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采用土壤和空气自动记录仪,对大兴安岭干旱阳坡的灌草丛和蒙古栎林以及阴坡的土壤温湿度和空气温湿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温度表现为草丛灌草丛蒙古栎林阴坡,其中草丛生长季平均值比阴坡高6.01度,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温度相反,表现为阴坡蒙古栎林灌草丛草丛,其中阴坡比草丛高78%;但是三种类型空气温湿度差异均较小,这些表明土壤温湿度的变化是影响干旱阳坡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樟树人工林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樟树人工林林地不同坡向阳坡和阴坡的土壤水文-物理性质进行为期两年的观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总孔隙度逐渐减小,通气度减弱.土壤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土壤水分年动态变化主要决定于降雨量和降雨的分布状况,与降水的年动态变化一致,6月份达到最高.依此确定出土壤水分消耗期、相对稳定期、积累期3个时期.阴坡0~20 cm、20~40 cm层的渗透性能均好于阳坡同层土壤,0~20 cm层达到稳渗所需时间阴坡比阳坡短,分别为56 mim和64 min;20~40 cm层达到稳渗所需时间阴坡比阳坡长,分别为48 mim和32 min,阴坡、阳坡0~20 cm层的初渗速度和稳渗速度均大于20~40 cm层.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祁连山山区草地的蒸散量变化规律,利用小型蒸渗仪(Micro-lysimeter)对祁连山西水林区不同坡向草地的蒸散量进行实测,并基于样地土壤调查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对祁连山不同坡向草地的蒸散量变化规律及其有关影响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坡向草地蒸散量季节动态规律均表现为单峰型,在7、8月达到蒸散量的峰值。(2)草地蒸散量变化规律:对照裸地蒸散量>草地蒸散量,阴坡草地蒸散量>阳坡草地蒸散量。(3)草地蒸散量以土壤蒸发为主;草地降水的绝大部分消耗于草地蒸散。(4)对草地蒸散量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按相关系数排序,阳坡为:降水量(P)>气温(T)>空气相对湿度(HR)>风速(u2)>土壤含水量(θm)>太阳辐射(Ra);阴坡为:降水量(P)>气温(T)>太阳辐射(Ra)>空气相对湿度(HR)>风速(u2)>土壤含水量(θm);降水量、气温与草地蒸散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线性相关(R2=0.861)。  相似文献   

4.
十余年来,我场在海拔1800米的太行山上造林,保存面积达10万多亩,其中阳坡造林占65%。阳坡土层薄,贫瘠干旱,给造林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由于实行科学造林,成活率均在80%以上。现已郁闭成林。我们总结阳坡造林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采用外高里低的鱼鳞坑,造成人为小阴坡,改变大阳坡的土壤、气候条件,含水量大大提高。我们进行了五种规格的鱼鳞坑整地试验,结果以中型和小型鱼鳞坑效果较好,既省工又保证了成活率。中型鱼鳞坑规格是:长3尺、宽2尺、深1.2尺,坑后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沟壑区刺槐人工林蒸腾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了刺槐人工林的蒸腾强度,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叶片蒸腾强度与树冠不同部位的蒸腾强度平均值十分接近;林内标准木的蒸腾强度与各径阶林木蒸腾强度均值基本相同;5龄刺槐蒸腾强度大于13龄,13龄大于18龄;沟底刺槐蒸腾强度大于半阳坡,半阳坡大于阴坡。刺槐蒸腾强度与光照、气温、相对湿度成幂函数关系,与土壤含水量呈现指数函数形式。  相似文献   

6.
<正>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林区属高山峡谷区向高原丘陵区过渡的地带.森林分布在海拔3,200—4,100米的阴坡、半阴坡和半阳坡。苗圃设置在3,030—3,450米的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4.3—7.6℃,极端最低温度-17—-25℃,≥10℃的年平均积温1,000—1,200℃,无绝对无霜期,年降水量567毫米左右,多集中在6、7、8、9四个月;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61—66%;土壤系砂土、轻壤土,pH值6—6.5。由于海拔高,云杉、冷杉幼苗生长发育所要求的各生态因子中,主要是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利用塑料大棚育苗改变了苗木生长的环境,提高了温度,促进了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7.
