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湿地松厚荚相思混交林生长特性与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较为贫瘠的迹地上开展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单行、带状混交及湿地松纯林造林对比试验 ,对 10年生试验林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带状混交 ,各个树种保存率高、生长量大 ,与湿地松纯林相比较 ,带状混交林中湿地松生长状况表现出明显优势 ,混交林林内小气候条件适宜 ,土壤理化性质良好 ,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明显。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单行混交 ,湿地松受压严重 ,保存率、生长量低 ,应及时对厚荚相思进行适度修枝 ,增加林内透光度 ,促进湿地松生长。 相似文献
2.
刚果12号桉无性系人工林养分曲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常规方法,在雷林NPK复混肥和HYDRO-NPK复合肥刚果12号桉树无性系人工林试验区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桉树器官氮、磷、钾的浓度存在显著差异,顺序为:叶>枝>皮>根>干;树体养分的平均浓度C随林龄t增大而降低,降低速率与施肥强度Q相关;桉树林养分吸收的总量X随t和Q增大而增大,养分吸收速率(dX/dt)随t增大而降低,说明桉树生长早期养分供给的重要性。养分吸收曲线可反映不同生长时期林木吸收养分的相对强度,给出达到相对应生长量的净养分需求量,在林木营养动态管理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刚果12号桉优化栽培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刚果12号桉元性系组培苗为材料,进行4种不同密度和4种不同施肥处理双因素试验,3年生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施肥措施对刚果12号桉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密度效应和施肥效应互作用显著;密度效应较施肥效应大,其方差分量前者约为后者的9倍;密度越大,单株材积越小,但单位面积蓄积越大;不同施肥处理以添加钾肥的明显有利于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4.
刚果12号桉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贫瘠低丘上对刚果12号桉进行不同肥料配合和不同用量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PK,NK,NP和PK配合施用的能极显著地促进刚果12号桉的生长,5年生时蓄积比对照分别增加19.40,18.45,16.40,15.05m^3/hm^2,N,P,K肥单施的蓄积比对照纷别增加5.30,5.25,4.80m^3/hm^2肥料的配合施用极显著地优于N,P,K单施,材积的增长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对MLA无性系和雷林1号两个桉树品系与厚荚相思的两种混交方式的生长、抗风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按树为主要目的树种的混交林,选用的按树品系生长量必须超过与其混交的相思树种,才能获得明显的增产效应。MLA与厚荚相思带状混交能明显提高MLA无性系的生长量,以4行带效果最好,适宜在风害不严重的地区采用。MLA与厚荚相思作行间混交能降低厚荚相思的风害率并能明显增加单位面积的木材产量,在沿海台风多发地区是的推广价值的一种混交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择刚果12号桉(E.12ABL)采穗圃中优良、健壮单株(3年生)萌芽条为外殖体,进行微型繁殖。结果表明:3年树龄萌条茎段必须在低浓度的 BA(0.2~0.5ppm)与 NAA(0.01~0.1ppm)的配合下才能诱发初代腋茅启动。在调整 N、P、K 的改良 MS 培养基上,继代4~5代才能形成真正的丛生芽,繁殖系数约为5~6。无激素培养能有效地促进无根茅苗发育健壮。在1/2改良 MS+NAA0.1ppm 的发根培养基中,根系的发育、苗势及移栽成活率明显优于添加 IBA 的培养基。本文就繁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桉树与厚荚相思混交林的生物量及对土壤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雷州林业局营造桉树与厚荚相思混交林进行生物量测定及对土壤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与厚荚相思混交林6年生地上部分群体生物量比尾叶桉纯林多36.6%以上,单株叶量,细根行间混交的尾叶桉分别比纯林的尾叶桉多38.4%,82.8%,带状混交的尾叶桉比纯林的尾叶桉分别多19.5%,4.7%,林分叶量带状混交林比纯林大4.9倍。4年生时混交林凋落物干重比纯林多31%以上。混交林0-39cm土层有机质,全氮 相似文献
8.
两种桉树与厚荚相思混交的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尾叶桉和雷林1号桉与厚荚相思的两种混交方式混交林的生长、抗风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桉树为主要目的树种的混交林,所选用桉树的生长量大于相思时,其增产效应显著,尾叶桉与厚荚相思带状混交能明显提高尾叶桉的生长量,以4行带效果最好,适宜在风害不严重的地区采用。尾叶桉与厚荚相思行间混交能降低厚荚相思的风害率并能明显增加混交林单位面积的木材产量,在沿海台风多发地区是有推广价值的一种混交方式。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概述刚果12号桉无性系和实生苗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经过四年的观察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刚果12号桉的生长规律,种植4年桉树的林分,无性系桉每公顷立木蓄积46.5m^3秆,平均年公顷立木蓄积量:无性系为16.1m^3,实生苗桉为11.6m^3,无性系桉和实生苗桉的保存率分别为94%和87%。 相似文献
11.
12.
