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辽西低山丘陵荒坡营造水保林工程整地措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提高辽西半干旱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成活率与质量,进行了工程整地措施试验。认为,造林前一年采取工程整地措施.能拦截坡面径充、拦蓄泥土、积存枯草(枝)落叶。较荒坡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层厚0~15cm为4.2%~7.5%,15~30cm为4.6%~8.5%;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03%~1.37%;全氮增加 0.016%~0.031%,全磷提高0.006%~0.014%;阳离子代换量高5.30~ 8.24mg/100g土。土壤机械组成较荒坡粗沙比例降低,粘粒比例增高,物理性沙粒比例减少,物理性粘粒比例升高。给树木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造林成活率提高10%~25%,树木径粗增加0.10~0.28cm,树高增加15.3%~92.1%,树木长势显著好于荒坡造林。  相似文献   

2.
在四川省大气污染地区的隆昌县境内,1990~1992年进行了火炬松人工幼林7种(含对照)处理的施肥试验,试验林分6hm2,观测区1.8hm2。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在树高、胸径、地径的生长量差异都极显著(α=0.01),6种施肥处理中,含P、Ca、N元素的肥料配方效果最好,在施肥后的3a中,最佳处理比对照树高相对生长量增加80%~166%。施肥处理减缓了火炬松幼林污染危害症状。施肥第二年5月,叶黄化率比对照减轻13%~60%,落叶量减少25%~77%。  相似文献   

3.
引种栽培研究表明,秃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我国南方中、低山区的气候和土壤。四川盆地秃杉人工幼林年平均高生长量达1.0m,胸径生长量1~1.3cm;江苏、浙江良好立地,5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分别3.12m和3.5m。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为秃杉扩大引种栽培的最适引种区;南方中低山丘陵区显示出速生潜力。秃杉造林采用1~2年生优质壮苗,带状整地,株行距1.5m×1.5m  相似文献   

4.
通过6a试验,提出了杉木幼林与大豆立体复合经营模式,其中包括:选择抗旱、耐瘠、高产稳产、适宜杉木幼林立体经营的大豆良种(本试验从78个品种中筛选出6个优良品种),适时播种(春大豆4月1日~15日,夏大豆5月15~25日),合理的株行距(20~50cm)和每个播种穴合理留苗数(2~4株/穴),用钙镁磷出作基肥(225kg/hm2),因地制宜施少量氮肥(尿素37.5~75.0kg/hm2),适宜立体复合经营的杉木幼林应为造林后1~2a,林地应为阳坡,豆株与幼树的距离33cm以上。杉木—大豆立体经营,不仅能增加粮食和直接经济收入,而且提高了光能利用率,改善林地小气候,减少林地水土流失,改良了土壤,使杉木幼林年生长量比一级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5.
杉木迹地连栽与改植秃杉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杉木迹地上改植的秃杉树高年生长量比连裁杉木大148.0%~202.1%,地径年生长量连栽杉木大281.3%~343.8%,差异比较显著。由于连栽杉木0~4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增加2.22%,毛管孔隙、毛管含水量和自然含水量分别下降2.61%、6.45%和9.58%,土壤PH值增加5.79%,全N、有效P1速效K和有机质分别下降8.45%、7.26%、21.37%和12.26%,杉木采伐迹  相似文献   

6.
黄泛沙地毛白杨不同整地规格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泛沙地上进行毛白杨不同整地规格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带状、穴状2种整地方式,8种不同整地规格,毛白杨幼林的胸径、树高生长量无明显差异,大规格整地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率也无明显影响。但大规格整地显著增加造林成本,以挖60~80cm见方的植树穴为宜。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速生丰产林营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立地、遗传、密度3大因素控制的原则,营建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着重采取了选用良好的造林地、优良种源、合理整地、适当密植与培育容器苗造林5项主要技术措施,并在造林后3~4年内进行及时合理的幼林抚育。从幼龄林生长量测试结果表明:与国家速生丰产林专业标准相比较,1~5年生高生长量超标达31.8%~60.0%4~5年生胸径生长量超标达21.1%~24.0%,5年生材积生长量超标达368.0%,达到了预期的速丰林幼林期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秃杉的引种与栽培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引种栽培研究表明,秃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我国南方中,低山区的气候和土壤。四川盆地秃杉人工幼林年平均高生长量达1.0m,胸径生长量1 ̄1.3cm;江苏,浙江良好立地,5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分别3.12m和3.5cm。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为秃杉扩大引种栽培的最适引种区;南方中低山丘陵区显示出速生潜力。秃杉造林采用1 ̄2年生优质壮苗,带状整地,株行距1.5m×1.5m。  相似文献   

