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道德意识。生态文明的实现是建立在生态伦理道德基础上的,而伦理道德形成的主要渠道在教育: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念引入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中,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学校无疑是生态教育的主要基地。除此之外,要运用新闻媒体,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8-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并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情况作出了"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这三个判断,凸显了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最新研判。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关注生态环境领域的治理,更要实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同共进,形成相关主体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和运行流畅的"生态环境保护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与技术服务是伴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而产生的新型协同创新与技术服务模式。其特点包括国家引导性、绿色生态性、优势互补性和协同创新性,其意义是有利于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技术创新,有利于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形成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创新聚合力,有利于高校生态文明学科建设和生态技术创新发展。新时代职业院校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与技术服务的路径体系涵盖协同创新机构路径、职业教育科普路径、实践教育基地路径和职教师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应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强绿色大学建设。绿色大学建设的关键,是要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正确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高度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和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的新型人才而实施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教育内容较为散乱、缺乏独立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等突出问题。因此,高校要在处理好生态文明教育与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承接关系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结构、建设原则、组织实施等方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生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认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生态建设本身着手,必须从规范人的生态行为着手。而规范人的生态行为文明取决于人的生态意识文明、人的生态道德文明人的生态法治文明。  相似文献   

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与树人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事。教育系统一直把校园绿化当作一件大事,摆在重要位置紧抓不放。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后,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了对广大师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动员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绿化,注重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形成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校园风尚。同时,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让更多的人参与植绿、爱绿、护绿活动,促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通过了解性、取向性和实践性3个维度得出了大学生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行为不能统一、"知道"却不一定"做得到"的观点。通过分析揭示了生态意识欠缺的三大原因,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为高校生态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创建更好更多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大力传播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途经和有效措施。这对于普及全民生态知识,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芳芳  李咪 《林产工业》2024,(2):107-108
<正>医学生思政教育中应该纳入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医学生在未来将成为医疗行业的从业者,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将对环境和生态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将生态文明理念纳入医学生思政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生态文明理念可以提醒医学生关注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医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应该了解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他们应该意识到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科学领域的课题,也是医学领域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0.
陈希 《国土绿化》2009,(4):19-1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与树人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事。教育系统一直把校园绿化当作一件大事,摆在重要位置紧抓不放。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后,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了对广大师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动员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绿化,注重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形成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校园风尚。同时,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让更多的人参与植绿、爱绿、护绿活动,促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refers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the nature, ha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cological materi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institution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behavior civilization. The research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important in that it can provide the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besides it can improve public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civil...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法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回应。但生态法并不是单一的法律规范集成,而是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本文提出,生态法在三维模式基础上形成的,所谓三维模式是由生态伦理、生态技术和生态法律制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一种理想的模式,该模式生态法建立的基础、原动力、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乃至在生态领域的法治运行的解释路径。同时,在这种模式下生态伦理是生态技术和生态法律制度形成的伦理基础,生态技术则是将生态伦理和生态法律制度应用到社会生态保护实践中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生态法律制度则是对生态伦理的不断演进以及生态技术生产和实施的保障,三者共同组成生态法立体型结构模式。本文从生态法三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三维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生态法的作用等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和讨论了生态法三维模式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生态法在具体内容的模糊性,以及在研究的深入细致的缺乏,目前,我国的生态法的三维模式在现阶段还处于一个理想的状态。无论如何,国家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创新和发展生态技术,完善生态法律制度,都是生态法走向完善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外部条件,而森林资源是构成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森林资源同时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过度追求其经济价值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继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生态补偿制度作为维护生态安全和生态公平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的森林生态补偿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立法不健全、市场配套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时期,立足新的发展阶段,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应该抓住机遇,构建开放的多元化、市场化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以完善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机制作为支撑,加快推进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设完善。  相似文献   

14.
当今,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森林体验教育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森林多功能利用的有效方式。通过对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的森林体验教育的开展形式、内容、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我国森林体验教育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正处于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理清空间规划体系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区域空间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中构建了“利益格局变化—主体行为博弈—政策制度调整”的逻辑分析框架,并以新疆为例,分析了生态视角下空间规划体系从无到有、从波动分化到转型引领的演变特征,指出其大致可概括为4个阶段特征:1)1949—1978年五年计划主导时期:作为政策实施的载体;2)1979—1999年国土规划主导时期:作为集权与分权博弈的反映;3)2000—2011年“多规”并驱时期:作为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的工具;4)2012年至今规划重组时期:作为国土空间治理的手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不同时期空间规划体系演变中的普适性、特殊性与指向性,阐明演变的驱动机制,以期为我国生态文明时期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中通过文献分析梳理我国关于生态文明与森林文化及其体系间关系的已有研究,发现现有森林文化体系未能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阶段的客观需求,运用比较分析法对现有森林文化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据此进一步归纳出现有森林文化体系的缺陷;基于三维管理金字塔理论重构面向生态文明的森林文化体系,形成森林文化“内涵层次—活动领域—文明过程”三维体系,分析各维度的递进规律;提出在生态文明阶段应着力构建更能适应生态文明时期的森林文化内容,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林科高等教育是高等农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服务重大国家战略、草原与林业工作深度融合、推进教育现代化、适应全球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新林科"建设既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高等教育和林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新林科"建设的愿景目标包括推进林业草原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整体构建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体系。劳动教育是林科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要求。文中在分析林草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课程体系单一且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内容浅显且教育形式窄化、课程效果有限且考核机制功利化等问题的基础上,以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为例,提出"新林科"背景下林草高校劳动教育可通过构建"劳动教育+"四维培养体系,即"思政劳育" "专业劳育" "实践教育""课程劳育"的多样化组合方式,不断深化大学生劳动认知,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切实培养出符合"新林科"要求的高素质复合人才。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劳动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专业情怀日趋坚定,就业竞争力逐渐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推进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根本途径和首要任务。海岸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发展海岸带林业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海岸带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纵深防御型防护林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构建3个方面,提出了海岸带林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文明进程视野下森林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关系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食品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在人类文明进程视野下分析森林系统中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关系演变规律, 对于现阶段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协同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提出了森林生态和森林食品的安全性作用机理模型, 而后依次讨论了采猎文明、农耕文明、传统工业文明、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各文明时期森林食品和森林生态的安全性作用特性, 最后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构建了森林食品与森林生态的安全性演化路径模型。研究表明, 正是森林食品安全与森林生态安全相互关系的演变, 从一个侧面反映并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贯彻“两山”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近些年, 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形成了生态产业化经营、生态补偿、生态权属交易、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等模式。文中分别以东北、中部、东部和西部为研究区域,介绍不同经济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做法和具体成效,分析我国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过程中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在不同地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以期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