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樟子松苗木持水量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5个晾晒时间的试验水平对樟子松苗木进行处理,研究失水过程以及不同失水量与造林成活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未经晾晒处理的苗木,造林成活率为86.5%;而仅经过15 min晾晒,苗木的持水量只下降了5.6%,造林成活率就降到了43.8%,经过3 h晾晒的苗木,造林成活率只有2.1%。由此可见,苗木持水量的多少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因子。樟子松苗木在晾晒60 min之内失水较快,60 min以后失水变得缓慢。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加强圃地管理,减少苗木失水;造林苗木应随起随栽,避免使用长期假植苗;长期运输苗木时应做好保湿工作;苗木运到造林地后要立即进行临时假植和浸泡补水;栽植时要采取保水措施;采取科学的造林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苗木失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春季造林技术要点□李亿坤保持苗木水分。试验表明,从起苗到栽植完毕,以及栽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是苗木成活的关键。苗圃地里越冬的苗木,一般失水厉害,因此,在起苗造林前的三五天,要对苗圃地灌一次透水。一来能补充苗木体内的失水,二来苗圃地...  相似文献   

4.
黑杨派3个无性系苗木自然失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杨派 3个无性系I 6 3,I 6 9,I 72杨进行苗木自然失水试验 ,找出了苗木离土后的失水速度和失水量。采取相应的技术保护措施 ,可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不同复配药剂对柠条、侧柏等苗木蘸根处理后进行晾晒,测定不同晾晒时间后的苗木含水量及栽植成活率,并在野外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苗木晾晒时间的延长,苗木累计失水量增加,失水速率减小;采用外源药剂处理苗木能够减少苗木在晾晒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提高栽植成活率;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处理Ⅲ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张蕾  宋丽华 《林业科技》2011,36(2):31-35
采用不同复配药剂对1年生柠条、沙枣、红柳、紫穗槐苗木蘸根处理后进行晾晒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苗木晾晒时间的延长,苗木累计失水率增加,失水速率减小;采用外源药剂处理苗木能够减少苗木起苗后的水分损失,提高造林成活率,且以处理Ⅱ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苗木浸根是利用造林地附近或苗圃地的水源条件,将苗木根系全部浸入水中。苗木浸根可以补偿自身失水。据测定,浸泡2~4天,苗木重量可增加15~19%;浸泡4~7天,可增重19~21%。经浸根的苗木植苗后不需立即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补偿失水。根系迅速与土壤密接,不需要“缓苗”即可长出新根,吸收水分和养分,供正常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如果在  相似文献   

8.
兴安落叶松苗木失水规律和苗木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兴安落叶松S1-1苗木为材料,研究苗木失水规律。苗木活力与其体内的水分状况密切相关,苗木裸根后迅速蒸腾失水,开始失水较快,以后逐渐减慢,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风速越大,苗木蒸腾失水速度越快;苗木失水首先使根系的水势下降,最终导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降低。兴安落叶松对其苗木水分要求较敏感,其健康苗木水势为-5bar,造林成活水势为-15bar。  相似文献   

9.
黑荆树是世界著名的速生、高产、优质鞣料树种,近年我县栽培面积又有进一步的扩大。但是黑荆树幼苗茎杆高、纤细、枝叶多,不仅会给苗木运输和栽培带来诸多不便,而且苗木容易失水,影响造林成活率。为此,我们进行切杆造林试验,旨在切去地上一部分茎叶,减少苗木的水分损失,保证造林成活;同时也减少苗木运输和栽植时的麻烦。  相似文献   

