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特征与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牧交错带实质上是生态交错带,是由种植业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和以草食家畜为主的草原生态系统耦合而成的。广义的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出现为典型景观特征的自然群落与人工群落相互镶嵌的生态复合体。在我国北方是指半湿润农区与干旱、半干旱牧区接壤的过渡地带。农牧交错带具有独特的地理、自然资源和社会特点,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的重要地域。内蒙古的农牧交错带东起大兴安岭东麓的嫩江流域,西至阴山西段及黄河中上游流域,是我国东北、华北农区与北部天然草地牧区分隔的生态过渡带,嫩江、西辽河和黄河发源或流经该区。区内有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土地总体上在不断扩展,阴山北麓的风蚀沙化区是我国沙漠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因此,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是华北、东北及其以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本文通过对该区域生态及社会经济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系统的特点,以P-S-R (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为基础,采用熵权法和物元模型构建草地生态安全综合评判模型,对陕北农牧交错带榆林地区12县(区)草地生态安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陕北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安全等级总体上北部高于南部,神木市草地生态安全等级最优;草地生态安全保护治理措施是研究区草地生态安全等级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建议实行分区域生态调控;熵权物元模型在陕北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安全评价中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海口市为研究区域,利用海口市2012年landsat数据以及海口市2012年统计年鉴,应用引力模型,选择人口密度、农业用地比重、建设用地比重、景观多样性4个指标构建城乡交错带边界界定的指标体系,基于公里网格展开分析,界定城乡交错带的边界。研究结果表明:(1)由城市核心区到外围腹地,引力值逐渐减少,引力值二次变化率存在断点。(2)海口市城乡交错带的内边界出现在距离城市中心10 km左右处,外边界的形状呈长心形,离中心点最远处出现在距离城市中心35 km的地方;城乡交错带外边界最北与海口市行政界线一致,最东到达了三江镇,南部更是涵盖了旧州镇大部分区域,西部到达了石山镇。城乡交错带空间范围的确定对促进海口市的城乡协调发展、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综合试验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在农牧交错带陕北风沙区不同种植日期对玉米生长的影响。采用3种不同耕作措施处理试验了玉米不同种植日期对玉米生长状况以及产量的影响。并从防治水土流失、土壤水蚀及风蚀的角度评价了保护性耕作的生态效益和玉米适宜播期对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结果,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概况,最后确定了在农牧交错带陕北风沙区玉米的最适宜播期为中播,即4月26日种植。  相似文献   

5.
神池县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对我国国土生态安全非常重要。笔者从分析历史和现实生态退化原因入手,阐述了神池县未来生态建设的适应性管理构想。首先,通过历史资料分析,澄清该县历史上为森林茂密地带,而经元明以来军事和商业活动的持续开发,森林几近消失;其次,通过分析建国几十年来的生态建设历程,指出不合理的农牧业发展限制了当地生态建设的空间;最后,基于复杂系统理论,提出神池县生态建设适应性管理的框架、途径和内容等。笔者采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构建未来生态建设适应性管理思路的途径,可为同类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沙尘暴是强风与下垫面作用的结果.在足够的风力造成不同范围和强度的沙尘暴大气过程中,对沙尘暴源区、路径区域、沙尘物质、不同产生规律、供给量进行重点分析探讨,提出以地球空间下垫面植被为主要研究对象,即认为植被覆盖度、类型、植物生长季相等同自然气象因素相互作用,对沙尘暴发生发展有制约的作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在长城以北农牧交错带大面积的落叶林分结构简单,植被覆盖度低而近地面抗风能力差,尤其在落叶季节地面多为裸露,加之降水少,土壤含水量低,干燥松散,西北风强烈,沙尘迭起,造成沙尘暴大气频繁发生.因地制宜,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和发展常绿针叶林的营造,减少就地起沙(尘),提高抗风降沙尘能力,是减弱沙尘暴侵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荒漠化现状、动态与成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波 《林业科学研究》2001,14(2):195-202
针对目前我国荒漠化现状、动态与成因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的状况,综述了建国以来我国荒漠化发展趋势;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荒漠化呈加速扩展趋势,80年代以来,我国荒漠化在大部分地区发展非常迅速,只是在局部地区有所逆转。荒漠化发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有两类地区:一是位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农牧交错带,二是我国北方干旱区内沿内陆河分布或位于内陆河下游的绿洲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过高的人口压力及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粗放的管理是导致我国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油蒿不同演替阶段钻蛀性害虫数量变动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油蒿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重要固沙植物,近年来受到油蒿钻蛀性害虫的危害,导致大面积死亡.2006年5月至2007年9月在宁夏盐池县对油蒿不同演替阶段的油蒿钻蛀性害虫混合种群的组成和数量变化及环境因子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油蒿的钻蛀性害虫分别是沙蒿大粒象、沙蒿木蠹蛾、沙蒿圆吉丁虫和一种蛀茎蛾(鳞翅目:卷蛾科);在油蒿不同演替阶段,上述4种油蒿钻蛀性害虫均有危害,且每个阶段的优势种各不相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油蒿钻蛀性害虫混合种群受油蒿林的演替阶段及油蒿群落的微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高海燕 《中国林业》2010,(22):43-43
山西省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农牧交错带及其边缘,自然环境具有不稳定性、脆弱性、易变性和敏感性等特点,是土地沙化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土地沙化已成为山西人民的心腹之患。  相似文献   