马占相思与厚荚相思树皮抽提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马占相思树皮和厚荚相思树皮单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模拟栲胶生产小试并对制取的栲胶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树皮所含单宁均属缩合类单宁;绝干马占相思树皮含单宁高达36.75%,纯度为85.9%.单宁与非单宁之比为6.10,约2.34t气干树皮可生产1t栲胶,制得的栲胶不仅单宁含量高,颜色浅.而且鞣革渗透速度快,富有弹性.皮质好.证明马占相思树皮是一种优良的栲胶原料;绝干厚荚相思树皮含单宁仅9.56%.生产1t栲胶约需气干树皮4.96t,制得的栲胶含单宁53.32%.含非单宁46.47%.测得栲胶中多酚含量接近70%,可代替部分酚类物质用于制取高分子材料,可见大量的厚荚相思树皮也有生产栲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卷荚相思和厚荚相思组培生根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16(45)正交试验,研究不同茎芽长度、ABT1#、IBA、NAA不同配比对卷荚相思、厚荚相思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茎芽长度、IBA、ABT1#、NAA不同配比对生根有较大影响,卷荚相思、厚荚相思生根诱导的最优组合是茎芽长度1.0~1.5 cm+1/2 MS+IBA 1.5 mg.L-1+ABT1#0.2 mg.L-1+NAA 0.2 mg.L-1,其卷荚相思生根率为97.8%,生根条数为6.0条;厚荚相思生根率为96.5%,生根条数为5.8条。 相似文献
14.
短轮伐期刚果12号桉的萌芽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伐期龄5年的刚果12号桉采伐迹地萌芽更新调查结果表明:该树种具有旺盛的萌芽能力,且生长迅速。其伐桩萌发比、桩均株数及有效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1年生为97.2%、4.3株、2.7m和1.6cm;2年生为95.6%、2.4株、5.6m和4.4cm.显示了萌芽更新作为短轮伐期刚果12号按工业原料林的主伐更新具有高度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细根主要营养元素贮存量及其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东门林场某分场5年生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细根主要营养元素(N、P、K、Ca、Mg)贮存量及其季节动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厚荚相思人工林细根5种营养元素贮存量随季节不同而存在差异。不同季节尾巨桉人工林细根营养元素贮存量大小次序为夏季(6.514kg·hm-2)秋季(6.452kg·hm-2)春季(5.089kg·hm-2)冬季(4.524kg·hm-2);厚荚相思人工林细根相应为夏季(13.920kg·hm-2)秋季(11.523kg·hm-2)春季(3.620kg·hm-2)冬季(2.902kg·hm-2)。 相似文献
16.
以福州滨海沙地厚荚相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林龄(5年生、9年生)厚荚相思鲜叶、凋落叶和表层土壤(0~20 cm)的N、P浓度、内吸收率及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厚荚相思鲜叶N、P含量分别为14.26~19.68 mg·g-1、0.66~0.88 mg·g-1;凋落叶N、P含量分别为11.58~12.69 mg·g-1、0.32 mg·g-1;土壤全N、全P含量分别为0.13~0.23 mg·g-1、0.19~0.25 mg·g-1。鲜叶N、P含量显著高于土壤。不同林龄间鲜叶和土壤的N、P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鲜叶、凋落叶、土壤的N∶P值在不同林龄间差异显著(P<0.05),N∶P值大小排序为凋落叶>鲜叶>土壤。厚荚相思N、P内吸收率分别为27.16%、58.08%,且鲜叶平均N∶P为22.88。表明该地区厚荚相思的生长可能受到P的限制,研究结果可为沿海沙地人工林的经营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厚荚相思种子在不同温度及光照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测定,研究了温度与光照对厚荚相思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厚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极显著,而对发芽势的影响不显著;光照周期对厚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在25 ℃或者25/15 ℃的温度下催芽,厚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最高;光照对种子萌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20.
刚果12号桉人工林综合培育技术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刚果12号桉营林措施设计了4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整地方式、种苗来源、施肥量对刚果12号桉的树高、胸径、蓄积量和冠幅均有极显著影响。机耕全垦整地、栽植良种无性系和增加施肥量能明显提高刚果12号桉的生长量和冠幅生长。最优处理平均树高、胸径、蓄积量和冠幅达14.47m,11.96cm,115.318m^3/11m^2和2.52m,是最差处理的142.70%,128.46%,236.30%和148.24%。整地和种苗来源对树木的历年生长起着持续而稳定的影响;施用高肥量可有效促进林木的后期生长;刚果12号桉的历年生长量在相同的密度下采用不同的株行距配置没有明显的差异。在保证使用良种的前提下,整地和施肥是培育刚果12号桉人工林的首要考虑因素。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有较大差异,最好的处理其净收入、净现值、内部收益率与产出投入比分别为7535.55元/11m^2,5311.00元/11m^2,27.20%和1.57,比最差处理高出30.00倍,30.22倍,20.18个百分点和52.4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