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荥经县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对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荥经县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和格局的主要景观指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域的最大景观始终为林地;耕地、水域、其他景观类型不断减少,林地、园地、建设用地、草地景观均不同程度增加;整个景观格局经历了先破碎化,后又恢复的过程,影响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子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农村人口迁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植物景观贯穿整个城市公共空间,在活化城市绿地空间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不同特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在植物景观设计手法上也不尽相同。本文首先总结了植物景观的观赏特性,然后通过研究分析城市广场、城市道路和滨水空间这三种不同类型城市公共空间具有的空间特点,提出了相适应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应用景观叙事策略,增加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在景观空间中融入景观叙事的方法,达到将滨水空间与传统文化联络起来的效果。通过对河北省唐山市北河公园进行调查,发现此地具有较好的地理条件,周围建筑多元,人流量很大,虽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与文化结合的程度不高,此地的景观空间与景观叙事联络也不强。因此以北河公园的设计为例,建议将滦南县的文化传承作为景观叙事的主脉,营造优美的游憩空间,供附近的居民和游人游览,最终将此地块打造成为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综合性滨水绿地公园。由此得出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景观叙事策略有利于增加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根据重庆山地城市的地域特色,以铜锣山东坡从南岸区南滨路至南山风景区山脊的山地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面积约750hm2样区内的景观组成特点,并比较分析了不同人工干扰程度、海拔变化综合影响下的山地城市森林景观组成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从城市建成区到铜锣山山脊,林地景观的组成特点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林地案观的组成特点及空间格局从南滨路至山脊呈明显的梯度变化.林地的绿化覆盖率随海拔梯度的上升逐渐增加,斑块个数和密度却在逐渐减少;景观异质性趋势是:林地多样性指数减小,均匀度指数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  相似文献   

5.
以地处藉河流域的天水市为研究区域,从保持水土、保护生态、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及发挥滨水效益的角度入手,对天水市藉河流域城区段滨水景观及风景林带构造模式进行探讨,并以水土保持林草措施为切入点对其河岸风景林与滨水景观进行规划与设计,在结合当地自然与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滨河景观构建的总体构想,即"一脉、三廊、多节点"的景观结构体系;构建道路防护林、观光风景林、护坡景观、旱溪景观、雨水花园、护堤坝六大景观林带构造模式,打造一个生态与环境完美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滨水风景林带与滨水景观,开发研究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济南市滨水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济南大明湖、趵突泉等公园的滨水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将公园内水景按水体走向、形状、尺度不同分为湖、池、河、溪、泉5种类型,对其植物景观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包括植物种类、生长状况、观赏特性、应用方式等,并对其景观特点和效果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种水景空间的特点,提出了不同滨水绿地植物群落配置的模式,以期为济南滨水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ARCGIS软件的扩展模块Patch Analyst,以那坡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基准年(2009)数据为基础数据,基于10个林地景观类型,计算其景观形状特征指数、景观破碎化指数、多样性指数;按优势树种将森林景观划分为14个景观,并计算其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景观形状指数特征表明林地景观的斑块边界褶皱程度不高,乔木林景观受人为活动干扰程度较小;景观破碎化特征表明乔木林景观在林地景观中占主导地位,其受人为干扰的程度较低;林地地类与森林景观类型的多样性与其最大多样性指数相差较大,说明各分类所占面积比例差距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植物群落调查、美景度研究和色彩定量分析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个不同功能分区的校园植物景观色彩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植物群落,因为功能区的不同,受大学生偏好的程度不同:入口广场区植物景观中色彩丰富的植物景观更受欢迎,但在文化教育区中,大学生更偏好色块单一的植物景观;在生态休闲区中,以冷色调为主的植物景观更受大学生偏好,而在教学区中,受调查者对暖色调为主的植物景观偏好程度更大。研究结果可以为未来提高西北地区校园景观品质,增加学生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苏州6个滨水公园和2个滨水街区为研究对象,在对主要滨水植物来源和典型滨水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苏州滨水植物景观地域性特征表达策略,结果表明,苏州的滨水植物群落营建对乡土乔木、灌木的应用比例较高,现代滨水绿地和旱溪景观的草本植物以外来新品种为主;历史文化街区和湿地公园的滨水植物景观地域特色明显,表达模式值得推荐,而现代滨水植物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特征表达不明显;最后,文章提出苏州滨水植物景观地域性特征表达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审美主体进行景观评价,研究大学生群体的审美方式可以了解其审美趣味,为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基于美景度和语义差异法研究大学生对校园景观的审美方式,分析美景度值与语义差异的9组形容词的相关性。景观效果:游憩休闲绿地建筑区绿地主干道绿地入口绿地游。大学生对每种绿地类型的喜好偏向各不相同,植被协调性与每个类型的景观美景度都呈显著相关性。美景度与语义差异法结合能够反映出大学生对环境的喜好程度以及景观美景度相关联的因子,对校园景观设计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根据研究成果,校园4种绿地类型设计时应分开考虑设计重点。  相似文献   

