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竹采用主枝扦插育苗、次生枝扦插苗、带蔸根埋杆育苗等新育苗技术取得良好效果.带蔸(根)埋杆育苗效果最佳,比其他育苗方法可提高成活率38.3%—46.7%.采用扦插育苗造林比移母竹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37.3%,育苗造林成本节省2/3.  相似文献   

2.
绿竹带蔸主枝扦插植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对绿竹带蔸主枝扦插过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主枝在扦插45天后开始在枝蔸的根芽点上萌发出幼根,但通常根径纤细,不能形成完整根系。发笋在80天左右开始,竿(笋)蓖根芽点在6月初开始生根,发根和生长都较为迅速,且根径粗壮,并形成发达的根系。根据发枝和发笋植株生根的比较研究表明,绿竹带南主枝扦插成活率应以发笋率为标准。  相似文献   

3.
绿竹带蔸主枝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AA、NAA+IAA、ABT生根粉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绿竹带蔸主枝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绿竹带蔸主枝扦插生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促进主枝生根ABT生根粉的效果较好,促进主枝发笋以NAA、NAA+IAA处理和ABT3#处理效果较好。以发笋率为指标,筛选出la带蔸主枝,NAA100mg.kg~(-1)浸沾10小时、NAA2000mg.kg~(-1)和ABT3#2000mg.kg~(-1)浸沾10秒等处理,带蔸主枝打插成活率在59~60%。  相似文献   

4.
于2019年,在广西南宁市七坡林场开展低丘松林下套种3种丛生笋用竹种(绿竹、麻竹、勃氏甜龙竹)试验,探究3种丛生笋用竹种的造林效果、发笋及幼竹生长规律。结果显示:勃氏甜龙竹的成活率高达83.15%,略高于绿竹(76.6%)和麻竹(62.13%);发笋时间,以勃氏甜龙竹最早(5月中旬),绿竹最晚(6月上旬);发笋持续时间历时最长的为勃氏甜龙竹(180 d),最短的为麻竹(150 d);麻竹的发笋量最高,平均单株母竹发笋率、退笋率分别为2.186、0.115,且以下坡位发笋率略高于上坡位,而退笋率相反;3种笋用竹幼竹高生长均呈现出慢—快—慢的"S"型生长规律,勃氏甜龙竹与麻竹的高生长速率相接近,生长盛期日均高增长量为12 cm; Richards、Gomperz.T方程分别较好地拟合了勃氏甜龙竹和绿竹、麻竹的发笋—幼竹高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5.
阿帕斯竹出笋期5月中旬~10月中旬,7月上旬~8月中旬为出笋盛期;单株埋秆育苗的出笋数、成竹数分别是单株埋蔸育苗的3.9倍、3.8倍,而新竹径级较埋蔸的下降43.5%,两种育苗方法可结合应用;竹丛结构调控可显著提高竹丛出笋数(21.9%)和新竹地径(84.1%),退笋率降低36.9%;综合出笋成竹数、新竹地径的季节性施肥效果,以6月最佳,其次为3月。  相似文献   