10.
论内蒙古四子王旗农牧交错带林地的发展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四子王旗农牧交错带林地属于干旱、半干旱区的林地,在保护国土、改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衔、拓宽人类活动空间、优化生存环境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生态失衡、环境遭到破坏的荒漠化发生地区,以某种特殊目的营建的农防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既是农牧业的人工防护屏障,又是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骨架。本文就由于过度放牧、樵采和垦荒等破坏植被后导致的沙化,使林地成为沙源地的演化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蓝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蓝莓生产、繁殖、育种等角度综述了我国蓝莓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蓝莓研究热点。我国虽然开展了一定规模的蓝莓种植,但栽培技术不高、效益不好是制约我国蓝莓生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极具优势的野生蓝莓栽培生产尚未成熟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从繁殖方式上看只有少部分品种实现了快繁,有较多的优良引进品种的快繁体系尚未建立,所以快繁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内蒙古大兴安岭高寒地区野生蓝莓的快繁技术的研究还处于研究阶段;种子繁殖正处于起步阶段;蓝莓育种技术的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生产中使用的品种均为引进种,这些品种耐寒性差,越冬防寒技术要求高是栽培推广的限制因素,而内蒙古的野生蓝莓品种虽然耐寒性强,但产量低、果实贮藏性差、栽培成活率低也是生产中的棘手问题,因此,选育出我国自主蓝莓品种是当务之急,尤其以大兴安岭高寒地区野生蓝莓为基础的新品种培育将成为今后我国蓝莓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沙地云杉(Piceamongolica)在中国的形成、分布和特性(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地云杉是中国的珍稀濒危树种。沙地云杉林是陆地上非常特殊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它存在于我国森林草原过渡带,也是我国的农牧交错区。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沙地云杉的形成和分布,研究了沙地云杉的性质和特性。沙地云杉属于白扦云杉系列,是白扦云杉长期适应当地气候而演化的地方宗,然后形成异域的半种,最后形成分类种。沙地云杉林是森林草原过渡带上的超地带性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13.
木本淀粉能源植物栓皮栎与麻栎的资源调查以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的栎类资源,对我国栓皮栎与麻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确定了具体分布范围,并根据分布区内林分的集中程度和类型进行了分布区划,其结论如下:1)栓皮栎与麻栎在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两个特别行政区均有资源分布,栓皮栎分布区跨冷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和热带4个气候带,麻栎分布区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热带3个气候带;2)栓皮栎与麻栎在我国的水平分布总体上呈东北、西南走向为直线,东部、南部为沿海岸线的"D"字形分布;3)栓皮栎和麻栎分布区海拔的上、下限与地理纬度相关性较低(R2值分别为0.162 5,0.019 1和0.259 4,0.060 6),而与地理经度间的相关性较高(R2值分别为0.708 5,0.494 1和0.763 5,0.705 0),均随着地理经度的增加其分布区海拔的上、下限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4)栓皮栎集中分布区与麻栎次集中分布区为秦巴山地与陇南山地东部、伏牛山山地、桐柏山与大别山山地北部,以上地区是开发利用这两种栎类资源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14.
Seabuckthorn (Hippophae rhamnoides) planting areas in the three northern areas (north, northeast and northwest) of China are divided into five planting zones: the semi-humid forest prairie climate zone for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types of seabuckthorn plantation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Loess Plateau; the semi-arid steppe climate zone for similar types of plantation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Loess Plateau; the arid desert steppe climate zone for ecological type of seabuckthorn plantation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Loess Plateau; the semi-arid and semi-humid steppe climate zone again for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types of plantations in northern Hebei and western Liaoning and the cold humid steppe climate zone for economic types of plantation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theast China. The aim of this demarcation is to avoid a random introduction of seabuckthorn. In each of the five zones, objectives should be set and suitable seabuckthorn species, subspecies and varieties should be planted according to site conditions, seed sources and methods of tree breeding. The cultivation centers, bases, stations, or unit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successful models of seedling and planting methods should be encouraged. The principle of matching trees with suitable site conditions and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should be practiced. From a strategic viewpoint of solving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of seabuckthorn development in the three northern areas, every seabuckthorn center must have its own germplasm nursery, standard plantation for popularizing, excellent seed and seedling nurseries and sufficient afforestation areas for demonstration and propaganda purposes. These measures woul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three northern areas of China.  相似文献   

