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测定分析了山西省关帝山林区山地灌丛植被上发育的土壤的理化性质,说明该土壤具有强烈的腐殖质累积过程,但不具斑纹特征,因此不属于我国暂行土壤分类中的山地草甸土,可称为灌丛腐殖质土。并对类似宜林地区的更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浏阳大围山土壤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阐述浏阳大围山森林土壤形成条件的基础上,重点阐明了大围山各类土壤的理化性质、肥力特点及土壤垂直分布规律。大围山土壤土层深厚,质地较轻,pH值为4.5∽5.4,养分丰富,N、P、K含量较高;大围山土壤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和山地灌丛草甸土,在海拔1100m以上的山间盆地和凹地间有草甸、沼泽土分布。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在黑土修复区的生态效益及灌丛内、外土壤腐殖质(Humic substance, HS)特征,对宾县典型黑土修复区种植1年、5年、7年、10年、16年的紫穗槐灌丛内、外土壤与自然恢复模式(CK)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及腐殖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种植第16年时土壤三相比R值为25.16,显著优于自然恢复区的28.28,种植区灌丛内土壤整体优于灌丛外土壤。与自然恢复模式相比pH从8.00降低至6.27,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从20.84 g·kg-1增加至62.60 g·kg-1,腐殖酸碳(total soil humic acid carbon, HAcC)从5.36 g·kg-1增加至23.54 g·kg-1,腐殖质总碳(Humic substance carbon, HSC)从9.96 g·kg-1增加至36.36 g·kg-1,灌丛内、外土壤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太白山北坡森林土壤垂直带谱中褐土、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和森林草甸土的形态特征、腐殖质组成、颗粒组成、交换性能、氧化铁特征及粘粒矿物组成等,以阐明各土类的特性及其垂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土壤盆土要求湿润,稍耐干,喜疏松肥沃、透气性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pH值4.5-6)。每一年二年换一次盆土,介质森林腐殖质土为最佳,不具备条件,可用腐叶土或菜园土6份,河沙和颗粒炉渣2份、发酸腐熟过羊、马、禽畜粪2份,用0.5%浓度的硫酸亚铁溶液反复搅拌均匀喷、洒、配制成长效营养土。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湖南酃县桃源洞自然保护区7个土壤剖面的18个样品土壤有机质、腐殖质组成的分析和森林植被分布的调查与研究,结合土壤理化分析数据,论述了桃源洞保护区土壤腐殖质以富里酸为主;胡敏酸占有机质百分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大;胡敏酸占有机质百分含量A层大于B层,腐殖质含量高,结合水含量也高等土壤特征,为全面了解桃源洞土源洞土壤的形成和性质,积极保护自然资源,按生态平衡规律科学地规划、经营和发展自然保护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位于北纬18°10′—20°10′与东经108°37′—111°3′之间。地处热带,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旱季明显。地形复杂,中高周低,山地集结于中部偏南,最高峰为五指山,海拔1,867米,丘陵分布于山地四周,一般海拔100—500米,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地、平原面积较大,约占全岛总面积60%以上。土壤分布深受地形影响,从高到低,依次为山地灌丛草甸土、黄壤、赤红壤、砖红壤、滨海沙土等。  相似文献   

8.
影响闽南山地巨尾枕生长的土壤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巨尾桉林分生长及要下土壤调查资料,采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探讨影响闽南山地巨尾桉生长的土壤主导因子,结果表明:限制闽南山地巨尾桉速生丰产的土壤主导因子为土壤毛管持水量、腐殖质层厚度、土壤厚度及有效磷,其回归方程为:Y=1.544+0.157X5+0.059X2+0.034X1+0.327X8。  相似文献   

