映森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结构的有关特征因子,针对2012年大兴安岭盘古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按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来综合评定大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等级。结果表明:(1)大兴安岭盘古林场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599 7,其中生态功能等级为优的林分仅占7.26%,中等林分占92.74%,该地区森林生态功能整体处于中等等级;(2)从森林类型的角度分析,各林型生态功能指数排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0.628 9)阔叶混交林(0.613 5)针叶相对纯林(0.602 4)针叶混交林(0.588 2)阔叶相对纯林(0.574 7)针叶纯林(0.552 5)阔叶纯林(0.543 5);(3)从龄组的角度分析,近熟林(0.602 4)和过熟林(0.602 4)生态功能指数较大,成熟林(0.598 8)和中龄林(0.598 8)次之,幼龄林(0.588 2)最小;(4)从优势树种的角度分析,云杉(0.613 5)山杨(0.606 1)落叶松(0.598 8)=樟子松(0.598 8)=白桦(0.598 8)杨树(0.595 2)=柳树(0.595 2);(5)从河流的影响角度分析,距离越小,小班受到河流的影响越大,小班的生态功能越好;(6)从道路的影响角度分析:距离越小,小班受到道路的影响越大,小班的生态功能越差。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森林资源的合理分配、森林健康经营、森林内部价值外部化、林业补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保护区未来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根据二类调查数据,对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森林的树种组成、林分起源、林龄结构、林分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林地占总面积的77.7%;树种和起源以人工华北落叶松、樟子松纯林和天然桦木林为主,人工林占77.4%;林龄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占79.0%;森林密度偏大,林分密度大于1 200株/hm2的森林所占比例高达53.4%,说明保护区林分结构简单,森林有害生物及火灾隐患较大,大型动物进入性差,物种多样性水平低,未来生态演替的不确定性高。  相似文献   

19.
选用最小斑块面积、分维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等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排序为:有林地灌木林地辅助生产用地非林地未成林地;(2)在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最小斑块面积0.37 hm2,为灌木林地,呈孤岛状分布于有林地中,表明了热带石山季雨林面积的扩张和整个自然生境的动态演替;(3)保护区多样性指数为0.530,优势度指数为1.080,均匀度指数为0.329;保护区内有林地占较大的优势,有利于北热带石灰岩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的保护;(4)保护区分散度为1.26%,以自然景观为主。整个保护区景观格局合理,是典型的保护区景观结构,能够有效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5次复查以来的3期调查数据,利用不同森林类型蓄积量与生物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来估算甘肃省天然乔木林的生物量,分析甘肃省天然林总体及分龄组、树种(组)和林种的面积、碳储量、碳密度现状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甘肃省天然林面积为383.2×10~4hm~2,主要分布在甘肃南部、东部和祁连山;全省天然林碳储量由2006年的63.59TgC增加到2016年的74.57TgC,碳储量呈线性均匀增加,10年间累计增加10.99TgC,年均增长率为1.06%;(2)林龄结构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龄林、过熟林面积依次占比为21.85%、31.18%、20.69%、17.57%和8.71%,中龄林比例较高,呈单峰左偏山状曲线,林龄结构较差,需人工促进更新;(3)防护林和特用林的碳储量相差不明显,但防护林幼龄林面积增加的趋势明显,较符合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甘肃省需要;(4)天然乔木林碳储量主要集中在栎类、阔叶混交林、冷杉、云杉和其他硬阔类。其中阔叶混的面积和碳储量增长量最大并远大于其他树种(组),且加速增长的趋势明显,使得甘肃省天然林树种组成在向混交林演变,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质量等都在提高。同时,不同森林类型碳密度差异较大,其中,栎类碳密度最大,华山松碳密度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