9.
杨树幼林开始修的年龄,为栽后2~3年。修剪季节,一般在树萌芽前1个月内进行。这时修枝伤流轻、愈合快。晚冬修枝切口易受冻害,夏季修枝伤流过多,影响树势。修剪强度应掌握在20%~30%。弱度修枝能使直径生长量提高2.4%;中度、强度修枝直径生长量下降12.9%,高度下降18.1~14.1%。合理的修剪强度,应当以不破坏林地郁闭、不降低林木生长量、不造成树冠头重脚轻为原则。杨树幼林在郁闭前,林内光照条件尚好,则少修枝或不修枝,尽量保留较大树冠,以增加光合面积,但必须疏除竞争枝。杨树郁闭后,树干粗度8~…  相似文献   

10.
火炬松建筑材林栽培模式研究阶段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低丘中层红壤上栽植火炬松,施过磷酸钙0.5kg/株效果显著;但块状整地(1.2m见方)与全面整地、40cm×40cm×30cm穴与70cm×70cm×60cm穴以及每年5月幼林抚育1次与每年2次的其生长差异均不显著。根据上述试验结果以及对浙江与皖东丘陵现有火炬林分生长分析,初步认为火炬松建筑材林合理栽培模式为:造林密度1665株/hm2,1m见方块状整地,挖40cm×40cm×30cm植树穴,施基肥过磷酸钙0.5kg/株,造林当年抚育2次,第2~3年每年1次。上述栽培模式经经济分析表明:造林成本不到旧栽培模式(全垦大穴、大量施肥、每年抚育2次以上,造林密度1050株/hm2)的1/2,而收入增加2/3,旧的栽培模式造林无盈利可言,而新的栽培模式主伐时可盈利12750~23250元/hm2。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对保山砂页岩发育的山地红壤进行不同整地方式营造蓝桉林,经过三年的监测研究表明:未整地自然土壤侵蚀量达1.657~1.402t/hm2·a,有机质流失量达80.483~68.113kg/hm2·a,土壤肥力退化显著;撩壕整地及挖塘整地造林当年土壤侵蚀量分别达3.366t/hm2·a及2.464t/hm2·a,均属轻度侵蚀级,第二年土壤侵蚀量为0.592t/hm2·a及0.367t/hm2·a为微度侵蚀。有机质流失量为75.811kg/hm2·a及47.122kg/hm2·a。随着桉树幼林生长,林地覆盖度和地表稳定程度增加,土壤侵蚀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2.
1990~1994年,在福建平潭、长乐、莆田等地采用福建省林科所和华东农业大学的科技成果,开展了速生、抗病木麻黄良种无性系育苗、造林技术推广工作。5年共培育水培苗99.875万株,造林399.2hm2,成活率在90%以上。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可达2m,比常规实生苗的高生长量提高2倍。造林一年后,幼林保存率比当地实生苗高34.5%,幼树高生长比当地实生苗高0.71m,地径增粗0.72cm。5年的试验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解决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木麻黄青枯病危害严重,造林成活低等问题,探讨出二代更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江西林业科技》1994,(3):75-82
分析了杉木种源第一次试验20个产地9年生幼林和第二次试验56个产地3年生幼林的生长发育及稳定(适应)性。研究表明,9年生平均单株材积的选择效果达25%,前5名优良种源与后5名种源平均相差2倍以上,杉木种源的主要性状相对稳定。20个产地在两次试验中生产量和稳定系数bi值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846和0.79,说明种源差异是较稳定的遗传差异。根据种源在各试点的生长量,稳定性,开花结实,抗虫,抗病能力等指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杉木种源第一次试验20个产地9年生幼林和第二次试验56个产地3年生幼林的生长发育及稳定(适应)性。研究表明,9年生平均单株材积的选择效果达25%,前5名优良种源与后5名种源平均相差2倍以上。杉木种源的主要性状相对稳定,20个产地在两次试验中生长量和稳定系数bi值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846和0.79,说明种源差异是较稳定的遗传差异。根据种源在各试点的生长量、稳定性、开花结实、抗虫、抗病能力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分别确定其能获得较高增产效益的优良种源,提出杉木种子的调拨意见。  相似文献   

