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突出森林公安实战需要 加强在职民警培训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给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但与此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破坏森林资源和捕杀珍稀野生动物案件居高不下,且林区犯罪出现了作案团伙化、工具现代化、手段智能化的特点,保卫森林资源,维护林区稳定的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2.
甘肃子午岭林区是庆阳地区主要的国有林区,其发展直接关系着庆阳市林业和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文章在分析现阶段子午岭林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林区发展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甘肃子午岭林区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林区作为社区的一种存在形式,有它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在东北国有林区更是如此。因此,作为社区警务的一种特殊情况——林区警务,也有其独特之处。由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森林公安局辖区的情况在东北林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笔者以该地区的林区警务模式为背景,探讨该模式下的社会治安现象,而对于在这些地区发生的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案件的情况不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由于长期受单一的木材生产、单一的计划经济、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以及林业生产特殊性的影响,林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陷入了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目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和“天保工程”的实施,林业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使林区走出困境、谋求发展、实现振兴,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以下几点:一、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党的十五大已经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十六字方针,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的目标。事实证明,走公…  相似文献   

5.
桃源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林区、林业、林农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如何依托项目造林,帮助林农增收,促进林业发展,如何在现行林业政策体制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相似文献   

6.
三江源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生态保护方面进行了较多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其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数量较多且关系复杂,难免会出现利益矛盾和冲突,而协调好各利益方的关系将成为其发展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文章在分析三江源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构成和其利益诉求共性与差异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在利益相关者协调方面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增强各利益方之间沟通和协调的利益表达与协商、分配与补偿、监督与反馈、保障与激励4个方面的具体建议,这必将有助于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协调并最终实现多方利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7.
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这是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重大举措。要实施好这一工程,必须对现行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一、现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弊端长期以来林业企业资源管理体制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远不适应...  相似文献   

8.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煤炭企业由建设坑木林基地而形成了较大面积的林地及林区,亦自然而然地承担起森林防火的重大责任。但目前则面临着改制后如何履行社会职责、继续搞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新课题。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北京矿务局)在已建立起的森林防火体系基础上,针对改革改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包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责任制,建立森林防火阻隔、通讯、监测监控、指挥系统,组建专业扑火队伍等。  相似文献   