10.
苗木从圃地经起苗,分级,打捆,越冬,贮藏和长途运输至造林地,体内部分水份已经失去,故仅有形态指标已不能确定其是否保持较高的活力。本研究通过对红松,云杉的落叶松换床苗和造林苗晾晒试验及其研究分析,探讨了失水对苗木生理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苗木从圃地经起苗、分级、打捆、越冬、贮藏和长途运输至造林地,体内部分水份已经失去,故仅有形态指标已不能确定其是否保持较高的活力。本研究通过对红松、云杉和落叶松换床苗和造林苗晾晒试验及其研究分析,探讨了失水对苗木生理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苗木失水过多,其体内的水分失去平衡,生理机能就要受到破坏,苗木就会死亡,故苗木保湿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下面谈谈减少苗木失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方法:一、造林苗木应随起随栽,避免使用长期假植苗木春季是黑龙江省主要造林季节,但使用的苗木却有时不能做到春季随起随栽,因为有时苗圃没有足够的休闲地,为了不误春季育苗,就将翌年春季造林的苗木在秋季起出进行越冬假植,腾出圃地立即进行秋翻整地。苗木假植时间要从当年的10月中下旬一翌年的4月中下旬长达半年之久。我们知道苗木失水最快的部位是根系,苗木假植后土壤的保水性会降低,加之操作不细,透风和通气不良,造成苗根失水和烂根,影响成活。因此应尽量缩短从起苗到栽植的时间,使起苗与造林紧密衔接。有些常用的山地造林树苗长期假植,不利于成活。因为假植沟春季解冻要晚于床苗,特别是为防止旱风侵袭要用秸秆、草帘等覆盖的假植苗木,春季解冻更晚,当造林地达到“顶浆造林”条件时,假植苗却起不出来,贻误了造林的最佳时期。另外,应强调指出的是榆、枫杨等落叶树种苗木根部含水量较高,不适宜长期假植,常绿树种也不适宜长期假植。二、长途运输苗木时应做到保湿运输造林规程早有规定,就地育苗,就地栽植,不允许长途...  相似文献   

13.
苗木含水量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林后成活的关键在于苗木能否迅速生长出新的根系和恢复其生理功能。苗木的新根再生长及生理机能的恢复,主要决定于整个苗木,特别是根系生活力的大小。一般的说,影响苗木生活力的主导因子是水分。为了探讨苗木含水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我们于1985年和1986年,对辽宁东部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不同含水量,进行了浸根、失水和造林等试验,以求探明成活率与苗木含水量的关系及苗木根系水分等情况,为在起苗、运苗、假植、造林等工序中,确定保护苗木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 多年来,油松造林一直沿用裸根苗栽植。容器苗、带坨苗近年虽有所发展,但比例小;裸根苗仍不失为主要造林方法,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会是这样。这种造林方法因苗木蒸腾失水,特别是苗根失水,往往导致造林失败。目前造林地又多为干旱阳坡,连续几年的干旱给造林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致使造林成活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5年我们选择极干旱瘠薄的阳坡,对裸根苗采取几种特殊处理进行造林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们针对苗木越冬贮藏易失水、干梢等现象,在总结历年苗木窖藏方法的基础上对苗木越冬保护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1981年冬进行了苗木窖藏雪培的越冬方法试验。通过三年对比实验证明,该法可保持苗木新鲜,避免苗木失水(苗木干梢率平均降低7.9%),对提高更新造林成活率有极其明显的作用。1986年我局已经进行了全面推广和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一、窖藏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红松苗木水分状况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在造林前利用植物水分状况测定仪及四唑染色法对苗木根系水势和根系脱氢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苗木造林前大量失水,使根系水分下降,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因此,必须使红松苗的含水率在63%以上,才能保证造林成活。  相似文献   

17.
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苗木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衡量造林苗木的质量,除了看它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外,苗木的持水状况尤其重要。然而,苗木持水状况看不见,摸不着,特别是常绿针叶树苗,既或失水,在短期内也难以发现。所以往往由于栽了失水苗,而使造林失败。樟子松生长快,材质好,对自然环境适应性强,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珍贵用材林树种,也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树种。然而樟子松苗根毛少,主要依靠着生于其上的菌  相似文献   

18.
苗木修去侧枝,可以减少蒸腾失水,干旱地区用此法造林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5%左右,苗木浸根可以补偿越冬所失水分,苗木浸泡3—4天可增重15%左右,浸根可以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并缩短缓苗期。  相似文献   

19.
<正>吉林市林科所黄美纯等同志,在内部资料《江城林业科技》上,介绍了使用吉林省石油化工研究所试制的高吸水剂处理苗木根系或浸泡苗木全株,提高造林成活率的试验,效果明显。据报道,高吸水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能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到数千倍的水,吸收后成凝胶状态,稍加压力水亦不溢出,干燥后又能恢复原状。能解决苗木在运输中根系裸露失水和造林后土壤水分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秋季是我区主要的造林季节之一。实践证明,秋季栽植大苗,只要技术措施得当,同春季一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区秋季栽植大苗,有着明显的不利因素,这就是苗木地上部分要经过一个冬季,容易失水干枯。但是,秋季造林也有许多有利因素。从气候上来看,这时气温逐渐下降,大气相对湿度较大,大风日数较少,苗木失水和土壤蒸发都较春季缓慢;从树木生理特点上看,由于根系活动要求的温度比地上部分低,所以在苗木落叶后,根系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