15.
白水江保护区位于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交汇地带,自然生态复杂,植物种类繁多,植被垂直分布显著,不论是在植物群落的复杂性方面,还是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特有性方面都是位居全国前列的,被视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在植被、植物区系、珍稀植物、资源植物、竹类等植物学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摸清本底资源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资源植物应用、深加工、育苗等方面研究不足,社区居民缺乏发展经济的技术支撑,保护区从事研究的科技力量相对薄弱。因此发展应用型研究,提高群众的生产技能是科技兴林改善群众生活的必然选择;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在合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是促进保护区植物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样带观测理念的森林生态站构建和布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变化样带研究是IGBP的研究热点.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是进行样带研究的基础和依托.本文从样带理念出发,在国内首次将长江流域25°~35° N范围定义为中国南部东西样带(WETSC),并探讨了中国南部东西样带(WETSC)范围内森林生态站的构建和布局模式;同时引进国外定位研究中先进的从Station到Site的理论,在江西省赣江流域提出了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区到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的九连山-井冈山-大岗山-庐山小样带;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北部提出了从北向南建立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准噶尔盆地-天山小样带;同时从大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出发,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内提出了广州-番禺-中山-珠海-澳门和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的三角形小样带.  相似文献   

17.
在广西宁明县以马尾松和桉树为例,对比分析野外实测与利用1∶10 000比例尺DEM推算的地形因子所建不同树种生产力模型的精度,探讨了高分辨率DEM在森林生产力估算中的作用.结果认为:①基于1∶10 000比例尺DEM推算的地形因子可代替实测数据进行森林生产力建模,其精度满足估算要求;②仅利用立地条件不能进行马尾松生产力建模,但却能建立桉树模型.对两树种而言,均是用树龄与立地条件共同建立的模型更优.  相似文献   

18.
森林郁闭度定量估测遥感比值波段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TM遥感图像各原始及常用比值波段的信息量大小、相互间存在的多重相关性及其对郁闭度估测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研究。针对特定监测区域,对设置的遥感比值波段,采用平均残差平方和准则进行筛选,最终确定对郁闭度估测有一定影响的遥感波段,并形成可操作的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轻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保护保护区,建立缓冲区的想法被提了出来,并已在一些国家实施。文中对缓冲区的概念、位置和大小、功能、效益、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我国建立缓冲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l "trod notionViolent human disturbance results in global landscape and vegetation fragmentation, including thepolar landscape and alpine vegetation (Cox, 1993).In modern world,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aretWo important problems, which have a direct effecton the destiny of human and the earth. Forestry,which undertakes double missions that are to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is the crux to realize the unity of environment anddevelopment (Liu 1985).China is a devel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