9.
持续提升经济增长动力和区域发展活力是新时期有效支撑我国国有林区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确保林区社会稳定、改善居民生计、推进生态建设以及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基础。基于2006-2017年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重点森工林业局的相关统计数据,实证探究了要素投入和产业结构2类关键要素对林区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与生产要素投入相比,产业结构(1.411)与林区经济增长关系更为密切,对林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驱动效应;以劳动力(0.096)和资本(0.32)为代表的生产要素投入对林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次之,二者相比,资本在林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结合改革、转型与发展的客观实际及实证分析结果,文中提出应分别从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投资多元化、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深化改革配套体系等方面开展有益于加快林区经济增长、推动林区经济转型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世界环发大会后,我国对林业重新作了定位,林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社会的公益事业,是向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服务为主的行业。由于林业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特性于一身,所以林业的改革、发展与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内容,大力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发展林区经济,构建和谐林区社会,实现国有林区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1.
区域融合发展是市场化开放型经济的必然产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国有林区改革任务总体完成后,东北国有"林区"的内涵逐渐向国有"林"演变和回归,这种内涵上的变化也成为林区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的一个关键变量,并客观上形成了林区与地方之间融合发展的积极条件。东北国有林区与地方之间的融合发展以一体化规划、协同性发展为原则,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打破林区与地方生产要素、制度要素、文化要素、管理要素等多重边界为基本前提。积极探寻东北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加快适应后改革时期持续深化国有林区定位布局常态,对国家生态建设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神农架林区国有林场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架林区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笔者通过全面对神农架林区国有林场改革的现状分析,阐述了国有林场在天保工程、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管护、造林绿化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为国有林场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指出了林区国有林场改革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国有林场体制不顺,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条件艰苦,产业发展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离退休人员多,负担沉重,债务缠身,发展艰难。进而从改革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森林资源流转步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合理分流富余人员,稳定和完善对国有林场扶持政策等5个方面提出了林区国有林场深化改革之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探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毅昌  蒋敏元 《林业科学》2005,41(5):163-168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最大的重点林区。长期以来,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企资不分已成为制约林区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研究森工林区管理体制问题对于重点国有林区定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林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指出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森森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种职能”履行不到位。通过改革环境分析,提出了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认为改革的方向是在重点国有林区建立“三权分治”和“专业化经营”的管理体制,打破林区目前森林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三权合一”的管理体制,构建森林资源、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个主体”,强化森林资源、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种职能”,促进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日本国有林管理在长期探索中取得了诸多成就,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改革成果,对我国国有林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考察日本国有林管理改革的基础上,对我国国有林管理现状与日本国有林管理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提出了搞好我国国有林管理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林业政策事件对林业行业发展改革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我国国有林场改革作为林业发展中的典型政策事件,兼具了林业发展的公益性和经济性,在林业政策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能够很好地反映林业行业的发展前景。文中选取我国国有林场改革这一典型的林业政策事件,通过事件研究法,采用市场模型测算国有林场改革对相关林业股的市场影响。结果显示,国有林场改革政策的颁布显著提高了相关林业股的股价,表明国有林场改革对林业行业是利好信号,得到了投资者的积极回应。不同时期国有林场改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均十分显著,但是效果不同。鉴于政策发布的时间和内容的差异对资本市场的不同影响,建议注重政策颁布的时点并加强对政策的解读,使更多投资者关注林业资本市场,促进林业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森林资源型经济转型是在国有林业经济领域应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深刻实践,而转型期间产生的社会福利损失则是资源型经济“改革之殇”的具体体现,具有政策性、周期性和阶段性、广泛性、相对性等本质特征。经济转型中的福利损失包括传统森工企业承受的生存困境及不断弱化的企业贡献力(经济贡献力、资源管护力、生态服务力)、林业职工生计的每况愈下、林区福利体系的碎裂化及其应对国家生态战略需求的妥协性和政策依赖性、国有林区社会认同危机以及国有森工企业的群体价值威胁等。只有通过转变观念,加深认识,以包容性增长理念统筹兼顾经济转型与社会福利建设,才能在分别实现以产业多元化破解资源型经济转型、以供给与保障多元化减小社会福利损失的前提下确保森林资源型经济转型和林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文中在构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熵权TOPSIS模型和障碍因子模型测算了我国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水平并识别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5—2016年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水平总体上经历了较差→中级→良好的演进阶段,并且由经济绩效大于生态绩效转变为生态绩效大于经济绩效,生态绩效增长趋势略高于经济绩效增长趋势;综合绩效水平最高的是吉林森工重点国有林区,而后依次是龙江森工重点国有林区、长白山森工重点国有林区和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影响森林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是生态外部压力、经济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有林业改革进程中的林区社会福利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国有林业和国有林区改革是中国林业改革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经之路,也是国有林区全面停伐及生态建设转型背景下寻求林区社会福利即民生福祉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文中通过构建国有林业改革与国有林区社会福利变迁的时间框架,以国有林业体制机制重大调整作为林区福利变迁的研究视角,提出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有林区处于剩余型福利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8年处于采伐限额下的工业成就型福利阶段,1998-2014年处于生态建设转型中的制度型福利阶段,2014年至今处于全面深化改革下从制度型福利向发展型福利转变阶段;阐述了各个阶段林区不同福利类型的基本布局和给付特征。伴随国有林区改革深化,建议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林区社会支出与经济增长包容性并存的发展型福利给付机制。  相似文献   

19.
国有林场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深化改革。通过分析浙江省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对国有林场深化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合国有林场生存和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重构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志芳  耿玉德 《林业科学》2005,41(1):148-156
以木材生产为核心的国有林区现行的林业微观建制已成为国有林区及国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度性障碍 ,因此重构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便成为我国国有林区能否尽快实现良性运转的关键。首先研究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的现实基础和经济可行性 ,新的微观主体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理念 ,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实现专业化分工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其次研究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 ,研究重构后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的基本类型 ,分别界定了基础性林业企业和商业性林业企业的目标、特征和经营内容 ;第四 ,研究由现行的国有森工企业向新的林业微观主体过渡的主体路径 ,指出打破现行国有森工企业格局的深刻内涵和经济本质 ;随后对国有林区基本的运行主体在实际运行中的关系进行研究 ,指出其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一体化”的关系 ,从而也拓宽了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