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由于其成本低、副作用少、景观效果好等优点,正日益受到重视。而水生植物作为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本文从景观水体的污染现状入手,阐述了水生植物对景观水体的修复机理及其应用方式,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一种水体修复设施——拼接组合式水生植物浮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控制城市景观水的污染,避免蓝藻水华的发生,目前在景观水治理行业广泛采用生物治理措施,利用生物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生物生态功能来维护与修复景观水体,水生植物浮岛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生态治理设施。鉴于目前国内外的浮岛种类繁杂,在其工艺、材料、安装、造价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各有其不足之处,不适合现在大范围应用的市场要求,因此,我们最新研制出了一种强度高、浮力大、坚固耐用、便于加工、结构合理、无毒无害、可循环利用的"齿合插接型"水生植物景观浮岛。通过工程现场试验证明,已达到低造价、节能源、维护水体生态平衡和靓丽的水体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3.
景观水体大部分受到污染,种植水生植物是一种简单、便宜、节能的处理方法。该文系统介绍了水生植物的定义、种类、净化机理和应用水生植物修复景观水体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水生植物广泛应用于景观水体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在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环保和生态是两个重要的部分。水生植物不仅是营造水体景观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净化和维持景观水体水质的有效方法。因此,对水生植物对水质的保护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保意义。在分析深入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验案例,就水生植物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植物园景观水生物修复技术与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修复技术在富营养化景观水体中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北京市植物园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工程为例,介绍了使用生物填料处理景观水体的新技术,该种生态修复技术具有易于操作、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住宅小区的人工湖、园林池塘等封闭或半封闭的景观水体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徐州市潘安湖、九里湖为例,阐述了采煤塌陷地水系、驳岸的生物修复技术,以期为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依据。提出了及时清理及收割水生植物以免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及时控制水位以丰富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皓 《绿色科技》2022,(7):49-51,5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在此背景下,水体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如何更好地保护水体生态系统已成为相关部门着重关注的内容.对上海南园滨江公园水体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据此拟定了水体生态修复方案,通过水生动、植物投放和种植,发散式缓释强化脱氮除磷模块和生态拦截沟工程的建设,从而积累实践...  相似文献   

8.
园林快讯     
《技术与市场》2006,(6):8-11
上海: 生态概念深入人心对水景植物需求在增大采用生物修复法治理、维护景观水体这一生态概念开始更多地被上海人接受,水景开发工程、湿地保护工程、住宅小区水景工程的增加给水生植物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而随着需求  相似文献   

9.
风靡欧英的水草造景1、什么是水草造景。由于是新生物,“水草造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它是造景设计师依据生态理念,根据造型缸内的水生物和水草的生活习性及特点,从美学角度出发,结合主人喜好所设计建造的一套完备的生态系统景观,也被形象地称为“水中微缩园林”。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保护高原湖泊和湖泊生态系统,维系区域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栖息地,在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实施保护与恢复工程。文中阐述栖息地恢复、植被恢复和生态驳岸修复和水质恢复的工程设计和具体措施,保证湖水与湖滨带水体的连通性,增加水禽和鱼类栖息地类型,增加湿地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削减污染物入湖量,减少湖泊内源污染,改善湖泊水环境,逐步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提升杞麓湖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净化功能角度出发,归纳总结了在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的作用机制和植物配置原则:水生植物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可以拦截、沉降、吸附水体中的固体颗粒;通过生长代谢吸收氮(N)、磷(P)等有机物,同时有些种类的植物还可以富集不同类型的重金属;通过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可以降低水中的生物需氧量;通过分泌抑藻物质防止藻类爆发,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在植物配置时,应当综合考虑植物的净化效果、种植要求、生态性以及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合理性,为生物群落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改造水下地形、地质改良,引入多种植物、鱼类、底栖软体动物及虾等物种,在人工造流循环及管控下达成对景观水体的生态净化修复。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达到稳定运行后,景观水体中CODcr去除率达到91.2%;TN、TP及NH4-N去除率分别达到95.1%、88.2%和96.9%。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概念的提出,是着力于生态系统的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人文生态安全生的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阐述了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中设计与规划,以及建立景观生态安全的方法,以黄帝文化园为例,对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讨论,通过干扰排除和空间格局的规划及管理、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结构上的完整性,实现了对此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和不断改善。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对于对象的研究上具有针对性,研究尺度上明显具有区域性,研究问题方面则是系统性的。生态系统健康的保持,景观生态安全上的优化,生态系统恢复,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是区域景观生态所强调的。  相似文献   

14.
潘柄安  袁瑗 《绿色科技》2019,(7):160-162
指出了在城市绿地的打造中,水生植物常常被应用于水体净化,城市水资源的净化是维持城市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水生植物在生态环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类型植物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都很高,使用范围很大、使用时间也已经很久远,但是,从使用现状上来说,水生植物在景观、生态上的功效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展现。分析了水生植物本生的功能与特点,研究了水生植物的多种优点,以及在使用场地的现状上对水生植物产生的种种限制。结合城市园林水景观的需求,对水生植物资源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梳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园水体景观作为城市绿色空间基础设施,具有游憩、观赏、亲水等实用功能;同时作为湿地的一种类型,亦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通过分析水体景观在城市公园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自然为师",在力求景观健康的同时,应结合水体的景观协调功能、净水功能、生物保育功能、休闲娱乐及碳汇功能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打造城市公园健康水体景观。  相似文献   

16.
水生植物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体生态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水体中的污染物在水生植物的作用下可被吸收和富集,从而改善水质。本文就水生植物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处理及水生植物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随着近年来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湿地公园与河道整治、居住区人工水景等的迅速发展,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其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昆明等大城市先后启动了重建和修复水体生态环境的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治理水质、美化水体环境工程中,水生植物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推动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的健康、科学和可持续地发展,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和杭州市园文局灵隐管理处联合举办了“2006西湖·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研讨会”,得到了广大业内人士的积极响应与好评,现将部分交流论文撷英成集,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8.
挺水植物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随着湿地公园、园林水景的快速发展,水生植物作为一种既有景观效果又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材料,在生态园林的应用和景观水体的保护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挺水植物作为水生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的强大生态保护功能和独特水体景观效果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1 挺水植物的常用种类 挺水植物(Submerged piants)是指挺立在浅水中的水生植物,通常体型比较高大,根和茎埋在水下泥土中,上部茎叶伸出在水面。挺水植物主要为单子叶植物,多属禾本科和莎草科,如芦苇、茭笋、蒲草等。  相似文献   

19.
张义 《湖南林业》2009,(2):31-31
在水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在净化水体水质、调节微气候、保持水环境景观效果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水生植物修复,能够明显去除水体中的氨、磷。一方面,植物位于水面下的部分附着大量微生物,连同土壤中的微生物一起,降解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20.
景观水生态处理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君 《北京园林》2007,23(1):27-32
城市景观用水(公园、小区、高尔夫球场景观湖及公共场所水景等)极易造成藻类疯长、水体发绿,甚至发散有毒气体等,对周围环境及景观影响较为严重。了解景观用水受污的主要原因及各种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对于因地制宜的改善水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采用三种生态处理技术(生化过滤技术、水生植物及生物修复剂)对北京市国际高尔夫球场景观湖水进行不同处理,研究对比不同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及处理效果,探讨产生差异的内部机理,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