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湖南省桑植县竹叶坪乡鸡公垭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喻伯建,在2010年新春伊始喜获“湖南省绿化三湘贡献奖”荣誉称号。时年60岁的喻伯建没有因退休而下山,在征得县林业局党委同意后,继续率领全村人民战斗在鸡公垭林场。 大山就是我的家  相似文献   

2.
“大山不绿我不走,百姓不富不下山。”共产党员喻伯建曾经这样斩钉截铁地说。现在他的身后是林涛声声、绿水潺潺,今非昔比的鸡公垭。竹叶坪乡鸡公垭县村联办林场,是桑植县这片革命老区中最为耀眼的绿色风景之一,曾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68岁的原党支部书记喻柏建,没有因退休而下山,没有因年迈而撤离“火线”,继续率领全村百姓为脱贫攻坚而奋战,描绘着属于未来的绿水青山……  相似文献   

3.
<正>"大山不绿我不走,百姓不富不下山!"共产党员喻伯建斩钉截铁地说。他的身后是林涛阵阵、绿色盎然、今非昔比的鸡公垭。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竹叶坪乡鸡公垭县村联办林场,是这片革命老区中最为耀眼的绿色风景之一。这里曾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66岁的原党支部书记喻柏建,没有因退休而下山,没有因年迈而撤离"火线",继续率领全村百姓奋战在鸡公垭林场,呵护这片绿土蓝天,描绘着强村富民  相似文献   

4.
1986年以来,桑植县竹叶坪乡鸡公垭村民喻伯健带领全村人民造林6799亩,人平16.5亩,保存率95%以上。还新建起村舍和村级寄宿制小学,修通了公路。全村年林业收入20多万元,人平收入由原来100元增加到810元。根据其业绩,今年6月下旬,县劳动人事局下文,招收他为国家干部。农民喻伯健招为国家干部@陈俊德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四平村,是辽东山区的一个小村。全村分10组,1485人,人均耕地1.5亩,人均山林近40亩。全村有公益林3万余亩、商品林2.5万亩。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四平村,是辽东山区的一个小村.全村分10组,1485人,人均耕地1.5亩,人均山林近40亩.全村有公益林3万余亩、商品林2.5万亩.  相似文献   

7.
扎兰屯市蘑菇气镇太平沟村254户、1076口人居住在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村10235亩耕地60%以上是坡地,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把植树造林作为改善环境、改变贫穷面貌的重中之重,收到良好效果.这个村积极响应镇政府提出的“人均千棵树”的号召,发动全村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宣汉县上峡乡柳茂村面积11129亩,378户人家、1451口人。1996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00万元,人均纯收入2800余元。1994年底被林业部授予全国首批造林绿化“千佳村”称号,同年被达川地委、行署授予“小康示范村”称号。 柳茂村早该是富甲一方的地方,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铁矿石及煤资源,并曾拥有近7000亩森林宝库。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到80年代初,全村森林面积仅1600亩,人均占有粮食不足300斤,人均收入不足150元。  相似文献   

9.
1996年竹园村“双喜”临门。一喜是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二喜是被达川地委、行署命名为“小康村”。 竹园村地处川东北的大竹县朝阳乡。平均海拔900米以上。全村950余人,有竹林13000亩,耕地499亩,林木覆盖率70%以上。这个村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育林护林,开发竹资源,发展绿色产业,逐步摆脱贫困,跨上致富路的。199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86万元,人均纯收入2445元。竹园村先后被林业部表彰命名为“全国护林先进单位”、“全国先进乡村林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红旗村社组织”、“省级卫生村”。竹园村象一颗熠熠生辉的绿宝石,镶嵌在大巴山折皱带的铜锣山中。  相似文献   

10.
杨兴林是桑植县竹叶坪乡鸡公垭村的青年农民,全家五日,1993年他种植14平方米的天麻,获鲜药3800多斤(干货95斤)、商品原种菌棒3000根,再生幼种300斤,销售后共收入20150元,人平收入4030元,每平方米土地产值1438元。全乡老动无不称赞。前几年,杨兴林为了摆脱贫困,一度外出沿海打工,但到年底结算,还是余不了几个钱。他决心回乡发展种植业、去冬只花几十块钱购回的天麻菌种,先后投入23个工日播种了14平方举土地的天麻。“工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就打了一个大胜仗,全家全年产值在全村115个农户中首次突破2万多元。面向市场 兴药…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潞西市芒市镇象滚塘村委会寨头村民小组位于潞西市城区西北方,320国道近入芒市市区右方15公里处,是个有25户104人的山区小村子,全村无耕地,水田64亩,人均水田0.6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人均粮食200公斤,全村共有林地面积2813亩,人均林地27亩。寨头村水田少、产业结构单一,是个典型“靠山吃山”的小山村。  相似文献   

