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佛山汾江河河道的污染状况和周边环境对河道的影响,对汾江河底质(沉积物)重金属的总体水平进行了监测与分析,并采用瑞典科学家Lars Hakanson指数法,以当地土壤最高背景值为参比值对其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汾江河河道重金属污染基本上属于强的生态危害和接近极强的生态危害,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Cd,其次为Cu、Hg、As、Pb、Zn、Cr,其中Cd的生态危害已达到了极强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对黄石市黄荆山北麓废弃采石场因不同修复模式形成的各植被群落中土壤的重金属进行比较研究,并应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哈坎松潜在生态危害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1)试验中的七种复垦模式对于改善采石场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有一定的效果,且效果因植被修复模式而异;(2)刺槐对降低超标重金属Cd的效果好,而在降低重金属Cu的效果上,多花木蓝优于小叶女贞;(3)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中,刺槐纯林综合污染指数最小,在各样地超标重金属中Cd的贡献率最大,而以Ni贡献率最小;哈坎松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中仅以客土喷播刺槐纯林和客土喷播盐肤木+刺槐混交林的土壤污染危害较小,为轻微级别。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目前中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无论是从污染程度还是从污染范围来看都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对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污染现状、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分析方法及危害等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些防治策略,旨在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选取洪泽湖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采集洪泽湖沉积物样品17个,以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Cd、Pb、Zn、Ni、Cr)的总量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教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洪泽湖Cu、Ni、Zn、Pb、Cr污染的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湖区,Cd污染主要在西部湖区。Pb是全湖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Cu、Ni、Zn、Pb、Cr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小(低风险),Cd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大(高风险),总的潜在生态危害为低风险,Cd的影响最大(达到81%)。  相似文献   

5.
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及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间带是一个典型的环境脆弱带和敏感带,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潮间带重金属除了直接对潮间带生物有影响外,还可以通过过食物链的富集和放大作用影响人类健康,同时由于潮间带水动力和生物活动的影响,造成重金属的重新分布和释放,产生重金属的"二次污染",直接危害近岸环境.开展重金属元素在潮间带沉积物中含量、赋存形态、污染评价及其生物有效性已成为目前环境科学领域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国内外学者均对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文章从这4个方面阐述了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研究进展,以期为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了解韩城市下峪口黄河滩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通过布点采样,检测了该地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地区黄河滩区河道和沙洲中7种土壤重金属(镉、铬、镍、铜、锌、砷、铅)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韩城下峪口地区黄河滩地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土壤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其风险水平较低,不会对该地区土地整治和水田耕作造成影响,虽然黄河滩地土壤中锌含量略高,但是通过土体有机重构方法能够使得锌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土壤重金属危害及修复措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涵及特点出发,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土壤动物、土壤酶以及通过食物链对人类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措施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及微生物修复等。可以预料,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将向着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的方向发展,并且多种修复方法的综合使用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浙江省金华市某100亩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情况,对该地进行了土壤调研。采集了该地的30个表层土壤样品以及3个土壤剖面,分析了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及pH值和有机质,初步了解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同时采集各20个表层、中层土壤样品,通过BCR形态分级方法测定结果,确定了不同的重金属其污染来源;利用生物有效性分析,确定了研究区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最后对当地进行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分析。研究结果得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d含量超标,其他重金属均未超标。根据重金属形态分级、以及土壤剖面分析得出重金属:Pb以残渣态和可还原态较高;Zn、Cu、Cr、Ni主要以残渣态为主,Cd以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为主。依据生物有效性分析,得出Pb具有潜在的危害,Cd在中层的生物活性系数K1急剧上升,对作物易造成危害。利用RSP污染评价方法得出Pb和Cd的污染程度为中度污染。因而,提出了在下一步的修复工作中需要针对不同来源,进行土壤中相应重金属含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滩地重金属分布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洞庭湖退田还湖滩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湖南省潮土背景值相比较,三个样地的中Pb、Cu、As的含量平均值都超过了背景值,Cd和Cr的含量平均值小于背景值,且Pb的平均含量均是湖南省潮土背景平均值的2倍多;广兴洲样地土壤中6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值均高于其他样地;集成垸土壤中的Pb、As和三个样地土壤中Cd重金属含量较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波动较大。