9.
利用巨尾桉林分生长及要下土壤调查资料,采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探讨影响闽南山地巨尾桉生长的土壤主导因子,结果表明:限制闽南山地巨尾桉速生丰产的土壤主导因子为土壤毛管持水量、腐殖质层厚度、土壤厚度及有效磷,其回归方程为:Y=1.544+0.157X5+0.059X2+0.034X1+0.327X8。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土壤水文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的苔藓-青海云杉林、亚高山灌丛、灌木-青海云杉林、中低山灌木林和祁连圆柏以及牧草地等6种植被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与计算,比较分析了不同植被的水源涵养能力,建立了主要土壤类型的入渗模型、土壤水分消退方程,评价了不同植被土壤层水文特征及其与植被间的关系.祁连山区主要森林的平均土壤密度均小于1 g·cm-3,土壤的蓄水能力很强但各植被间差异较大.各种森林植被土壤均表现出较高的入渗性能,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及蓄水能力从大到小的次序均为:苔藓-青海云杉林、亚高山灌丛、灌木-青海云杉林、中低山灌木林、祁连圆柏林和牧草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森林土壤(山地灰褐土)的保水能力较高,水势消退曲线呈凸形,而牧草地土壤(山地栗钙土)的保水能力相对较弱,水势消退曲线呈凹形.土壤含水量相同时,后者所持水分的有效性更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干旱阳坡蒙古栎林、灌丛、草丛等3种群落类型的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退化阶段的根际土微生物碳代谢活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其中,灌草丛根际土微生物碳代谢强度最强;蒙古栎林根际土次之;而草丛的根际土微生物代谢强度最低,土壤微生物碳代谢活性最弱。三者之间均匀度指数差异不明显,说明土壤微生物均匀度未随植被的退化而发生改变。灌丛和蒙古栎林土壤微生物的碳利用模式相近。灌丛及蒙古栎林土壤微生物对31种碳源代谢能力大于草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长白山北坡。从植被的分布,可把长白山北坡的林型划分为:杜鹃岳桦林、红松云冷杉暗针叶林、杜香落叶松林、灌木阔叶红松林和胡枝子长白赤松林五个主要林型。长白山北坡土壤也有明显的垂直带分布。从山顶到山麓,土壤的垂直分布可划分为:山地苔原土、山地生草森林土、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和山地暗棕色森林土四个主要土壤类型。我们在1982年,对山地棕色针叶林土上生长的杜香落叶松林、山地暗棕色森林土上生长的胡枝子长白赤松林和灌木阔叶红松林。三个主要林型下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土壤沼泽化过程是土壤表层有机质泥炭化或腐殖质化以及下部矿质层的潜育化过程。土壤沼泽化可以形成沼泽土和泥炭土。  相似文献   

14.
有机物或者能引起分解的有机体腐殖质在改良土壤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腐殖质可以改良和保持土壤的结构。它使松散的土质变成团粒状,使很紧密的板结土变得疏松。总之,它有利于耕作以及水分和空气在土壤中的流通。在化学方面,有机物在它的合成过程中,不仅能够产生大量的微生物,而且可以增长和调整土壤的互换能力,从而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肥料,也利于吸收无机肥料。  相似文献   

15.
石灰岩山地野皂荚灌丛水保功能及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石灰岩山地野皂荚灌丛系统调查及定位观测,初步掌握了野皂荚灌丛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分布范围。利用调查资料,建立了野皂荚灌丛生物量与其覆盖度的回归方程,并对野皂荚灌丛的水保功能及营造技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地域辽阔,地貌形态多样,水热变异复杂,森林树种繁多,土壤资源丰富。土壤是林业生产的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其生产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所能适应的森林树种亦有差别。按照土壤分类多以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和土壤生产力为依据的原则,四川的主要森林土壤类型可划分为:山地黄壤。山地红壤,山地褐土、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色灰化土(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和紫色土等8个土类。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省10种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腐殖质分组测定法和分光光度计法,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光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0种土壤可提取腐殖质碳量(HE)绝对含量变化大小依次为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暗棕色针叶林土酸性紫色土暗黄棕壤红壤赤红壤黄壤砖红壤;腐殖质各组分占比中胡敏素占总碳的比例最大;2)10种土壤腐殖化程度依次为: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暗棕色针叶林土酸性紫色土赤红壤棕壤暗黄棕壤红壤黄壤砖红壤,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的PQ值大于0.5外,其他土壤均小于0.5,供试土壤腐质化程度总体偏低;3)不同土壤的总碳分别与腐质酸碳、胡敏酸碳、胡敏素碳、HA/FA、PQ呈线性正相关;4)不同土壤的色调系数均表现为FAHA,富里酸分子结构比胡敏酸分子结构简单,E_4/E_6值总体变化幅度不大;5)10种土壤HA的芳化度、缩合度、化学稳定性相差不大。综上表明:供试土壤总体腐殖化程度较低,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为胡敏酸型土壤外,其它皆为富里酸型土壤;土壤富里酸的芳化度、缩合度、化学稳定性对各种环境因子的响应能力较胡敏酸要高。  相似文献   

18.
牡丹江林区土壤分布规律为由东向西地带性土壤的垂直分布特点显著,随山体自下而上的土壤分布规律为:沼泽土→草甸土→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由西南向东北土壤的水平分布也有一定的变化趋势;因受各种成土条件及人为因素制约,不同地区土壤的小区分布也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对青云山林业土壤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山地土壤有2个土类、6个亚类、12个土属,土属分布以酸性岩红壤为主,占59%;中性岩黄红壤次之,占10.5%;酸性岩粗骨性红壤占9.0%,酸性岩暗红壤占7.4%,其余土属面积较小。并研究了主要土壤类型的理化性质,认为该区域土壤肥力较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巨尾桉林分生长及林下土壤调查资料,采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探讨影响闽南山地巨尾桉生长的土壤主导因子,结果表明:限制闽南山地巨尾桉速生丰产的土壤主导因子为土壤毛管持水量、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及有效磷,其回归方程为:Y=1-544+0-157X5+0-059X2+0-034X1+0-327X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