6.
麻竹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麻竹的生物学特性,并分析了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竹丛蔸幅与发笋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引种麻竹笋期与发笋节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四川盆地引种麻竹的笋期和发笋节律,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引种麻竹的笋期为5月上旬至10月下旬,各竹丛间笋期93~171 d不等,平均126 d.累积发笋率的概率单位(P)依发笋天数(X)的线性回归方程P=1.883 5 0.030 7X,其回归和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F=642.418 4**,相关系数r=0.987 8**.据此可将麻竹笋期大致划分为为始发期(Ⅰ)、始盛期(Ⅱ)、高峰期(Ⅲ)、盛末期(Ⅳ)和结束期(Ⅴ)5个时期,其中从7月中旬至10上旬的发笋盛期(Ⅱ~Ⅳ)发笋量占全年发笋量的83.79%.麻竹发笋前10~60 d的旬平均温、最低温、最高温、≥10℃积温以及降雨量和温湿系数对发笋率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8.
32种经济竹种的组培及苗木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了32个竹种作为微体快速繁殖材料,采用以芽繁芽的途径实现快繁。当选用竹子种子作为外植体时得到的组培效果最好,其次是幼年竹节芽和小枝芽,成年竹节芽最差。同等条件下,毛环刺竹、实心瓜多竹、孝顺竹、黄金碧玉竹、非洲锐药竹、麻竹和大佛肚竹更易成活和发笋,人面竹的成活率最低。选用蛭石作为育苗基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试验结果。用麻竹组培苗(1 a生苗)作为试验材料,得出腐殖土可作为优良的育苗基质,30%锯末+70%红土次之。组培苗移栽后施以NPK复合肥作为叶面肥,配以微量元素的追肥可提高成活率。对竹苗进行封顶处理可促进发笋。播种苗和组培苗便于运输,且成本低,但因竹子种子不易获得,所以组培苗是作为生产竹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新平县进行云南甜龙竹矮化密植试验:利用定植当年幼林林中空地进行竹农间作;通过合理留笋齐竹,留笋长成的竹秆,实施竹秆矮化控制处理,促发竹主枝,作为空中诱根育苗的种源培育竹苗;采收所有除留笋养母竹后的竹笋出售;竹林郁闭后,逐年间移竹丛分蔸苗处理,得到竹子蔸苗.定植后5年内每年可得经济收入35047元/hm^2.  相似文献   

10.
介绍麻竹容器苗木培育试验区(云南省新平县)及引种地(广东省清远市)自然条件。以麻竹采笋后带活动笋芽的次生竹兜为繁殖材料,以20 cm×30 cm营养袋为容器,中壤土+细河沙或分解木锯末为基质进行育苗及造林引种试验。种植后次年对育苗及造林成效进行调查,结果认为,采用所培育的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平均为89%,比龙竹裸根苗造林成活率高10个百分点,发笋数,秆径、秆高生长量达到或接近原产地麻竹和本地龙竹指标;耐寒性比龙竹、云南甜龙竹更强。  相似文献   

11.
山地麻竹水分含量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靖国有林场1995年造林各竹龄山地麻竹含水率测定的结果表明:1a竹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从发笋初期至末期逐渐降低;2a竹秆和枝含水率都以发笋盛期为大,初期和末期较小,2a竹叶含水率从初期至末期逐渐减小。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有随胸径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各年度麻竹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随高度的升高而呈现逐渐减小;竹蔸含水率大于竹根含水率。各器官含水率随竹龄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麻竹是一种优良的丛生笋用竹种.传统的移竹造林方法,不仅成活率低,运输困难,造林成本大,竹种来源困难,而且进入丰产期时间较迟.下面介绍一种操作简单、成活率高、见效快的造林方法——笋蔸造林.  相似文献   

13.
几个丛生竹开花授粉特性及麻竹苗期初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麻竹、绿竹、大头典、吊丝单、撑篙竹几个丛生竹种进行开花生物学特性观测和人工授粉;对麻竹进行苗期选择.结果表明:麻竹花雌雄蕊异时成熟,柱头和花粉发育良好,易于授粉;绿竹属3个竹种竹花雌蕊退化,花粉少或无,授粉困难;撑篙竹花雌雄蕊同时成熟.2002~2003年、2003~2004年分别收获麻竹种子388粒、麻竹种内和麻竹×绿竹种子1 495粒,育苗成苗率分别为32.5%,36.5%.19个月龄的麻竹实生苗平均每丛发笋量为8.89秆,平均竹高187.08 cm,平均地径1.66 cm;在竹高、地径方面占优势的群体发笋数量中等.  相似文献   

