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保水剂不同施用量的盆栽梯度试验与不同拌种比例的直播造林试验的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植苗造林维持苗木成活生长时间逐渐延长,其中维持新植苗木持续成活生长15天左右的施用量分别为:小黑杨(2根1干)10~12 g,丁香(2年实生苗)8~10 g,樟子松(2年实生苗)6~8 g;直播拌种造林则随着加拌保水剂比例增大,胡枝子出苗量逐渐提高,1∶10、1∶15及1∶20比例与对照差异显著,当年苗高同时逐渐提高,1∶10比例与对照差异显著。通过与人工浇水比较,在保证造林成活率的前提下,植苗造林施用保水剂可分别节约造林抚育成本:小黑杨1142.5元/hm2、丁香1110元/hm2、樟子松1353.34元/hm2。  相似文献   

2.
永吉县一拉溪播区于1984年4月进行了8150亩飞播造林,树种为黑松、胡枝子、紫穗槐,树种混合重量比为1:1:1。经过四年的封山,现成林面积达61.9%。通过调查发现,伴生树种过稀、过密都会影响目的树种黑松的生长。胡枝子、紫穗槐的密度为1~2株/平方米时,黑松生长的最好,同时胡枝子紫穗槐已初见效益。  相似文献   

3.
利用接有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和彩色豆马勃3种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接种体的2年生日本落叶松移植苗木,进行大面积山地人工造林。结果表明,不同菌根化苗木造林成活率、树高年生长量等各项生长指标,均比对照有大幅度提高,其造林成活率为92.6%~98.7%,比对照提高6.2%~9.0%;保存率提高6.3%~9.9%,树高、地径年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0%~35.3%和2.1%~33.5%.  相似文献   

4.
采用苗龄1~4年生无患子苗木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并且在林龄7年时分别对无患子的保存率、地径、冠幅、霜冻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采用苗龄4年生无患子(造林后3年后调查)的平均保存率、平均地径最高,分别为97.3%,5.9cm ;平均冠幅以苗龄3年生(造林后4年后调查)的无患子最大,为3.8m。霜冻受害率以苗龄4年生无患子最低,为2.9%。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等5树种在太湖滩地造林耐淹水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太湖滩地用湿地松、美国白蜡、水杉、池杉和柳树(对照)进行了不同树种、不同区域、不同淹水期和不同淹水深度的耐水湿对比造林试验。在淹水深度20~60.5cm、连续淹水时间达40d时观察结果为:①湿地松和柳树(对照)的成活率分别为99.7%和99.5%;美国白蜡、水杉和池杉的成活率分别为19.5%,30.2%和31.1%。②在太湖滩地湿地松表现与柳树(对照)一样,生长势和生长量一切正常,湿地松为常绿树种,病虫害较少,从绿化、美化和景观考虑,建议湿地松作为太湖滩地造林树种之一,并建议作为我国太湖地区淡水森林湿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的适生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根据18个树种的6年营造试验与调查结果,筛选出10个树种为浙江薪炭林优良造林树种;提出了15个类型为浙江优良薪炭林类型,诸如胡枝子、赤桉、马尾松、紫穗槐、麻栎、南酸枣、银荆、刺槐、枫香、马尾松×胡枝子、麻栎×胡枝子、枫香×胡枝子、马尾松×麻栎、马尾松×枫香和马尾松×南酸枣;并就这15个类型分别阐明了他们的造林密度、混交方式、作业方式、立地选择和产量等,为浙江省薪炭林建设提供了一套较系统的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7.
苗木生根复合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以往造林时苗木根部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多因素、多树种正交试验研制出一种新型苗木生根复合剂。黑松山地造林试验表明,用其蘸根后比不做任何处理的苗木,成活率提高31.7%~46.7%,苗木当年生长量提高18.4%~24.0%。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林下栽植胡枝子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马尾松林下栽植胡枝子的培肥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a生直播造林的胡枝子平均高度达75.8cm,平均基径3.4mm,5a生生物量高达4395.51kg/hm^2,土壤分析表明,在0 ̄40cm土层中,林下栽植胡枝子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比马尾松林分别增加38.28%、26.75%、20.41%,25.33%,17.84%和22.66%;土壤微生物数量比纯林高30.  相似文献   