在太行山石灰岩中山区,以侧柏、油松2年生苗为研究对象,选择地膜、石块等材料覆盖,进行水分胁迫试验,每天3次用TDR测定土壤含水量,记录苗木严重萎蔫时的时间。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盆植侧柏苗各层土壤温度均高于对照,而在生态垫覆盖下均低于对照;两种覆盖处理均能明显增加侧柏苗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且延长侧柏苗存活天数10 d以上;覆盖处理盆植油松苗各层土壤温度与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地膜和生态垫覆盖下油松苗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石块覆盖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地膜、生态垫、石块覆盖的油松幼树存活天数明显长于对照,以地膜覆盖延长的时间最多;侧柏苗和油松苗的致死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为6.7%和7.8%。  相似文献   

8.
古树群落是北京市古树的主体,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可以为古树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典型的古侧柏群落为研究对象,对1088株古树的生长指标进行每木调查,分析不同坡位和坡向古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叶绿素b/a)和树冠投影范围内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叶绿素含量、土壤理化性质与古树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下坡古树的树高、胸径和冠幅均显著高于中、上坡,增幅都超过了5%;阴坡的树高和胸径比阳坡的显著增加了8%以上。2)古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在下坡比中、上坡显著降低了15%~43%,阳坡比阴坡显著增加7%以上。3)从下坡到上坡,土壤容重由1.30 g·cm-3降低到1.12 g·cm-3,而含水率由18.00%增加到32.68%,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都是中坡最高,碱解氮、速效钾、含盐量和含水量都是上坡最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盐量、含水量都是阳坡大于阴坡,而有效磷、速效钾和容重都是阴坡高于阳坡。4)古树树高与叶绿素含量、土壤含水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显著负相关。本研究表明,古树的生长、叶片光合特性、土壤理化...  相似文献   

9.
对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危害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 mongolica的松沫蝉Aphrophora flavipes Uhle的分布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樟子松纯林最适合松沫蝉种群的生长和繁殖,近林缘处虫口密度最大,约152. 33头/株,在樟子松枝条上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多集中于上部枝条;松沫蝉的发生受坡向、郁闭度、地被植物和树龄等林地条件及气候条件影响较大,阳坡比阴坡受害严重,地被植物越少受害越严重,郁闭度和树龄越小受害越严重,4—7月平均降雨量和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松沫蝉发生的主要气候因子,降雨量和相对湿度越大危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以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提取了松花坝流域土壤侵蚀程度分级信息,以DEM地形数据为基础提取了研究区内的坡度、坡向等地形信息,从区域的角度定量分析了土壤侵蚀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土壤侵蚀与地形因子存在非线性关系,松花坝流域土壤侵蚀主要集中在坡度5°~25°的坡地,且侵蚀面积随着坡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当坡度超过25°时,侵蚀面积随坡度的上升而下降。在坡向因子变化条件下,土壤侵蚀指数平地土壤最大,阳坡半阳坡大于阴坡及半阴坡,其中在平地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会对土壤侵蚀指数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以青海共和盆地中间锦鸡儿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自然降雨对土壤呼吸和环境因子的影响机制,以期为高寒沙区人工林土壤碳通量估算和碳循环研究提供依据和理论参考。[方法 ]于2018年7月,在观测样内地开展30 d的连续定位观测试验,对其土壤呼吸速率和环境因子变化及自然降雨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 ](1)土壤呼吸受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影响,其中,太阳总辐射影响较直接;(2)无降雨日土壤呼吸主要受表层(10 cm)土壤温湿度影响,降雨过程中主要受深层(150 cm)土壤温湿度影响。累计降雨量大于0.8 mm的自然降雨对土壤呼吸日均值有抑制作用,且激发效应通常出现在降雨结束次日,约持续3 d;(3)大于0.07 mm的自然降雨发生即抑制土壤呼吸速率,其在累计降雨量达10.44 mm、降雨时长达3~4 h时抑制率最高;(4)自然降雨可使Q10值短期升高。