对重金属间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Pb与pH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6种金属元素与有机质存在正相关,Pb、Zn、As与全氮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Pb与Zn以及Cu与Cd、Zn、As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Cd与Zn、As以及Cr与As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由样地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指数可知,广兴洲样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均比其他样地高,但均属于轻微污染和存在轻微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农业生产及人的健康会造成危害,已引起环保部门的重视。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开展较迟,系统性较差,从土壤重金属来源、危害,特别是植物吸收、运转、伤害机理上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海南清澜港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3,(6):121-126
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以华南滨海盐土环境背景值为参比值,对近20年海南清澜港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样地单一重金属平均含量(W)顺序均为Cr>Zn>Pb>As>Cu,重金属总含量(样地平均值总量)顺序为W(下坡村)>W(白头尾村)>W(官园)>W(丹场村)>W(港东村)>W(霞场村);各样地Ei r平均值顺序为As>Pb>Cr>Cu>Zn,RI值顺序为下坡村>白头尾村>官园>丹场村>港东村>霞场村;各样地生态危害程度均为轻微;下坡村和白头尾村样地重金属平均含量及生态危害程度均明显高于其它4个样地,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As,其次为Pb。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了土壤重金属与土壤动物多样性抑制率的相关性。根据含重金属土壤动物多样性的生态毒性特性,将土壤重金属对土壤动物多样性抑制效应进行了分级,按照不同土壤类型对土壤重金属质量的要求对土壤重金属质量进行分级。利用土壤重金属对土壤动物多样性抑制率建立土壤重金属的评价标准并与现有评价标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土壤重金属对土壤动物多样性抑制率建立土壤重金属的评价标准更能真实地反映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改良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近年来,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巨大危害,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耕地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改良工作。主要阐述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分析了耕地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并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黔西北某土法炼锌废渣堆场采集废矿渣、周边耕地土壤及农作物的可食部分,分析了样品中Cd、Cu、Zn、Pb、Cr和Ni的质量分数,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和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了废矿渣中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结果表明:污染指数显示耕地土壤主要受到Cd、Pb和Zn的污染,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PbZnCdCuNiCr;废矿渣堆中的重金属在3种暴露途径下对儿童和成人的总非致癌风险分别为28.9和16.8,均为不可接受风险,其中来自Pb污染的风险贡献率最大,高达95%以上;废渣堆的重金属的致癌危害风险为可接受范围。受污染农田土壤上种植的农作物的可食部分为重污染,以Pb和Zn污染为主,污染水平远远超过国家食品卫生限值标准。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淮南潘集矿区底泥中Cu、Zn、Cd、Hg的浓度,分析了重金属在底泥中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底泥中Cu、Zn、Cd、Hg空间分布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Cu和Zn轻微污染,Cd和Hg中等-强污染。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山东省主产区板栗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对40个板栗产区的63份板栗抽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主产区板栗中重金属呈偏正态分布,其中重金属平均含量为As 0.0033mg/kg、Pb0.029mg/kg、Cd0.018mg/kg、Cr0.028mg/kg、Cu0.77mg/kg和Zn5.14mg/kg。所有测定值基本低于国家食品质量安全限量标准值。根据重金属污染指数法对板栗中重金属的污染和潜在生态危害风险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山东省主产区板栗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处于安全水平,但综合污染指数已接处于轻度污染水平,需得到特别关注,应作为质量安全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随着重金属铬的危害日趋严重,MFC-CW作为一种在有效处理重金属铬的同时又能产生电能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从电极材料、膜材料、水力停留时间、有机负荷及污水成分、产电微生物和湿地植物等6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之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孟迪  龙玲  吕斌  黄安民 《木材工业》2012,(1):31-34,54
归纳了人造板饰面材料中重金属物质的来源、危害和相关限制法规,介绍了常用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分析了现有检测方法对于检测人造板饰面材料中重金属的适应性,总结了在对人造板饰面材料中有害重金属进行检测时,样品的制备及处理方法.为制定相关检测方法的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魏瑞丽 《绿色科技》2019,(16):189-190
指出了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对人类生产、生活涉及到的各种物质进行准确的重金属元素检测意义重大。ICP-MS作为一种现代化分析检测手段,在重金属检测中表现出了极强的技术优势,以ICP-MS检测技术为重点,分析了其在重金属检测中的方法和应用情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业的发展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尤其是在重工业的发展中,其排出的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对当地的土壤以及河流造成严重的污染。故此,加强对土壤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探讨,进而保障土壤的质量,减少含有重金属元素的土壤对人体的危害有重要的意义。从微波消解ICP-MS法的实验条件、实验方法与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快速地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