11.
滨水区是一个城市中重要的用地类型之一,滨水湿地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景观资源也影响着城市的整体景观。笔者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阐述滨水湿地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对南昌市主要滨水湿地景观进行现状调查,提出滨水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方法、措施等,以期为我国滨水湿地景观的营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校园景观对大学的教学、生活和人文素质培养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校园景观在服务教学、生态、教育、满足学生空间需求等方面的特点、人性化校园景观设计影响因素和青岛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从校园入口、校园设施尺寸、材料选择、植物选择与配置等方面提出了青岛大学校园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要求和策略,并以浮山校区东院为案例进行了人性化设计,包括下沉广场、文化空间景墙、道路、草坪等。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多波段遥感影像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植被图及外业调查,采用多个景观格局指数首次定量分析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及破碎化特征.借助ERDAS image8.7软件,将额河流域景观类型划分为7大类10小类,其中包括5大类8小类植被类型,影像总的分类精度达到87.2%.5大类植被类型面积比例分别为耕地16.5%、河漫滩林地2.6%、湿地1.6%、草地10.5%、荒漠52.2%.格局指数分析表明;河漫滩林地在景观中呈小斑块分布,其斑块最大周长和最大面积及平均面积均小于其他植被类型;河漫滩林地的斑块形状比较复杂,其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和类型边界密度指数均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多个景观指数都表明河漫滩林地在景观中的破碎化程度最高,这主要是由于河漫滩林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资源富集性吸引了人类高强度的干扰所致.额河流域景观类型面积分布最不均匀,但景观类型斑块数分布相对较均匀.  相似文献   

14.
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6年和2016年丘北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普者黑自然保护区2006-2016年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各地类在10年间均向其他用地类型进行相互转化,按各地类变化面积排序为:农用地有林地灌木林地水域未成林地宜林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非林地苗圃地疏林地;按各地类面积增加排序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建设用地疏林地无立木林地非林地水域未利用地未成林地宜林地农用地。研究区主要以农用地、有林地、灌木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为优势景观;这几类景观斑块分布相对分散,切割程度和破碎化程度增加。在景观尺度方面,景观斑块总体呈现出多样化、破碎度、形态复杂化;不同类型景观的团聚程度、延展性和连通性减弱,分布离散性增强,呈现出非均衡性、异质性趋势变化的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1990-2010年的Langsat MSS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等方法和理论,对成吉思汗陵地区的1990-2010年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年成吉思汗陵草地景观的优势度增加,景观格局趋向于稳定化、简单化、优势化。究其原因,是由于林地、裸地、盐碱地、沙地等景观类型面积的减少所致,这不仅恢复草原植被的有限生境,一定程度上也缓解自然生态平衡,形成整体景观格局的稳定化与优势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研究区2010年和2015年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地对旺苍县林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旺苍县林地类型变化以乔木纯林地和一般灌木林地为主,全县优势斑块类型保持不变,景观格局异质性程度降低,破碎化程度降低,整体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化演变,景观连通性增大,景观多样性减少。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灾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大地震对区域环境的干扰强烈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灾区灾害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是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构建了汶川地震区植被恢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样地法,对汶川地震区具有代表性的9个县典型损毁林地群落恢复特征、生物量恢复特征以及土壤恢复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地震形成的不同灾害类型以及不同程度损毁林地类型进行了评价,筛选出了针对各自然地理区的不同灾害类型、不同程度损毁林地的植被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华南农业大学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携带热成像传感器的无人机,获取了校园中心区域不同下垫面的热成像图片,分析不同下垫面的日地表温度变化,探讨其地表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天中总体降温幅度从大到小的下垫面依次为水体、林地、乔-灌-草绿地/乔-草绿地、道路、建筑,水体和绿地尤其是林地的地表降温效益显著。林地的周长为0~600 m,面积为0~7000 m^(2)时,与林地的地表降温幅度呈正相关;林地的周长面积比、景观形状指数、分维数与地表降温幅度呈负相关,林地形状和边缘越简单,形状接近圆形,地表降温效益越好。  相似文献   

19.
南部县升钟水库库区景观格局现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3S”技术,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3.3,分别从斑块类型水平指数和景观水平指数两个方面对南部县升钟水库库区景观格局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林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耕地(旱地、水田)控制着整个景观类型,呈现出林地与耕地交错的结构特征。该区域的景观类型丰富,多样性程度高。但是斑块数量多,破碎化程度高,而且景观类型的形状不规则,复杂程度高。林地作为研究区的基质,其面积偏小,并且受到较大程度的人为影响。  相似文献   

20.
蓝色空间在缓解精神压力和恢复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潜能。选取海口市滨海型蓝色空间,通过语义分割图像处理、场地评价、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空间特征及公众心理健康恢复性评价数据,探讨不同蓝色空间恢复性评价以及空间特征因子对恢复性环境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植物、水体等空间自然元素丰富、休憩设施等空间特性要素完备的滨水空间恢复性效应更佳;蓝视率、植物丰富度、休憩设施对热带滨海蓝色空间恢复性效应具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热带滨海空间元素配置,提升热带城市蓝色空间品质,调整恢复性环境空间布局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