9.
对美丽胡枝子基质型容器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丽胡枝子采用无纺布基质型容器育苗的成苗率达97.9%、基质生产成本为0.50元/株左右,具有成苗率高、生产成本低,而且移植较方便、一年四季均可进行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美丽胡枝子容器苗生产方式。美丽胡枝子基质型容器苗适应于岩质边坡、泥质边坡、马道边坡、水平带边缘、粗骨土裸露地等困难立地的种植绿化。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段,美丽胡枝子的生长也相对较好.说明美丽胡枝子虽然比较耐干旱瘠薄,并且在困难立地上的生长量远远高于小蜡和伞房决明,但仍然需要一定的土壤肥力。美丽胡枝子虽然适宜于截干造林,但当年苗不适宜于夏季截干造林,可适宜于秋冬季截干造林。  相似文献   

10.
对人工培育的胡枝子食用菌原料林进行了第1次平茬时间、平茬周期及连续平茬试验,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胡枝子第1次平茬时间确定为植苗造林后第1年初冬或第2年早春;平茬周期确定为1年比较合理;连续平茬第2年单位面积胡枝子萌生枝条的产量最大,可达20 009.7kg/hm2。  相似文献   

11.
对太行山阴坡(半阴坡)主要灌木群落类型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Turcz)、虎榛子(OstryopsisdavidianaDecne)、黄刺梅(RosaxanthinaLindl)改良土壤结构及肥力的效果进行分析,认为,在太行山区先行种植以胡枝子等豆科植物为主的灌木群落,不但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而且对促进林木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辽宁省彰武县沙区进行胡枝子、小叶锦鸡儿、紫穗槐、沙棘等4种灌木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灌木栽植密度以1 m×1 m,初植株数以每穴2株效果最佳,胡枝子的各种产量均高于小叶锦鸡儿,胡枝子和小叶锦鸡儿改善土壤效果明显,放牧影响灌木生长。  相似文献   

13.
森林光环境对4种天然灌木的光合作用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管涔山林区常见4种灌木三裂绣线菊、二色胡枝子、黄刺玫和虎榛子成年植株为材料,在10%~20%,30%~50%2种林下透光率和林外100%全光照3种光环境中,监测其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与比叶面积、叶面积比等形态以及生物量分配指标。结果表明:在林下10%~20%相对光强环境中,三裂绣线菊成年植株对低光环境的生理生态响应较小,其光合、叶绿素a含量、形态和大部分生物量分配特性与全光环境下生长的成年植株相同,且分配到茎的生物量减少,仅表观量子效率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高于中光(30%~50%)和全光环境植株。二色胡枝子成年植株对低光环境的的生理生态响应同样有限,其光合特性、叶面积比、叶重比和冠根比与全光下相同,且茎生物量分配减少,仅叶绿素b含量、比叶面积和根重比增加。与之相反,黄刺玫和虎榛子成年植株相对较强地响应了林下光环境,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均在10%~20%光环境中下降,叶绿素a,b含量升高,根生物量分配减少,茎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增加。另外黄刺玫的表观量子效率显著降低,而虎榛子的比叶面积和叶面积比显著增大。在表型可塑性上,黄刺玫和虎榛子的形态可塑性高于三裂绣线菊,但生理可塑性相似。这一结果支持...  相似文献   

