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松枯梢病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松枯梢病是一种原发性生理病害导致松色二孢菌Diplodiapinea(Desm)Kickx继发性侵染。低温冻害是发病的主导因素,适地适树防止冻害是预防枯梢病发生最根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云杉枯梢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采集病害标本时,发现红皮云杉枯梢病,经分离鉴定病原为松色二孢菌[Diplodiapinea(Desm)Kickx]。对该菌引起的云杉枯梢病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因此将近年来调查研究的部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国外松枯梢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松枯梢病系由松色二胞菌(Diplodia pinea)浸染所致。在石灰岩、红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上,火炬松和湿地松的梢部生长不良,松色二胞菌侵入后,易引起枯梢病。而在纲纹层和沉积层发育的第四纪粘土上,火炬松和湿地松生长良好,很少发生枯梢病。故应注意造林地选择。  相似文献   

4.
对地处皖南丘陵的宣州区国外松上常见病虫害进行了连续5年调查观察,笔者发现主要有:马尾松毛虫、松茸毒蛾、思茅松毛虫、微红梢斑螟、荔浦吉松叶蜂、浙江黑松叶蜂、桃蛀螟、铜绿丽金龟、油茶枯叶蛾、枯梢病(松色二孢菌)等病虫害,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国外松枯梢病和微红梢斑螟,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历,以便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松色二孢菌[Diplodia pinea(Desm.)Kickx]为害松树,主要是引致嫩梢枯死,一般称为松树梢枯病。据新西兰周启昆报道,此菌在辐射松(Pinus radiata)上除了引致梢枯外,还会引起树冠枯萎和树节溃疡等症状。据以往观察研究,在我国马尾松(P.massoniana)、湿地松(P.elliottii)、火炬松(P.taeda)和加勒比松(P.caribaea)上除会引致马尾松幼树枝枯和整株枯死外,其它几种也主要是产生梢  相似文献   

6.
引言松梢枯病是由松色二孢菌(Diplodiapinea)引起的。这是一种世界性的传染病害。自1929年以来,已有五大洲27个国家报道过此病害。1977年我省首次发现此病在广州白云山、新会圭峰山流行。此后,在湖南、湖北、江西、陕西、黑龙江等省亦相继  相似文献   

7.
国外松枯梢病的松色二孢菌9个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来自不同发病程度,不同地点的国外松枯梢病松色二孢菌的9个菌株的生产,产孢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PH值为6-7,相对湿度为90%以上;9245、H21二菌株对湿度在培养其中加入1‰的硼对各菌株的生长和产孢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以抑制产孢最明显,表现出硼对国外枯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枯梢病的病原菌为松壳色二孢菌(Diplodia pinea),具腐生性,是一种典型的潜伏侵染的寄主主导病害。因此,对该病的防治应以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和樟子松枯梢病流行规律为依据,采取以营林防治为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与之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林科所与汨罗县林科所经过3年多的定点、定株、定期观察,探明该省的国外松枯梢病发病原因有二:一为松色二孢菌(Diplddid Pinea)侵染引起,一为立地条件贫瘠所致。由病原菌侵染的湿地松和火炬松发病规律一致。发病期4—7月,高峰期5—6月。该  相似文献   