15.
尾叶桉幼林施肥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尾叶桉幼林施肥肥效是十分显著的,但不同处理对幼林生长存在较大差异,有P处理肥效高,无P处理肥效较小。由此表明P是限制尾叶桉幼林生长的主要因子。N、P、K三要素对材积的影响顺序为P-N-K。试验表明,尾叶桉幼林最佳的施肥肥料配比方案为每公顷N50kg、P2O550kg、K2O10kg,其材积生长量比对照大63.6%;其次为N50kg,P2O5100kg,材积生长量比对照大61.1%。  相似文献   

16.
红松、日本落叶松与刺楸、水曲柳、紫椴、黄菠萝的带、块状混交试验林林龄10年时,各树种平均保存率均在85%以上。日本落叶松与刺楸等阔叶树混交林立木材积生长量,为日本落叶松纯林的82.2%~117.0%;红松与刺楸等阔叶树混交林立木材积生长量,为红松纯林的147.0%~327.0%。混交林有机质含量为纯林的106.2%~191.3%,全氮含量为纯林的116.7%~316.7%。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设计(L16(45)),研究了粘土地速生丰产林的栽培技术。3a的研究结果表明,741杨和抗虫榆比较适合在粘土地上生长;1354杨和中林115杨不适合在粘土地上生长,前者年均高生长率为后者的169.3%,年均胸高断面积生长率为后者的265.6%。粘土地的整地深度应达到50~70cm,这样可极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如,树高和胞高断面积年均生长率为对照(30cm)的125.1%~183.2%和136.3%~211.13%。穴施2.5~5.0kg未腐熟的秸杆,虽然对成活率、保存串没有明显影响,但生长率分别为对照(不施秸秆)的144.3%~129.4%和128.6%~145.6%。粘土地旱作丰产林,如选择适宜树种和造林技术,其幼林阶段年均胸径生长率可接近或超过沙地有灌溉条件的丰产林,但树高生长率仅及沙地的41.2%。  相似文献   

18.
在罗平县江外林场进行杉木不同造林技术措施试验。试验表明,全垦整地,全面松土抚育(A1)及施肥(B1)是促进杉木幼林速生丰产的重要因素,显著性检验分别为F=38.44、13.25>F(0.01)=10.56。A1B1组合较之A2B2组合4年生幼林(不包括苗龄)平均材积生长大5.22倍。根据试验结果及现行造林投入水平得出A1B1C2D2的优化组合造林模式在生产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根外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连续对21种不同施肥配比浓度及不同喷施时间的根外施肥试验,筛选出最佳喷施肥处理:夏季为C3、A3,其苗高、地径、次年高、地径生长量比对照分别提高33.9%~37.1%、8.2%~18.2%、29.5%~31.1%和23.4%~31.9%;春、秋季为C4、A4,苗高、地径生长量较对照提高29.5%~31.1%和12.8%~27.7%。育苗成本比普通容器育苗提高1.0%~2.0%。试验表明掌握好时机的秋季施肥育苗措施是可行的,同时改变了传统秋季不予施肥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屏边县进行的不同整地方式及不同抚育措施对北美红杉幼林树高、地径生长影响的试验表明,带状整地和全垦松土抚育对北美红杉幼林(3年生)树高、地径生长有利,其他整地方式及抚育措施对生长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