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对于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展开了不同层面和角度的探讨。从生态产品的概念、特征、分类、价值及其核算,以及价值实现的内涵、路径、机制、成效评价、面临问题等方面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归纳总结,并分析评述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对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至关重要。通过回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探索工作,立足于现实情境和客观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存在政策供给不充分和不配套、市场化机制不完善、基础性制度不健全、生态金融制度不成熟等主要症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推进路径,包括加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顶层设计、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评价机制、健全生态产品补偿制度体系、建立生态产品认证和交易体系、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金融支持体系、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以期为加快推动“两山”转化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贯彻“两山”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近些年, 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形成了生态产业化经营、生态补偿、生态权属交易、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等模式。文中分别以东北、中部、东部和西部为研究区域,介绍不同经济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做法和具体成效,分析我国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过程中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在不同地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以期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关键路径,对于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资源税费、生态补偿、市场手段三个方面深入分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并建立生态产品类型与价值实现途径之间的联系。生态产品选择哪种价值实现途径要考虑该生态产品的类型与特点,不同类型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途径具有各自的适用条件。指出未来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完善促使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森林生态资产资本化运营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生态资产资本化运营是利用市场手段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创造收益的经济运作过程,对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界定森林生态资产资本化运营概念的基础上,从运营要素、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工具3个视角梳理了森林生态资产资本化运营的相关文献,并对现存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相关建议:重视森林生态资本由谁来运营以及运营环境和目标等方面的要素作用,调动社会资本并实施与全民参与激励相容的市场化补偿机制,实行分类补偿并探索小尺度的森林生态补偿标准与评估方法,提高政府监督管理力度并合理利用金融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6.
森林是重要的水库、钱库、粮库和碳库,蕴含着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足使正在深化的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改革成效大打折扣。文中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划分为生态系统服务支付(生态效益补偿)、生态产品权属交易、生态溢价和生态产业等基本路径,在此基础上梳理国内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实践做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践行"两山"理念的时代任务与优先行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后脱贫时代"共同富裕协同推进的重要举措。文中首先在解释生态保护红线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东北国有林区生态保护红线政策的演进脉络,并以黑龙江省为例结合实际情况理清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对林业产业发展的约束范围及程度;其次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产业,阐述生态保护红线对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作用机理;最后从3个方面提出在生态保护红线政策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以森林资源为纽带,紧密联系森林碳汇建设与碳中和战略目标;建立物质类生态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增强市场化支撑能力;打造东北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综合体,促进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可为东北国有林区未来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参考,以促进林木资源保护和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的体现。以六安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为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地方实践模式。根据不同生态产品特征、属性及实现主体,研究了以物质供给类为主的品牌增值模式、以生态加工类为主的绿色产业模式、以文化服务类为主的生态旅游模式、以调节服务类为主的生态补偿模式、以提升生态产品价值的生态修复模式的具体实践路径。针对目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权属不明、定价不清等问题,提出可通过开展生态产品确权、完善价值核算体系和制度框架、搭建实现载体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到2020年实现“生态良好”,做到“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特别强调要加强林业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但目前我们的林业建设还存在着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林业经营投入不足,森林质量不高,限制经营者自主权,乱侵乱占林地,破坏森林资源等制约林业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为解决诸如此类问题,林业建设应制定三个原则,四项措施,做好两项工作来推动我国林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七大”提出的2020年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森林生态产品具有其特殊性,大部分很难通过市场规律实现其经济价值。如何转化森林生态产品并实现其价值,对森林生态产品的经营者和提供者进行补偿,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对森林生态产品的概念、补偿原则和核算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建立森林生态产品补偿机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垃圾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必须以“人”本身作为出发点,从而实现“由心而治”。基于此,提出了5种引导民众进行垃圾分类的心理学方法,拟通过微观心理层面促进相关宏观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助力。  相似文献   

12.
吴刘萍 《广东园林》2020,42(1):36-40
基于"境"理论,提出"植境"概念,探讨"境"语境下的教学实践。通过阐明"植境"基本特性、景观单元类别及适应机制,明确"植境"是融合"人-空间-时间"的复合整体。进而分析现有植物景观设计教学的整体性思维不足,提出以"植境"为纲、"入境"为法、以"空间-氛围-时间"为核,转变植物景观设计教学思维,构建对接"境"理论的"植境"设计教学框架,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解决生态效益外部性问题,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部分发达国家较早认识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率先开展了许多制度性改革,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政府与市场并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基于此,文中通过分析美国、新西兰、日本3国分别在生态保护修复、生态权属交易和生态产业化发展方面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归纳得出可供借鉴的5点经验,提出对我国全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4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是经济、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提倡人们要爱护、保护、珍惜森林资源,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二类调查”结果基础上分析了老窝镇森林资源现状与取得的成效,提出了今后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乡村地区分布着大量林地,林业不仅是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更是发展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发展中,林业对于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文中总结林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分析其不足,认为主要问题为对林业作用认识不足,发展内生动力缺乏;林业总体助力程度不够,区域发展不平衡;林业支撑路径较为单一,出现同质化趋势;生态工程带动不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困难;乡村林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产业附加值有待提高;基层林业工作力量薄弱,推动有效治理作用发挥不充分。在此基础上,提出林业如何更好推动乡村地区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发展动力;2)加强顶层设计,发挥政策引导作用;3)因地制宜,结合资源禀赋走差异化绿色发展道路;4)发挥生态工程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5)提高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融合;6)加强基层林业管理,推动乡村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6.
竹类植物具有生长速度快、种类多样、分布广泛、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研究以竹林为主体的生物复合体生长规律,建设竹林水库、碳库、钱库和粮库生态经济示范区,发挥竹林多重效益,对于经济发展、民生富强、促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竹林“四库”示范区建设,文章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四库”思想,分析了竹林“四库”内涵、作用和意义,探索了竹林“四库”示范区的运行机制;从定量和定性方面,提出了竹林“四库”示范区主要建设指标。研究结果对于高质量发展现代竹产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低碳发展共识迫切需要“以竹代塑”的低碳设计理论。文章基于低碳转型的历史与趋势研究,提出了一种生态产品竹纤维餐具的创新优化设计方案,阐述了该设计方案在产品功能、加工技术和工艺以及美学等方面的特色,总结分析了生态产品设计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逻辑理路。该竹纤维餐具具有环保、低成本、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可作为食品包装用合成塑料的替代品。竹纤维餐具产品设计的目的旨在展示竹子在减塑消费和绿色发展中的突出优势,落实“以竹代塑”倡议,促进产业提升和减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