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根本上治理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为了认真做好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绿色工程,仅就西宁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谈点见解。 一、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重大意义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实施退耕还林已有5年了.5年来甘肃省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退耕还林工程之中,较好地完成了任务.2003年是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最为繁重的一年,任务总量达80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400万亩,荒山造林400万亩,比前4年645.7万亩任务的总和还多100多万亩.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调查过程中承蒙青海大通县林业局赵万启同志给予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从1999年起在川陕甘三省试点,2000年扩大到17个省(市、区)的188个县进行试点。2002年该工程在全国25个省(市、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预期效益如何?对农民收入有何影响?本文结合青海省大通县农户调查情况,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分析。背景情况青海省大通县总面积3090km2,总人口42.5万人。全县多民族聚居,回、土、藏族22个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8%。该县地处高海拔地区,无霜期短,…  相似文献   

4.
陇南市武都区城郊南山位于白龙江以南,与武都城隔江相望,所辖8个村、1390户、6230人,流域面积1.3万亩,其中耕地4700亩,荒山荒坡8300亩。实施退耕还林前这里的群众主要依靠采石炭、烧石灰为主要经济来源,导致整个南山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地方寸草不生,成为不毛之地。大部分群众饱一顿饥一顿,生活十分艰辛。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为了把南山开发借退耕还林的机遇办成综合性的开发示范点,带动更多的产业向前发展,并改变武都城的小气候,使武都城成为生态型的小城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效益”的原则,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区域全部栽植以侧柏、落叶松、油松为主的生态林,面积达6000多亩;  相似文献   

5.
伊犁河谷尼勒克县为典型的山区县,该县于2001年被自治区确定为退耕还林试点县,项目区主要实施在县"西四乡"(苏布台乡、喀拉苏乡、加哈乌拉斯台乡及乌赞乡),这些都是贫困县中的贫困乡,地处县西部,自然地理条件差,属干旱半干旱气候,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其坡耕地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的背景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我国目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退耕还林工程,就其产生的根源,从社会经济背景、生态环境背景及西部大开发3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目的在于证实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正确性及其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河北省退耕还林森林经营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退耕还林森林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退耕还林森林经营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提高退耕还林森林经营水平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城市建设中的园林绿化意义说起,分析植物多样性存在的客观因素,从而对比我国南北园林绿化在树木、花卉和植被上的不同,提出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中,要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因地制宜做好规划,以丰富城市的生态功能,创设优美、健康、文明、和谐的现代城市.  相似文献   

9.
中牟县位于河南省北中部。2002年被列为退耕还林试点县以来,积极探索退耕还林建设的模式、方法和途径,不断总结经验,寻求其中的规律与基本对策,成效显著。但据我们入户调查发现,大多数村干部和退耕户仅仅知道退耕还林后国家无偿给粮给钱,而对给多少粮、多少钱更具体的、更多的政策和要求就说不清、道不明了。退耕还林政策到了群众这里出现了“棚架”现象。另外,乡镇林业站队伍不稳定、前期经费短缺、造林模式单一等现象,也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成效。各级各部门要像抓防“非典”宣传那样抓退耕还林宣传,使广大群众明白自己应得到的利益和权利,使退耕还林政策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二、乡镇林业站尽快收归县林业部门统一管理。乡镇林业工作站是县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尽快理顺乡镇林业工作站的管理体制,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三、必须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国家向退耕户提供粮食、现金、种苗补助的政策,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户,不准截留与挪用。按照“谁退耕、谁造林、谁受益”的原则,及时发放林权证,解除广大退耕户的后顾之忧。四、加强乡、村人员培训,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要层层开展乡、村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活...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先期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全部进入政策兑现结束期,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巩固工作进入到关键期。为保证工程取得成效,有必要总结工程实施的教训,制定完善工程的后续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鄂西南退耕还林不同经营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鄂西南6种退耕还林经营模式,进行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效益由高至低为厚朴+箬竹模式(密植茶园模式(杉木+毛竹模式(杉木+桤木模式(香椿纯林模式(日本落叶松纯林模式;混交模式比纯林模式的生态功能发挥更好。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澧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经验,剖析了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退耕还林后续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Soil organic carbon(SOC) is an effective indicator of soil fertility and productivity, and it varies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in relation to other soil properties.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C in the forestlands of northeast China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geostatistics. Soil samples at the depths of 0?20 cm, 20?40 cm and 40?60 cm were collected from sixty-three temporary plots to evaluate SOC concentration and density(SOCD) and other soil properties. We analyzed correlations between SOC and soil properties. Soil 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 The total amount of C stored in soil(0?60 cm) was 16.23 kg·m-2 with the highest SOCD of 7.98 kg?m-2 in topsoil. Soil properties in most cases differed by horizon, suggesting different processes and effects in each horizon. Soil organic carbon had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ith total N, P and K as well as readily available K, but did not show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vailable P. Spatial factors including elevation, slope and aspect affected SOC distribution. Soil organic carbon at 0?60 cm had strong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with nugget/sill ratio of 5.7%, and moderate structured dependence was found at 0?20 cm, which indicated the existence of a highly developed spatial structure. Spatial distributionsof SOC concentration and SOCD were estimated using regression-kriging, with higher prediction accuracy than ordinary kriging.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SOC indicated the preferential pattern of SOC distribution, with the greatest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strongest spatial dependence in the northeast-southwest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绿色食品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绿色食品,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热点。本文依据绿色食品的概念及标准,分析了目前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人们对发展绿色食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菌根在吉林省生态草建设工程中的作用及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生态草建设工程概况,通过菌根真菌对提高宿主植物抗病性、抗旱性、耐瘠薄、耐盐碱及在土壤修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着重论述了菌根在生态草工程中的生态学意义、应用价值和具体的菌根生产、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荒漠化状况与西藏防沙治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荒漠化现状的分析以及沙漠化产生的危害,探索沙化治理的主要方法,选准西藏沙化治理的突破口,取得最佳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退耕还林县和调查人员的分布布局,对西北六省793个退耕还林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的成果巩固情况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研究发现,西北地区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作进展顺利,受到农户拥护,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存在以下问题:农村林权制度改革的参与不活跃,要继续深入;后续产业开发滞后,须加速发展;新能源开发利用不够,须继续加强;退耕地经营粗放,须加大技术投入并进行集约化经营。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采取的集团式治理、庄园式治理以及大户、联户承包租赁、反租倒包规模开发、股份制经营等5种模式及取得的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双环法对红琊山林场9种典型样地土壤的入渗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种样地影响入渗因素中土壤含水量、容重等因子与渗透速率呈线性负相关,土壤孔隙度与渗透速率呈线性正相关.各林地渗透速率有差异,但都强于坡耕地.林地下垫面性质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间接影响到土壤的入渗速率.本研究将9块典型样地渗透能力分为4个等级:松栎混交林属于第1等级;5年生麻栎、1年生麻栎、天然林属于第2等级;马尾松林、国外松林、2年生麻栎林属于第3等级;麻栎萌发林、坡耕地属于第4等级.  相似文献   

20.
试论新形势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退耕还林工程历时6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面临耕地减少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挑战。在回顾、总结退耕还林工程所取成效的基础上,分析该工程面临的新形势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