[结论 ]研究区土壤呼吸主要源于植物根系自养呼吸,自然降雨过程对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在降雨结束次日出现激发效应;同时,自然降雨可使Q10值升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坡向对栓皮栎耗水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热扩散探针配合自动气象站,于2004年度在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试验林场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栓皮栎的水分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栓皮栎水分运移规律受天气状况和立地条件的影响很大.在晴天,阳坡的液流峰值达到0.007 cm/s,是阴坡液流峰值0.001 5 cm/s的5倍;在阴天,阳坡栓皮栎的液流峰值为0.000 2 cm/s,而阴坡为0.000 3 cm/s,坡向的影响减小.林木的耗水量受到树种本身的遗传因素和外界气候因子的制约,其中太阳辐射、大气温度、风速与液流呈正相关,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对液流的影响表现为负向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抚育间伐对林分小气候的影响,对燕山北部山地人工落叶松林和天然次生杨桦林的间伐区和未间伐区的林下照度、林内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间伐区林分的林下照度明显大于未间伐区,前者为后者的4~5倍;间伐区浅层土壤温度明显大于未间伐区,间伐区与未间伐区土壤温度的差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15 cm以下土壤温度的差异消失;间伐区的林内气温与未间伐区没有明显差异;林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日进程呈"V"字型,间伐区和未间伐区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差异不明显。由此得出结论,抚育间伐对林分内的光照强度及浅层土壤温度有明显影响,并将对林分更新、林下植被发育及林地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 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系内蒙古高原的南缘,气候寒冷、干旱,土壤瘠薄,在历史上为蒙古族游牧区,林木极少。解放后,虽然营造了大面积青杨人工林,但在山地阳坡及干旱丘陵成活率很低,而且成活的大部分均已成为“小老树”,逐年干枯死亡。为给石质山地阳坡引进适宜树种,我场1974年从内蒙引进樟子松,1978年以后又陆续引种。经多年观察,樟子松生长良好,是目前石质山地阳坡生长表现最好的树种。一、引种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坝头山地,位于北纬41°,东经114°13′,海拔高1,450米。年平均气温2.1℃,极端最高气温35.1℃,极端最低气温-34.4℃;无霜期(?)0天。年降雨量350—400毫米,年蒸发量1,900—2,100毫米。全年大风(≥17米/秒)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在四川省理县米亚罗人工云杉林中制造实验林窗,对林窗和林下的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土壤pH值和土壤含水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相比于林下,实验林窗内土壤和空气温度分别增加0.46℃和0.35℃,实验林窗内的光照强度增加了69.7%。实验林窗内空气相对湿度比林下的略高,土壤pH值和土壤含水量在实验林窗和林下没有显著变化,但存在一定季节动态。对两种生境下云杉更新幼苗存活调查结果显示,林下生境中更新幼苗全部死亡,而实验林窗中幼苗存活率高达23.75%。总之,云杉人工林制造实验林窗尽管对诸多环境因子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光照强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更新幼苗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我区地处秦岭南麓,是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中心分布区的南缘。前几年,我们在高、中山(1,000—1,600米)和低山的阴坡、半阴坡进行油松造林,成效很大。但在低山的阳坡、半阳坡则成效很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油松在幼苗期喜欢蔽荫,而低山阳坡、半阳坡的植被差,日光强,地温高,蒸发量大;加之春旱严重,空气湿度小,土壤含水量低,油松初值苗蒸腾强度过大,失水过多,根部吸收机能的恢复很慢,体内水分平衡遭到破坏,以致造林成活率很低。为了扩大油松造林范围,提高油松造林成效,加快荒山绿化速度,改善我区森林的  相似文献   

17.
在安吉县毛竹林通量观测塔采集了2011年3月21日至2012年7月21日连续观测得到的5、50和100 cm深度土壤温度和38、7、1 m高度大气温度数据,分析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之间的数学模型来预测土壤温度。结果表明:不同层次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的变化趋势都呈现出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影响因素增加,土温与气温的最高峰相比存在滞后期,相关性分析显示5 cm土温和各层气温基本一致,50 cm处的土壤最高温度比1 m最高气温向后推移15 d;100 cm的土壤温度最高峰比1 m气温最高峰推移28 d。  相似文献   

18.
