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原因及对策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杉木为速生用材树种,为我国解决用材短缺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由于片面追求速生丰产,营造大量杉木人工纯林,导致了杉木人工林林分生产力下降,林地地力衰退,尤其是在多代连栽杉木林地上,林地地力衰退问题就更加突出和严重。文章综述了我国杉木多代连栽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以及防止地力衰退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概述杉木造林地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林地地力衰退的现状,提出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改革传统的营林技术等环境保护措施,并对中国国家造林项目执行情况和环保成效作出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多代杉木林地的地力衰退是围绕杉木产区林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该试验是在多代杉木人工低产林地上营造杉木优良种源子代苗、马尾松、桤木、泡桐、毛竹等多种树种混交林,以期通过生物自身的力量,改善林地土壤理化性和水肥条件,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俞瑞芳 《安徽林业》2010,(4):113-113
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材质优良,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因其针叶养分含量低、分解慢、林地自肥能力差,因此,长期经营纯林会导致林地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二代难以培育大径材。选择适宜与杉木混交的树种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5.
湖南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国人工林在19世纪,与湖南杉木人工林有相似之处,采用单一树种营造大面积人工林,造成地力消耗很大,无法实现林木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从杉木经营历史,分析了现有栽培制度下的炼山、幼林抚育、轮伐期短、林分结构单一等现状所导致的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下降、林地地力衰退。本研究引进德国森林近自然经营理念及原则改造杉木人工林,分别对杉木幼林、中林、成林进行第1代目标树经营,为第2代目标树形成创造有利条件,使林地地力得到恢复,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同时获得较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杉木林地持续利用问题的研究和看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概述了我国近年来杉木人工林有关地力和生产力下降、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循环及林下植被对地力维护作用的研究,从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和栽培措施角度讨论了杉木人工林林地的持续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结果表明:杉木连载引起林地肥力减退,土壤地力衰退程度与前茬林生长周期有关。头茬杉木要周期短(14a)的二耕土上连载的杉木长势较好,头茬杉木林周期长(24a)的二耕土上宫载的杉木幼树长势极差。林地施肥后并没有促进杉木幼树恢复生长。原因在于杉木幼树纱受到土壤中有毒物质毒害,根系腐烂,不能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建议采取生物工程措施解决杉木连载地力减退问题。  相似文献   

8.
杉木林林下植被及其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8  
姚茂和  熊有强 《林业科学》1991,27(6):644-648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日趋严重,维护和提高杉木林地地力已成为杉木人工林发展的重要课题。林下植被是人工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人工林养分循环和维护林地地力中起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林下植被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规律及与立地、林分的关系,是研究并利用林下植被的重要前提。有关林下植被生物量的研究,始见于20世纪中叶,但鲜见有关林下植被生物量的专题研究报道,杉木林下植被生物量的测定也只局限于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系列研究。本文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的系统研究丰富了上述系列研究的内容,同时也为利用林下植被来维护和提高林地地力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杉木林地力衰退成因 杉木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但多年来出现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问题.近些来年,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实践表明,造成地力衰退的主要成因是: 1.随着连栽次数增加,土壤营养元素含量逐代下降,是导致杉木林地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林地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与栽杉次数的增加呈负相关.第二次与第一次相比,养分含量平均下降10%~20%;有机质、全磷、速效磷、速效钾、C/N(碳氮比)等的差异都达到显著的水平.第三次与第一次相比,养分含量下降40%~50%,各项指标值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这表明,杉木连栽次数越多,林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下降亦随之剧烈.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几次大造林绿化,杉木作为长江以南的造林当家树种,出现大面积二代或三代连作经营,导致人工林地力衰退。为了解决地力衰退问题,文章主要以杉木二代迹地更新营建秃杉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例,从种苗、林地准备、造林、幼林抚育和成林抚育等各个环节进行阐述,总结秃杉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培育技术,为南方地区二代或三代杉木采伐迹地更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我国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现状,从森林土壤条件、杉木人工林的营养循环特点和人为经营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提出营建人工复层林、林地施肥、适当延长轮伐期,加强植被管理和进行定位观测等措施防止地力衰退。  相似文献   

12.