14.
从广西柳州地区引种杂交竹、麻竹、清甜竹、巨竹和吊丝球竹等笋用竹,在三峡库区进行了适生性、出笋成竹能力、生长量及幼竹生长节律、冻害情况、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等指标的系统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以笋用竹为目的可重点推广麻竹、巨竹、清甜竹;以笋材两用为目的可重点推广杂交竹、吊丝球竹。总结提出了笋用竹栽培管理技术。2002年以来,共推广栽植杂交竹、麻竹126.3万株,建设笋竹基地2406.3hm2。  相似文献   

15.
车筒竹不同育苗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比较了大型丛生竹种车筒竹带蔸埋秆、埋单节、埋双节和主枝扦插法的育苗效果,通过分析4种育苗方法的出苗率、成竹率和成竹质量等指标,认为,埋双节法效果最好,出苗后基本全部成竹,成竹率达97.9%,育苗1年后新竹平均竹高达2.0m,平均地径1.48 cm.另外3种方法,各有优劣,带蔸埋秆法尤其是母竹基部的成竹质量较好;主枝扦插法材料丰富、费用低,通过条件控制提高其成竹率,亦有较大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四川麻竹引种区麻竹发笋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是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经济价值极高。以四川麻竹引种区已造林4年的麻竹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麻竹的出笋时间持续约为250天左右;竹笋-幼竹的生长需要90天左右,生长呈Logistic方式增长;麻竹的发笋期呈现始发期、增进期、旺盛期、渐衰期和末期5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丛生竹无性繁殖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近两年来,对分布云南境内用途较广的近20个丛生竹种进行了多种方法的无性繁殖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节间切口埋秆法(包括带蔸和不带蔸)和竹苗分株育苗法,其育苗成活率可达70%以上;龙头竹、黄金间碧玉、佛肚竹、绵竹等,用枝条扦插法育苗也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生长素类药剂对龙竹、慈竹、绵竹等竹种的次生枝以及黄金间碧玉、油勒竹、甜龙竹的主枝有促进生根的作用,生根率可比对照提高20%~40%。  相似文献   

18.
毛竹笋期切秆育苗与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毛竹笋期切秆育苗与造林技术的7 a研究.结论是;(1)采用笋期切秆培育的毛竹苗具有竹秆分枝高度降低,竹节密度增加、枝条生长旺盛的特点.竹苗矮化、健壮,尤以笋期抽枝展叶前切秆培育的竹苗,其造林成活率为95.91%,第1年发笋株率为79.1%,发笋株单株发笋数为1.66个,分别比普通毛竹苗增加了21.31%、27.26%、53.7%,造林效果明显优于未切秆培育的普通毛竹苗.(2)切秆时期和切秆高度不同,对毛竹苗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中,笋期展叶前切秆、切秆高度在1.0~1.3 m的苗木造林效果最佳.(3)笋期切秆育苗是毛竹苗培育的一项技术创新,能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发笋率,加快成林,提早受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宜黄县竹腔竹蔸施肥绩效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试验调查了竹腔竹蔸施肥的效果,结果表明:施肥林分与对照林分相比,除林分平均胸径没有差异外,林分立竹度、新竹量、新竹胸径、发笋数、成竹率分别提高了16.2%、53.6%、6.9%、49.3%和7.9%,总体效果明显;不同施肥类型相比,以竹腔施肥为好。并对加强竹腔(蔸)施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麻竹种内控制授粉子代苗期选择及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产地零星开花母竹为亲本,通过控制授粉得到了遗传变异丰富的麻竹种内杂交子代。对65个正常生长的杂交组合子代苗进行苗期选择,根据不同培育目标选出优良笋用及笋材两用杂交组合29个和34个。入选优良笋用杂交组合平均发笋量比选择前增加17.9%;入选笋材两用杂交组合的平均发笋量、地径及杆高比未选择前分别提高4.8%、22.6%和19.5%。研究表明,麻竹可以通过人工杂交及选择获得生长性状优良的杂交后代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