10.
引言野外观察及分离研究表明,松壳色二孢菌(Diplodia pinea)在春季对迅速生长、外表完好枝条的侵染,使塔拉韦拉森林某些地区枯梢病严重发生。为了解这种真菌作为枯梢病初期或次期刺激因子的作用,有必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林科所与汨罗县林科所经过3年多的定点、定株、定期观察,探明该省的国外松枯梢病发病原因有二:一为松色二孢菌(Diplddid pinea)侵染引起,一为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堪萨斯州曼哈顿国营苗圃,1年生的欧洲黑松、矮松、黄松和花旗松幼苗严重枯萎,这是一种松色二孢菌(DiplodiaPinea(Desm)Kickx)寄生的结果。用松色二孢菌单胞培养的菌丝体接种,健康的欧洲黑松幼苗30天内全部死亡,接种15天后,在死亡的幼苗上发现了典型的分生孢子器。松色二孢菌已在针叶、叶基、树皮和死亡的球果鳞片上发现,在曼哈顿堪萨斯州学院校园内成年的欧洲黑松、黄松、辛松、刚松和欧洲赤松枯枝上也被发现。在不同的寄生和不同的植物部分,松色二孢菌的器孢子隔膜是多变的。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的松枯梢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5年以来,我省长春、吉林等地林区或市区的部分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油松(P.tableformis)和红松(P.koraiensis)的针叶、枝梢发生枯死现象。两年来,除了对这些树种上的其他病虫害进行诊断鉴定外。笔者疑为某些病状极有可能是松枯梢病所致。为此,从1997年3月下旬起,在长春市净月潭,以10天间隔定期取样,进行镜检和培养观察。于7月下旬开始,在受害部位出现大量子实体,经鉴定证实,确为松枯梢病。此病病原为松色二泡菌(Diplodiapinea(Desm.)Kickx],属球壳菌目,球壳孢科,色二抱属。分生抱子器…  相似文献   

14.
雪松枯梢病目前在济南地区雪松Cedrusdeodara(Roxb)Lohd上发生严重。经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表明该病是由松色二胞菌Diplodiapinea(Desm)Kickx为害所致。病菌通过自然孔口、伤口侵入叶和嫩梢,引起叶枯及嫩梢枯死;经伤口侵入枝干,引起枯梢或整株枯死。试验表明采用单一的化学防治效果不理想,只有采用综合防治才能控制该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经调查研究证明,安徽滁县地区近年来松树大面积枯死主要是由松色二孢菌引起的。该菌侵染后引起松树芽枯、梢枯、叶枯与果枯,使冠部的芽、嫩枝和叶大部分枯死,基本丧失生长势,导致松树呈濒死状态。病害发生与树龄、林分郁闭度、立地条件及气候有关。  相似文献   

16.
雪松枯梢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雪松枯梢病目前在济南地区雪松Cedrus deodara (Roxb)Lohd上发生严重经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表明该病是由松色二胞菌Diplodia pinea (Desm)Kickx为害所致。病菌通过自然孔口,伤口侵和吝和嫩梢,引起枯梢或整株枯死。试验表明采用单一的化学防治效果不理想,只有采用综合防治才能控制该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油松枯梢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近年来华北地区出现的大量油松枯梢病病原菌及其分类地位,对发病植物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根据柯赫法则用针刺法接种田间健康植物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菌株是油松枯梢病的致病菌,鉴定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属真菌Sphaeropsis sapinea。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油桐枝枯病病原菌—油桐丛赤壳,新种(Nectria aleuritidia Chen etZhang sp·nov·)的无性时期,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科、桂孢属。根据分离培养形态特征,鉴定为一新种,命名油桐柱孢(Cylindrocarpon aleuritum sp·nov·)。 在研究油桐枝枯病中,鉴定了病原菌的有性时期,命名为油桐丛赤壳,新种(Nectria aleuritidia Chen et Zhang sp·nov·),同时发现其无性时期。 无性时期病原菌引起的油桐嫩梢发病,经接种试验,嫩梢感染率达100%,在林间,潮湿时产生无性时期,夏、冬季出现有性时期。  相似文献   

19.
大青山地区油松枯梢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大青山阳坡油松枯梢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枯梢病病原菌为松球壳孢菌。油松枯梢病各个发生阶段症状明显,每年5~6月,油松枝条自下部、外部向上部、中部逐渐枯黄,少数针叶尖端枯死变灰或针叶段枯死。8月下旬,枝干皮下生长子实体、分生孢子器,10月中下旬,分生孢子器成熟后突破寄主表皮而外露。油松枯梢病的发病与立地条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松枯梢病病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树枯梢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寄主范围广,危害重,严重威胁林业生产及生态安全.该病病原菌组成多样,存在基因型的分化.该文对松枯梢病的病原菌多样性、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藉以为我国松枯梢病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