14.
胡枝子种-种源苗期生长和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枝子是优良的畜牧饲料树种,又是防风固沙的重要树种。从美国和国内河南、河北等地引进的胡枝子种子,在辽宁的铁岭和阜新章古台地区进行了种-种源苗期试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种源间生长量和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铁岭试验点,5#、13#、1#和3#种源,苗高遗传力为36.3%,遗传增益为10.8%;地径相应为80.0%和27.3%。章古台试验点,7#种源,苗高遗传力为26.7%,遗传增益为12.3%,但由于树干受冻害严重,尚待观察。2个地点综合分析检验结果,5#、3#1、3#属优良种源。同时,对选择的种源进行了生长节律分析,直接引种这些优良种源造林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益。美国短梗胡枝子是在辽宁有发展前途的优良树种,美国二色胡枝子虽然在章古台生长优良,但冻干害严重,而美国美丽胡枝子在辽宁生长不佳。  相似文献   

15.
以朝阳市矿山破损山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景观重建恢复模式,对其治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破损山体所有树种成活后长势良好,试验地1树种保存率为53%~95%,其中以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保存率最高,桧柏(Sabina chinensis)保存率最低;试验地2保存率为63%~93%,其中以紫穗槐保存率最高,地锦(Euphorbia humifusa)保存率最低。树木的生长为野生草本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蒿类、禾本科草类均生长良好,繁衍迅速,试验地1和试验地2治理后树种多样性和草本盖度显著增加,分别达到0.67~2.04和40%~95%。  相似文献   

16.
二色胡枝子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建立植株再生系统技术,以二色胡枝子种子为材料,对该树种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0.1%升汞对种子灭菌2 min,发芽率较高,污染率仅为5%;基础培养基为1/2 MS,直立苗比例达到80%以上,显著高于MS和B5培养基;在增殖培养中,BA对分化系数影响最大,NAA其次,ZT的作用不明显,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1/2 MS BA 1.0 mg/L NAA 0.01 mg/L,分化系数可达3.15;随着NAA浓度提高,对生根抑制作用加强,其浓度不宜超过0.5 mg/L, IBA对生根有促进作用,浓度以IBA 1.5 mg/L 为宜.  相似文献   

17.
二色胡枝子组培再生体系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二色胡枝子高效再生体系的优化,以二色胡枝子为材料,研究了6-BA、2,4-D、NAA等因素对其子叶节再生、节段扩繁和试管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子叶节再生最佳培养基为MS+6一BA0.1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0.1mg/L+NAA 0.01mg/L;IBA,NAA对二色胡枝子试管苗的生根作用有影响,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或者1/2MS+NAA0.1mg/L。  相似文献   

18.
用传统林分结构因子配合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3个参数来分析北京八达岭林场灌木林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主要灌木种类有荆条(Verbenaceae)、山杏(prunus armniacaL)、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a)、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L.)、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Turcz.);2)灌丛冠幅体积随海拔升高而减小,阳坡灌丛冠幅体积大于阴坡;3)灌木种混交度与灌木丛数在整个林分中所占的比例有关,比例增大混交度减弱;4)灌丛高度大小比数排序为:绣线菊>胡枝子>小叶鼠李,灌木种的灌丛大小比数主要与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胡枝子刈割频度对根系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置了胡枝子林分0—7次刈割频度,随着刈割频度的增大,胡枝子根系质量、主根直径、根瘤个数及根瘤大小都逐渐降低;根的可溶性糖含量也随着刈割频度的增大而下降,地上生物量也呈下降趋势。1a之中刈割3次,每6周刈割1次的胡枝子,可得到最大超补偿生长,并获得最大地上生物量。  相似文献   

20.
在科尔沁沙地用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Lam.)、灌木状经营的桃叶卫矛(Euonymus bungeanus Maxim.)4种常见饲料灌木开展造林试验,并对各树种的叶水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桃叶卫矛的造林成活率最高,最低的是小叶锦鸡儿,桃叶卫矛和小叶锦鸡儿越冬表现较好,但胡枝子和紫穗槐存在较严重的回枝现象;桃叶卫矛的适口性最好;4种树种在各生长季水势变化规律不同,胡枝子的水势在整个生长季节变化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