12.
滕头村位于有着“蒋氏故里、弥勒圣地”美称的浙江省奉化市,村行政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343户家庭,844人。2011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55.37亿元,利税6.04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6000元,人均居住面积8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3.
东兰县东兰镇新烟村把八角生产当作全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连年种植,不断更新,到今年3月中旬,全村共拥有八角林4boo多亩,人均2.3亩。新烟村是东兰县八角的主要生产基地,全村共有435户Zod人。自1988年以来,该村每年在不断扩大八角种植面积的同时,还对那些结籽率不高、产量低、质量差的老八角林进行低产改造或更新,每年对八角林进行一次施肥、铲草和灭虫。科学管理,既延长了八角树的生产期,又提高了它的结籽率和果实质量。据统计,去年全村共产于八角4万多公斤,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420元,占该村全年人均纯收入11刀.8元的358…  相似文献   

14.
种竹能致富     
忻城县北更乡雅文村地处大石山区,素有“九石一土”之称。全村共有13个自然屯、207户、932人。仅有山地486亩,人均有地0.5亩多,其中可牛耕的还不到50%,但境内却有大小石山152座,面积12000余亩,是个典型的“石山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个村根据雅文山区宜种竹子,群众素有种竹习惯和经验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大种竹子。经过6年多的艰苦努力,现在,全村山山竹木成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淳安县许源乡村坑村是一个移民后建的库边村,全村32户132人,3500亩山林,29亩耕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个村是一个落后贫困的小山村,人均收入不到100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党的富民政策,他们走“靠山吃山,吃山养山”之路,经过十年奋战,变成一个全省闻名的小山庄。1992年人均收入超千元,山上绿色银行存款户均2万多元,人均超五千,成了富裕文明村。  相似文献   

16.
曾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的桑植县竹叶坪乡鸡公垭村,积极推行“三改”耕作模式初见端倪。今年头 10个月,仅林果销售收入达 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 6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 21%。这是该村对山林精耕细作获得的丰厚回报,也是该县大力推行“改分散为集中,改粗放为精细,改劣苗为优种”耕作模式带来的明显效果。   1998年,桑植县在各乡镇大力推行“三改富农”耕作模式,采取“行政推动、政策调动、典型带动、科技拉动”的措施,以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突破。为此,县林业局在各乡镇物色 200多户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推…  相似文献   

17.
绿色的村长     
天峨县有个闻名全县的村长,他叫李光权。共产党员、50岁,人称“绿色的村长”。坡结乡玉里村共有140户,900人。在任职的三年里,李光权带领全村群众造杉木10200亩、油桐2197亩,加上原有林,现全村有林12797亩,户均91.4亩,人均14.2亩;有林达100亩以上  相似文献   

18.
带山带林来入股分红得利不分林──瑞洞村兴办股份林场的调查张庆培宣威县落水乡瑞洞村是一个拥有9个自然村、8个合作社的行政村。全村有农户622户,2558人;有林地30428亩,户均48.9亩,人均11.9亩。历史上,瑞洞村森林茂密,资源丰富。后来经过1...  相似文献   

19.
东兰县隘洞乡龙平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走以林养农的路子,取得显著效果。1980年以来,先后营造新林16800多亩。龙平村地处海拔1200多米的高寒山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000多亩,人均仅有7分耕地,而宜林荒山有近3万亩,人均18亩多。过去,这里也曾有过一片片原始森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由于群众生活困难,经济拮  相似文献   

20.
馨香圆富梦     
走进桂西南美丽的鉴水河畔、德保县首富村之一绿柳村,但见柳绿山军飘馨香,河水清清映新楼,由团四时采谷丰,村寨百姓乐悠悠。绿柳村是东关乡的一个壮族山村。全村5个自然屯320多户N家散落在鉴水河南岸的原野山岭中,因村寨的周围遍栽柳树而名“绿柳”。绿柳全村耕地面积1079亩,荒山宜林面积15642亩,曾是个贫困村。多数人家一年缺三、四个月的口粮,靠国家“救济粮”、“返销粮”接济。直至1980年,绿柳全村的人均收入仍不足150元,多数群众生活在温饱线下,住房多数是东歪西外的篱笆式瓦房或茅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系一股强劲的春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