杉木纯林弊端较多.这是因为杉木针叶养分含量少、质地硬、含硅质多,不易腐烂分散,所形成的粗腐殖质酸性强,容易中和表土中的盐基成份,并向下淋溶,使表土贫瘠,地力衰退.同时,纯林树种单一、生物稳定性差、天敌少,容易发生病虫害.岳西县部分乡村林场和造林户,推广应用了杉木混交林造林技术,实践表明,营造杉木混交林,特别是针阔混交林,不仅充分利用了营养空间,有利于形成特殊的小气候、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减免病虫危害,而且促进林木速生、丰产、优质,是提高杉木造林成效,保持林地生产力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结果表明:杉木连栽引起林地肥力减退,土壤地力衰退程度与前茬林生长周期有关。头茬杉木林周期短(14a)的二耕土上连栽的杉木长势较好,头茬杉木林周期长(24a)的二耕土上连栽的杉木幼树长势极差。林地施肥后并没有促进杉木幼树恢复生长。原因在于杉木幼树根系受到土壤中有毒物质毒害,根系腐烂,不能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建议采取生物工程措施解决杉木连裁地力减退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郑华福 《华东森林经理》2009,23(4):44-45,56
从开化县杉木林建设现状着手,分析了杉木林可持续发展上存在的林地承受能力超负荷、连栽面积逐年增大、林地质量明显下降、中幼林抚育工作滞后等制约因素,并从控制杉木林面积、拓宽用材林树种、恢复杉木林林地质量、加大杉木中幼林抚育间伐工作、培育杉木中大径材等方面初步探讨杉木林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由于地力衰退引起杉木枝枯叶黄的林地,进行施肥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浦城县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营造的21年生杉木山杜英混交林的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山杜英(Elaeocrpus Sylvestris)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混交林的林分总蓄积量分别比杉木、山杜英纯林高66.03%和46.34%;山杜英杉木混交林0~20cm土层内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了6.48%、7.96%、7.28%、32.43%和12.45%。说明山杜英与杉木种间关系协调,可作为杉木多代连栽林地恢复地力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杉木林地力退化及持续经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用材树种,本文对引起杉木人工林地力退化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保持和发展杉木林土壤肥力,实现持续经营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杉木酸枣人工混交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本文分析比较了20年生杉木与酸枣人工混交林以及杉木纯林、酸枣纯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杉木与酸枣人工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为168.74t/hm2>杉木纯林乔木层生物量135.95t/hm2>酸枣纯林乔木层生物量107.01t/hm2;杉木与酸枣混交林林分蓄积量为355.113m3/hm2>杉木纯林蓄积量301.672m3/hm2>酸枣纯林蓄积量173.150m3/hm2;杉木与酸枣混交可改变树种单调状况,防止地力衰退,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正> 人工杉木林地,到了20-30年成熟龄采伐后,二代重茬栽杉地力衰退问题严重,出现苗木抽梢短,须根萎缩,根际萌条多等虽活不长的现象,影响着杉木林地的建设。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到许多以杉木为主的国营林场进行考察和研究,初步认为杉木、马棘 IndigoferaPseudotinctoria Mats.同栽是解决杉木连茬地力衰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杉木马尾松混交林CO_2互补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具有CO2 互补作用机制所产生的正效应 ,根据杉木马尾松需光特性的差异 ,采用合理的混交林结构 ,能有效地调节混交林间CO2 的能力 ,可以相互促进 ,有利于群体光合积累 ,能够改善林分生态条件 ,维护地力 ,减少种间和种内矛盾 ,有利于杉木生长 ,利用CO2 互补施肥 ,解决杉木连栽地力衰退和林地持续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