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唐军 《甘肃林业》2010,(4):31-32
一、森林分类经营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分类经营是我国林业20世纪末和21世纪改革的主题。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就是遵循现代林业思想,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和主导利用的不同,将林业划分为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林业和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的商品林业,并按照各自特点和规律,建立相应完善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入机制的一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1林业分类经营的概念林业分类经营涉及许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于分类经营的概念,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认为林业分类经营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据社会对林业的生态和经济的两大需要,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不同和森林发挥两种功能产出“产品”的商品属性的差异,相应地将森林(含林地)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另一种是,认为森林分类经营是国家或森林经营者根据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森林经营目的和分类为标准,将森林按不同…  相似文献   

3.
对林业分类经营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森林生态经济的观点,论述了林业分类经营的理论依据,分析了林业分类经营与森林分类经营的区别与联系,并初步提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定林业分类经营政策法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和技术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林业分类经营的实质是森林分类经营”这一认识基础上,对“林业分类经营”在指导全国和区域林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客观的分析和定位,同时提出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是“森林立地分类”和“森林群落分类”;要实施分类经营,必须建立和完善针对不同林种的森林经营技术体系.文中还对森林永续利用原则的现实意义和法正林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在用材林经营中的作用做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森林分类界定工作是林业分类经营的基础 ,是新型林业经营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 ,是优化森林分布结构 ,提高林分质量、效益 ,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 ,是促进人类与森林生态体系和谐、稳定的良性循环发展 ,保证森林三大效益最大限度发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就是遵循现代林业思想,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和主导利用的不同,将林业划分为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林业和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的商品林业,并按照各自特点和规律,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入机制和发展模式,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2001年,德州市根据省政府《关于全省开展林业分类经  相似文献   

7.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和技术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阐明我国“林业分类经营的实质是森林分类经营”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对“林业分类经营”在指导全国和区域林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客观的分析和定位,同时提出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是“森林立地分类”和“森林群落分类”;要实施分类经营。必须建立和完善针对不同林种的森林经营技术体系。本文还对森林永续利用原则的现实意义和法正林理论的核心内容在用材林经营中的作用做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8.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就是遵循现代林业思想,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和主导利用的不同,将林业划分为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林和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的商品林,并按照各自特点和规律,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入机制和发展模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使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整体发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对林业分类经营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森林生态经济的观点,论述了林业分类经营的理论依据;分析了林业分类经营与森林分类经营的区别与联系;并初步提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定林业分类经营政策法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人们对以生态效益为主的森林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并呈现多样化趋势,传统的森林经营理论已经明显不适应实际林业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后,以获取木材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森林经营思想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森林经营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和理论指导。河北省自1996年开展森林分类经营试点以来,通过在部分地区的森林经营改革试验,对森林经营的作业模式、作业类型、技术方法等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林业分类经营是根纫林种面积比倒及目标任务把森林经营单位分为商品林业经营单位和公益林业经营单位,对前者实行企业经营管理,后者实行事业管理。对其存在的权属问题,集体和个体林区.比被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建立联营林场。森林分类经营是根据森林功能和经营目的不同,把森林分为一经林种、二级林种和三级材种。依其森林生态环境条件、树种生物生态学特性、培育类型、目的及其培育技术措施的差异组织经营类型。其经营类型技术措施体系包括立地类型、营造林技术措施及目标规划。  相似文献   

12.
关于开展森林分类区划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是转变林业体制和发展模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推进林业快速发展的一项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也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建立“两大体系”的客观要求。而森林分类区划工作则是林业分类经营的基础性工作,是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直接关系到林业发展和林权所有者、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必须认真思考和开展森林分类区划工作。  相似文献   

13.
《云南林业》2003,24(2):2-2
我省的森林分类区划工作已开展了4个年头。认真总结我省森林分类区划工作的经验,巩固森林分类区划的成果,是今后我省林业两大体系建设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各地对此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重大举措,是林业政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一场深刻变革。林业分类经营,就是根据森林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对所有的森林及林业用地进行分类,将一部分区划为生态公益性林业用地,另一部分区划为商品性林业用地,并按各自不同的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14.
论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和评价了我国传统林业经营模式的弊病,阐明了实行分类经营的必要性。并对林分类经营与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作出了分析,认为森林分类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关于森林分类经营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分类经营是当前林业工作中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是促进我国林业改革具有全局性的重大举措。本文简要论述了森林分类经营的内涵,森林的多功能性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林学基础,我国的国情、林情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客观要求,森林分类经营是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商品林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林业分类经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阐述了森林与林业分类的概念与依据,论证了分类经营的必要性与分类经营的原则,提出江江西省森林 类的粗略规划与相应的分类经营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公益林与商品林分类指标体系及技术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林进 《林业科学》1999,35(4):93-100
林业分类经营是林业部提出的一项深化林业改革的重要措施,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公益林与商品林,是当前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战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系统、可行、科学的角度对森林功能性分类系统,划分公益林与商品林的分类指标体系及技术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是转变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又是林业分类经营的首要基础工作,自治区从2001年3月份开展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以来,全区大多数县(市)在林业分类经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有的县仅用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县森林分类区划的室内判译和外业验证工作。承担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单位有区内外林业规划设计、科研、教学等单位,目前,全区90%以上的县(市)、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完成了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经自治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新…  相似文献   

19.
森林分类经营是新时期林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关系到整个林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改革,提出森林分类经营工作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划分原则,依据和标准;森林分类区划的最小单位、调查内容和方法问题;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比例关系;国家和地方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配套研究林业的税收和收费政策问题;资产评估和效益评价问题等。解决森林分类经营工作存在问题,应着手几个方面的工作:制定和完善森林分类经营的政策、法规;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生态公益林、商品林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20.
西峡县森林分类经营成效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西峡县林业基本情况,阐述了森林分类经营的区划原则,分区概况和实施分类经营的主要措施,对该县从1996年开始分类经营后取得的成效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