锐齿栎林土壤呼吸对土壤水热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按照5个土壤含水量(0.20、0.25、0.30、0.35、0.40 kg·kg-1)和5个温度(15、20、25、30、35 ℃)梯度设计试验,对取自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天然林中0~20 cm的原状土柱进行恒温培养和呼吸速率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含水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都对土壤呼吸速率产生显著影响(P<0.01); 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随土壤含水量增高的变化规律为单峰曲线,含水量为0.20~0.35 kg·kg-1 时土壤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0.35 kg·kg-1时土壤呼吸速率最高,0.35~0.40 kg·kg-1时随含水量的增加土壤呼吸速率下降,是对土壤呼吸产生抑制的土壤含水量临界点;锐齿栎林土壤呼吸Q10值的变化范围为1.36~3.10,平均为2.13,Q10随土壤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含水量增加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呼吸速率一致;土壤含水量0.35 kg·kg-1和土壤温度35 ℃结合下的土壤呼吸速率最高; 回归关系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P<0.01),与土壤含水量呈二次函数关系(P<0.10),土壤温度与含水量可以分别解释呼吸速率变化的73.26%与21.85%,共同解释能力为86.40%,土壤温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大于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19.
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是位于双城县城西北郊的苗圃,总面积470亩,其中育苗面积200亩。年平均气温3.7℃;年日照时数为258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460毫米,多集中在六、七、八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7%;年蒸发量1526毫米;无霜期117天。圃地平坦,土壤为黑土,质地疏松,呈中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晋西黄土高原封山育林小流域植被群落多样性及种间关联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为黄土高原地区仿拟自然植被的恢复与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2016年7、8月,以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内实施封山育林35年的柳沟小流域为调查对象,采用样线与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阳坡、半阳坡、阴坡、半阴坡、梁峁顶和沟底6种不同生境的植被状况进行调查,并与1996年(封禁15年)、2007年(封禁26年)、2016年(封禁35年)在柳沟小流域相同生境调查的数据进行对比,将1996—2007年划分为第1时段,2007—2016年划分为第2时段,研究封山育林小流域群落生物多样性及种间关联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在时间尺度上,表示相似性程度的Jaccard指数在第2时段各生境均较第1时段同生境明显增加,半阳坡、阳坡、半阴坡、阴坡、梁峁顶和沟底的增长率分别为69.6%、27.3%、18.1%、48.5%、5.2%和1.0%;表示物种更替程度的Cody指数在第2时段除梁峁顶与第1时段相同外,其余生境均有所减小,半阳坡、阳坡、半阴坡、阴坡和沟底的减小率分别为41.2%、29.4%、28.6%、50.0%和22.7%;2016年生境梯度Jaccard指数表现为阴坡-半阴坡﹥阳坡-半阳坡﹥沟底-阴坡,生境梯度Cody指数表现为阴坡-半阴坡=阳坡-半阳坡﹤梁峁顶-阳坡;2007年半阳坡与1996年同生境群落的种间关联性不显著(P﹥0.05),阳坡、沟底也存在相同情况,其余同生境不同时段的群落种间关联性呈显著正关联(0.01﹤P﹤0.05);2016与2007年沟底群落种间关联性为显著正关联(0.01﹤P﹤0.05),其余生境群落种间关联性均为极显著正关联(P﹤0.01);表示群落间联结强度的联结系数(AC)除梁峁顶第2时段较第1时段下降外,其余生境的联结系数均较之前增加。【结论】在晋西黄土高原封山育林小流域,植被多度指标的改善速率在封山育林后2007—2016年阶段慢于封山育林后1996—2007年的前期阶段;阴坡与半阴坡、阳坡与半阳坡群落的相似度提高,物种更替速率减慢;随时间延长,同一生境其群落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群落结构渐趋稳定,仍处于进展演替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